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20)
- 2023(15577)
- 2022(12864)
- 2021(11993)
- 2020(10169)
- 2019(23009)
- 2018(22510)
- 2017(44361)
- 2016(22951)
- 2015(25259)
- 2014(24736)
- 2013(24351)
- 2012(22201)
- 2011(19323)
- 2010(19375)
- 2009(18358)
- 2008(17545)
- 2007(15605)
- 2006(13522)
- 2005(12507)
- 学科
- 业(95698)
- 济(95188)
- 经济(95087)
- 企(85780)
- 企业(85780)
- 管理(79175)
- 方法(45449)
- 数学(36901)
- 数学方法(36524)
- 银(35567)
- 银行(35421)
- 行(33728)
- 财(33350)
- 融(32678)
- 金融(32677)
- 业经(31689)
- 制(29746)
- 农(29691)
- 中国(28696)
- 务(25097)
- 财务(25055)
- 财务管理(25021)
- 企业财务(23774)
- 农业(21548)
- 技术(18732)
- 体(17992)
- 理论(17783)
- 地方(17149)
- 贸(16745)
- 贸易(16727)
- 机构
- 学院(312709)
- 大学(306485)
- 济(137509)
- 经济(134967)
- 管理(132196)
- 理学(112548)
- 理学院(111637)
- 管理学(110214)
- 管理学院(109624)
- 研究(90788)
- 中国(90500)
- 财(70857)
- 京(61446)
- 财经(55883)
- 经(50897)
- 科学(48212)
- 中心(47830)
- 江(47586)
- 农(46365)
- 经济学(42729)
- 所(42094)
- 财经大学(41915)
- 业大(40038)
- 银(39951)
- 经济学院(38877)
- 州(38525)
- 银行(38344)
- 北京(37940)
- 商学(37546)
- 研究所(37298)
- 基金
- 项目(203694)
- 科学(164149)
- 研究(152892)
- 基金(152412)
- 家(128953)
- 国家(127783)
- 科学基金(114515)
- 社会(101610)
- 社会科(96619)
- 社会科学(96592)
- 基金项目(80577)
- 省(79279)
- 自然(72655)
- 自然科(71080)
- 自然科学(71068)
- 自然科学基金(69865)
- 教育(69753)
- 划(64605)
- 资助(62076)
- 编号(60997)
- 成果(47064)
- 部(46246)
- 创(45886)
- 重点(44701)
- 发(43263)
- 国家社会(42618)
- 创新(42131)
- 制(41300)
- 业(41262)
- 教育部(41173)
- 期刊
- 济(149094)
- 经济(149094)
- 研究(95663)
- 融(62968)
- 金融(62968)
- 财(59373)
- 中国(57667)
- 管理(53421)
- 农(43022)
- 科学(37639)
- 学报(35936)
- 大学(30157)
- 学学(29182)
- 技术(29014)
- 财经(28682)
- 农业(27337)
- 业经(25695)
- 经(24415)
- 经济研究(23050)
- 教育(21320)
- 问题(18873)
- 财会(17724)
- 技术经济(17417)
- 理论(16750)
- 业(16654)
- 现代(15808)
- 贸(15117)
- 实践(14971)
- 践(14971)
- 国际(14899)
共检索到4799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路燕娜
文章以2009—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究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与企业债务融资方式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董事高管责任保险通过“风险松绑”作用,提高企业风险承受能力,从而进行了更多的债券融资行为;异质性分析显示:在融资成本更高、银行业竞争更为激烈时以及在国有的企业中,购买了董责险的公司将更多通过债券融资来缓解企业融资约束;进一步研究表明,购买董责险的企业银行短期借款减少,但董责险和债务融资成本之间不存在显著关系,说明董责险只是使上市企业在债务融资中更倾向于选择债券融资。
关键词:
风险偏好 债务融资 银行借贷 融资方式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汪梦佳
文章以2010—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考察了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企业的债务结构优化的影响。研究发现:购买董责险可对于债务结构优化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有效降低融资成本;购买董责险后企业会降低银行的抵押贷款比例,说明购买董责险后企业将主动减少银行贷款;董责险对于债务结构的优化作用在不同类型的企业中表现不一。董责险对于国有企业、不存在过度负债企业的债务结构优化效应相较于非国有企业更为显著。综上,企业购买董责险能促进债务融资,降低融资成本,从而有利于企业债务结构的优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文雯
以中国2002-201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简称"D&O保险")对于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发现,D&O保险的购买提升了企业风险承担水平,说明D&O保险起到了良好的公司治理作用;当企业成长性更好,企业所在地区市场化程度更高时,D&O保险对企业风险承担的促进作用显著更强。进一步研究表明,D&O保险通过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了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研究结论为我国企业引入和发展D&O保险提供了经验参考。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文雯
