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16)
- 2023(5672)
- 2022(4985)
- 2021(4681)
- 2020(4161)
- 2019(9372)
- 2018(9515)
- 2017(17762)
- 2016(10101)
- 2015(11635)
- 2014(11575)
- 2013(11508)
- 2012(11055)
- 2011(10251)
- 2010(10551)
- 2009(9666)
- 2008(9760)
- 2007(8725)
- 2006(7820)
- 2005(7040)
- 学科
- 济(39920)
- 经济(39862)
- 管理(26146)
- 业(24693)
- 企(20462)
- 企业(20462)
- 方法(19650)
- 数学(17056)
- 数学方法(16799)
- 学(12564)
- 农(10133)
- 中国(9866)
- 财(9153)
- 贸(7774)
- 贸易(7770)
- 制(7619)
- 业经(7618)
- 易(7495)
- 理论(7056)
- 地方(6660)
- 农业(6622)
- 融(5953)
- 金融(5949)
- 银(5874)
- 和(5873)
- 银行(5825)
- 教育(5685)
- 行(5562)
- 环境(5424)
- 务(5398)
- 机构
- 大学(155326)
- 学院(149361)
- 研究(58438)
- 济(55896)
- 经济(54625)
- 管理(50685)
- 理学(43583)
- 理学院(42904)
- 中国(42450)
- 管理学(41757)
- 管理学院(41504)
- 科学(40012)
- 农(35571)
- 京(34479)
- 所(32803)
- 研究所(30097)
- 农业(28790)
- 业大(27990)
- 中心(25210)
- 财(24947)
- 江(23864)
- 范(22054)
- 北京(21968)
- 师范(21673)
- 院(20646)
- 财经(19733)
- 省(19087)
- 农业大学(18725)
- 州(18442)
- 经(17974)
- 基金
- 项目(99125)
- 科学(76208)
- 基金(71778)
- 家(66144)
- 国家(65579)
- 研究(65000)
- 科学基金(53368)
- 社会(39675)
- 省(38115)
- 基金项目(37556)
- 自然(37432)
- 社会科(37380)
- 社会科学(37364)
- 自然科(36599)
- 自然科学(36582)
- 自然科学基金(35984)
- 划(34218)
- 教育(31243)
- 资助(30410)
- 编号(24430)
- 重点(23219)
- 部(21894)
- 成果(21554)
- 计划(21170)
- 发(20681)
- 创(19916)
- 科研(19889)
- 科技(18738)
- 创新(18645)
- 课题(18323)
共检索到2326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周明
2003年伊拉克战争后,在沙特和伊朗之间结构性矛盾的形成和发展方面,美国发挥了重要的负面影响。在小布什时期,伊拉克战争的爆发为伊朗提升地区影响力提供了有利条件。该时期,沙伊关系总体维持良好状态,但小布什政府的中东政策对沙伊关系的消极影响在其任内中后期日渐显现,激化了沙伊之间的矛盾,导致两国关系逐渐疏远。在奥巴马时期,美国在中东地区实施战略收缩以及缓和美伊关系的政策措施,再次为伊朗的崛起创造了条件,奥巴马政府的中东政策由此成为沙美关系恶化的重要外部因素。特朗普执政后,美国将修复与盟友关系、加大军售以及遏制伊
关键词:
沙特和伊朗关系 美国的中东政策 地缘政治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韩小婷
伊拉克战争后,中东原有的地缘政治和国家间的力量均衡被打破。地区大国沙特和伊朗为了进一步争雄海湾,进而确立自身在中东的话语权,展开了激烈的较量和博弈。沙伊关系发展演变围绕六大问题而展开,即沙特国内什叶派问题、海湾合作委员会国家及伊拉克与伊朗的关系问题、黎巴嫩政局和巴以问题、叙利亚内战、沙特军事打击也门胡塞武装和伊朗核问题。双方关系整体上呈现出以对抗为主、妥协合作为辅的基本特点。由于对抗与妥协的层面及其限度会因时因事而转换,因此为双方关系增添了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同时,大国特别是美俄的中东政策也是影响沙伊关系的重要变量。
关键词:
伊拉克战争 沙特 伊朗 地缘政治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刘强
伊拉克战争给美国和伊朗关系的改善带来了转机 ,但这不过是昙花一现 ,伊朗问题将成为美国优先解决的问题之一 ,也将在未来几年里成为国际关系中的一个新的焦点。美国全面军事解决伊朗问题的可能性很小 ,最可能使用的是“打压结合 ,以压促变” ,即对伊朗实行政治上的打压与经济上的封锁和制裁 ,甚至有限的军事打击 ,支持改革派 ,促使伊朗民众对现统治不满 ,进而使得上层的改革者与下层渴望改革的民众相结合 ,形成“新的革命”力量 ,最终改变政权 ,实现和平演变 ,不战而胜
关键词:
美国 伊朗 两国关系走向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时殷弘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朱锋
美英联军于2003年3月20日对伊拉克所发动的战争行动还没有结束,但战争的目的和性质已然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一种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美国之所以不惜代价,甚至将联合国踢到一边,单方面联合主战国家形成“自愿联盟”发动伊拉克战争,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控制伊拉克的石油。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程极明
