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407)
- 2023(16879)
- 2022(13820)
- 2021(12867)
- 2020(11131)
- 2019(24897)
- 2018(24490)
- 2017(46572)
- 2016(25257)
- 2015(28126)
- 2014(27955)
- 2013(27288)
- 2012(24916)
- 2011(21477)
- 2010(21445)
- 2009(19380)
- 2008(19222)
- 2007(16960)
- 2006(14434)
- 2005(12727)
- 学科
- 济(100021)
- 经济(99901)
- 业(97538)
- 企(88114)
- 企业(88114)
- 管理(87992)
- 方法(48106)
- 财(42749)
- 数学(39201)
- 数学方法(38726)
- 农(31838)
- 业经(31514)
- 务(26631)
- 财务(26579)
- 财务管理(26516)
- 中国(25444)
- 企业财务(25257)
- 制(24964)
- 农业(22213)
- 技术(20534)
- 体(19912)
- 理论(19264)
- 策(18244)
- 学(18084)
- 银(17377)
- 银行(17331)
- 地方(17206)
- 和(17017)
- 划(16996)
- 行(16447)
- 机构
- 学院(350025)
- 大学(344175)
- 济(142268)
- 经济(139534)
- 管理(139252)
- 理学(120504)
- 理学院(119253)
- 管理学(117210)
- 管理学院(116561)
- 研究(110495)
- 中国(87960)
- 财(75168)
- 京(70814)
- 科学(68922)
- 农(65403)
- 财经(56516)
- 所(55620)
- 业大(55038)
- 江(53527)
- 中心(52381)
- 农业(51735)
- 经(51535)
- 研究所(50139)
- 经济学(43183)
- 北京(42992)
- 财经大学(41847)
- 州(41180)
- 院(40080)
- 范(40033)
- 师范(39467)
- 基金
- 项目(239229)
- 科学(190538)
- 基金(176825)
- 研究(171076)
- 家(155219)
- 国家(153874)
- 科学基金(134045)
- 社会(109999)
- 社会科(104434)
- 社会科学(104409)
- 省(94987)
- 基金项目(93511)
- 自然(88806)
- 自然科(86883)
- 自然科学(86860)
- 自然科学基金(85397)
- 教育(79204)
- 划(78943)
- 资助(71479)
- 编号(66909)
- 重点(53754)
- 部(52809)
- 创(52698)
- 成果(52542)
- 发(50354)
- 创新(48669)
- 业(48337)
- 科研(46573)
- 国家社会(46309)
- 课题(46272)
- 期刊
- 济(154233)
- 经济(154233)
- 研究(98092)
- 中国(69649)
- 财(66253)
- 农(59709)
- 学报(57319)
- 管理(55801)
- 科学(52037)
- 大学(44067)
- 学学(42433)
- 农业(40829)
- 技术(32713)
- 融(32427)
- 金融(32427)
- 教育(31727)
- 财经(28872)
- 业经(27036)
- 经济研究(24971)
- 经(24834)
- 业(24206)
- 问题(19960)
- 财会(18904)
- 技术经济(18723)
- 版(18048)
- 会计(16758)
- 统计(16560)
- 科技(16289)
- 现代(16080)
- 策(15759)
共检索到516573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杨晋华 郝晓雁
ESG理念与新发展理念高度契合,企业希望通过ESG实践推动其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实现高质量发展。文章使用2010—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融资约束角度出发,实证检验了ESG表现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验证ESG的实践价值效应。研究发现,企业良好的ESG表现传递出的信号能够降低融资约束,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发现企业财务柔性和媒体监督对ESG表现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存在正向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为推动企业践行ESG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何明志 王晓晖
在外部经济不确定性明显增强的条件下,经济增长质量成为比经济增长速度更加重要的观测指标,而提高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是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基础,研究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与研发和财务结构资源关系有重要意义。财务柔性作为不完全市场下企业融资的重要储备资源,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越发受到企业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低负债和高现金持有以保持财务柔性。以2007-2017年我国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为研究对象,探究财务柔性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财务柔性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着倒"U"型关系,随着财务柔性的增强,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先升后降。同时,研发投入在财务柔性与全要素生产率间发挥着重要的中介作用,当企业面临融资约束时,财务柔性会增强研发投入对全要素生产率正向影响,但当企业不存在融资约束时,财务柔性会削弱研发投入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因此,在提升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时要对不同融资状况的企业分别考虑,对于存在融资约束的企业需要增加其财务资源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但是对于不存在融资约束的企业,需要降低其财务柔性储备,以减轻财务柔性对于研发投入对全要素生产率作用的反向影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建春 朱桂芳 王站杰
