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1)
2023(1163)
2022(929)
2021(922)
2020(725)
2019(1622)
2018(1544)
2017(2323)
2016(1328)
2015(1524)
2014(1362)
2013(1361)
2012(1377)
2011(1199)
2010(1285)
2009(1163)
2008(1012)
2007(819)
2006(669)
2005(673)
作者
(4307)
(3641)
(3603)
(3405)
(2224)
(1858)
(1589)
(1412)
(1318)
(1298)
(1216)
(1199)
(1198)
(1185)
(1172)
(1149)
(1089)
(1058)
(1048)
(1024)
(982)
(903)
(894)
(893)
(826)
(826)
(806)
(782)
(735)
(728)
学科
(4175)
经济(4169)
(2471)
中国(1567)
管理(1432)
(1335)
地方(1306)
(1295)
教育(1181)
(1021)
理论(957)
农业(946)
方法(939)
业经(911)
(878)
企业(878)
环境(811)
水产(714)
(695)
数学(692)
动物(669)
研究(669)
数学方法(666)
经济学(661)
政治(638)
动物学(627)
地方经济(612)
问题(591)
思想(590)
(580)
机构
大学(20803)
学院(19485)
研究(8546)
科学(6401)
(5980)
经济(5828)
中国(5445)
(4573)
(4547)
(4338)
管理(4333)
师范(4284)
研究所(4282)
(4128)
理学(3804)
农业(3762)
理学院(3673)
师范大学(3549)
中心(3529)
管理学(3523)
管理学院(3493)
业大(3315)
教育(3149)
(2941)
(2921)
科学院(2732)
实验(2680)
实验室(2606)
(2605)
(2597)
基金
项目(14326)
科学(10993)
基金(10506)
(9836)
国家(9751)
研究(9669)
科学基金(7576)
社会(6125)
社会科(5675)
社会科学(5675)
基金项目(5330)
(4998)
自然(4885)
(4806)
自然科(4765)
自然科学(4765)
教育(4703)
自然科学基金(4658)
成果(4018)
编号(3853)
重点(3451)
资助(3419)
(3181)
(3006)
(2909)
课题(2828)
计划(2817)
科研(2791)
(2758)
大学(2750)
期刊
(7514)
经济(7514)
研究(7124)
学报(5516)
(4425)
教育(4253)
科学(4231)
中国(4015)
大学(3791)
学学(3495)
农业(2844)
(1751)
(1706)
民族(1593)
(1505)
管理(1391)
业大(1368)
民族教育(1333)
社会(1288)
农业大学(1192)
经济研究(1164)
社会科(1101)
社会科学(1101)
财经(1071)
科技(1013)
问题(1003)
资源(978)
(971)
中国农业(962)
(958)
共检索到289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韩志斌  梁娟娟  
雅兹迪民族是中东地区最古老的民族之一。雅兹迪教吸收了伊斯兰教、祆教、基督教等多种因素和西亚古老的种姓制度,并在其民族历史发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雅兹迪民族自身力量弱小,自古以来在其他民族的夹缝中艰难求存,在伊拉克北部摩苏尔等地形成了比较固定的居住区域。雅兹迪民族的历史进程是中东地区多种文明交往的历史缩影。在不同历史时期,不断遭受压迫、屠杀和被迫改宗等磨难,构成了雅兹迪人共同的历史记忆,也对其特有的民族心理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李睿恒  
2017年9月伊拉克库尔德地区举行的独立公投表明,具有独立倾向的库尔德民族主义已经成为当前伊拉克库尔德社会内部显著的政治思潮。然而,这并非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结果,它本质上是现代伊拉克国家能力的失效,以及随之带来的畸形的伊拉克现代国家建构进程的产物。因此,只有从现代国家建构的视域出发,才能理解伊拉克库尔德民族主义作为奥斯曼帝国遗产的起源背景,以伊拉克现代国家结构作为发展框架的基本前提,以及集体惩罚措施"安法尔行动"和1991年后库尔德人自治实践所激化的历史转折,进而把握其在不同时期的发展限度。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程极明  
从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世界经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 ,世界政治格局也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 ,美国形成了新的全球战略。伊拉克战争产生了美欧之间的裂痕。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梁仁  
