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22)
- 2023(7929)
- 2022(6154)
- 2021(5396)
- 2020(4648)
- 2019(10107)
- 2018(9740)
- 2017(18894)
- 2016(10007)
- 2015(10976)
- 2014(10483)
- 2013(10611)
- 2012(9405)
- 2011(7976)
- 2010(8044)
- 2009(7647)
- 2008(7959)
- 2007(7219)
- 2006(6284)
- 2005(5852)
- 学科
- 业(70730)
- 企(68223)
- 企业(68223)
- 管理(50613)
- 济(50194)
- 经济(50128)
- 业经(24580)
- 方法(22343)
- 财(21744)
- 农(18435)
- 务(18360)
- 财务(18357)
- 财务管理(18348)
- 企业财务(17429)
- 数学(15016)
- 数学方法(14942)
- 技术(14783)
- 农业(14378)
- 策(12052)
- 划(11888)
- 企业经济(11863)
- 经营(10825)
- 制(10508)
- 和(10258)
- 技术管理(10212)
- 理论(9618)
- 中国(9415)
- 体(9307)
- 决策(8644)
- 体制(8486)
- 机构
- 学院(151817)
- 大学(144013)
- 济(69515)
- 经济(68598)
- 管理(66135)
- 理学(57433)
- 理学院(56978)
- 管理学(56453)
- 管理学院(56183)
- 研究(41864)
- 中国(35281)
- 财(33669)
- 京(28266)
- 农(27074)
- 财经(27070)
- 经(24730)
- 科学(23754)
- 江(23264)
- 农业(21447)
- 业大(21373)
- 经济学(21113)
- 商学(21039)
- 商学院(20854)
- 所(20229)
- 财经大学(19975)
- 中心(19476)
- 经济学院(19394)
- 经济管理(18681)
- 研究所(17979)
- 州(17636)
- 基金
- 项目(98818)
- 科学(81815)
- 基金(76065)
- 研究(72300)
- 家(64920)
- 国家(64293)
- 科学基金(58821)
- 社会(49584)
- 社会科(47335)
- 社会科学(47325)
- 基金项目(40499)
- 省(39714)
- 自然(38299)
- 自然科(37548)
- 自然科学(37542)
- 自然科学基金(37001)
- 教育(31544)
- 划(31295)
- 业(30015)
- 资助(29589)
- 编号(27163)
- 创(25038)
- 创新(22362)
- 部(21848)
- 重点(21392)
- 国家社会(21386)
- 发(21204)
- 制(21015)
- 人文(19620)
- 成果(19349)
共检索到2203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李学峰 蔡新怡
本文以2012—2022年进行ESG披露的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考察ESG表现良好的企业给ESG表现欠佳的企业造成的绿色环保压力(即“同伴压力”)是否会加剧企业漂绿现象。研究发现,同伴压力会显著增加企业漂绿行为,竞争压力和社会压力越强,企业越倾向于以象征性绿色行为应对同伴压力,但制度压力的调节作用并不显著;从外部影响因素来看,媒体监督和社会信任的增加有助于减轻同伴压力带来的企业漂绿现象;从企业绿色行为视角来看,相比于漂绿程度低的企业而言,漂绿程度高的企业在面临同伴压力时更倾向于削减绿色行为投入和绿色创新产出,而选择象征性的绿色行为。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琨 连璐瑶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以及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推进,ESG理念为企业决策提供了新的思路。基于此,以2015—2022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引入空间面板计量模型,构建地区和行业空间权重矩阵,来考察企业ESG表现的同群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同群企业ESG表现(内生同群效应)和其特征变量(外生同群效应)对目标企业ESG表现具有正向影响,且行业同群效应强于地区同群效应,模范企业能够激励同区域和同行业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机制检验发现,在市场竞争越激烈的行业以及法治环境越好的地区,企业ESG表现的同群效应越显著。对同群效应的经济后果进行分析,发现地区和行业同群效应分别对企业股票收益和股票流动性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因此,中国应充分发挥标杆企业的领航作用,加强地区法治环境,完善ESG披露准则,重视行业协会建设,进而提升企业ESG表现以及股票市场表现。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潘玉坤 郭萌萌
绿色可持续发展被认为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新时期下,ESG因素和相关风险管理在企业战略决策中的地位日益突出,然而鲜有文献对此进行探讨。为此,本文以空气污染作为环境风险的代理变量,通过将地级市的空气质量数据与我国上市企业数据匹配,考察了环境风险与企业ESG表现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地区空气污染显著提升了企业下一期的ESG表现。在合法性视角下,空气污染加剧了企业经营的不确定性,使得企业感知到更大的外部压力并进行战略调整,通过可持续转型和增加绿色投资,进而提升ESG表现。进一步分析表明,空气污染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在不同的监管压力和市场关注度下存在显著的差异性。经济后果分析表明,面对严重的空气污染,企业提升ESG表现有助于缓解其未来的融资约束,并获得更高的市场估值。本文的研究不仅丰富了ESG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也为环境风险与企业可持续转型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李光荣 侯二秀 王延霖
