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60)
- 2023(10257)
- 2022(8172)
- 2021(7366)
- 2020(6381)
- 2019(14146)
- 2018(13661)
- 2017(27355)
- 2016(14180)
- 2015(15630)
- 2014(15377)
- 2013(15532)
- 2012(13986)
- 2011(12055)
- 2010(12492)
- 2009(12598)
- 2008(12372)
- 2007(11270)
- 2006(9974)
- 2005(9655)
- 学科
- 业(83831)
- 企(78010)
- 企业(78010)
- 济(65670)
- 经济(65585)
- 管理(61408)
- 方法(31034)
- 财(28996)
- 融(28098)
- 金融(28098)
- 业经(27180)
- 银(26049)
- 银行(26047)
- 行(25034)
- 务(24560)
- 财务(24548)
- 财务管理(24525)
- 数学(23522)
- 数学方法(23443)
- 企业财务(23235)
- 中国(21503)
- 农(21484)
- 制(20456)
- 农业(16550)
- 技术(15244)
- 体(14180)
- 策(13856)
- 体制(13017)
- 理论(12895)
- 划(12154)
- 机构
- 学院(205526)
- 大学(198420)
- 济(94835)
- 经济(93180)
- 管理(88719)
- 理学(74815)
- 理学院(74305)
- 管理学(73646)
- 管理学院(73276)
- 中国(60170)
- 研究(56411)
- 财(52147)
- 财经(40525)
- 京(39575)
- 经(36791)
- 江(31539)
- 财经大学(30279)
- 中心(29494)
- 经济学(29396)
- 农(29004)
- 融(27996)
- 商学(27484)
- 金融(27453)
- 商学院(27273)
- 科学(27250)
- 经济学院(26797)
- 所(26747)
- 银(25893)
- 州(25828)
- 北京(25105)
- 基金
- 项目(122533)
- 科学(99768)
- 研究(93132)
- 基金(92869)
- 家(76839)
- 国家(76068)
- 科学基金(69733)
- 社会(63505)
- 社会科(60540)
- 社会科学(60524)
- 基金项目(48671)
- 省(48131)
- 自然(43524)
- 自然科(42636)
- 自然科学(42630)
- 自然科学基金(42009)
- 教育(41049)
- 资助(38598)
- 划(37867)
- 编号(36593)
- 业(31762)
- 创(29571)
- 成果(28225)
- 部(27939)
- 制(26709)
- 创新(26639)
- 国家社会(26480)
- 重点(26399)
- 性(25711)
- 发(25692)
- 期刊
- 济(107761)
- 经济(107761)
- 研究(65117)
- 财(47288)
- 融(45293)
- 金融(45293)
- 管理(38570)
- 中国(38361)
- 农(27877)
- 科学(21808)
- 财经(21599)
- 学报(19791)
- 业经(18742)
- 技术(18636)
- 经(18305)
- 农业(17982)
- 大学(17034)
- 学学(16792)
- 经济研究(16458)
- 财会(15440)
- 技术经济(13187)
- 问题(12935)
- 会计(12466)
- 业(11938)
- 现代(11341)
- 理论(10810)
- 商业(10546)
- 贸(10370)
- 世界(10264)
- 通讯(10207)
共检索到3240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艾珺
本文以2012—2017年沪深A股中进行债券融资的民营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对现金股利和风险承担水平对企业债券融资成本的影响与作用机理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实施现金股利支付政策能显著降低债券融资成本,现金股利比重越高对债权融资成本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风险承担水平不仅能直接抑制企业的债券融资成本,还对现金股利与债券融资成本之间的相关性产生了增强作用,即风险承担水平在现金股利和债券融资成本关系中产生积极的正向调节效应。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颖 刘士渊
创新引领企业长久发展。在当今市场经济下行、宏观环境收紧以及系统性风险下,实体经济要创新就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创新也意味着要承担更大的经营风险。基于外源融资中股权融资容易暴雷,银行信贷又受抵押条件限制等问题,本文以2014—2020年A股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作为样本,实证检验商业信用融资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以及风险承担水平的传导效应。研究发现,商业信用融资会促进企业创新投入和产出,但是商业信用融资会降低风险承担水平,且风险承担水平会在商业信用融资和企业创新之间起负向中介作用。本文提出以下建议:优化供应链结构,获取较多的商业信用融资;多赛道竞争,增强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扶持实体经济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延明 赫俊敏
基于2003—2018年中国沪深A股非金融类1496家上市公司的数据,使用逐步检验法和Sobel法,研究企业风险承担在债务期限错配对投资效率的影响中发挥的中介效应,分析债务期限错配、企业风险承担、投资效率三者之间的影响路径。实证结果发现:企业的债务期限结构向"短债长用"错配的程度加大时,对投资效率的影响主要在于增加其投资不足的规模;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风险承担在债务期限错配对投资效率的影响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此外,债务期限错配向"短债长用"错配的方向增加时,主要是通过提高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来间接地增加投资不足规模。丰富了企业债务期限错配对投资效率路径影响的相关文献,并为企业的风险管理和投融资决策提供参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梁星 杨慧卿 张弛
