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17)
- 2023(14619)
- 2022(12420)
- 2021(11429)
- 2020(9733)
- 2019(22285)
- 2018(21899)
- 2017(42620)
- 2016(23096)
- 2015(25834)
- 2014(25426)
- 2013(25432)
- 2012(23333)
- 2011(20788)
- 2010(20710)
- 2009(19113)
- 2008(19139)
- 2007(16810)
- 2006(14824)
- 2005(13166)
- 学科
- 济(98312)
- 经济(98193)
- 业(94725)
- 企(86223)
- 企业(86223)
- 管理(83230)
- 方法(45378)
- 数学(35804)
- 数学方法(35414)
- 业经(31745)
- 财(31083)
- 农(30158)
- 务(23541)
- 财务(23481)
- 财务管理(23458)
- 企业财务(22270)
- 中国(22206)
- 农业(21619)
- 技术(20072)
- 学(18672)
- 理论(18492)
- 制(18392)
- 和(18323)
- 划(17542)
- 地方(17184)
- 贸(16410)
- 贸易(16404)
- 策(16369)
- 易(15889)
- 环境(15171)
- 机构
- 学院(336994)
- 大学(334552)
- 管理(139832)
- 济(135178)
- 经济(132470)
- 理学(121180)
- 理学院(119929)
- 管理学(118095)
- 管理学院(117497)
- 研究(106769)
- 中国(80435)
- 京(70939)
- 科学(66741)
- 财(62988)
- 农(56572)
- 所(53467)
- 财经(50985)
- 业大(50867)
- 江(49558)
- 研究所(48737)
- 中心(47601)
- 经(46420)
- 农业(44596)
- 北京(44253)
- 范(41822)
- 师范(41450)
- 州(39725)
- 经济学(39716)
- 院(38726)
- 商学(37997)
- 基金
- 项目(229637)
- 科学(182206)
- 基金(168309)
- 研究(168091)
- 家(146232)
- 国家(144944)
- 科学基金(126131)
- 社会(106418)
- 社会科(100888)
- 社会科学(100862)
- 省(90057)
- 基金项目(90052)
- 自然(83029)
- 自然科(81162)
- 自然科学(81143)
- 自然科学基金(79735)
- 教育(75921)
- 划(75000)
- 资助(68452)
- 编号(67974)
- 成果(53826)
- 重点(50790)
- 部(50540)
- 创(50009)
- 发(48667)
- 创新(46013)
- 课题(45903)
- 业(45019)
- 科研(43882)
- 国家社会(43520)
- 期刊
- 济(149922)
- 经济(149922)
- 研究(96726)
- 中国(58293)
- 管理(54690)
- 农(52116)
- 学报(51498)
- 财(50554)
- 科学(48966)
- 大学(39081)
- 学学(37095)
- 农业(36624)
- 教育(32302)
- 技术(29815)
- 业经(26701)
- 融(26300)
- 金融(26300)
- 财经(24960)
- 经济研究(22841)
- 经(21350)
- 业(21193)
- 问题(19434)
- 技术经济(18645)
- 现代(16813)
- 科技(16415)
- 理论(15829)
- 商业(15639)
- 财会(15581)
- 图书(15461)
- 版(15452)
共检索到4846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曹建安 胡潇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面对来自投资者、债权人、政府、社会公众等企业利益相关者的指责和压力,国内外许多企业的高管人员采取了减薪的措施。论文对企业高管人员减薪的方式、动因、效应等基本问题进行了归类和理论分析。
关键词:
高管人员 减薪 动因 效应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冠 何明祥
民营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薪酬制度缺乏吸引力与激励性,是导致人才流失,企业竞争力下降的重要原因。因此,为企业量身订做一套公平合理并且具有激励性的薪酬体系,是摆在企业管理者面前的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股票期权在民营企业高管人员激励性薪酬体系中的应用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为此提出了一套民营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激励性薪酬体系的具体设计方案。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姜利军 卢俊义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人力资本作为生产过程中重要的生产要素,已经被提高到重要的位置。本文从分析人力资本以及人力资本化的概念入手,对国内外人力资本化的状况进行了分析,并在理论分析和搜集实际数据的基础上得出了高管人员人力资本化的模型,最后阐述了推进我国企业高管人员人力资本化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人力资本化 高管人员 实证研究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马文东
本文从个人因素和企业制度因素两个方面出发,提出了一套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人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了基于专家绝对评分法的人事风险评估方法,最后给出了分析人事风险水平的单项指标、风险水平折线图和人事风险四分图。
关键词:
高级管理人员 人事风险 评估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芮常红 黄攸立 施骥
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攸关企业发展命运。现阶段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素质结构中的主导因素表现在领导能力、沟通能力、学习能力、洞察力、创造力、综合管理能力等6个方面。通过30多家大中型国有企业的高管人员为调查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从而对被调查对象职业素质的整体水平作出了基本判断。