建设原则和目标与ESG理念高度契合的创新型城市建设,可以通过促进创新来改善企业ESG表现;企业的动态能力越强,越能充分利用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政策红利,从而有更为明显的ESG表现改善。把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将动态能力解构为适应能力、吸收能力和创新能力3个维度,并以其耦合协调度衡量企业总体动态能力,采用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2006—2021年的数据,运用PSM-DID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显著改善了试点城市企业的ESG表现,企业创新能力和总体动态能力在其中产生了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强化了创新型城市建设的ESG表现改善效应),但适应能力和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不明显;创新型城市建设对高污染行业企业、数字化水平较低城市企业ESG表现的改善作用显著,但对低污染行业企业、数字化水平较高城市企业没有显著影响。因此,应进一步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提高企业的动态能力及其系统功效,切实促进企业ESG表现改善。此外,还需改进企业动态能力的评价指标和方法。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生年 张佩
企业ESG表现是评估企业环境责任、社会责任和治理水平的综合性非财务指标,也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本文基于“替代性融资理论”,以2011—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了企业ESG表现对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实证研究发现,企业ESG表现降低了商业信用融资水平。进一步分析表明,在高污染高耗能企业、政府补助较高的企业以及供应商集中度较低的企业中,企业ESG表现对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更为显著。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毕鹏 单书进 杨昊峄
本文基于华证ESG评级数据,以2009~202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企业ESG表现对资产误定价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ESG表现与资产误定价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该结论经一系列稳健性测试后仍然成立。机制研究表明:企业ESG表现主要通过提高股票流动性、吸引分析师关注两条作用路径缓解资产误定价。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内部控制质量较低组、国有企业组中,企业ESG表现对资产误定价的缓解作用更强。本文丰富了企业ESG表现的经济后果与资产误定价的影响因素研究,对于提升我国资本市场定价效率,稳定资本市场、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陈云桥 李梦圆
企业ESG表现的提升需要外部监管和内部驱动共同发挥作用。高管持股作为企业内部治理的重要机制,能够通过缓解代理冲突来影响ESG表现。本文以2011—2021年我国A股非金融上市企业样本,检验高管持股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研究表明,高管持股会显著促进企业的ESG表现,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高管持股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激励慈善捐赠和加大研发投入来提升企业的ESG表现;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大规模企业、非国有企业和非重污染企业样本中,高管持股对企业ESG表现的提升更为显著。研究结论为从公司内部治理角度提升企业的ESG表现提供了新的视角。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陈云桥 李梦圆
企业ESG表现的提升需要外部监管和内部驱动共同发挥作用。高管持股作为企业内部治理的重要机制,能够通过缓解代理冲突来影响ESG表现。本文以2011—2021年我国A股非金融上市企业样本,检验高管持股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研究表明,高管持股会显著促进企业的ESG表现,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高管持股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激励慈善捐赠和加大研发投入来提升企业的ESG表现;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大规模企业、非国有企业和非重污染企业样本中,高管持股对企业ESG表现的提升更为显著。研究结论为从公司内部治理角度提升企业的ESG表现提供了新的视角。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静 甘崎旭 冯彬芮
以2010—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上市公司年报中管理层讨论与分析(MD&A)语调对企业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MD&A语调越积极,企业ESG表现越好;第二,进一步研究发现MD&A语调通过增强企业成长能力进而促进ESG表现;第三,从信息环境视角出发,考察了分析师关注的调节效应。分析师关注会促进企业ESG表现,并对MD&A语调促进企业ESG表现的作用存在替代效应;第四,企业特征异质性分析表明,MD&A语调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在非国有、高财务风险以及审计质量较差企业中更强;第五,考虑MD&A语调可能存在向上操纵的情况,发现向上操纵的MD&A语调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不显著,基础回归结论可能一定程度上高估了MD&A语调对企业ESG表现的促进作用。研究结论为企业提升ESG表现及审慎对待MD&A文本信息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周中胜 原智超
