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65)
- 2023(16760)
- 2022(14051)
- 2021(12689)
- 2020(10495)
- 2019(23652)
- 2018(23107)
- 2017(44133)
- 2016(23981)
- 2015(26517)
- 2014(26327)
- 2013(25688)
- 2012(23556)
- 2011(20916)
- 2010(21388)
- 2009(20449)
- 2008(20457)
- 2007(18669)
- 2006(16866)
- 2005(15638)
- 学科
- 济(104770)
- 经济(104618)
- 业(100959)
- 管理(92792)
- 企(92149)
- 企业(92149)
- 方法(38908)
- 财(38328)
- 业经(34253)
- 农(31888)
- 数学(29612)
- 数学方法(29337)
- 中国(29082)
- 务(28404)
- 财务(28363)
- 财务管理(28319)
- 企业财务(27044)
- 制(26746)
- 地方(23474)
- 农业(22451)
- 技术(20860)
- 体(19554)
- 划(18386)
- 和(18376)
- 策(18142)
- 银(18113)
- 理论(18101)
- 银行(18095)
- 行(17315)
- 融(17063)
- 机构
- 学院(342028)
- 大学(333958)
- 济(143642)
- 经济(140740)
- 管理(136592)
- 理学(115653)
- 理学院(114547)
- 管理学(113136)
- 管理学院(112494)
- 研究(109942)
- 中国(89351)
- 财(73743)
- 京(70484)
- 科学(62034)
- 财经(56583)
- 江(54656)
- 所(54236)
- 农(52865)
- 经(51083)
- 中心(51000)
- 研究所(47699)
- 业大(45211)
- 北京(44371)
- 州(43375)
- 经济学(42566)
- 范(41602)
- 财经大学(41495)
- 师范(41217)
- 农业(40848)
- 院(40125)
- 基金
- 项目(214690)
- 科学(171818)
- 研究(163469)
- 基金(155297)
- 家(132332)
- 国家(131098)
- 科学基金(115480)
- 社会(106177)
- 社会科(100764)
- 社会科学(100740)
- 省(86658)
- 基金项目(81661)
- 教育(74910)
- 自然(71775)
- 划(70434)
- 自然科(70136)
- 自然科学(70119)
- 自然科学基金(68918)
- 编号(66766)
- 资助(62431)
- 成果(54064)
- 发(49921)
- 重点(48203)
- 创(47960)
- 部(47528)
- 课题(46752)
- 制(45541)
- 创新(44004)
- 业(43724)
- 国家社会(43495)
- 期刊
- 济(174487)
- 经济(174487)
- 研究(105344)
- 中国(74888)
- 财(63629)
- 管理(58300)
- 农(50829)
- 科学(43692)
- 学报(43092)
- 教育(37418)
- 融(37346)
- 金融(37346)
- 农业(34680)
- 大学(34512)
- 学学(32642)
- 技术(32445)
- 业经(31529)
- 财经(29014)
- 经济研究(26533)
- 经(24947)
- 问题(21945)
- 业(20615)
- 财会(18862)
- 技术经济(18837)
- 会计(17544)
- 现代(17257)
- 商业(16872)
- 贸(16853)
- 世界(15908)
- 经济管理(15507)
共检索到5365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池国华 蒋志远
内部控制评价对于企业自我完善和发展至关重要,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难以满足企业高质量发展需要,这主要是由于缺少科学的评价思路和方法。本文基于系统观构建内部控制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网络DEA模型与Global Malmquist指数对2019~2021年我国1653家制造业A股非*ST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应用网络DEA模型构建的内部控制效率指数更符合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分析发现,企业的内部环境、风险评估和控制活动效率易受外部环境影响,内部控制效率提升依赖于企业对相关规范的应用能力。此外,内部控制效率与企业资产规模、成立年限和股权制衡度负相关,与独立董事比例、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和管理层持股比例正相关,且非国有企业比国有企业具有更高的内部控制效率。这些发现验证了网络DEA模型在评价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效率方面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企业内部控制的改进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依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燕 张逸荃 高强
物业服务是民生建设的重要内容,对增进民生福祉、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物业企业作为其基本服务单元,探究高质量发展视角下以增效提质、与时俱进、人民满意为标尺的服务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以全国43家物业上市企业作为截面样本,以高质量发展为研究视角,引入ESG理念,重构物业服务效率评价指标体系,采用SE-DEA模型对其物业服务效率进行测度与比较,并按不同的ESG等级分析制约物业服务效率的因素,由此提出中国物业服务上市企业服务效率提升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松令 解晰 张伟
本文以2012年沪深两市223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内部控制质量对企业价值的影响。首先,分析了我国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分布情况以及影响地位,表明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问题的重要性,并总结了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特征;其次,结合央企规章制度,本文构建了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评价指数ICI,评价内容涵盖了COS0内部控制框架中的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监督五要素,并具体划分了24个子指标;最后,根据央企经营业绩考核办法,本文选取经济增加值(EVA)作为企业价值的评价指标,通过回归分析,发现我国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对企业价值具有高度显著的正向促进...
