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54)
2023(16115)
2022(13622)
2021(12574)
2020(10682)
2019(23882)
2018(23677)
2017(45363)
2016(24551)
2015(27563)
2014(26677)
2013(26633)
2012(24277)
2011(21495)
2010(21414)
2009(19751)
2008(19495)
2007(17399)
2006(15232)
2005(13551)
作者
(70294)
(58557)
(58441)
(55140)
(37410)
(27945)
(26275)
(22808)
(22011)
(21002)
(19813)
(19616)
(18748)
(18595)
(17987)
(17859)
(17489)
(17256)
(16745)
(16710)
(14585)
(14190)
(13953)
(13374)
(13099)
(13059)
(12981)
(12864)
(11689)
(11599)
学科
(101715)
经济(101601)
(97746)
(88995)
企业(88995)
管理(86487)
方法(45810)
数学(35876)
数学方法(35505)
业经(33129)
(31554)
(30839)
中国(25457)
技术(24466)
(23312)
财务(23248)
财务管理(23222)
企业财务(22024)
农业(22005)
理论(19916)
(19587)
(18962)
地方(18806)
(18604)
(17639)
(17366)
贸易(17353)
(16835)
(16778)
环境(15073)
机构
学院(347869)
大学(344232)
管理(144208)
(140527)
经济(137663)
理学(124516)
理学院(123236)
管理学(121448)
管理学院(120814)
研究(110463)
中国(84335)
(73098)
科学(68581)
(64888)
(57831)
(54817)
业大(52239)
(52006)
财经(51648)
中心(50099)
研究所(49619)
(47063)
北京(45737)
农业(45307)
(42545)
师范(42125)
(41631)
经济学(41206)
(40325)
商学(39187)
基金
项目(236054)
科学(187887)
研究(174271)
基金(172376)
(149362)
国家(148053)
科学基金(129557)
社会(110124)
社会科(104491)
社会科学(104466)
(93940)
基金项目(91892)
自然(84596)
自然科(82699)
自然科学(82684)
自然科学基金(81277)
教育(78677)
(77226)
编号(70468)
资助(69185)
成果(55389)
(53915)
重点(52221)
(51197)
(50522)
创新(49554)
课题(47836)
(46608)
国家社会(45251)
科研(44648)
期刊
(156538)
经济(156538)
研究(101276)
中国(67792)
管理(58550)
(53419)
(52926)
学报(52465)
科学(49856)
大学(39994)
学学(37838)
教育(37426)
农业(37412)
技术(33977)
(28846)
金融(28846)
业经(27934)
财经(25429)
经济研究(24417)
(22135)
(21876)
技术经济(20336)
问题(19785)
科技(19040)
现代(17244)
图书(16805)
理论(16359)
商业(16296)
财会(15874)
(15545)
共检索到5126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周兵  吕江江  吕佩  
ESG表现的改善不仅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形象,而且对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多重积极影响,包括融资约束缓解效应、代理成本减少效应、内部控制优化效应等,而这些积极效应又将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采用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1—2020年数据的分析发现:ESG表现的改善能够显著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且其中存在缓解融资约束、降低代理成本、优化内部控制等影响路径;ESG表现改善的技术创新促进效应因企业特征的不同而具有异质性,非国有企业比国有企业、重污染企业比非重污染企业更强,成长期和成熟期企业比初创期和衰退期企业更为显著;市场化程度对ESG表现改善的技术创新促进效应具有负向调节作用,在市场化水平较低、政府对市场干预程度较高、产品市场发育程度较低的地区企业ESG表现改善的技术创新促进效应较强。因此,一方面,应加快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ESG体系,推动企业积极实施ESG战略以及ESG信息披露数量和质量的提升;另一方面,应对不同类型、不同地区企业的ESG表现提出差异化要求,在强化外部监督的同时激励和支持各类企业的ESG投资。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闭宇慧  
本文以2010~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ESG表现对企业双元创新的影响,以获得政府实施ESG政策的启示,同时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发现:(1)ESG表现正向影响企业双元创新;(2)机构投资者持股在ESG表现对企业双元创新的影响中起正向调节作用;(3)当上市公司透明度越高时,ESG表现对企业双元创新的正向调节作用越大;(4)ESG表现对颠覆式创新的促进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东部地区以及污染行业企业中更显著。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徐光伟   唐秀婷   刘星  
ESG风潮正起,如何激励企业践行ESG理念、提升ESG表现成为各界关注焦点。以企业所在城市是否开通高铁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检验高铁开通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1)高铁开通改善了企业ESG表现;(2)高铁开通显著提升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从而改善了ESG表现。其中,绿色技术创新在高铁开通与企业环境表现和社会责任的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对公司治理没有明显提升作用;(3)在财务状况较好、资本市场关注较高、城市发展情况较好的样本中,高铁开通对企业ESG表现的提升作用更显著。研究拓展了高铁开通经济后果研究,并为推动企业更好履行ESG责任、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视角。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树山   陈凯旋  
