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03)
- 2023(15229)
- 2022(12541)
- 2021(11654)
- 2020(10025)
- 2019(22589)
- 2018(22293)
- 2017(42757)
- 2016(22884)
- 2015(25637)
- 2014(25170)
- 2013(24803)
- 2012(22053)
- 2011(18910)
- 2010(19290)
- 2009(18160)
- 2008(17745)
- 2007(15725)
- 2006(13622)
- 2005(12376)
- 学科
- 业(97922)
- 管理(91968)
- 济(91294)
- 经济(91154)
- 企(89838)
- 企业(89838)
- 方法(42942)
- 财(36242)
- 数学(33351)
- 数学方法(32963)
- 业经(31172)
- 农(29644)
- 务(26558)
- 财务(26501)
- 财务管理(26421)
- 企业财务(25100)
- 制(24456)
- 中国(21740)
- 农业(21026)
- 技术(19900)
- 划(18009)
- 体(17436)
- 策(17094)
- 理论(16919)
- 和(16834)
- 银(15146)
- 银行(15133)
- 体制(15003)
- 贸(14654)
- 贸易(14639)
- 机构
- 学院(316261)
- 大学(311074)
- 管理(134180)
- 济(131438)
- 经济(128832)
- 理学(114541)
- 理学院(113491)
- 管理学(112019)
- 管理学院(111368)
- 研究(91074)
- 中国(76421)
- 财(68616)
- 京(63888)
- 财经(53253)
- 科学(52084)
- 江(49294)
- 农(48644)
- 经(48430)
- 中心(45365)
- 业大(43338)
- 所(43016)
- 经济学(39594)
- 财经大学(39537)
- 北京(38348)
- 州(38159)
- 研究所(37805)
- 农业(37766)
- 商学(37248)
- 商学院(36903)
- 经济学院(35776)
- 基金
- 项目(208977)
- 科学(168639)
- 研究(155975)
- 基金(155845)
- 家(133014)
- 国家(131838)
- 科学基金(117724)
- 社会(101695)
- 社会科(96627)
- 社会科学(96604)
- 基金项目(82941)
- 省(82306)
- 自然(76130)
- 自然科(74414)
- 自然科学(74398)
- 自然科学基金(73113)
- 教育(71732)
- 划(67323)
- 编号(62584)
- 资助(61785)
- 成果(49255)
- 创(47232)
- 部(47043)
- 重点(46082)
- 制(44795)
- 发(43527)
- 创新(43472)
- 业(42565)
- 国家社会(42510)
- 课题(41735)
- 期刊
- 济(148494)
- 经济(148494)
- 研究(90256)
- 中国(65534)
- 财(61583)
- 管理(56671)
- 农(45342)
- 科学(40817)
- 学报(40587)
- 大学(33202)
- 学学(31700)
- 融(30995)
- 金融(30995)
- 农业(30633)
- 技术(30604)
- 财经(27054)
- 教育(26345)
- 业经(26243)
- 经(23232)
- 经济研究(22413)
- 财会(20130)
- 业(19455)
- 问题(18977)
- 会计(18059)
- 技术经济(17341)
- 现代(15918)
- 商业(14580)
- 版(14553)
- 理论(14414)
- 科技(13672)
共检索到4750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凯乐 邱圣雄 林子渝
本文以2011—202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讨论了企业ESG表现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表明,ESG表现较好的企业,其盈余管理的程度更低,企业是出于道德伦理的动机履行ESG,但ESG对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的抑制程度存在差异。在机制检验中,本文发现良好的ESG表现能够增加审计投入、提高审计效率,前者在ESG对盈余管理的治理作用中发挥了显著影响,而后者则没有。异质性检验表明,ESG与企业盈余管理的负相关关系主要存在于地区市场化程度较低的样本中。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艳霞 曹钰琪 李宾
“双碳”目标的提出要求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ESG作为系统考察企业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公司治理的评价标准,是衡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元素。以A股上市公司2010—2022年的数据为样本,探究企业ESG表现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企业良好的ESG表现可以约束盈余管理行为;机制分析发现,ESG表现主要通过缓解委托代理冲突和增强外部治理抑制盈余管理;异质性分析发现,ESG表现对盈余管理行为的抑制作用在内部控制质量较低、媒体关注度较低的样本中更为明显;区分盈余管理方向发现,ESG表现对正向的应计盈余管理和正负方向的真实盈余管理都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负向的应计盈余管理未发现显著影响。研究厘清了ESG表现对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及机制,为提高企业ESG表现、维护资本市场秩序、加速经济绿色转型提供了经验证据和理论参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彭小珈 王亚蕾