ESG作为一种追求企业长期价值增长的投资理念和非财务绩效评价标准,对于解决我国公司内部治理及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12~2020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ESG表现、融资约束、市场化水平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第一,ESG表现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显著正相关,良好的ESG表现有利于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第二,在ESG表现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过程中,融资约束具有中介作用;第三,相对于位于高市场化水平地区的企业,位于低市场化水平地区企业的ESG表现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更大。本文结论对引导企业全面绿色转型升级、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具有参考意义。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葛格 肖翔 李珍珠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和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的日益紧迫,探讨ESG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0—2022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考察ESG表现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显示:良好的ESG表现有利于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ESG表现通过改善投资效率,即减少投资过度或投资不足来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ESG表现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在成长性好、重污染行业企业和市场化水平高的企业中更明显;相较于公司治理表现,环境表现和社会责任表现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更强。为推动我国ESG的发展,应当构建跨部门的协调机制、统一ESG信息披露标准、规范ESG信息披露管理和完善ESG考核评价的奖惩机制。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顾海峰 张小洁
本文基于2012—2022年A股上市公司微观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财务柔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进一步考察了企业ESG表现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1)财务柔性能显著提升企业创新绩效。该结论在进行一系列内生性处理与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2)机制检验表明,财务柔性主要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降低企业风险承担以及加大企业非效率投资来促进企业创新绩效。(3)调节效应检验表明,企业在ESG上的支出可能挤占企业经营和研发所需的财务资源,甚至在ESG信息披露质量不高、“漂绿”等情况下,企业ESG可能加剧信息不对称和资金占用,由此抑制财务柔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4)异质性分析表明,财务柔性对非国有企业、东部地区企业和高科技行业企业的创新绩效有更显著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分析表明,相较于债务柔性,现金柔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本研究为提升企业创新绩效、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决策参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温继锦
财务柔性提升了企业应对高竞争环境的能力。全要素生产率体现了企业系统性的综合资源利用效率。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研究如何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以2010-2021年上市零售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财务柔性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重点探讨了其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供应链特征是零售企业利用财务柔性实现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重要机制渠道。具体而言,具备财务柔性能够使零售企业更大程度地利用供应链金融、降低供应链集中水平,从而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本文进一步研究发现,两类供应链特征的机制作用在具体的现金柔性与负债柔性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中有所不同。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符加林 黄晓红
选择2011—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采用华证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评级衡量企业ESG表现,并在此基础上构建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企业ESG表现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进一步分析这种影响的异质性。结果表明:企业良好的ESG表现可以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并且这一结论在经过替换解释变量衡量方式、采用工具变量法缓解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以及Heckman两阶段方法克服样本选择偏误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作用机制研究表明,企业良好的ESG表现主要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和增加企业研发投入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企业良好的ESG表现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在大规模企业和国有企业中更显著。研究结论为企业加强ESG建设,强化ESG信息披露,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和增加企业研发投入,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蔡雯霞 邓琳琳 刘宇
随着我国“双碳”目标的提出以及绿色建设的不断推进,ESG投资理念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可能。基于此,以2009—2020年我国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探究了在三种不同的外部压力作用之下,企业ESG表现对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良好的ESG表现能够改善财务绩效,政府规制、行业竞争、舆论监督均在二者的关系中发挥了正向的调节作用;对于非国有、信息披露质量高、规模较小的企业而言,企业ESG表现对财务绩效的改善更为明显;机制检验发现,提升技术创新水平是企业ESG表现提高财务绩效的内在渠道,且政府规制的调节效应可以同时通过技术创新中介实现,随着政府规制压力的增大,ESG表现通过技术创新渠道对企业财务绩效的改善作用减弱。研究结论对企业进行ESG实践、对政府完善相关政策、推动绿色发展进程,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李江涛 潘移江