以中国2002-201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简称"D&O保险")对于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发现,D&O保险的购买提升了企业风险承担水平,说明D&O保险起到了良好的公司治理作用;当企业成长性更好,企业所在地区市场化程度更高时,D&O保险对企业风险承担的促进作用显著更强。进一步研究表明,D&O保险通过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了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研究结论为我国企业引入和发展D&O保险提供了经验参考。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晓琳 温洁 翟淑萍
以2007-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PSM-DID模型实证考察了企业购买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购买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会加剧企业的融资约束。通过改变模型设定形式、改变PSM匹配比例以及安慰剂检验后,上述结论依然稳健。进一步研究显示,上市公司购买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融资约束的加剧作用只存在于股权集中度高以及独立董事占比低的企业中。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胡国柳 胡珺
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管理者财产风险存在"兜底"效应,有助于缓解管理者的风险规避等代理冲突,但同时也可能导致管理者自利成本降低从而诱发潜在的道德风险。为此,本文以2007-2013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引入董事高管责任保险有助于增加企业风险承担;在控制了内生性等问题之后,该结论依然成立。对作用机制的分析表明,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主要通过"激励效应"提升企业风险承担,而"道德风险效应"没有得到支持。本文是基于企业风险承担视角对董事高管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胡国柳 胡珺
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管理者财产风险存在"兜底"效应,有助于缓解管理者的风险规避等代理冲突,但同时也可能导致管理者自利成本降低从而诱发潜在的道德风险。为此,本文以2007-2013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引入董事高管责任保险有助于增加企业风险承担;在控制了内生性等问题之后,该结论依然成立。对作用机制的分析表明,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主要通过"激励效应"提升企业风险承担,而"道德风险效应"没有得到支持。本文是基于企业风险承担视角对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的首次研究尝试,对于深入理解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在资本市场中的作用角色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筝 张荻
债务融资对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010~2018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将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引入解释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研究中,探讨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企业信息不对称程度的影响,进而影响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可能路径。研究发现,购买董事高管责任保险有助于降低企业与债权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从而降低企业债务融资成本,信息不对称程度是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影响公司债务融资成本的中介变量。上述结论在控制了可能的内生性问题后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对于外部审计机构为“十大”会计师事务所、所处法制环境较好的企业,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降低债务融资成本的作用更强。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何玲
本文以2007—2016年A股上市银行为样本,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出发,深入探讨了上市银行购买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其风险承担的影响以及政府监管约束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上市银行购买董责险会显著地增加其风险承担水平,但如果政府加强对上市银行的资本监管和流动性监管,这种促进效应将减弱。相比大型商业银行,这种现象在我国中小型商业银行更为突出。结论表明,在法律体系与诉讼制度尚未完善的资本市场中,董责险并没有激发更多的股东诉讼,反而使股东诉讼对管理层的监督惩罚效应下降,提高了上市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苏灵 王永海 余明桂
