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42)
- 2023(7794)
- 2022(6182)
- 2021(5708)
- 2020(5080)
- 2019(11294)
- 2018(11123)
- 2017(21452)
- 2016(11399)
- 2015(12753)
- 2014(12616)
- 2013(12706)
- 2012(11162)
- 2011(9453)
- 2010(9820)
- 2009(9642)
- 2008(10351)
- 2007(9548)
- 2006(8549)
- 2005(8148)
- 学科
- 业(78373)
- 企(74304)
- 企业(74304)
- 管理(62345)
- 济(49935)
- 经济(49865)
- 业经(24690)
- 财(24270)
- 方法(22594)
- 务(20796)
- 财务(20774)
- 财务管理(20746)
- 企业财务(19672)
- 农(18176)
- 技术(14896)
- 数学(14864)
- 数学方法(14805)
- 制(14740)
- 农业(13826)
- 策(13798)
- 划(12785)
- 经营(12642)
- 企业经济(12241)
- 中国(11655)
- 理论(11603)
- 和(11495)
- 险(11043)
- 保险(10952)
- 体(10564)
- 决策(10360)
- 机构
- 学院(165528)
- 大学(158345)
- 管理(77118)
- 济(71812)
- 经济(70417)
- 理学(63523)
- 理学院(63059)
- 管理学(62614)
- 管理学院(62264)
- 中国(43468)
- 研究(42347)
- 财(39855)
- 京(32766)
- 财经(29932)
- 江(27622)
- 经(27102)
- 农(23993)
- 商学(22569)
- 商学院(22367)
- 科学(22005)
- 财经大学(21995)
- 州(21779)
- 中心(21760)
- 北京(20518)
- 经济学(20271)
- 所(20233)
- 业大(19966)
- 经济管理(19854)
- 公司(18725)
- 农业(18621)
- 基金
- 项目(97540)
- 科学(79187)
- 研究(75018)
- 基金(72583)
- 家(60114)
- 国家(59465)
- 科学基金(54910)
- 社会(49553)
- 社会科(46982)
- 社会科学(46965)
- 省(39322)
- 基金项目(38420)
- 自然(35060)
- 自然科(34320)
- 自然科学(34311)
- 自然科学基金(33808)
- 教育(32820)
- 编号(30345)
- 划(30330)
- 资助(29513)
- 业(28643)
- 创(24184)
- 成果(22987)
- 制(21641)
- 创新(21543)
- 部(21479)
- 重点(20501)
- 国家社会(20228)
- 人文(19854)
- 发(19845)
共检索到2645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李钟培
风险管理为金融业需面对的重要课题全球景气循环存在周期性,自1996年以来,全世界已发生了五次重大的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2001年网络泡沫危机、2003年SARS病毒袭卷全球、2008年次贷风波以及2011年欧债危机。突如其来的经济萧条都使各国股市重挫,经济活动广受牵连,影响极深且广。这么多次的风暴,虽然每次发生的原因都不尽相同,我们也无法完全幸免,但我们可做的事情,就是从过去的经验中汲取教训,建立良好的风险控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曾玉琼
一、前言在历经了次级房贷风暴、欧债危机以及地震、海啸等天然灾害的肆虐之后,企业风险管理(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ERM)逐渐受到重视,尤其是银行、证券及保险等金融业之监理机关,为稳定金融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权益,无不致力于强化金融市场的风险控管,建置以风险为基础的监理架构,以确保公司清偿能力,避免再度发生类似危机。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整合趋势、新兴金融商品推陈出新、金融集团不断出现、信息科技进步、全球暖化及高龄化社会等因素,使保险业及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米家乾 孙波
本文比较系统地分析了知识分享的重要性,提出了知识分享是知识管理的核心的学术论点,并对企业如何促进知识分享提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
知识分享 知识管理 程序公正性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周静幸
"风险评估"是COSO内部控制整合架构(简称ICIF)五大要素之一,在控制环境要素之后,控制活动要素之前。同时也是COSO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架构八大要素之一,在事项辨认要素之后、风险回应要素之前。"风险评估"之目的,在评估企业个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龚丽华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市场波动与外部风险给企业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为对企业管理进行全面监督,实现风险的精准预判,企业需要重视内部审计的应用,以规范化管理增强自身风险管控能力。内部审计不仅能帮助企业提高经济效益,而且能避免企业管理中的违规操作,保障企业长期稳定发展。本文参考由付淑威著、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实务指南》一书,介绍内部审计的特征,探究内部审计计划、实施、结果等阶段在企业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全书共包含六个章节。第一章概述了内部审计、审计风险及两者的关系;第二、三、四、五章详细介绍了内部审计计划制定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报告及整改阶段,如何以风险为导向制订计划并实施内部审计,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夏顺忠 杨贵针 张永宏