ESG作为可持续发展理念能给企业带来诸多发展机遇,那是否有助于提高企业在资本市场的表现呢?选取2011—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企业ESG表现对股票流动性的影响。研究发现,ESG表现越好的企业股票流动性越高,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测试后仍然显著成立。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ESG表现主要通过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增强企业财务稳定性,以及提高媒体正面报道和分析师关注度来提升股票流动性。异质性分析表明,对于高科技企业、市场地位较高企业以及面临经济政策不确定程度较低的企业而言,ESG表现对股票流动性的提升效果更明显。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闭宇慧
本文以2010~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ESG表现对企业双元创新的影响,以获得政府实施ESG政策的启示,同时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发现:(1)ESG表现正向影响企业双元创新;(2)机构投资者持股在ESG表现对企业双元创新的影响中起正向调节作用;(3)当上市公司透明度越高时,ESG表现对企业双元创新的正向调节作用越大;(4)ESG表现对颠覆式创新的促进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东部地区以及污染行业企业中更显著。
关键词:
ESG表现 双元创新 机构投资者持股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万国超 李超 吴武清
ESG水平已经成为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之一,但企业ESG表现对资本市场信息效率的作用机制有待探索。本文基于我国2010—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平行中介模型、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和三向交互调节模型实证分析了企业ESG表现对股票错误定价的影响。研究发现,ESG表现较好公司的股票错误定价水平较低。工具变量法、Heckman二阶段回归模型等检验后的结果依然稳健。机制分析表明,ESG表现通过缓解信息不对称和降低企业融资约束修正了股价偏离价值的程度。本文还发现,在企业动态能力、区域市场化程度较好的情况下,企业ESG表现对股票错误定价水平的缓解作用更为明显。本文可为理解资本市场中微观主体的信息效率提供线索,并为更好地驱动企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相关启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杜建华 王振宇
本文基于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9~2020年的数据,探究超额商誉与企业ESG表现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路径。研究发现:超额商誉对企业ESG表现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其通过抑制企业数字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经营风险两条路径来影响企业ESG表现;在国有控股、审计质量高以及管理层持股比例高的企业中,超额商誉对企业ESG表现的抑制作用会被弱化。以上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打开超额商誉与企业ESG表现之间的“黑箱”,还能为上市公司、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充分认识超额商誉提供理论参考,也为企业提高ESG表现,推动绿色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启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莉莉 田飞 许为宾
ESG作为企业实现绿色转型的重要手段,引起了广泛关注。连锁股东作为市场重要参与者,对企业ESG表现会产生何种影响值得进一步探究。基于2011—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检验了连锁股东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连锁股东对企业ESG表现具有促进作用,这一结论在经历内生性与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第二,机制分析发现,连锁股东通过提高分析师关注水平及内部控制质量进而促进企业ESG表现提升,即连锁股东对企业ESG表现具有信息效应及治理效应;第三,企业数字化转型在连锁股东与企业ESG表现之间起到正向调节作用,其强化了连锁股东对企业ESG表现的积极作用;第四,异质性分析发现,在非国有企业、媒体关注较高的企业与非重污染企业中,连锁股东对促进企业ESG表现提升的作用更显著。研究结论拓展了连锁股东经济后果的研究,也为企业提升ESG表现提供了参考。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陈琪 周琳 李梦函
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2011—2022年数据,探讨企业ESG表现对杠杆操纵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ESG表现的提高能够显著抑制上市公司的杠杆操纵行为。机制分析表明,企业ESG表现的提高能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提高信息透明度、减少明股实债行为抑制杠杆操纵。进一步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质量较差、审计质量较低企业的ESG表现对杠杆操纵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