基于2009—2022年A股非金融类企业数据,探讨企业ESG表现对数字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ESG表现可以显著提高数字技术创新水平。机制检验发现,企业ESG表现通过识别数字创新机会、提高数字资产配置水平和推动人力资本升级机制促进数字技术创新。异质性分析发现,企业ESG表现对数字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在非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质量较好的企业、外部关注较多的企业和非重污染行业中更加敏感。进一步分析发现,环境不确定性具有负向调节作用,削弱了企业ESG表现对数字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数字技术创新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且这种赋能效应在ESG表现差的企业中更为明显。本文的研究发现不仅深化了对企业ESG实践后果的认识,也为提升数字技术创新提供了新的视角。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伟利  
本文基于2015-2022年沪深A股流通类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ESG表现与市场价值的关系及相应影响机制,考察研发投入的调节效应与技术创新中介效应。研究表明:第一,ESG表现有助于企业市场价值提升,研发投入在ESG表现提升市场价值机制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第二,ESG表现有助于企业技术创新水平提升,技术创新在ESG表现提升市场价值机制中存在部分中介传导效应,并增强ESG表现对市场价值的提升作用;第三,ESG表现对市场价值的影响存在企业规模与产权性质的异质性,ESG表现在大企业和国有企业样本中的提升作用更明显,研发投入在大企业和民营企业样本中的调节作用更明显。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薛龙  张倩瑜  李雪峰  
ESG表现是企业实现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本文以2010~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华证ESG评级指数衡量上市公司的ESG表现,并据此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研究企业ESG表现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进一步分析这种影响的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良好的ESG表现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ESG表现通过加强企业内部监督与提高企业信息透明度来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进一步研究发现,良好的ESG表现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在国有企业、研发能力较强的企业及所处地区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企业中更为显著。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彦东  王雅琦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要以更大的责任和担当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企业作为绿色转型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者,承担着绿色技术创新的重大使命。文章从企业风险承担这一全新视角切入,利用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5—2020年数据实证分析企业环境、社会和治理(ESG)表现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良好的ESG表现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活动,风险承担水平在这一驱动过程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此外,ESG表现对绿色技术创新的积极作用在国有企业中更加明显,对重污染企业及非重污染企业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宋璇  黄琳媛  张亚连  
在我国绿色低碳转型的现实需要和实现“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企业ESG表现直接关乎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而绿色技术创新是实现绿色治理、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探索ESG表现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探讨绿色技术创新在其间发挥的作用,对激励企业践行绿色理念有着重要作用。基于2014—2020年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对ESG表现与企业价值间的关系和作用渠道进行研究。结果表明:ESG表现通过提升企业自身绿色技术创新水平,进而提高企业价值,且绿色技术创新会增强ESG表现对企业价值的正向作用效果;在高CEO开放性、处于成熟期企业和低行业集中度的企业中,ESG表现的价值效应更显著,且ESG表现能够真正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宋璇  黄琳媛  张亚连  
在我国绿色低碳转型的现实需要和实现“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企业ESG表现直接关乎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而绿色技术创新是实现绿色治理、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探索ESG表现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探讨绿色技术创新在其间发挥的作用,对激励企业践行绿色理念有着重要作用。基于2014—2020年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对ESG表现与企业价值间的关系和作用渠道进行研究。结果表明:ESG表现通过提升企业自身绿色技术创新水平,进而提高企业价值,且绿色技术创新会增强ESG表现对企业价值的正向作用效果;在高CEO开放性、处于成熟期企业和低行业集中度的企业中,ESG表现的价值效应更显著,且ESG表现能够真正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郭炜   康雯伊  