文章利用2009—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初始研究样本,研究管理者短视与企业ESG表现存在的关系及其潜在影响路径。研究发现,管理者短视与企业ESG表现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管理者越短视,企业ESG表现越不尽如人意。进一步研究发现,在重污染行业中管理者短视对企业ESG表现的抑制作用更明显;同时年龄越高、缺乏学术经历的管理者,其短视程度更高,从而显著降低企业ESG表现。文章拓展了关于管理者短视和企业ESG表现的相关研究,揭示了管理者短视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对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陈琪 周琳 李梦函
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2011—2022年数据,探讨企业ESG表现对杠杆操纵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ESG表现的提高能够显著抑制上市公司的杠杆操纵行为。机制分析表明,企业ESG表现的提高能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提高信息透明度、减少明股实债行为抑制杠杆操纵。进一步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质量较差、审计质量较低企业的ESG表现对杠杆操纵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武鹏 杨科 蒋峻松 王海林
ESG理念与我国新发展理念不谋而合,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解题思路。文章从信息决策有用性视角,以2010-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企业ESG表现与盈余价值相关性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企业ESG表现显著提高了会计盈余的价值相关性。机制检验表明,ESG表现通过能力转化(增强企业内生增长能力和降低经营风险)、信息传导(提供非财务增量信息和吸引分析师关注)和企业声誉(提升企业声誉)这三种机制来提高会计盈余的价值相关性。异质性分析发现,ESG表现能够提高可持续盈余和非可持续盈余的价值相关性,但对前者的提升作用更强,且企业ESG表现提高盈余价值相关性的作用仅显著存在于盈利公司。文章揭示了ESG表现影响资本市场的具体效应和内在逻辑,对我国进一步推动ESG体系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高彦彦 黄建博
本文以2009—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ESG评级表现对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ESG评级表现越好,真实盈余管理水平越低。调节效应检验结果显示,激烈的行业市场竞争可以增强ESG评级表现对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的负向影响,而国有企业的产权性质会削弱ESG评级表现对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的负向影响。机制分析表明,ESG可以通过减少真实盈余管理动机和提高外部关注两方面效应来抑制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活动。本文的研究揭示了ESG对真实盈余管理的治理作用,验证了ESG具有传递出更高质量盈余信息的效果,也为我国ESG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善平 梁欣晔 曹鹏
以ESG兴起引发企业价值理念变革对抗股东至上主义催生的金融化现象为研究背景,本文利用2011~2020年我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研究ESG表现影响企业金融化的作用机制及经验证据。实证检验发现:良好的ESG表现可以通过引导创新投资、缓解信息不对称和强化外部监督等来抑制企业金融化。进一步分析发现,管理者自利行为削弱了ESG表现对企业金融化的抑制作用,较完善的制度环境有助于ESG表现对企业金融化发挥抑制作用。鉴于此,应积极发挥ESG软监管作用,倡导变革企业价值创造观念,引导企业“脱虚返实”,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毛志宏 李丽
以2009-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企业ESG表现对并购商誉泡沫的抑制效果及路径。研究发现,企业良好的ESG表现能显著地抑制并购商誉泡沫的形成,且代理成本和创新投入是两者间的重要路径。进一步研究发现,管理层持股比例和分析师跟踪人数的增加、内部控制质量和外部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均能够显著地增强企业ESG表现对并购商誉泡沫的抑制作用。此外,企业ESG表现也能有效地抑制商誉减值。研究结论不仅有益于增强企业对提高ESG表现的正确认识,促进其高质量发展,而且也为企业防范和化解商誉泡沫的潜在风险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上官泽明 张媛媛
企业ESG表现是真心实意为了可持续发展还是助推自利行为的“漂绿”工具?文章以2009—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企业ESG表现对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表明:当企业ESG表现越好时,金融资产配置程度越高,即企业ESG表现对金融资产配置产生了刺激效应;动机识别检验发现,投机套利是企业“漂绿”ESG以配置金融资产的主要动机;基于“压力—机会—借口”的治理视角研究发现,在业绩表现好、环境规制弱(即“压力”小),内部控制质量高、信息不对称程度低(即“机会”寡),以及管理层过度自信程度低、国有产权(即“借口”少)的情形下,企业ESG表现对金融资产配置的刺激效应会受到抑制。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入理解企业ESG表现影响金融资产配置的内在逻辑,对完善企业ESG评价体系、抑制企业“漂绿”现象,从而引导金融回归实体经济有所启示。
关键词:
ESG表现 金融资产配置 投机套利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南星恒 田静
