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801)
2023(16665)
2022(14165)
2021(13222)
2020(11241)
2019(25757)
2018(25407)
2017(49484)
2016(26548)
2015(29682)
2014(29300)
2013(28917)
2012(26063)
2011(23172)
2010(22922)
2009(21284)
2008(21066)
2007(18407)
2006(15926)
2005(13868)
作者
(73963)
(61464)
(61329)
(58042)
(39270)
(29432)
(27754)
(24176)
(23389)
(21788)
(20969)
(20710)
(19439)
(19337)
(18822)
(18680)
(18335)
(18158)
(17654)
(17555)
(15046)
(14979)
(14844)
(14304)
(13681)
(13638)
(13544)
(13523)
(12133)
(12079)
学科
(110830)
经济(110706)
(101027)
管理(92083)
(91077)
企业(91077)
方法(52451)
数学(42443)
数学方法(41885)
(34096)
业经(33659)
(33370)
中国(25822)
(24937)
财务(24860)
财务管理(24823)
企业财务(23539)
农业(23385)
技术(21647)
理论(21391)
(20614)
(20192)
(19898)
地方(19309)
(18905)
贸易(18897)
(18559)
(18342)
(17704)
环境(16275)
机构
学院(379566)
大学(376802)
管理(157687)
(152442)
经济(149376)
理学(136819)
理学院(135470)
管理学(133325)
管理学院(132619)
研究(114828)
中国(87570)
(78579)
(71245)
科学(70111)
(57683)
财经(57666)
(55465)
(54931)
业大(54462)
中心(52786)
(52487)
研究所(50322)
北京(48702)
(48252)
师范(47884)
经济学(45300)
农业(45072)
(44669)
财经大学(42814)
商学(42405)
基金
项目(257730)
科学(204952)
研究(191798)
基金(188688)
(162157)
国家(160712)
科学基金(141042)
社会(122176)
社会科(115842)
社会科学(115813)
(100935)
基金项目(100426)
自然(91285)
自然科(89241)
自然科学(89222)
教育(88121)
自然科学基金(87639)
(83531)
编号(78605)
资助(76787)
成果(62386)
(57099)
重点(56579)
(55527)
(54233)
课题(52653)
创新(51211)
国家社会(50055)
教育部(49768)
人文(49326)
期刊
(167121)
经济(167121)
研究(109254)
中国(64202)
管理(61130)
(58722)
学报(54883)
(53098)
科学(52015)
大学(43126)
学学(40730)
教育(39484)
农业(37000)
技术(35325)
业经(29917)
财经(29183)
(29052)
金融(29052)
经济研究(25480)
(25064)
问题(22014)
(20857)
技术经济(20435)
现代(18534)
图书(18127)
财会(17911)
科技(17847)
商业(17766)
理论(17621)
(17410)
共检索到5420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唐秋鸿  王惠芬  
文章基于批判实在论的视角,建立了一个三层架构的ERPⅡ绩效生成理论模型,即企业经验层感知的绩效来源于实际层的不同实际事件,而机制和结构层(真实层)是产生上述两个层次绩效的根本原因。企业实施ERPII中会产生机制冲突、机制融合和机制趋同,导致企业的责权利重新分配,产生出ERPⅡ应用的根本动力,正是这些动力产生出ERPⅡ绩效。文章依据该模型对海尔的ERPII的绩效进行了定性研究,认为该模型能够充分解释海尔ERPⅡ绩效的产生原因。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惠芬  喻妍  崔雷  唐秋鸿  
本文基于批判实在论的视角,援用Archer(1995)的社会变革理论,主张嵌入是ERP绩效的产生机制,在时间维度上构建了ERP绩效的产生模型,最后,通过调研广州明珠星获得数据,以该企业ERP系统的实施对库存管理绩效的提升为例对模型的解释进行了验证。本文研究克服了以往实证主义研究范式的不足,从根本上解释了ERP绩效的产生原因。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会军  席酉民  王磊  郭菊娥  
为解决商业模式研究的碎片化现象和零散的视角等问题,学者们展开了各种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整合的工作。这些工作都在其自身的研究目的与范畴下取得了有价值的成果,但也面对一个挑战,即如何寻找一个元层级的整合框架,以把各个不同的主题、要素或维度整合起来。本研究以批判实在论作为元理论,基于多重范式的思想对商业模式研究中的四种视角——现象视角、活动视角、认知视角和行动视角——进行整合,构建了一个更为系统、包容的商业模式研究框架。进一步,提出了基于这一框架的一种新的商业模式研究路径,以促进商业模式研究领域从离散转向汇聚的发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惠芬   张佳婷   邓启东  
基于调研多家中小企业数字化实践,通过结合布迪厄实践理论和批判实在论,构建高质量发展视角下中小企业数字化变革的概念框架。在真实域,小企业通过积累和占有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和符号资本,以改变在数字化变革场域位置;在实际域,中小企业利用四大资本重新击穿其传统习性,实现数字化习性变迁;在经验域,实现中小企业与高质量发展相关的价值。研究发现为我国中小企业数字化变革升级从而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思路和见解参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文超  
收入分配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对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分配理论进行比较,既是对两种经济学体系的科学性进行甄别工作的组成部分,也是寻求能够解决现实中收入差距过大问题的更为深刻和实用的分配理论的途径。批判实在论作为一门成熟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哲学,具有超越西方科学哲学的深刻性和科学性。以之为基础进行比较分析,两种分配理论在科学性上的差异则清晰可见。马克思的分配理论相对于西方经济学的分配理论,对收入差距过大问题的认识更为深刻和科学,对于对策的选择更有指导意义。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国旺  