企业ESG表现通过何种方式或途径对企业财务绩效产生影响是现阶段我国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促进企业绿色转型的关键问题。选取了2015—2019年我国A股医药制造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并引入媒体关注作为中介变量构建模型,探讨企业ESG表现、媒体关注以及企业财务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企业ESG表现对企业财务绩效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且媒体关注发挥了中介作用。
关键词:
ESG EVA 媒体关注 中介效应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子铱 张紫红
有效提升股票流动性是决定我国证券市场平稳运行的关键。本文利用2009~202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企业ESG表现对股票流动性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发现:企业ESG表现能显著促进股票流动性的提高;使用工具变量法、系统GMM法以及解释变量滞后一期缓解内生性后,结果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企业ESG表现提高了企业内部信息披露质量,强化了外部媒体监督作用,这些都会显著促进股票流动性提高。异质性分析表明,企业ESG表现对提高股票流动性的促进作用在国有企业、两职合一企业、“自愿披露”CSR报告的企业中表现得更加明显。因此,在我国证券市场改革的关键时期,应持续推进企业ESG转型,使ESG理念更好地融入金融市场,从而推动金融市场可持续发展。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郭娜 胡丽宁
以我国商业银行和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本文通过银企信贷联系从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视角探究了银行ESG表现的经济效应。研究发现,银行ESG表现显著促进了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机制分析表明,在银行端,ESG表现能够提升银行流动性创造水平,优化信贷配置,增强信贷监督能力;在企业端,银行ESG表现能够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优化企业内部管理、提高管理层环保意识,从而对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产生积极作用。此外,银企ESG具有明显的协同效应,能够强化银行ESG对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进一步分析表明,银行ESG的促进作用在民营及中小企业样本中表现更为显著。本文拓展了银行ESG微观经济后果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研究,对于促进我国银行业可持续发展和实体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理论与现实意义。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夏芸 张茂 林子昂
本文采用2010—2021年中国A股主板上市企业的数据,运用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实证分析了政府补助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政府补助可以通过缓解融资约束促进企业ESG表现,且媒体关注对其直接效应以及中介效应的前半路径具有正向调节作用。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政府补助对企业ESG表现的提升,在非国有企业、CEO与董事两职分离的企业以及制造业企业中的作用效果更为显著。研究结论有助于政府进一步引导企业提升ESG表现,拓展ESG的前因影响研究,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依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阳 徐子慧 姜思雨
文章基于2008—2017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样本,从外部治理角度着手,分析媒体关注与外部财务报表审计对企业税收激进行为的治理是否发挥了积极作用,并进一步探讨两者之间是以互补还是替代方式来发挥作用的。研究发现:媒体关注以及外部财务报表审计均可以有效抑制企业的税收激进行为,并且两者的抑制作用存在相互替代关系。
关键词:
税收激进 媒体报道 审计费用 审计投入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婷婷 刘畅
本文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选取2012-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OLS模型来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可以提高企业的ESG表现水平,并且基于细分项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同时提高企业的环境、社会和治理表现。基于重污染行业性质差异检验,发现在重污染行业企业中,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ESG表现的正向影响更显著;同时,基于媒体关注考察企业的外部压力,研究发现更高的媒体关注会强化数字普惠金融与企业ESG表现的正向关系。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宫兴国 陆垚 林春雷
企业为了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适当调整战略差异度是可供选择的现实路径。然而,战略差异度变化带来的风险可能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与企业初衷背离。为了探究战略差异度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选择2012—2019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提升战略差异度会加剧企业融资约束,不利于财务资源向创新领域倾斜,战略差异度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负向影响,融资约束在其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适度的财务柔性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多资金支持,缓解战略差异度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抑制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财务柔性的调节作用在高股权激励企业、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显著。结论可丰富战略差异度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的研究,也可为企业通过战略规划实现转型升级,充分利用财务优势提升创新绩效提供对策建议。
关键词:
战略差异度 创新绩效 融资约束 财务柔性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