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491)
2023(20522)
2022(17603)
2021(16314)
2020(14037)
2019(31947)
2018(31493)
2017(60605)
2016(33032)
2015(36978)
2014(36576)
2013(36217)
2012(32925)
2011(29275)
2010(29212)
2009(27462)
2008(27602)
2007(24646)
2006(21797)
2005(19589)
作者
(96267)
(80028)
(79608)
(75604)
(50950)
(38281)
(36099)
(31278)
(30331)
(28637)
(27187)
(27036)
(25420)
(25413)
(24844)
(24593)
(24013)
(23956)
(23031)
(22936)
(19883)
(19674)
(19513)
(18293)
(17912)
(17821)
(17793)
(17760)
(16139)
(15661)
学科
(131214)
经济(131029)
(118407)
管理(114342)
(104160)
企业(104160)
方法(62894)
数学(52108)
数学方法(51511)
(44507)
(39085)
业经(36899)
中国(32818)
(31340)
(31272)
财务(31252)
财务管理(31190)
企业财务(29669)
农业(26689)
(24683)
理论(23610)
(23492)
贸易(23481)
技术(23250)
(22742)
地方(22606)
(22568)
银行(22501)
(22260)
(21667)
机构
学院(470247)
大学(469150)
管理(190320)
(187630)
经济(183606)
理学(162973)
理学院(161254)
管理学(158566)
管理学院(157675)
研究(148709)
中国(118520)
(99390)
(93789)
科学(92026)
(81613)
(74407)
财经(73680)
业大(72137)
(71007)
中心(69406)
研究所(67145)
(67102)
农业(64225)
北京(62066)
(56669)
经济学(56381)
(55975)
师范(55306)
财经大学(54833)
(53902)
基金
项目(315109)
科学(247612)
基金(230083)
研究(225956)
(201258)
国家(199562)
科学基金(172510)
社会(143221)
社会科(135825)
社会科学(135787)
(123124)
基金项目(121911)
自然(114351)
自然科(111745)
自然科学(111714)
自然科学基金(109753)
教育(103804)
(103136)
资助(95352)
编号(90847)
成果(72443)
重点(70098)
(69279)
(66712)
(65372)
创新(61952)
课题(61945)
科研(60887)
教育部(59475)
国家社会(58999)
期刊
(208364)
经济(208364)
研究(135920)
中国(89779)
(77595)
学报(75850)
管理(75216)
(74067)
科学(68317)
大学(58057)
学学(55305)
农业(49959)
(46696)
金融(46696)
教育(43500)
技术(41302)
财经(36977)
业经(35396)
经济研究(32135)
(31604)
(29339)
问题(26852)
技术经济(23799)
(23137)
财会(22737)
科技(22021)
理论(21935)
现代(21933)
商业(21673)
统计(20875)
共检索到6966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朗  柳清秀  
不确定的宏观环境提升了企业风险,管理层有动机进行掩盖真实业绩的盈余管理行为。本文以深市2006-2019年上市流通企业为样本,研究企业风险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流通业企业风险越高,真实盈余管理程度越高,两者显著正相关;外部监察在两者之间呈部分中介效应,外部监察力度能够削弱企业风险对真实盈余管理的提高作用。进一步通过分组研究发现,外部监察的中介作用在非国有企业、非四大客户和欠发达地区企业中更为显著。最后从风险角度揭示了流通业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成因,并利用中介效应检验探求其中的影响机制。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唐林林   施金凤  
本文基于2009-2021年流通业上市公司数据,研究流通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表明:财务风险对企业盈余管理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在企业财务风险与盈余管理中发挥中介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股权集中度较低的企业,财务风险会加重企业盈余管理。本文研究为流通业上市公司完善财务治理结构,合理调度盈余管理,从而促进流通业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永海  徐琴  
本文采用2007年至2011年我国上市公司的数据,对上市公司风险承受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盈余波动性越强,其盈余管理程度越高,盈余波动性与盈余管理正相关;上市公司资产专用性越强,其盈余管理程度越低,资产专用性与盈余管理负相关。盈余波动性和资产专用性是衡量风险承受水平的指标。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风险承受水平与盈余管理程度正相关,即当上市公司风险承受水平越高时,其盈余管理程度越强。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景奇  孟卫东  陆静  
本文在运用EBO模型计算了不同企业不同年份终端隐含价值的基础上,对影响终端隐含价值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企业预测期盈利能力、行业市场占有率、负债/资产比率、固定成本结构对终端隐含价值有显著正的影响,证明了代理理论适合我国国情,企业负债有利于企业盈利的长期可持续性;而企业规模、投资规模对终端隐含价值有显著负的影响,说明我国上市公司资金的使用效率有待提高。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九斤  叶雨晴  徐畅  
XBRL在企业财务数据的显示、分析与传递过程中都发挥了显著优势,势必成为未来财务报告信息披露的主要方式之一。文章以企业盈余质量作为衡量角度,分析应用XBRL技术之后是否会对财务报告质量产生相关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理论上XBRL可以加大年报信息含量,提升企业盈余质量,但其在我国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存在差异。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永涛  翟进步  王玉涛  