随着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ESG表现与绿色技术创新逐渐成为企业及其利益相关者关注的重点。本文以2011~2022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ESG表现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ESG表现可以显著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数字金融能够增强这一促进作用。作用机制分析发现,企业积极提升ESG表现可以通过提高外部分析师关注度和增加资源投入两条路径来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异质性分析显示,对于非高新技术企业、高管年轻化企业、非国有企业以及所处地区市场竞争程度较高的企业,ESG表现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提升效果更为明显。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莉   陈皓轩   李卓松   陈昭旭  
在“双碳”背景下,为了研究企业ESG表现、绿色技术创新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文章以2012—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构建了回归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对企业ESG表现、绿色技术创新和企业价值三者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良好的企业ESG表现能够显著提高企业价值;ESG表现与绿色技术创新呈现正相关,企业ESG表现越优异,企业开展的绿色技术创新活动越多;绿色技术创新在ESG表现与企业价值间的关系中发挥了中介作用。此外,通过产权性质与区域差异的异质性检验发现,绿色技术创新仅在非国有企业与东部地区中对ESG表现与企业价值间的关系起中介作用。研究结论为ESG表现、绿色技术创新与企业价值间的作用机理提供了经验证据,同时为推动企业ESG表现与绿色技术创新相结合,促进企业实现“双碳”目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莹  
本文基于2015-2021年我国A股流通业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了ESG表现对流通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ESG可以显著提高流通企业的绿色创新水平,并且通过制度环境、企业数字化转型和组织冗余资源可以加强ESG与流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因果关系。文章拓展了ESG表现的经济后果研究,对企业和投资者重视ESG表现、实现ESG表现与绿色创新的有效结合、政府部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肖小虹   林宇豪   贺小刚  
基于2012—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样本数据,考察了企业ESG表现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关系机理。研究发现,企业ESG表现有助于提升企业创新效率。具体机制分析发现,ESG表现通过缓解内外融资约束、提高企业透明度、增加分析师关注度三条路径提升企业创新效率。行业竞争程度在企业ESG表现与企业创新效率之间起到了正向强化效应。拓展性分析发现,对于非国有、成长期、成熟期和非污染型企业而言,ESG表现对企业创新效率提升效应更为明显。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李光荣   侯二秀   王延霖  
建设原则和目标与ESG理念高度契合的创新型城市建设,可以通过促进创新来改善企业ESG表现;企业的动态能力越强,越能充分利用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政策红利,从而有更为明显的ESG表现改善。把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将动态能力解构为适应能力、吸收能力和创新能力3个维度,并以其耦合协调度衡量企业总体动态能力,采用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2006—2021年的数据,运用PSM-DID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显著改善了试点城市企业的ESG表现,企业创新能力和总体动态能力在其中产生了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强化了创新型城市建设的ESG表现改善效应),但适应能力和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不明显;创新型城市建设对高污染行业企业、数字化水平较低城市企业ESG表现的改善作用显著,但对低污染行业企业、数字化水平较高城市企业没有显著影响。因此,应进一步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提高企业的动态能力及其系统功效,切实促进企业ESG表现改善。此外,还需改进企业动态能力的评价指标和方法。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陈云桥   李梦圆  
企业ESG表现的提升需要外部监管和内部驱动共同发挥作用。高管持股作为企业内部治理的重要机制,能够通过缓解代理冲突来影响ESG表现。本文以2011—2021年我国A股非金融上市企业样本,检验高管持股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研究表明,高管持股会显著促进企业的ESG表现,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高管持股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激励慈善捐赠和加大研发投入来提升企业的ESG表现;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大规模企业、非国有企业和非重污染企业样本中,高管持股对企业ESG表现的提升更为显著。研究结论为从公司内部治理角度提升企业的ESG表现提供了新的视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