为探究业绩期望落差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内在影响机制以及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度对二者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以2007—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通过OLS回归实证研究发现随着业绩期望落差的增大,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呈先升后降的倒U型变化趋势;进一步研究发现历史业绩期望落差和行业业绩期望落差与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存在显著差异,股权结构会显著影响业绩期望落差与企业风险承担水平之间的关系。股权集中度在这一作用路径中起到负向调节作用,而股权制衡度则具有正向调节作用。文章拓展了业绩期望落差与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机制研究,丰富了企业行为理论和公司治理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为企业优化股权结构、改善经营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路燕娜
文章以2009—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究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与企业债务融资方式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董事高管责任保险通过“风险松绑”作用,提高企业风险承受能力,从而进行了更多的债券融资行为;异质性分析显示:在融资成本更高、银行业竞争更为激烈时以及在国有的企业中,购买了董责险的公司将更多通过债券融资来缓解企业融资约束;进一步研究表明,购买董责险的企业银行短期借款减少,但董责险和债务融资成本之间不存在显著关系,说明董责险只是使上市企业在债务融资中更倾向于选择债券融资。
关键词:
风险偏好 债务融资 银行借贷 融资方式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徐明文 刘义圣
利率市场化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已经成为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定价之“锚”,直接影响着各类经营主体的融资成本。对2017—2022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展开研究,通过构建双重差分模型,考察LPR改革对企业融资的影响。研究发现,LPR改革显著增加了低风险承担水平企业的融资规模,主要增加低风险承担水平企业的短期借款与长期借款;对样本进行机制分析发现:LPR改革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促进企业的短期借款与长期借款规模,同时银企信息对称性在LPR改革与企业长期借款中起到中介作用,在LPR改革与企业短期借款中起到遮掩作用。因此,加大对高风险承担水平企业的融资力度、优化长期贷款机制、发展多元融资渠道以及建立银企信息互通机制是改善企业融资的有效改革举措。
关键词:
贷款市场报价利率 融资约束 风险承担水平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秀丽 梁鹏
伴随着产融结合快速发展的同时,企业选择退出产融结合模式也成为金融市场的新现象。本文利用2008—2017年上市公司数据,深入分析产融结合退出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产融结合退出会提升企业风险承担水平;进一步研究表明,在代理成本较高和信息披露质量较低的样本中,产融结合退出提升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作用更明显;此外,产融结合退出后会通过降低企业财务风险来提高企业风险承担水平。本文研究对企业产融结合过程中进行风险管控、引导产融结合健康发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亦为企业提升风险承担能力、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提供了参考。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妍 马超然 林子昂
企业数字化转型为企业发展提供关键动力,而对于数字化转型与风险承担水平之间的关系,学术界尚未得到全面的结论。为此,本文以我国2007~2021年的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实证研究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可以显著提高风险承担水平,在控制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通过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加强财务柔性来促进风险承担水平的提高。进一步研究发现,在非国有企业、中小型企业、对外开放程度高的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中,数字化转型对风险承担水平的积极影响更显著。本文探究了数字化转型与风险承担水平的关系与作用机制,丰富了数字化转型的经济后果研究,从企业和政府角度提出建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周泽将 罗进辉 李雪