关键词:
企业高管 职业素质 问卷调查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前兵
家族企业与非家族企业的差异一直是家族企业学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现有的研究多是基于资源基础观理论,从家族性角度进行分析。本文则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和管家理论,从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关系的视角对家族企业与非家族企业之间的差异进行深入的研究。论文以2008年年报中的100家家族上市公司与100家非家族上市公司为样本,从高管年薪和高管持股比例这两个方面探讨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实证研究表明:非家族上市公司与家族上市公司除了在高管年薪上差异不是很大,其余变量皆有显著的差异,其中家族上市公司的高管持股、企业绩效皆
关键词:
高管薪酬 公司绩效 家族企业 家庭公司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徐细雄 万迪昉 淦未宇
本文从可转债视角分析我国企业高管人员激励机制。在分析将可转债用于我国企业高管人员激励机制设计的理论基础与现实背景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可转债视角的高管人员激励模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只要对授予企业高管人员的可转偾条款进行合理设计,即保证管理者行使转换期权后对企业价值增长的分享强度维持在一个特定的封闭区间,就能够有效规避其投资决策过程中的机会主义行为。文章进一步分析了可转债激励契约中各参数的影响因素并与纯权益激励契约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可转债激励契约中回售和赎回条款是实现管理者对企业价值增长分享激励与保障性收益两者之间均衡的主要原因。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田丰
长期以来,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薪酬制度不合理,其人力资本不能按照生产要素分配原则参与分配,导致高管人员缺乏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经营行为短期化,造成部分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情况日趋恶化。对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薪酬制度的研究对于理顺上市公司的利益分配关系,实现上市公司乃至证券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上市公司 高管人员 薪酬激励机制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谭玉丹
从制度成本的角度出发,关注中国国企高管人员薪酬制度的效率问题,并认为好的薪酬制度有助于实现国有企业剩余索取权的顺利复归。在这个基础上,着重探讨高管人员薪酬决定因素、过度投资与在职消费、年薪制及股权激励等重要题域,并对新的激励制度保持审慎乐观的态度。
关键词:
国有企业 高管人员 薪酬 激励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李芝山
如何才能让遭遇减薪的员工接受这一事实,争取员工对减薪事件的理解,并为员工未来实现增薪奠定基础呢?人人都愿意听加薪的消息,而不愿意听减薪的消息,但减薪却是每一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朱其俊 彭蔚蔚
文章以我国上市公司为对象,结合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的中国上市公司100强治理评价报告和上市公司年报公布的数据,探讨了高管人员的薪酬与业绩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得出两者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即高管的薪酬不是由公司的业绩决定。表明单一现金固定年薪制不合理,薪酬所起到的激励作用很小,应该将固定收入与风险收入相结合,提出采用年薪制度与股票期权制结合的方式来改革薪酬制度。
关键词:
高管薪酬 公司业绩 薪酬制度 相关性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长琨
本文提出中国企业高管人员应当重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范公司治理;深刻认识监督的意义、不断完善国有企业监事会制度;依法治企和依法经营;理论创新与管理创新以及注重细节几个问题。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童卫华
本文在国有企业高管人员是自利的(self-interested)假设前提下,从理论上分析了其为什么乐意接受明显偏低的显性报酬(包括年薪、股权收入等)而不选择“另谋高就”的经济原因。研究表明,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国有企业高管人员可以通过控制权收益来获得其人力资本的价值。同时,国有企业这种控制权收益激励模式不仅不能达到有效激励高管人员的目的,而且会导致高管人员利用其实际控制权损害股东利益、增加企业的交易费用、阻碍经理人市场的建立。
关键词:
高管人员 报酬 控制权收益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郭文龙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效东
如何优化人力资本激励制度以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已成为公司治理领域的热点话题之一。本文关注2006-2015年实施核心员工持股计划和股权激励计划的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通过对比核心员工持股与高管人员股权激励,试图回答这两种激励机制谁才是企业创新激励效应的主体。研究发现:核心员工持股显著提高了企业的创新能力;核心员工持股的创新激励效应显著高于高管人员的股权激励;相较于高管人员股权激励,核心员工持股通过缩小核心员工与高管人员之间的薪酬差距,降低了高管人员与核心员工之间的代理成本,提高了企业的创新能力。上述研究不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