从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世界经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 ,世界政治格局也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 ,美国形成了新的全球战略。伊拉克战争产生了美欧之间的裂痕。
关键词:
伊拉克战争 欧盟 美欧关系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梁仁
随着战争基本结束,它对经济的短期影响现在看来很小。联军迅速获胜,既没有油田发生大火,也没有新的恐怖袭击,这都减轻了经济学家的担心。油价不仅没有上升,反而跌至每桶25美元左右,看来也不会再有变动。一场持久、混乱的战争会导致全球经济衰退的担心现在可以解除了。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马欣
随着伊拉克战争硝烟的散去,战争带给世界经济的种种不确定性逐渐消退,战争结局完美地符合了战前最乐观的那个预期:伊军迅速溃败;美国本土也没有遭受任何恐怖袭击,国家恐怖威胁警戒等级随之下调;伊拉克油田设施亦没有遭受重大破坏,石油生产将在短期内恢复,油价迅速回落至25美元附近。金融市场对此的注意力也迅速减弱。但是,任何一场战争都不是单纯的军事行为,战争的影响仍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伴随经济发展的过程,尤其是作为战争发起者的美国。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文少彪
在过去的70多年里,沙美防务关系一直是两国"特殊关系"的支柱之一。伊拉克战争之后,沙特的安全环境发生明显的变化:其一,之前美国所扮演的稳定、可靠的安全担保者的角色受到质疑;其二,伊拉克逊尼派复兴党政权被推翻,什叶派势力崛起,对抗伊朗的地区中坚力量受到削弱;其三,什叶派占多数的伊拉克军队,装备美国先进武器,其势力更加强大。沙特对于上述的变化作出了一系列的防务调整。这些调整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沙美传统的防务关系,但这种损害是极为有限的。面对共同的地区威胁与挑战,沙美防务合作取得新的突破,双方防务关系表现出很强的弹性与韧性,对地区安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健
美国发动对伊战争,从战略层面来看,主要是出于国家安全战略、地缘政治战略、石油能源战略和民主政治战略的综合考虑,是与全球战略的调整和改造中东的决心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战后中东局势出现了较大的变化:美国在中东的主导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中东地区的战略态势进一步失衡,美阿矛盾日趋加深,恐怖活动有所加剧,巴以和平进程重新启动,伊朗和叙利亚可能成为美国下一个打击目标。但是,美国在中东也面临伊拉克战后重建等棘手问题。伊拉克战争后,美国全球战略的基本走向是战略重点继续放在中东地区,全球战略军事部署逐渐东移,重新关注其他全球力量中心,构造新的全球霸权机制。我国必须准确判断伊拉克战争和美国战后战略走向对我国战略...
关键词:
伊拉克战争 中东局势 美国全球战略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金良祥
伊核全面协议很快将进入落实阶段,前景虽未必看好,但伊核危机软着陆已成定局。进入后协议时代,伊朗可望巩固和扩大新世纪以来所取得的地缘战略利益,而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善,以及制裁的弱化,伊朗可望崛起为地区经济中心。后协议时代,中伊政治经济关系发展的外部政治压力下降,中伊经贸合作的规模有望扩大,但中国弱势剩余产能将面临严峻的竞争局面。伊朗与周边地区的经济融合可望加强,有利于"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中国似可利用协议契机全面提升中伊政治和经济关系,包括正式从战略高度明确定位中伊关系、实行中伊贸易的人民币结算。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陈翔 熊燕华
近年来,沙特与伊朗在中东地区经常利用代理人战略开展竞争和博弈,具体表现为支持内战国家的代理人来改变战争进程与结果、扶植代理人进行权力竞争、利用代理人进行外交角力等。沙伊之间运用代理人进行博弈,既是两国的地缘政治对抗、教派纷争等结构性矛盾使然,也是由于代理方本身需借助外部力量实现政治与宗教目的。不过,受直接冲突与战争高成本及外部环境的约束,两国之间的博弈不会走向正面军事冲突。截至目前,沙伊的代理人战略加剧了中东政治生态的恶化,加快了地区阵营化、冷战化格局的演进,加深了中东国家政治的对抗性烈度。可以预见,施动方、代理方以及域内外大国关系的演绎将会对沙伊的代理人战略走向产生重大影响。
关键词:
沙特 伊朗 代理人战略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周国建
中东地区政治、经济战略地位重要,开展与中东经贸合作一向是中国对外经济交流的重要內容,这对加强中国在国际上的政治地位,以及促进中国自身的经济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伊拉克战争结束后,中东地区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更加有利于中国拓展当地市场。中国与中东经济上互补性强,政治关系牢固,开展经贸合作条件优越。在战后中东重建新形势下,只要抓住时机,策略得当,勇于开拓,中国与中东的经贸合作必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关键词:
伊拉克 中东 合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