本文检验上市公司董事的银行背景是否能够给企业带来银行贷款方面的融资便利。实证检验结果发现,聘请在银行工作的人士担任董事的企业确实可以获得更多银行贷款。而且,对于规模越小、成长速度越快、固定资产越少的高风险企业来说,有银行背景的董事的银行贷款融资便利效应越强。
关键词:
董事会 银行关系 银行贷款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赵国宇 梁慧萍
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于2002年引入中国市场,主要针对董事或高管在正常履职过程中,因被指控工作疏忽或行为不当而被追究其个人赔偿责任时,由保险机构代付。通过采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本文基于“外部投资者”视角探究董责险对企业创新的作用及路径。研究发现:董责险能够正向影响企业创新,且可通过降低融资约束和信贷寻租来促进企业创新,这说明了融资约束和信贷寻租具有中介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认购董责险提高了企业的信贷资源获取能力,具体表现为银行会主动提供更多的长期贷款和减少短期贷款的供给,且上述关系在民营企业中更明显。认购董责险提高了信息披露质量,进一步降低了信息不对称程度和加大了对公司内部的监管力度,进而更大程度地促进了企业创新。本文弥补了从外部投资者视角探究董责险影响企业创新投资的不足,验证了“董责险机制具有信号传递功能”的观点,即董责险通过引入第三监督机构改善公司治理效果,向外界投资者传递积极的信号,从而提高了投资者的信心。
关键词:
董责险 企业创新 融资约束 信贷寻租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赵国宇 梁慧萍
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于2002年引入中国市场,主要针对董事或高管在正常履职过程中,因被指控工作疏忽或行为不当而被追究其个人赔偿责任时,由保险机构代付。通过采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本文基于“外部投资者”视角探究董责险对企业创新的作用及路径。研究发现:董责险能够正向影响企业创新,且可通过降低融资约束和信贷寻租来促进企业创新,这说明了融资约束和信贷寻租具有中介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认购董责险提高了企业的信贷资源获取能力,具体表现为银行会主动提供更多的长期贷款和减少短期贷款的供给,且上述关系在民营企业中更明显。认购董责险提高了信息披露质量,进一步降低了信息不对称程度和加大了对公司内部的监管力度,进而更大程度地促进了企业创新。本文弥补了从外部投资者视角探究董责险影响企业创新投资的不足,验证了“董责险机制具有信号传递功能”的观点,即董责险通过引入第三监督机构改善公司治理效果,向外界投资者传递积极的信号,从而提高了投资者的信心。
关键词:
董责险 企业创新 融资约束 信贷寻租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晋军
本文使用2013—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样本,企业金融资产配置如何受到董责险的影响。回归分析发现:第一,购买董责险的公司相对没有购买董责险的公司,会更加倾向于配置更多的金融资产,其中投资替代动机在中间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二,国有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相比非国有企业更加容易受到董责险购买的影响,替代动机在中间发挥主导作用。第三,在高股权集中度的企业中,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金融资产配置的促进作用更显著,股权集中度高的公司更倾向提高金融资产配置比例。本文研究对约束董事高管违规行为,充分发挥董责险的正面作用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董事高管责任保险 金融化 “替代”动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浩 唐松 楼俊
监督还是咨询?中国独立董事制度发挥作用的机制一直为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所关注。本文依据已有的文献,总结出独立董事监督和咨询角色的理论框架,并以银行背景独立董事这一特定人群为研究对象,讨论独立董事在中国上市公司中的实际作用。利用沪深两市2001~2008年的数据,本文发现:(1)银行背景独立董事咨询功能的发挥较为明显,企业的信贷融资得到改善,但监督功能没有明确的体现,甚至较其他独立董事更弱。(2)在信贷寻租更严重的情况下,即金融市场不发达的地区和银根紧缩的时期,银行背景独立董事的咨询功能发挥更为明显,所在的上市公司获得了更多的信贷。本文的研究说明独立董事对中国上市公司而言是有作用的,但对于那些具有...
关键词:
银行背景独立董事 交易费用 信贷融资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于鹏 闫洁冰
本文基于银行背景独立董事对企业债务融资的影响视角,研究了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是否具有监督作用。研究发现,在控制了独立董事的其它相关背景后,独立董事的银行背景提高了企业的银行借款率,增加了长期负债比例,并降低了债务融资成本。截面分析研究发现,银行背景独立董事在代理成本严重的情况下更能改善企业的债务融资。在非国有企业,银行背景的独立董事可以提高银行借款率并改善债务期限结构;在国有企业,则降低债务融资成本;相比"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上市公司,在非"四大"事务所审计的上市公司,银行背景独立董事更能改善企业的债务融资条件。本文的研究结果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表明独立董事具有监督作用。
关键词:
银行背景 独立董事 债务融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