民营企业身份认同问题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社会和制度问题,深刻地影响着民营企业家精神的发挥。本文以中国资本市场2003~2012年间上市时实际控制人为自然人或家族的A股民营企业为研究样本,手工搜集并整理了样本企业的初始产权获取方式,将其划分为具有严重身份认同问题的国有转制型民营企业和不具有严重身份认同问题的创业型民营企业,重点考察企业身份认同问题是否以及如何影响民营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本文实证分析发现,由于企业合法身份认同不足问题容易引致企业产权和个人财富面临潜在的法律安全风险,身份认同问题显著降低了民营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而且这一负向影响关系在《国有资产法》颁布之后显著减弱。上述研究结论在经过PSM倾向得分匹配、Heckman两阶段回归以及Placebo安慰剂检验等稳健性测试后仍然成立。进一步的分析发现,身份认同问题促进了以慈善捐赠活动衡量的民营企业非生产性活动。此外,本文还发现具有严重身份认同问题的国有转制型民营企业市场价值更低。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加深关于民营企业风险承担行为问题的认识与理解,从而对如何更好地鼓励和发扬民营企业的企业家精神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海林 余佳杰
以2008—2019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实证方法量化分析了我国制造业企业国际化经营对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企业国际化经营程度的提高,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会上升。进一步分析也发现,企业规模越大、开展国际化经营的时间越长越有助于抑制国际化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企业国际化地区分布越广越会增强国际化对风险承担水平的正向作用。而无论在国有企业还是非国有企业,抑或劳动密集型企业和技术密集型企业,国际化对风险承担水平的提升作用没有显著差异。研究结论为企业重视国际化经营中的风险承担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可以警示企业关注国际循环中风险承担水平增加带来的影响,确保自身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总体风险承担水平处于可承受范围以内。
关键词:
国际化 风险承担 风险管理 经营决策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黄光明 刘放
以2005~2016年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重点研究实体企业持股金融机构如何影响实体企业风险承担行为。研究发现:实体企业持股金融机构的产融结合模式能显著提升其风险承担水平;产融结合的风险承担促进作用在国有与非国有两类企业中均显著,但在非国有企业中更显著。进一步检验还发现:产融结合有助于缓解非国有实体企业融资约束进而促进实体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提升,在国有企业则主要通过资本逐利性的增强以提升其风险承担水平。该研究从"融资约束"和"资本逐利性"渠道揭示实体企业持股金融机构的风险传导机制,可为监管层制定科学的监管政策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慧 别晓彬
一、引言2011年4月,由恒丰银行担任主承销商,山东海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山东海龙")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金额4亿元、期限1年、票面利率5.8%"的短期融资券"11海龙CP01"。当时,证券评级机构联合资信对山东海龙的主体评级为A+级,对"11海龙CP01"的债券评级为A-1。当月,山东海龙即相继发布了2010年报业绩预亏、违规担保等公告;接下来,由于经营管理不善,财务状况恶化,山东海龙濒临破产。联合资信将其信用评级频频降级以警示风险,在不到1年的时间内,公司的主体评级由A+被降至CCC级,债券评级也被降至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顾小龙 施燕平 辛宇
公司的风险承担水平显著影响信用评级,进而影响公司债券的发行资格与融资成本,因此发债公司存在基于评级的风险承担策略调整动机。文章考察了发债公司获得首次评级前风险承担水平的变化情况,并检验了风险承担水平对首次信用评级的影响及其市场反应。研究发现:在获得首次信用评级前,公司的风险承担水平持续下降,而后缓慢回升,公司存在调整风险承担水平以迎合评级需求的行为;风险承担水平与主体信用评级显著负相关;基于信用评级的中介效应,风险承担水平与债券融资成本显著正相关。公司通过策略性地调整风险承担水平,可获得较为理想的主体信用评级,并实现融资成本的有效节约。
关键词:
风险承担 首次信用评级 公司债券融资成本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顾小龙 施燕平 辛宇
公司的风险承担水平显著影响信用评级,进而影响公司债券的发行资格与融资成本,因此发债公司存在基于评级的风险承担策略调整动机。文章考察了发债公司获得首次评级前风险承担水平的变化情况,并检验了风险承担水平对首次信用评级的影响及其市场反应。研究发现:在获得首次信用评级前,公司的风险承担水平持续下降,而后缓慢回升,公司存在调整风险承担水平以迎合评级需求的行为;风险承担水平与主体信用评级显著负相关;基于信用评级的中介效应,风险承担水平与债券融资成本显著正相关。公司通过策略性地调整风险承担水平,可获得较为理想的主体信用
关键词:
风险承担 首次信用评级 公司债券融资成本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志远 郭瑾 彭涛
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在极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未来的预期收益或现金流水平,是企业的一项关键决策。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选择受到企业内外部因素的影响。文章分析债务融资影响企业风险承担决策的具体机理,并进一步探讨了不同来源的债务融资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异质性影响。文章的分析丰富了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因素,对企业借贷决策各方也具有实际参考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