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01)
- 2023(16765)
- 2022(14599)
- 2021(13633)
- 2020(11682)
- 2019(27049)
- 2018(27051)
- 2017(52519)
- 2016(28779)
- 2015(32533)
- 2014(32889)
- 2013(32745)
- 2012(30183)
- 2011(27011)
- 2010(27216)
- 2009(25208)
- 2008(25366)
- 2007(22856)
- 2006(19858)
- 2005(17754)
- 学科
- 济(120445)
- 经济(120302)
- 业(103579)
- 管理(95115)
- 企(91903)
- 企业(91903)
- 方法(56733)
- 数学(46358)
- 数学方法(45881)
- 财(36554)
- 农(36052)
- 业经(34284)
- 中国(28303)
- 务(26440)
- 财务(26361)
- 财务管理(26307)
- 企业财务(24908)
- 农业(24901)
- 制(24747)
- 学(23297)
- 地方(22795)
- 理论(22346)
- 技术(21827)
- 贸(21683)
- 贸易(21673)
- 和(21300)
- 易(21013)
- 划(18829)
- 银(18682)
- 银行(18626)
- 机构
- 学院(417562)
- 大学(413203)
- 管理(167615)
- 济(165406)
- 经济(161686)
- 理学(143877)
- 理学院(142357)
- 管理学(140067)
- 管理学院(139323)
- 研究(132145)
- 中国(102381)
- 京(88083)
- 科学(83244)
- 财(78002)
- 农(71664)
- 所(67711)
- 江(63829)
- 业大(63346)
- 财经(62197)
- 研究所(61193)
- 中心(61156)
- 农业(56444)
- 经(56285)
- 北京(55525)
- 范(52141)
- 师范(51649)
- 州(51511)
- 经济学(48657)
- 院(47657)
- 财经大学(45815)
- 基金
- 项目(274831)
- 科学(214670)
- 研究(202086)
- 基金(197044)
- 家(170522)
- 国家(168990)
- 科学基金(145501)
- 社会(124434)
- 社会科(117755)
- 社会科学(117722)
- 省(109597)
- 基金项目(105408)
- 自然(95513)
- 自然科(93220)
- 自然科学(93193)
- 教育(92515)
- 自然科学基金(91534)
- 划(90466)
- 编号(84629)
- 资助(81323)
- 成果(67769)
- 重点(60763)
- 部(59973)
- 创(58508)
- 发(58415)
- 课题(57350)
- 创新(54078)
- 科研(52784)
- 项目编号(52009)
- 大学(51494)
- 期刊
- 济(186708)
- 经济(186708)
- 研究(120159)
- 中国(77239)
- 农(65597)
- 学报(64099)
- 财(63989)
- 管理(62945)
- 科学(58633)
- 大学(47952)
- 学学(45223)
- 农业(44962)
- 教育(43589)
- 技术(38773)
- 融(36511)
- 金融(36511)
- 业经(33159)
- 财经(30360)
- 经济研究(28350)
- 经(25924)
- 业(25752)
- 问题(24608)
- 技术经济(22869)
- 图书(21248)
- 理论(20204)
- 财会(20116)
- 商业(20094)
- 现代(19996)
- 版(19430)
- 科技(19419)
共检索到6125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徐细雄
尽管现实中企业高管腐败已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但却鲜见这方面的专题研究。有鉴于此,本文从企业高管腐败的基本内涵、类型与途径、经济后果、关键诱因和治理等四个方面系统回顾了国外相关研究文献,并在剖析现有研究所存在的不足的基础上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推动企业高管腐败研究的深化。
关键词:
高管腐败 权力寻租 公司治理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玮倩 方军雄
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对企业高管腐败行为的影响日益引起学者的关注,地区腐败作为企业所处外部环境的重要特征,对企业高管腐败行为会产生何种影响?通过手工搜集2007-2013年我国各省市地方官员腐败和上市公司高管腐败的数据后发现:地区腐败越严重,所在地区的企业高管发生腐败的可能性越高;进一步研究发现,地区腐败对民营企业高管的影响作用更加明显,而2012年开始的反腐行动尚未对地区腐败影响高管腐败产生实质的约束作用。研究有助于深化对企业高管腐败环境诱因的理论认知,同时,将政府官员腐败的经济后果拓展至企业管理层面。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徐细雄 刘星
本文针对频繁发生的企业高管腐败现象,以我国20世纪80年代启动的政府放权改革为制度背景,从权力寻租视角考察了企业高管权力配置与腐败行为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检验了政府薪酬管制、市场化改革进程等特殊制度因素对其产生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CEO的权力强度越大,企业越有可能发生高管腐败;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形下,政府薪酬管制恶化了企业高管腐败,而市场化改革则有利于缓解其所在地区上市公司的高管腐败行为。此外,研究结果还发现,高管腐败对企业绩效产生了消极影响。本文将腐败问题的研究对象与范畴从政府官僚拓展至企业层面,深化了对企业高管腐败潜在制度诱因及其经济后果的理论认知;同时,关于CEO权力强度与腐败关系的研究...
