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28)
- 2023(11503)
- 2022(9476)
- 2021(8695)
- 2020(7226)
- 2019(15760)
- 2018(15067)
- 2017(28054)
- 2016(14859)
- 2015(16686)
- 2014(15975)
- 2013(16159)
- 2012(15366)
- 2011(14383)
- 2010(14144)
- 2009(13232)
- 2008(12690)
- 2007(10993)
- 2006(10078)
- 2005(9222)
- 学科
- 济(86256)
- 经济(86174)
- 管理(40162)
- 业(36071)
- 方法(31690)
- 数学(28771)
- 数学方法(28619)
- 企(26953)
- 企业(26953)
- 中国(22313)
- 地方(18029)
- 农(17892)
- 学(17388)
- 贸(16394)
- 贸易(16385)
- 易(15980)
- 财(15094)
- 业经(15069)
- 地方经济(12774)
- 制(12679)
- 环境(12397)
- 农业(12298)
- 融(11516)
- 金融(11514)
- 银(10977)
- 银行(10935)
- 行(10605)
- 发(9944)
- 体(9831)
- 和(9827)
- 机构
- 大学(232129)
- 学院(226978)
- 济(112707)
- 经济(111090)
- 研究(91902)
- 管理(82268)
- 理学(71279)
- 理学院(70405)
- 管理学(69382)
- 管理学院(68987)
- 中国(68956)
- 科学(54908)
- 京(49882)
- 所(47822)
- 财(45994)
- 农(45618)
- 研究所(43984)
- 中心(38986)
- 财经(37456)
- 经济学(37424)
- 农业(36447)
- 业大(36430)
- 经(34449)
- 经济学院(33604)
- 院(32490)
- 北京(31970)
- 江(31684)
- 科学院(29429)
- 财经大学(28069)
- 范(27434)
- 基金
- 项目(154364)
- 科学(122010)
- 基金(117252)
- 家(106569)
- 国家(105787)
- 研究(104455)
- 科学基金(88464)
- 社会(72420)
- 社会科(68901)
- 社会科学(68885)
- 基金项目(60947)
- 自然(57236)
- 自然科(55941)
- 自然科学(55918)
- 省(55624)
- 自然科学基金(55010)
- 划(49012)
- 资助(48106)
- 教育(45647)
- 编号(36366)
- 重点(35690)
- 部(35456)
- 发(34545)
- 国家社会(32646)
- 创(31815)
- 中国(30780)
- 科研(30112)
- 创新(30068)
- 教育部(30013)
- 计划(29311)
共检索到3454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施学光
由于伊拉克战争和战后重建将面临着诸多挑战,国际局势动荡和国际恐怖主义蔓延,从而导致世界经济低速增长。最近“非典”疫情的爆发对中国经济和亚洲经济正在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2003年中国的GDP可能比预测略有下降,政府财政赤字将有所增加,失业率将有所上升。但从长期看,中国仍将是世界经济增长较快的国家之一。
关键词:
伊拉克战争 “非典”疫情 经济影响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元龙 苏志欣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连城 贾金思
“非典”对我国经济所形成的巨大冲击是改革开放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其造成的经济损失显而易见,从经济根源上分析,这种冲击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信息不充分和公共物品的供给不足所导致的市场失灵造成的。因此,政府有责任开发、规范和调控市场信息,向社会提供充足的公共物品,并在市场失灵的领域有所作为。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田素华 李筱妍
在巩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成效的同时,中国经济在努力复工复产复市。因疫情防控导致境内外交通运输联系不同程度被阻断,商品运输成本提高、交货日期延长,中间品与劳动力供应不足,中国进出口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增长面临很大压力。中国企业复工复产受到全球价值链运行态势影响,疫情全球扩散正在引发全球范围内经济结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贸易政策调整。疫情在全球范围扩散,使企业经营压力上升,造成金融恐慌并引起全球经济深度衰退的可能性增加;为抗击疫情增加财政补贴和实施宽松货币政策,增加了各国财政负担,带来全球范围内的通货膨胀压力加大;部分国家试图借口疫情防控,发动新的贸易摩擦的可能性增加。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贾康
新冠肺炎疫情明显对我国经济整体产生阶段性的冲击和影响,年内将表现为前低后高的反转态势。2020年的经济增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第二季度后的经济表现。为在战胜疫情的同时推动高质量经济发展,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灵活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必要的,并应以突出结构优化为要领,调抑升高的消费物价水平。减税降负应继续强调和实施,适当提升年度赤字率,以及采取配套改革措施降低企业税外负担。地方政府应积极考虑有效投融资,利用好PPP等机制创新,激发企业与市场潜力,提升地方政府社会治理水平。疫情对专项债、房地产走势以及其他具体行业的影响,都需要具体分析认识。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复杂性和挑战性表现为:有效市场加上有为、有限政府的合理结合,一定是要以"守正出奇"地提供有效供给的机制创新,来解决超常规发展而实现现代化过程中"追赶—赶超"问题。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迅雷
在全球贸易摩擦不断、疫情控制尚存巨大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全球经济可能会出现衰退且将持续,全球化进程或将因此而暂告一个段落。就中国而言,全年GDP增速目标将会降至5.5%左右,二三季度将会经历一个恢复的过程,出现较为强劲的反弹。得益于金融风险防范意识的进一步提升,2015年的情形将难以重现。预计2020年财政政策会大力放松,财政赤字率或将突破3.5%,而货币政策方面则已经步入降息周期,利率下降的空间仍较大。
关键词:
中国经济 全球疫情 全球化 经济结构分化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黄育华
