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83)
- 2023(7646)
- 2022(6069)
- 2021(5414)
- 2020(4830)
- 2019(10514)
- 2018(10332)
- 2017(20314)
- 2016(10710)
- 2015(11824)
- 2014(11780)
- 2013(11791)
- 2012(10604)
- 2011(8802)
- 2010(9645)
- 2009(9500)
- 2008(9624)
- 2007(8622)
- 2006(7677)
- 2005(7394)
- 学科
- 业(73915)
- 企(69412)
- 企业(69412)
- 管理(51482)
- 济(50505)
- 经济(50438)
- 业经(24136)
- 方法(23239)
- 财(22362)
- 务(19154)
- 财务(19146)
- 财务管理(19080)
- 农(18526)
- 企业财务(18084)
- 数学(15278)
- 技术(15275)
- 数学方法(15218)
- 农业(14144)
- 制(13727)
- 策(12804)
- 中国(12627)
- 审计(12199)
- 企业经济(11901)
- 划(11373)
- 经营(11246)
- 险(11012)
- 保险(10921)
- 理论(10512)
- 和(10335)
- 体(10027)
- 机构
- 学院(159013)
- 大学(150896)
- 济(71356)
- 管理(70806)
- 经济(70193)
- 理学(60066)
- 理学院(59673)
- 管理学(59210)
- 管理学院(58916)
- 中国(41071)
- 研究(41025)
- 财(39174)
- 京(31257)
- 财经(30638)
- 经(27764)
- 江(25698)
- 农(23321)
- 财经大学(22609)
- 商学(22035)
- 商学院(21868)
- 科学(20861)
- 经济学(20798)
- 中心(20220)
- 州(19880)
- 所(19816)
- 经济管理(19410)
- 业大(19160)
- 经济学院(18883)
- 北京(18839)
- 农业(18155)
- 基金
- 项目(95511)
- 科学(77979)
- 研究(73040)
- 基金(71814)
- 家(59649)
- 国家(59004)
- 科学基金(54397)
- 社会(49461)
- 社会科(46972)
- 社会科学(46956)
- 省(38462)
- 基金项目(37963)
- 自然(34508)
- 自然科(33743)
- 自然科学(33738)
- 自然科学基金(33233)
- 教育(32142)
- 划(29564)
- 资助(29449)
- 编号(29061)
- 业(28261)
- 创(23781)
- 成果(21979)
- 部(21652)
- 制(21260)
- 创新(21176)
- 重点(20530)
- 国家社会(20321)
- 性(20043)
- 人文(19947)
共检索到2472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肖小凤 唐红 王善平
信号传递理论认为,IPO市场中审计师选择可以作为信号机制,降低发行企业和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本文以股权分置改革后我国证券发行制度向市场化过渡为背景,考察我国审计师声誉和IPO企业特征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公司规模、资产负债率、资产净利率、投资银行声誉、公司成立时间这五个反映公司风险的变量中,公司规模、投资银行声誉、公司成立时间与是否选择大事务所进行审计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且大规模事务所审计的IPO企业的首日回报显著要低,这意味着大规模事务所的高声誉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审计师的信号传递功能在我国初步有效。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赵彦锋
以我国沪深A股2008—2019年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企业诉讼风险对审计师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诉讼风险具有抑制选择高质量审计师效应;中介效应检验表明,企业诉讼风险主要通过提高代理成本、增加经营风险而降低选择高质量审计师的概率;异质性分析显示,良好的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以及外部信息环境能削弱诉讼风险对审计师选择的负向影响,而较好法治环境与新审计准则实施则强化了这一效应。研究结论丰富了企业诉讼风险经济后果与审计师选择影响因素文献,并为企业选择审计师及审计师应对客户诉讼风险提供借鉴。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赵杨
本文以2002-2013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董事及高管责任保险参保行为、审计师选择与企业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高质量外部审计在董事及高管责任保险与企业投资效率的关系中发挥中介效应,即董事及高管责任保险对非效率投资的改善作用可以部分的被高质量审计监督加以解释。此外,研究还发现,董事及高管责任保险对于非效率投资的缓解主要通过抑制过度投资实现。研究为全面考察董事及高管责任保险治理效应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完善公司治理和信息披露制度提供了有益启发。
关键词:
董责险 审计师选择 投资效率 中介效应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陈娇娇 张雪梅 范玉玲
本文以2009-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供应链共享审计师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供应链共享审计师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有提升效应。机制检验发现,供应链共享审计师的知识溢出效应可降低供应链企业间信息不对称,助益企业获得供应链资源来提升风险承担水平。进一步研究证实,供应链共享审计师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提升效应受供应商/客户重要性、地理距离的影响。本文扩展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影响因素与共享审计师经济后果研究文献,有助于深入认识供应链共享审计师在企业财务决策中的作用,对提升企业风险承担水平与强化供应链审计提供经验借鉴。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孙洪锋 刘嫦
企业金融化作为当前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话题之一,对金融市场稳定和实体经济健康发展意义重大,但关于企业金融化是否会影响审计师风险决策的研究尚付阙如。基于2009—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样本,考察企业金融资产配置对审计师风险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企业金融化程度越高,审计师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越大,审计收费也越高,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依旧成立,说明审计师能够充分识别企业金融化过程中存在的审计风险,并做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以减少未来可能承担的风险和损失。进一步分析发现,企业金融化对审计意见的影响在非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水平较差企业更显著,而对审计收费的影响在上述企业并无明显差异,表明企业金融化增加了公司的业务复杂度和审计师的审计难度,审计师在审计收费方面不会因为客户的产权性质和公司治理水平而区别对待。研究结果既拓展了审计师风险决策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也为当下从审计视角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提供了一些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向志宏 杨小龙