关键词:
高管腐败 放权改革 薪酬管制 市场化进程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建秋 盛开
随着十八大以来我国高压反腐政策的持续推进,腐败行为得到有效遏制,但反腐对企业行为决策及其经济后果的影响机理受到的关注却相对较少。在企业微观决策层面,反腐败所带来的威慑效应、说服效应和规范效应会影响企业高管的价值观念,促使其形成"责任、奉献、担当、无私"的责任基调,优化其管理行为和决策偏好,从而提升企业价值。本文以2012-201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构建高管责任基调的中介效应模型,验证了反腐败政策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反腐败政策的推进提升了企业价值,且高管责任基调在反腐与企业价值提升之间起到中介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产权性质、法制环境及市场化程度能够调节反腐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低法制环境、市场化程度、国有产权性质下,反腐对企业价值的促进更显著。这为我们推进法治与市场化建设、依法从严治党提供了企业层面的微观证据支持。
关键词:
反腐败 高管责任基调 企业价值 中介效应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连华 胡雪君
企业高管腐败及其治理是反腐败的重要领域。由于腐败行为本身的隐蔽性,导致很难对其特征精确把握,治理政策容易失据。通过手工收集20132015年被媒体报道的152个高管腐败案例,总结其特征、分析其成因,结果发现,企业高管腐败具有国企高发、垄断行业集中、集权过度等特征,而企业高管腐败是资源配置机制扭曲等原因导致的。为此,应该加强对垄断性行业高管的事前、主动性监管,强化权力制衡机制,避免权力过度集中,同时将外部监督与内部控制相结合,形成内外一体、结构严密的监控体系。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马骏 黄志霖 梁浚朝
随着改革的深入,民营企业的健康成长已然攸关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但近年来频发的民营企业高管腐败问题屡禁不止,即使在高压反腐的背景下,这一问题仍然没有在根本上得到遏制。基于此,文章从基层党建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党组织参与治理对于民营企业(高管)腐败的影响机制和效果。利用2004-2017年中国上市民营公司数据,作者发现:作为正式化、制度化和常态化的治理安排,企业内部党组织的建立能够有效抑制高管腐败的发生,这得益于党组织参与企业治理过程中的监督、协调和推动企业廉洁文化建设方面的作用。进一步,党组织参与治理还能够显著弱化高管权力集中以及家族涉入所带来的不利影响。由此,文章丰富了民营企业高管腐败和党建工作方面的研究文献,为民营企业如何更好地监督和约束高管腐败提供了实践启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连华 胡雪君
企业高管腐败及其治理是反腐败的重要领域。由于腐败行为本身的隐蔽性,导致很难对其特征精确把握,治理政策容易失据。通过手工收集2013~2015年被媒体报道的152个高管腐败案例,总结其特征、分析其成因,结果发现,企业高管腐败具有国企高发、垄断行业集中、集权过度等特征,而企业高管腐败是资源配置机制扭曲等原因导致的。为此,应该加强对垄断性行业高管的事前、主动性监管,强化权力制衡机制,避免权力过度集中,同时将外部监督与内部控制相结合,形成内外一体、结构严密的监控体系。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池国华 朱俊卿 郭芮佳 邹威
以内部控制缺陷的动态整改为切入点,以2007-2017年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内部控制缺陷发生整改和整改及时性对高管隐性和显性腐败的影响,并区分缺陷认定标准严格程度与缺陷异质性做了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相比未整改公司,整改公司的高管隐性腐败程度更低,但显性腐败程度短期内没有明显变化;整改所耗时间越长,隐性腐败程度增长越快,显性腐败的发生概率越高;仅在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较为宽松以及存在公司层面内控缺陷的样本中,内控缺陷整改前后,高管腐败程度才有明显变化。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徐雷 王乐
对于企业向官员行贿动机的解释主要有两种相反的观点,一是企业为了获取政府帮助而主动行贿,二是企业在威胁逼迫条件下的被动行贿。文章从企业在应对政府和应对市场两项事务间的权衡出发,构建企业绩效与腐败强度间的二项式回归模型,通过与传统线性回归模型的比较,发现企业腐败是一种主动行为,腐败的目的是为了构建政治关系以获取相应回报。运用世界银行企业调查数据,二次项回归模型显示出绩效与腐败强度间显著的倒U型曲线关系,文章得出了企业的"最优"腐败程度并对其政策含义进行了解释。
关键词:
腐败 应对政府 企业绩效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兵 李嫄 郭然