新冠疫情对经济影响机制的分析相较2003年初的非典疫情,本次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引发的肺炎疫情,具有扩散速度快、病毒传染性强、传染方式多样、通过未发病群体隐形传播、防控难度大的特点。从疫情覆盖区域来看,相比较非典疫情集中于个别省市区,本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基本覆盖了全国所有省市区。因此,可以基本判断本次疫情对全国范围经济活动造成的秩序破坏和生产经
关键词:
疫情防控 防控措施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蔡昉 胡鞍钢 陈淮 曾湘泉 郑东亮 陈宇 田小宝 莫荣 刘军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许闲 刘炳磊 杨鈜毅
本文基于张响贤等(2003)的非典分析框架,复盘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保险业的影响,并且基于长短期的视角,从收入端、赔付端和投资端三个维度关注短期内疫情对保险业的影响,从商业逻辑、发展模式、产品创新和保险科技的四个角度关注长期影响。研究发现,新冠肺炎与非典疫情均给保险业带来正负面影响,但非典时间的负面影响在新冠肺炎时期被部分正面影响所中和;疫情短期内对保险业造成部分负面的冲击,但是整体冲击有限;新冠肺炎疫情将给保险业带来深远的影响,助推保险转型、信息化运用和"大国家大保险"等发展模式。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何诚颖 闻岳春 常雅丽 耿晓旭
研究目标:测度并分析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发生至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研究方法:事件回顾研究法、纵横向分析法、比较静态分析法和路径分析法。研究发现: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持续发展,对我国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如产出下降、消费减少、投资下降、外贸受限、产业发展遭受较大损失、金融机构风险增加、短期内资本市场波动比较激烈等。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需在疫情后争创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研究创新:经过全方位信息分析,本文探究了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发展对我国经济、产业、金融等各领域产生的影响及其具体路径。研究价值:既为抗击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后稳定经济提供政策层面、经济层面和金融层面的对策建议,也为有关理论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新冠病毒肺炎疫情 政策 经济 金融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许宪春 常子豪 唐雅
2020年一季度,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造成严重冲击,三次产业增加值、三大需求、企业利润、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下降,居民收入改变了以往平稳增长的走势,增速明显回落。随着疫情得到控制,复工复产加快推进,三四月份经济增长呈现出恢复态势。本文运用统计数据,从生产、需求、收入、价格角度分析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此外,本文也对疫情防控下的新机遇进行了探讨,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期望为在疫情防控状态下继续保持中国经济活力、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新冠疫情 中国经济 危中有机 审慎乐观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吴婷婷 朱昂昂
本文以2003年非典疫情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为切入点,梳理分析非典疫情对于我国宏观经济、产业发展以及金融市场等方面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比较新冠肺炎疫情与非典疫情在传染范围、外部环境、发展阶段和经济结构等四个维度的差异,分别讨论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供给侧、需求侧、金融市场、产业链和供应链、逆全球化的影响,以此探究新冠肺炎疫情在国内爆发时期以及在全球蔓延时期给我国经济带来的两次不同程度的负面冲击。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在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的同时,积极有序地推进全面复工复产,从供需两侧同时发力推动经济增长,充分发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作用,完善产业链和供应链布局,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应对逆全球化影响。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莫荣 陈云 鲍春雷 黄湘闽
2003年以来,我国经历了非典疫情、国际金融危机和本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等三次较大规模的事件。本研究就三次大事件对就业的主要影响以及应对措施进行了对比分析。比较而言,非典疫情对局部行业和地区影响较大,并且持续时间短、恢复较快,因而对就业的影响总体是短期的、结构性的、局部性的,但影响程度大于对经济的影响;金融危机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冲击力强,就业受到影响较为严重,失业率显著上升、农民工大规模返乡、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等问题十分突出;新冠疫情对经济社会产生严重冲击,影响巨大,范围广、程度深,并且因与春节假期重叠导致返工困难,就业总量压力加剧,结构性矛盾非常突出,失业水平可能达到新高。为应对当前疫情对经济社会和就业影响,要在现有援企稳岗政策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重点关注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疫区就业人员、失业人员等群体,提供更有效的就业帮扶。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劳动保障部课题组
为研究非典疫情对我国就业产生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劳动保障部组织了课题研究小组,并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开展专题研究。现将课题组研究报告发布,作为专家的意见,供各地有关部门同志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