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994)
2023(18421)
2022(15903)
2021(14852)
2020(12832)
2019(29630)
2018(29567)
2017(57248)
2016(31519)
2015(35755)
2014(35820)
2013(35901)
2012(32913)
2011(29487)
2010(29708)
2009(28021)
2008(28502)
2007(25845)
2006(22880)
2005(20770)
作者
(92423)
(77000)
(76817)
(73163)
(49329)
(36853)
(34916)
(30083)
(29029)
(27828)
(26133)
(26087)
(24669)
(24468)
(24048)
(23555)
(23409)
(23015)
(22219)
(22176)
(19250)
(19078)
(18730)
(17598)
(17434)
(17248)
(17211)
(17124)
(15656)
(15253)
学科
(129241)
经济(129056)
(113918)
管理(111990)
(101657)
企业(101657)
方法(60852)
数学(49913)
数学方法(49416)
(43395)
(38171)
业经(35896)
(30856)
中国(30757)
(30451)
财务(30362)
财务管理(30304)
企业财务(28813)
农业(25877)
(24991)
理论(23282)
地方(23200)
技术(22716)
(22627)
(22572)
贸易(22559)
(21883)
(21475)
(21188)
银行(21126)
机构
学院(456720)
大学(456423)
管理(185117)
(182566)
经济(178445)
理学(157766)
理学院(156077)
管理学(153685)
管理学院(152821)
研究(146030)
中国(115067)
(97474)
(91104)
科学(89924)
(77295)
(74528)
财经(71006)
(70535)
业大(67900)
中心(67887)
研究所(66981)
(64320)
北京(61621)
农业(60722)
(56401)
(56278)
师范(55868)
经济学(53963)
财经大学(52491)
(52307)
基金
项目(297214)
科学(233434)
研究(217594)
基金(215584)
(186520)
国家(184906)
科学基金(159656)
社会(135855)
社会科(128652)
社会科学(128614)
(116732)
基金项目(114760)
自然(104848)
自然科(102361)
自然科学(102332)
自然科学基金(100547)
教育(99776)
(96942)
编号(89695)
资助(89071)
成果(72753)
(65742)
重点(65659)
(62797)
(61839)
课题(60766)
创新(58177)
科研(57035)
教育部(56381)
(55863)
期刊
(209218)
经济(209218)
研究(134402)
中国(89908)
(76452)
管理(72901)
(70917)
学报(70063)
科学(64575)
大学(53326)
学学(50296)
农业(48046)
教育(46241)
(44036)
金融(44036)
技术(40931)
财经(35826)
业经(35192)
经济研究(31346)
(30589)
(28602)
问题(27082)
技术经济(24344)
财会(22499)
理论(22218)
图书(21862)
现代(21858)
(21647)
商业(20962)
科技(20747)
共检索到6862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叶华  
一、我国企业高管薪酬激励状况分析企业高管层的激励机制中最重要的是高管的薪酬激励。目前有按地区工资和行政级别;年薪制和高管持股等形式。有学者研究发现,我国在对高管层薪酬激励中存在以下问题:(1)薪酬激励强度不平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薛明皋  毛卫华  
文章基于Grenadier和Malenko(2011)的实物期权信号博弈分析方法,研究了股票期权薪酬激励机制对投资决策的影响,给出了其在实践中使用越来越少的理论解释,同时也分析了其与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信息不对称下:(1)股票期权薪酬激励机制会扭曲项目的最优投资时间,导致提前投资或过度投资问题。(2)审计是股票期权薪酬激励的重要监督手段,提高审计质量能缓解过度投资问题。(3)项目投资风险越高,经理人越推迟投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于林  赵士军  李真  
股票期权激励是在公司治理中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情况下,企业为激励高层管理人员尽最大努力工作而实施的一种内部分配制度。本文从委托代理理论出发,利用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对高层管理团队人力资本的股权激励机制进行分析,分别在绩效评价体系,法律、法规制度和企业的特性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提高高层管理团队的人力资本效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付强  吴娓  
本文首先比较分析了限制性股票奖励与激励性股票期权的区别,认为它们在受赠股份的数量、收益与风险大小、是否需要员工投资以及税收待遇上存在差别,在此基础上就企业如何进行薪酬制度的选择提出了一些建议。本文认为,企业应根据自身目标需要进行不同的选择,限制性股票奖励更多的是作为留住企业人才的方法,激励性股票期权顾名思义是用于激励。对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薪酬规划更适合引入激励性股票期权,对一般员工则可考虑实行限制性股票奖励。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坦英  王素珍  
高层管理者是中小企业中一种特殊的人力资本。文章在分析我国中小企业对其高层管理者薪酬激励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采用年薪收益激励、股权收益激励、工作发展激励、保障收益激励相结合的全面薪酬激励方法来留住优秀的高层管理人才,促进中小企业的长远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兵  
对企业家的激励机制是影响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在分析当前我国许多企业推行年薪制的基础上,研究探讨了更有利于激励企业家长期行为的股票期权激励机制。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瑛  
现代股份制公司的管理实践中,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信息不对称的客观存在,委托-代理问题凸现,并由此形成了现代股份制公司中许多偏离利润最大化目标的行为特征。如果不考虑经理人工作努力与否对公司利润的影响,可以将公司利润看作是一个完全受偶然因素影响的随机变量,但事实上,经理人工作的努力程度和决策的适当程度都会影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冯霞   崔冰  
股票期权制产生于美国,其期权分享的思想来源于员工持股计划(Employee StockOwnership Plan,简称ESOP),最早是1952年美国一家叫菲泽尔的公司推出的。经理股票期权(Executive Stock Option,ESO)是在20世纪中后期发展起来的。国际上通过。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来测定受益人获得的收入V=(P-P0)×Q,其中,P为行权时的股票市价,P0为行权价格,Q为股票数量。如果在行权期内,股票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李春玲  
本文在委托代理理论框架下,使用2006~2017年间首次公告股票期权激励方案的我国A股上市公司样本,对管理者股票期权激励对企业避税程度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管理者股票期权激励越强,则企业避税越激进。本文进一步研究了管理者权力和产权性质对上述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管理者股票期权激励对企业避税的促进作用仅存在于管理者权力较小的企业和民营企业;在管理者权力较大的企业和国有企业,股票期权激励并不能显著提升企业避税程度。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欣  郑晓齐  
企业为什么要选择股票期权薪酬激励管理者?明晰此问题对有效地使用股票期权激励管理者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股票期权薪酬激励的特征以及已有期权激励问题研究的分析,笔者认为企业需要在充分理解期权特征的基础上,并依据管理者行为与企业的特征等实施期权薪酬激励管理者。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冠  何明祥  
民营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薪酬制度缺乏吸引力与激励性,是导致人才流失,企业竞争力下降的重要原因。因此,为企业量身订做一套公平合理并且具有激励性的薪酬体系,是摆在企业管理者面前的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股票期权在民营企业高管人员激励性薪酬体系中的应用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为此提出了一套民营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激励性薪酬体系的具体设计方案。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曹和平  林卫斌  
过去几年和今明两年间,随着对WTO分行业、分阶段开放承诺最后时刻的不断逼近,我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改制和转型的时限性压力愈来愈大。一方面,改制和转型对制度创新与设计的理论智慧要求很高;另一方面,改制实践积累不足,经验诱致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胡洪力  
股票期权具有整合经营者与所有者利益的功能 ,但在现实中 ,其能否发挥作用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应该在股票期权的含义、作用分析的基础上 ,探讨我国目前实施股票期权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金雪军  余津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