根据对批判实在论和实证研究深层化的分析研究,表明马克思的抽象法是溯因推理或回溯法的先驱方法。批判实在论的方法在实证研究深层化中具有显著地位和作用,为方法的多元论和反对单纯的数学演绎逻辑提供了一种新的依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夏华  
批判实在论作为西方经济学界的经济学方法论的主流学说,它倡导在经济学研究中运用回溯法,回溯法是由批判实在论对皮尔士的溯因推理改造后得来的,回溯法完善了经济学推理方法体系。介绍回溯法的由来、批判实在论倡导回溯法的原因以及用回溯法重新解读马克思经济学方法论和回溯法对经济学发展的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尹晓冰  冯景雯  
本文的研究认为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有三个根本原因 :一是宏观约束 -金融抑制 ,二是微观锁链 -信息不对称 ,三是制度羁绊 -制度供给不足。相应的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现实选择涉及三个方面 :即加快金融改革 ,消除金融抑制 ;发展金融中介 ,疏通融资导管 ;培育良好的信用制度 ,确保融资效率和金融安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马国旺  
在马克思经济学方法论研究中,借鉴当代西方异端经济学方法论既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可能性在于,批判实在论以马克思为思想先驱,同时从异端经济学中提炼方法论合理内核,因此能够为我们借鉴异端经济学方法论提供新的视域。必要性在于,在马克思经济学中,尤其是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中,异端经济学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的合理内核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了。借鉴异端经济学方法论有助于彰显隐含在马克思经济学中的创新与发展经济学思想,增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现实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彭剑良  
当前,社会各界喊得最响的问题之一是关于农业投入问题。多数人认为农业投入不足,其主要依据大体上可概括为五个“下降”,即: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占国家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比重下降;财政农业支出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下降;农业信贷占国家信贷总额的比重下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业投入占农村总投入的比重下降;农户家庭生产费用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下降(或农户生产性投入不足)。但是,也有人认为,按照这五个“下降”来分析农业投入不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林岗  
(一) 历史上,我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这两千年的社会物质生产基本上是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单一的农业生产。在这样的生产结构之下,生产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农产品总量的增长。这是通过扩大土地垦殖面积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这两条途径取得的。而在生产技术水平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繁重的手工劳动一直是主要生产形式的情况下,农业生产的发展又是和人力的巨大耗费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我国封建社会生产的每一步发展,都是和使用数量更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邹亮  尤琪  
针对网购节订单延误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对近五年淘宝网、全国物流行业基础数据的搜集、整理和分析,总结得出网购节期间物流需求的巨大波动性增长是造成该时间段订单延误的根本原因。并指出利用需求管理中的"经济手段"应该能够缓解网购节中的物流运输压力,进而达到解决订单延误问题的目的。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陆南泉  
苏联剧变,对世界格局产生了巨大影响。苏联解体,标志着战后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东西方“冷战”和美苏两极的旧世界格局的结束。 苏联剧变的原因十分错综复杂,有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的种种问题。在现有的有关论著中,分析剧变原因的侧重点亦各不相同,有的强调意识形态的作用,有的强调共产党本身的问题,有的强调经济因素,有的强调民族问题,有的强调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林金忠  
科斯所开创的现代企业理论因科斯本人的含混表述和自相矛盾为后来演变成为企业契约论开了方便之门。企业契约论的共同特征是,从泛化的交易概念出发,用契约分析的方法,试图将企业组织还原为一组契约,因而把企业的性质说成是“一组契约关系的联结”。科斯之后,张五常、詹森和梅克林等将企业契约论推到极端境地,企业因彻底“契约化”而“非组织化”了,这实际上否定了企业作为社会实体的存在本身。企业的本质规定性,应从要素集结之后的企业内部的经济活动以及在活动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和经济关系中去寻找。这些活动与关系,恰恰正是新古典经济学企业“黑匣子”里面所隐藏的内容。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朱颖  
美国贸易逆差以及主要由贸易逆差造成的经常帐户赤字已成为世界经济关注的热点问题。对美国贸易逆差产生原因的解释众多,本文以主流经济学分析框架得出美国储蓄不足是美国贸易逆差的根本原因的结论。美国国内储蓄不足导致外国资本的流入。外国资本一方面为美国提供了购买力,补充了美国的储蓄,另一方面,美国可用外国提供的购买力进口产品,满足自己的需求。美国的贸易逆差是其储蓄不足的结果。从全球视角出发,其他国家的储蓄增加,为美国补充了储蓄,为美国贸易逆差的产生提供了外部条件。认识美国贸易逆差产生的原因,可以更有利地支撑美国贸易逆差与中国对其贸易顺差没有根本联系的观点,及人民币汇率问题不是美国贸易逆差根本原因的观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