文章选取2010—2020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样本,实证检验CEO学术经历对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学术经历有助于CEO强化道德自觉、增强道德自律,进而抑制其所在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活动。CEO学术经历对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在企业内外部治理水平相对较差的企业中作用更明显,表明CEO学术经历作为企业内部治理机制和外部监督机制的一种替代机制来影响企业真实盈余管理活动。进一步研究表明,在盈余管理动机更为强烈的非国有企业和高股权集中度的企业中,CEO学术经历对抑制企业盈余管理活动的作用更为明显。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肖万 林冰儿 郭思圻
文章选取2006—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基于声誉理论视角,研究CFO兼任董秘与应计盈余管理、真实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CFO兼任董秘受声誉的激励约束会抑制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而真实盈余管理不受CFO兼任董秘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CFO兼任董秘和董事强化了对应计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与国有企业相比,CFO兼任董秘在非国有企业中与应计盈余管理的负相关关系更显著;董事会规模越大,CFO兼任董秘对应计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越弱。可见,我国资本市场应鼓励CFO兼任董秘的治理架构,并提高CFO及董秘在董事会中的地位。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静 林婷 孙光国
近年来,退役军人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企业经营管理中,形成了独特的企业文化,管理者从军经历对企业经营行为的影响不容忽视。以2012—2017年我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从军高管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管从军经历能够显著抑制企业盈余管理(无论是正向还是负向);与有从军经历的总经理相比,有从军经历的董事长的治理效应更明显。进一步检验表明,从军经历发挥的抑制效应还受到产权性质和市场化水平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从军经历烙印于管理者的道德品性和价值观念,可以产生积极的公司治理效应,在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优惠政策、任用退役军人提供了证据支持。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艺博
本文研究了企业披露大量的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信息对分析师的影响。结果发现,企业ESG能够显著提高分析师盈余预测,提高的渠道是通过提高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等来促进分析师预测提高。进一步分析发现,相较于国有企业、低污染企业、经济发展中地区企业,在民营企业、高污染企业、经济发达地区企业中,企业ESG表现会提高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性,也更能促进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提高,进而对盈余预测具有正向影响。
关键词:
企业ESG表现 分析师 盈余预测准确性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屈文彬 何博语
本研究以2010—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环境、社会、公司治理(ESG)表现对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ESG表现越好,公司进行真实盈余管理活动的可能性就越低。中介机制分析发现,良好的ESG表现能够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提高信息披露质量,进而抑制真实盈余管理活动。进一步分析发现,对非国有企业和重污染企业而言,ESG表现的抑制作用会更加明显;相比于环境责任和社会责任,公司治理的抑制程度最大;在区分了真实盈余管理的方向后发现,ESG表现抑制了正向真实盈余管理,促进了负向真实盈余管理。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慧
以商事制度改革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11-2021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了商事制度改革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效应以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商事制度改革有助于提升企业ESG表现,这种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降低企业融资约束、增加企业绿色研发投入、提高企业进入率来实现,并且国有企业、高技术行业企业以及高污染行业企业的ESG表现受到商事制度改革的促进作用更大。据此,要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为企业提供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并分类施策、精准发力,鼓励民营企业和低污染行业企业参与环保和社会责任项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