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战略柔性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活力之源。本文在梳理企业战略柔性研究脉络的基础上,首先明晰了高管团队领导权配置对企业构建战略柔性的驱动源作用,然后分别从高管团队及其成员的领导权来源、运用和匹配三个方面逐层深入,探究了高管团队整体层面的领导自主权水平和成员之间的领导权内部分布对于企业战略柔性的作用机理,最后对未来研究方向做了简要展望。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赵璨 杨德明 曹伟
在国有企业改革的大背景下,国企高管的权力配置结构呈现出过度的控制权与残缺的行政权并存的特点。那么,国企高管特殊的权力配置结构是否会影响腐败行为呢?文章利用我国国有上市公司2007-2012年的相关数据,用高管是否被曝出腐败行为和公款吃喝来度量高管腐败,实证研究发现:控制权和行政权过大是诱发国企高管腐败的重要因素,而且行政权与控制权之间存在互补效应,即一种权力的提高会强化另一种权力与腐败的正相关关系。不难得出,国企改革的"半市场化"特征及由此派生的国企高管权力配置结构是诱发高管腐败的重要因素。因此,要解决国有企业腐败问题,须进行更加彻底的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逐步取消国有企业高管的...
关键词:
高管腐败 控制权 行政权 国有企业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卢馨 方睿孜 郑阳飞
针对中国愈演愈烈的企业高管腐败现象,本文以2004—2013年出现高管腐败案件的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外部治理约束的角度,探讨外部治理要素对高管腐败产生的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债务约束能够对企业的高管腐败行为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短期债务比例越高、债务规模越大,就越能有效地降低高管腐败事件的发生率;(2)产品市场竞争与高管腐败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来自产品市场竞争的压力能够有效约束企业高管的腐败行为;(3)目前中国经理人市场竞争对国有企业来说表现失灵,未能对其高管腐败行为产生显著制约作用。而对于非国有企业,经理人市场竞争表现出良好的治理作用,能够显著降低发生高管腐败的可能性;(4)在制约高管腐败...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德明 赵璨
本文以超额在职消费作为量化高管隐性腐败的代理变量,利用中国国有上市公司2006—2012年相关财务数据,研究国有企业高管隐性腐败的原因。实证研究发现,权力过大、信息不透明、监督机制不健全是国有企业高管滋生隐性腐败的主要成因,而激励机制对高管隐性腐败影响并不显著。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信息透明度的提高能抑制利用权力的腐败行为,还能强化监督机制对腐败的抑制作用。因此,要抑制国有企业高管隐性腐败,就应当限制高管权力,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更为重要的是,应强化国有企业高管个人信息披露,提高国有企业经营运作的信息透明度,把权力置于阳光之下。
关键词:
隐性腐败 权利 监督 激励 阳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车嘉丽 温飞扬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反腐败力度空前提升,经过数年的治理,已取得显著成效,反腐败的经济后果问题逐渐成为学者们的研究热点。基于此,从反腐败对高管薪酬契约这一企业微观行为的影响视角,探讨反腐败能否抑制企业高管的薪酬粘性,结果表明,反腐败能够显著抑制企业高管的薪酬粘性、提高公司治理水平。根据产权性质分组的研究发现,反腐败对企业高管薪酬粘性的抑制作用在国企尤其是地方国企中更加显著。
关键词:
反腐败 薪酬粘性 企业高管 产权性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池国华 杨金 邢昊
现有文献对腐败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政府官员腐败,鲜有针对企业高管腐败的研究。本文以企业投资效率作为切入点,考察企业高管腐败对其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在不同产权性质和不同高管政治背景下,高管腐败对投资效率的影响差异,以期拓展和深化对企业高管腐败问题的研究。研究发现,企业高管的腐败行为与企业的非效率投资正相关,即高管腐败降低了投资效率;相对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高管腐败行为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更显著;当企业高管具有政治背景时,其腐败行为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更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