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30)
2023(14850)
2022(12357)
2021(11259)
2020(9770)
2019(22154)
2018(22096)
2017(41884)
2016(23378)
2015(26586)
2014(26984)
2013(26334)
2012(24392)
2011(21869)
2010(22429)
2009(21074)
2008(21447)
2007(19959)
2006(17426)
2005(16057)
作者
(68751)
(57801)
(57731)
(54749)
(36681)
(27456)
(26255)
(22557)
(21568)
(20773)
(19643)
(19325)
(18659)
(18505)
(18168)
(17688)
(17629)
(17143)
(16888)
(16419)
(14504)
(14495)
(14168)
(13264)
(13122)
(12898)
(12890)
(12875)
(11807)
(11703)
学科
(95695)
经济(95544)
(93714)
管理(84901)
(84430)
企业(84430)
方法(41460)
(33682)
数学(32336)
(32103)
数学方法(32027)
业经(31252)
(24971)
中国(24345)
(23830)
财务(23789)
财务管理(23747)
企业财务(22488)
农业(21969)
理论(20450)
技术(20275)
(18881)
(17825)
(17148)
(17140)
(16800)
地方(16408)
(16299)
贸易(16293)
(15785)
机构
学院(343088)
大学(337206)
(137818)
经济(134758)
管理(132331)
理学(112748)
理学院(111575)
研究(110266)
管理学(109787)
管理学院(109162)
中国(86203)
(71256)
(68958)
科学(66856)
(62675)
(56727)
(55550)
财经(53334)
业大(51517)
中心(51296)
研究所(50727)
农业(49438)
(48071)
北京(44530)
(43250)
(42253)
师范(41780)
经济学(41182)
(39462)
财经大学(38864)
基金
项目(218490)
科学(171565)
研究(162884)
基金(155657)
(134465)
国家(133200)
科学基金(114791)
社会(101600)
社会科(96003)
社会科学(95973)
(88995)
基金项目(82541)
教育(76688)
自然(73308)
(72967)
自然科(71606)
自然科学(71582)
自然科学基金(70366)
编号(68120)
资助(62939)
成果(55764)
重点(49240)
(48426)
(48381)
课题(47667)
(46734)
(45129)
创新(44525)
(44288)
(41855)
期刊
(161369)
经济(161369)
研究(99680)
中国(74830)
(59593)
(59155)
管理(53140)
学报(52497)
科学(47737)
教育(41831)
大学(40179)
农业(39887)
学学(38012)
技术(33789)
(31757)
金融(31757)
业经(28745)
财经(27446)
经济研究(24339)
(23652)
(23423)
问题(21004)
技术经济(18713)
财会(17543)
(16992)
(16169)
商业(16132)
现代(16065)
科技(15659)
世界(15327)
共检索到5236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海岳  
在理论层面,对高技能人才的内涵界定不宜过泛;在操作层面,企业高技能人才的划分与使用不必拘泥于已获得的职业资格等级。高职院校承载着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历史使命,但高技能人才的特点及其成长规律决定了其只能培养合格的"半成品"。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中,企业的主体作用不可替代。企业高技能人才使用与培养二律背反现象表明,企业主体作用的发挥必须形成政府主导,院校、社会和培养对象与企业良性互动的工作机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金炳雄  
企业制学院是近年来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的成果之一。以旅游高技能人才培养为例,企业制学院在高技能型人才培养中的比较优势,主要是:理念优势,企业制学院的内涵创新;机制优势,互利共赢的组织机构与制度规范;课程优势,CDIO理念的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资源优势,高效丰富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构建;文化优势,共享共融的企业制学院文化的确立。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金利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我国工业企业高技能型人才出现了严重的短缺现象,应引起有关部门及企业界人士的高度重视。培养大批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与高级技工人才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应针对高技能型人才的目前状况,确定相应的培养途径和措施。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孟磊  
本文分析了电力企业的特点,介绍了在电力企业中开展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情况,结合电力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与管理的实践和成效,进行了探讨与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对策与建议,为加快电力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参考。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张爱军  张茂清  
实施背景在以往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高技能人才数量短缺与预期目标相偏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缺乏有效的调配、激励措施,人员流动配置机制不健全。二是缺乏主动学习积极性,技能专家、内训师的授课水平良莠不齐。三是薪酬体系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轶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卷烟工业企业应积极响应中央精神,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激励机制,进一步鼓励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增强生产一线岗位的吸引力和归属感,从而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战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任聪敏  
文章从分析浙江省"双元制"改革试点的做法和成效入手,重新审视现代学徒制的新特征和其核心价值观,通过对现代学徒制的学习和应用,解决了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三大困惑。作者希望从试点案例出发,寻找现代学徒制对于企业"知识型"工人或者说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启示。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泰峰  
高技能人才是企业最重要的人力资源之一,是实现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因此,各企业需大力培养高技能人才。由于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均离不开信息化技术的支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各企业还需将信息化技术与高技能人才培养有机结合,才能提升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从而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曹小其  
高技能人才凭借掌握有熟练的专业技能,是在生产过程中通过解决操作性的问题发挥关键作用的一类专业人员。本文从理论构建的视角出发,考察职业学校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师教学等方面,探讨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理论构建的前提、核心和基础。针对理论建构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尝试地提出,优化专业设置结构,动态调整课程体系;校企合作互利双赢,推动高技能人才培养;凸显职业教育的实践性,树立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等的思考。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徐金寿  
国家明确要求.切实把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来抓。鉴于高职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职业性特征。必须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五个结合"的途径与办法.构建人才培养"全程式"实践教学体系。体现"理实融合,实践育人"的教育教学思想,以培养从事一线生产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管平  胡家秀  
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是高职教育的主要任务,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实质是创新型高技能人才。为实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构建了由"创新教育课程平台"、"学生技能竞赛与创新实践平台"、"创新素质师资平台"和"社团活动平台"构成的"四平台"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并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学校培养和企业实践相结合三个途径加以实施。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晶晶  沈敏敏  
从职业教育终身化的视角探索高技能人才开发体系的优化与创新,提出构建一个学习者终身参与,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等多元主体共同合作的纵向衔接、横向沟通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更为开放的制度环境和运行机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孙惠敏  俞克新  
"统筹抓好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党的十七大将"高技能人才"培养列为一个重点,既说明重视,又说明重要。中国大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聪明和智慧,刻苦学习的精神,在世界上富有盛名。但为什么我国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质量与发达国家存在明显差距呢?大家普遍认同,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不足,实践能力不强,这些影响国家科技进步、生产力发展的人的潜质差距,可能是关键因素。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理应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其主要特征。但现实是高职院校基本上还是沿用普通高校的培养模式,因此培养的人才仍然实践能力不强,适应经济建设第一线的工作技能不足,与社会的实际需要存在较大差距。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熊燕  
区域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要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高校参与相结合"的原则。基于这一原则,地方高校在区域高技能人才培养中要体现平台和纽带作用,成为区域高技能人才培养环节的重要承载体。为更好地推动区域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地方高校必须理顺关系、明确定位,积极参与区域高技能人才培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许艳丽  王岚  
许艳丽、王岚在《教育发展研究》2014年第19期中撰文,分析了现代服务业对高技能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并从高技能人才培养数量、人才培养结构、人才培养质量三个维度深入探讨了高等职业教育高技能人才培养与现代服务业需求的对接问题,提出了促进高等职业教育高技能人才培养与现代服务业需求对接的路径选择。现代服务业是指以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为主要支撑,建立在新的商业模式、服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