随着战争基本结束,它对经济的短期影响现在看来很小。联军迅速获胜,既没有油田发生大火,也没有新的恐怖袭击,这都减轻了经济学家的担心。油价不仅没有上升,反而跌至每桶25美元左右,看来也不会再有变动。一场持久、混乱的战争会导致全球经济衰退的担心现在可以解除了。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震  
随着我国开放度的加深,伊拉克战争的爆发不可避免地对我国经济造成影响,本文从石油、对外贸易、金融市场等角度对其影响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这场战争带给我国的启示以及应对策略。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马欣  
随着伊拉克战争硝烟的散去,战争带给世界经济的种种不确定性逐渐消退,战争结局完美地符合了战前最乐观的那个预期:伊军迅速溃败;美国本土也没有遭受任何恐怖袭击,国家恐怖威胁警戒等级随之下调;伊拉克油田设施亦没有遭受重大破坏,石油生产将在短期内恢复,油价迅速回落至25美元附近。金融市场对此的注意力也迅速减弱。但是,任何一场战争都不是单纯的军事行为,战争的影响仍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伴随经济发展的过程,尤其是作为战争发起者的美国。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韩小婷  
伊拉克战争后,中东原有的地缘政治和国家间的力量均衡被打破。地区大国沙特和伊朗为了进一步争雄海湾,进而确立自身在中东的话语权,展开了激烈的较量和博弈。沙伊关系发展演变围绕六大问题而展开,即沙特国内什叶派问题、海湾合作委员会国家及伊拉克与伊朗的关系问题、黎巴嫩政局和巴以问题、叙利亚内战、沙特军事打击也门胡塞武装和伊朗核问题。双方关系整体上呈现出以对抗为主、妥协合作为辅的基本特点。由于对抗与妥协的层面及其限度会因时因事而转换,因此为双方关系增添了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同时,大国特别是美俄的中东政策也是影响沙伊关系的重要变量。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阎晓杰  王蕾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戚凯  
随着伊拉克马利基政府向全球企业开放国内石油领域的投资,中国三大国有石油企业积极推进对伊拉克的石油投资,并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与此同时,中国对伊拉克的石油投资仍面临中美在伊拉克的利益冲突、伊拉克国内安全局势恶化、当地投资与经营环境不佳与国际油气市场动荡等一系列潜在风险。为切实保障中资油企在伊拉克的投资利益,中方需通过加强中美战略对话、夯实双方战略共识,恪守不干涉内政原则、保证对外投资中立性,提升政府公共外交能力、塑造良好企业形象,建立投资风险评估与应急机制等手段来应对和管控中国对伊拉克石油投资的风险。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汪绪涛  
伊拉克库尔德地区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占整个伊拉克石油储量的40%以上,但伊拉克政府和库尔德政府在石油利益上的争议和纠纷,使得众多投资者对在库尔德进行石油投资望而止步。本文综合研究了伊拉克及库尔德地区的相关法律制度,并结合伊拉克库尔德地区石油投资的实践,详细分析了在库尔德地区进行石油投资应该重点关注的石油合同效力、原油出口等重要法律问题,为中国投资者在库尔德地区进行石油投资提供指引。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孙杜芬  尹秀玲  齐梅  
伊拉克政府2008年以公开招标的形式进行油气资源开发生产合作,推出的8个油气资源开发区块均采用开发生产服务合同(Development and Production Service Contract),2009至2010年又陆续以公开招标的形式推出13个油气资源开发区块,也采用这种合同模式,但条款稍有差别。2008年至2010年推出的油气资源开发区块中,正式签订了14个开发服务合同,中石油获取鲁迈拉和哈发亚区块部分权益,中海油获取米桑区块部分权益。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王建国  
江泽民在 2 0世纪 90年代提出了“创新和发展军事理论”的要求 ,伊拉克战争表明 :我们必须在深入研究传统军事理论的同时 ,加强军事理论的超前研究。当前的中国军事理论在许多方面已不适应形势的需要 ,我们不能“看着背后的灯光走错眼前的路”。应该本着求实的态度 ,推动中国军事理论“与时俱进” ,从而推动我国军事的跨越式发展。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史廪霏  罗林  
2011年以来,伊拉克经历了多次大规模民众抗议运动并表现出周期性兴起和衰落特征。本文以伊拉克五轮抗议运动为研究对象,运用政治过程理论中的运动产生和运动发展衰落模型,旨在探究伊拉克抗议运动周期性爆发、衰落的原因。本文认为,伊拉克周期性抗议运动产生的主要原因归结为不断扩张的政治机会、有效的基层组织动员和民众的认知情感共识,运动产生后从发展到衰落的过程则是社会控制反应、经济社会问题、抗议组织强度、集体构建进程等四个变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受制于伊拉克战争后国外压力和国内制度实践带来的种种弊端,伊拉克政治体制进行根本性改革的可能性不大,抗议运动周期性起落过程可能将成为常态。同时也应看到,抗议运动已成为倒逼伊拉克国内改革的关键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