企业剩余由资本所有者独享向其他要素所有者共同分享的演进是现代企业治理结构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本文对剩余和剩余分享进行了界定,分析了剩余分享的几种情形,阐释了剩余分享的内在产权机理及其主要途径。
关键词:
剩余 剩余分享 产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力,宣国良,鲁若愚
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越来越依赖于企业文化。在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企业必须再次审视自身的企业文化,考虑如何为共享知识创造一个不同的环境以及开发一个有凝聚力的知识策略。本文分析了基于知识分享的企业文化特征并对埃森哲在企业的不同层次进行知识文化塑造的实践进行分析,然后根据个人的理解尝试提出再造一种基于知识分享的文化的实践途径。
关键词:
知识分享 企业文化 再造策略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许汉友 刘梦艺 卢妍霖
在大智移云的信息技术时代,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企业越来越多。虽然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有很多优势,例如提高经营效率、降低成本等,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运行引发的风险也应得到企业的高度重视。选取23家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企业作为样本,通过单阶段DEA模型研究财务共享实施子阶段及风险管理子阶段的效率,运用关联性两阶段DEA模型研究子阶段效率与整体效率的对比情况。研究发现,近年来尽管企业充分利用当前技术进行风险管理,但是规模效益并未达到最优,这表明企业在运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时忽略了风险管理,导致企业整体风险管理效果较差。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施菊英 储文胜 刘鹏涛
一、风险导向审计实务的基本内容在审计过程中,一是对风险管理体系的健全性进行审计,评价体系建设是否完善;二是在体系健全性的基础之上,审查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查找风险防控措施在设计和执行方面的不足,分析审计防控失误事项的种类;三是针对审计发现防控失误事项分析结果,评估确定风险防控失误的影响程度;四是综合审计结果,对企业风险管理体系作出总体评价,撰写审计报告。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杨小舟
管理视角下的成本层次简单地说,成本就是费用的对象化。从管理角度看,成本对象不仅是产品,还可以是客户、部门、项目、作业等。为满足不同管理需要,产品成本可分为三个层次:①传统的产品成本观:以制造成本法核算产品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直接费用,而营销费用、一般管理费用则属于期间费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夏玥 陆惠民
“以房抵款”作为常见的工程款清偿方式,因模式多样,缺乏明确裁判规则,实践中存在大量争议。以建设工程领域“以房抵款”的实务问题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多家施工企业2017年至今实际签订的26份以房抵款协议作为样本,通过分析协议文本内容与履行情况,结合司法判例,对“以房抵款”的常见模式、协议履行的影响因素、法律风险进行探讨,并对施工企业防范化解相应风险给出具体建议。
关键词:
以房抵款 风险 工程款结算 防范措施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冬生 杨燕妮 铁成
自2008年1月1日起,统一适用于所有内外资企业的新企业所得税法开始实施。与原来的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法相比,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在纳税人、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应纳税额的计算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中,根据原内资企业所得税条例,独立核算的不具有法人地位的分公司就是一个独立纳税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收入、成本、费用等,计算并在当地缴纳所得税。根据原外资企业所得税法,外商投资企业的分支机构,虽然由总机构统一缴纳所得税,但是,各分支机构需要计算各自的应纳税所得和应纳税额。而根据新的企业所得税法,依据中国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年志远
关于企业所有权分享主体问题,理论界存在“单一主体论”和“多元主体论”的争论。“单一主体论”认为,物质资本股东应是企业所有权惟一分享主体;“多元主体论”认为,所有利益相关者都应是企业所有权分享主体。“单一主体论”是大多数国家现行立法所依据的理论。然而,随着人力资本作用的不断增强,这种主流企业所有权独享理论已经难以适应需要,但是,“多元主体论”又只能停留在理论层次。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解决企业所有权分享主体实践操作问题,应该实行由物质资本所有者、人力资本所有者和债权人三方分享企业所有权的“三元主体论”。
关键词:
企业所有权 分享 主体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聂佳佳 蔡仁雷
研究了零售商信息分享对制造商承担企业社会责任(CSR)的影响,借助动态博弈论,构建了双方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并利用逆向归纳法解析得到供应链成员的信息分享及社会责任承担策略。研究发现,制造商承担CSR策略受到消费者对企业承担CSR行为的敏感程度、信息分享策略的影响。当消费者CSR敏感度较高或较低时,信息分享策略均不会影响制造商承担CSR的行为;当消费者CSR敏感度适中时,零售商会主动分享较大的不确定需求信息,引导制造商承担CSR,但竞争会削弱零售商分享信息的动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