关键词:
央企 内部控制 企业价值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戴文涛 李维安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的发布,为实施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综合评价奠定了基础。根据我国的内部控制监督评价体系目标,考虑我国上市公司特殊的制度背景以及注册会计师仅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进行审计等因素,有必要从满足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决策信息需求出发,建立一种反映企业内部控制目标实现程度的内部控制综合评价模型,并由一个"局外人"(和企业没有利益关系的人,外部注册会计师不是局外人,他们和企业存在着相当大的利益关系)如政府监管机构或外部非营利性机构(如科研机构)对企业内部控制状况实施全面、综合、量化评价。基于此背景和客观要求,本研究根据内部控制理论、系统评价理论、"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覃丽平
内部控制作为重要的内部治理机制,在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选取2013—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目标导向的内部控制视角出发,研究内部控制及其五大目标实现程度与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系,以及内部控制审计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内部控制有利于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其战略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和合规目标的实现程度越高,越有利于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而资产安全目标在统计上不显著;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会显著降低内部控制战略目标与经营目标实现程度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但不会影响内部控制报告目标、合规目标和资产安全目标与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系。本研究对于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充分发挥内部控制审计监督作用,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内部控制 高质量发展 目标导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沈烈 孙德芝
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工作的好坏,关系企业内部控制的生命与活力,进而影响企业健康持续发展保障机制的有效性。文章在对沪市A股2012年度内控评估报告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相关规范要求及实际,透视了上市公司在内控评价范围、内控缺陷标准界定、内控评估部门设立及内控评价相关信息披露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斌
文章依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基本内容,提出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建立内部控制评价模型,并从操作层面阐明了该模型的具体运用,为上市公司执行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开展内控有效性评价提供灵活适用的技术工具。
[期刊] 求索
[作者]
王小林 杨志红
数据作为新生产要素,显著改变了企业的要素投入模式和价值创造路径,带来了企业数字化转型浪潮。企业数字化转型是企业把数据要素和数字技术引入生产函数,与其他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进行新的组合,以创造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数字要素通过替代效应优化企业要素投入结构,扩充数据资本,带来企业发展动力变革;数字技术通过渗透效应促进要素在生产全过程的协同,并通过“连接”促进创新资源整合,激发技术迭代,带来企业发展效率变革;数字技术与数据的交互作用改变企业竞争模式,通过融合效应赋能产业组织变革。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要素替代效应、技术渗透效应和竞争模式转变的融合效应,发挥转型的经济和社会价值,促进企业向高质量发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海林 武若男
提高制造业企业的产能利用效率不仅可以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而且对提高整个社会的资源利用效率也至关重要。因此从企业微观视角探讨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对产能利用效率的影响具有积极意义。文章以2008—2018年度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对产能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够有效促进企业产能利用率的提升,而降低过度投资程度是内部控制质量对产能利用率产生作用的一条中介路径。
关键词:
内部控制 产能利用 效率 过度投资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骆良彬 王河流
为了客观、系统、有效地评价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本文首先把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分解为三级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再结合专家打分,确定各指标的隶属度,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实现对内部控制质量评价指标从定性评价到量化评价的模糊映射,为评价内部控制质量提供一种可行的科学方法。
关键词:
内部控制 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模糊评价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伊莎
我国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起步较晚,虽然相关法规颁布以后,对于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披露已经提出了强制性的要求,但相关理论研究还是较少。本文界定了评判报告质量的原则,制定了量化评分标准,基于600家在我国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的数据,对我国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披露质量的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以期对内部控制报告披露质量的提升提供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荣锦 曾景伟
一、引言随着《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发布标志着我国内部控制从自愿披露进入到强制披露的阶段,而内部控制披露中的评价问题陷的又尤为重要。国内外学者也对内部控制评价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韩传模、汪士果(2009)应用了AHP方法对企业内部控制模糊综合评价。厦门大学内控指数课题组(2010)也采用构建模糊控制模型论述了我国内部控制评价体系。从国内学者对内部控制评价的研究成果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胡海波 彭卉
实体企业作为重要的微观基础和市场主体,其发展质量愈来愈重要。在两权分离制度下,内部控制已经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但其作用尚未得到统一认证。以2018—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内部控制与企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内部控制对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并且在国有企业和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该推动作用更显著。中介效应检验证明了企业社会责任和投资效率在内部控制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均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也证明了研究结果的可靠性。由此可见,企业要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注重提升企业的内部治理水平,进而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福君 吴浩
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作为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数字化转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战略决策,对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利用2007—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对数字化转型与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而且,企业的投资者保护程度能够强化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驱动效应,不同行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通过提升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最终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数字化转型是新发展格局下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本研究为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和理论参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代俊
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建设关系到中小企业板的质量和持续发展。文章从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信息披露质量、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和受处罚的情况四个方面对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建设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其内部控制建设现状总体是令人满意的,但其建设动力尚待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