本文通过对新会计准则实施前后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研究后发现,在新会计准则实施后,企业的盈余平滑行为增加了,并且更多地表现出为负的较小盈余通过一些利润操纵手段变成正的较小盈余的倾向。在用应计项进行盈余管理方面,企业在新会计准则实施后的平均可操纵性应计利润的绝对值明显大于新会计准则实施前。上述指标表明,新会计准则实施后,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并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加。本文期望通过这一结论为后续的会计准则改革和上市公司监管政策的制定提供一些参考。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朱文莉  魏兵  
本文以2012-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以下简称董责险)对企业盈余持续性的影响与作用机理,并检验股权制衡对这种影响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较之于没有购买董责险的企业,购买董责险的企业盈余持续性更强;对购买过董责险的企业单独研究发现,较之于非连续购买董责险的企业,连续购买董责险的企业盈余持续性较低;股权制衡度的提高,一方面会强化购买董责险对企业盈余持续性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也会弱化连续购买董责险对企业盈余持续性的抑制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购买和连续购买董责险对应计项目盈余持续性的影响均大于对现金流项目盈余持续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董责险在我国资本市场上发挥的作用是激励监督与机会主义并存,据此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思妍  陈婵  
本文运用我国沪深两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研究了上市公司高管变动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表明:从盈余管理的方向来看,高管变动上年倾向于调高会计盈余;高管变动当年倾向于调低会计盈余;高管变动下年倾向于调高会计盈余。从盈余管理程度看,与董事长单独变动和总经理单独变动相比,董事长和总经理同时变动情况下,盈余管理程度更高;在总经理单独变动的情况下,变动下年盈余管理程度最高。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芫  张建平  
文章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以2010—2013年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应用修正的Jones模型,从管理层的货币性薪酬和股权激励两个方面,对管理层激励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管理层货币性薪酬和股权激励均与盈余管理呈正相关关系。此外,以管理层是否持有公司股票为标准将样本进行了分组研究,证实在高管未持股时,盈余管理的程度更加严重。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杨成文  成丽  
本文将企业伦理引入盈余管理行为分析框架,认为盈余管理行为是企业的理财行为,更多的涉及到企业的理财道德;文章运用企业伦理的原则评价盈余管理行为,并剖析了过度盈余管理行为的伦理道德根源;认为相关者利益、企业利益与伦理道德是一致的,盈余管理使企业违背了伦理道德,其不能使个人利益和企业利益最大化。企业盈余管理行为可能能够促进企业短期利润的提高,但最终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戴德明  陈放  
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研究了新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后亏损上市公司扭亏的盈余管理行为,发现营业外收入仍是亏损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重灾区"。其中最常见的是将债务重组收益计入营业外收入,而公允价值计量对公司盈利的影响不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俞红  顾培慧  杜乐  陶宝山  
本文选取2010-2012年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分析了创业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表明:内部控制质量与盈余管理程度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内部控制越完善,盈余管理程度越低,会计信息质量越高;内部控制五要素中,内部环境与风险评估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显著为负,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徐虹  林钟高  朱雅萍  
本文以20082014年在深圳中小板上市的202家有风险投资参与的IPO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风险投资参与公司治理及其背景异质性对被投资企业IPO前盈余管理的影响。实证检验表明,风险投资机构持股比例及向企业派出董事比例对风险企业IPO前盈余管理无显著影响,但是向风险企业派出专业董事比例与IPO前盈余管理显著负相关。进一步区分不同背景风险投资的研究发现,政府背景风险投资向企业派出董事、专业董事及其持股比例有助于减轻企业IPO前盈余管理程度,但是上述研究结果并未出现在独立背景风险投资和企业背景风险投资中。尽管风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婧  杨泳绮  徐琳  张劲松  
文章以2013—2017年沪深A股汽车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应计盈余管理研究视角,验证其成本费用粘性的存在性和反转性,进而分析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方式与成本费用粘性之间的关系,以期为提高公司治理,减少管理层基于自利的成本管理行为提供经验证据。研究表明:汽车行业企业总成本、销售成本和销管费用均存在粘性现象,且随着时间跨度的增长,销管费用粘性表现出反转性。正向应计盈余管理(扭亏和避亏)会减弱企业的成本粘性,而负向应计盈余管理("洗大澡")会强化成本粘性。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李越冬  倪婕  
随着上市公司造假案件的频频曝光,资本市场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外部投资者与公司"内部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会计盈余管理行为在上市公司中较为普遍存在。盈余管理增加了上市公司的内在风险,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意见应当予以恰当的披露和报告。本文选取沪市制造行业2004年和2005年的财务数据,通过截面修正的Jones模型和多元回归方法,对审计意见识别盈余管理水平的能力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均表明,审计意见具有一定的信息含量,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现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