本文以2005年至2009年上市公司5108个年度观测样本为研究对象,基于信号传递理论研究企业成长性对于审计收费和审计师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处于高成长的企业,越倾向于支付更高的审计费用,处于高成长的企业越倾向于选择"四大"来为其提供审计服务。
关键词:
企业成长 信号传递 审计收费 审计师选择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宋常 陈胤默 赵懿清
文章以2007~2014年我国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研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审计师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非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企业更倾向于聘请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当现任会计师事务所为非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时,OFDI企业会更多地将之变更为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进一步研究发现,相对于国有企业,非国有的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变更审计师的可能性更大;当企业到投资者法律保护程度高于我国的国家及地区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时,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变更审计师的可能性更大;当世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小时,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变更审计师的可能性更大。
关键词: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 审计师选择 产权性质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秋梅 梁权熙
本文基于2004—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样本数据,考察了企业审计师选择的地区同群效应及其发生机制。研究发现,企业在进行审计师选择时会模仿其他同群企业的行为,即焦点企业的审计师选择标准与其所在省区其他企业的审计师选择标准显著正相关,该结论即使在通过工具变量控制内生性问题并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测试后仍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维持竞争均势"动机是驱动企业审计师选择同群效应的主要原因,具体表现为相比于不同盈利能力、规模或年龄的企业之间,具有相似盈利能力、规模或年龄的企业之间更倾向于学习模仿彼此的审计师选择行为;并且,外部的信息透明度越高、产品市场竞争越激烈,企业审计师选择的同群效应越强。本文的研究为理解我国企业审计师选择行为的潜在动因提供了一个新的重要视角。
关键词:
审计师选择 同群效应 学习模仿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刘畅 张姗姗
大规模事务所通常具有较高的审计质量,但在我国审计行业诉讼风险普遍较低的现状下,大规模事务所也可能凭借自身较强的专业胜任能力帮助客户构造复杂的报表管理方案。本文以租赁会计为例对此进行了实证检验,并发现在旧准则的两租分离模式下,构造经营租赁合同的行为在聘请大规模会计师事务所的企业更为明显。进一步研究显示,当企业所聘请的审计师由小型事务所变更为大型事务所之后,企业经营租赁业务的比重显著提高;同时,在大型事务所的审计客户中,经营租赁越多的企业更换事务所的可能性越低。这些结果表明,我国大型事务所出于争取客户、提升市场份额的目的帮助客户构造了经营租赁合同以实现表外融资。本文的结论为我国大型事务所的独立性和审计质量提供了经验证据,对于审计行业的监管具有参考价值,也有助于预测新租赁会计准则的实施效果。
关键词:
租赁合约 审计师选择 审计质量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乔贵涛 刘玉俭
代理冲突和信息不对称是影响企业价值的重要因素,外部审计作为降低代理冲突、缓解信息不对称的重要治理机制,能够对企业价值产生积极影响。不同特征(规模和行业专长)的审计师提供审计服务的质量存在差异,因而选择不同特征审计师会对企业价值产生不同影响。以2008~2014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研究后发现,选择较大规模事务所审计师和行业专长审计师能够显著提升企业价值,并且提升企业价值作用的大小顺序依次为选择国际四大、国内十大和国内非十大。
关键词:
审计师选择 规模 行业专长 企业价值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陈松 张科 王红建
探究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如何影响IPO审计市场质量需求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政策意义。借助科创板根据IPO企业盈利情况提供多个上市标准这一重要场景,本文通过检验以不同盈利标准IPO的企业上市前审计师选择倾向与上市后首发抑价,以探究注册制如何影响IPO审计市场质量需求以及高质量审计对IPO市场定价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相对于以盈利标准IPO的企业,以非盈利标准IPO的企业更倾向于选择高质量审计师,以降低首发抑价,且这种高质量审计选择倾向与首发抑价降低效果主要表现在研发强度较高的企业。本研究验证了高质量审计师在科创板IPO下发挥的信息鉴证作用,揭示了高质量审计服务在资本市场推行注册制改革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注册制 上市标准 审计师选择 首发抑价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冯均科 张益嘉
企业高质量发展不仅会引起企业动力变革,还会使企业经营决策产生重大变化。基于2017~202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企业高质量发展对审计师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越高,越倾向于选择女性审计师、来自“四大”的审计师以及具有行业专长的审计师。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一现象在环境不确定性低、内部控制质量高的企业中更为明显。此外,本文发现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企业选择具有以上三种特征的审计师时能够提高审计质量。该研究不仅有助于加深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经济后果和审计师选择影响因素的理解,还可以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激发审计市场活力提供理论支撑。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易雄军 李孟哲 吴联生
本文研究了企业跨区域发展过程中的审计师选择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实施跨区域发展战略的企业,更愿意聘请目标市场审计师以获得更多与目标市场相关的信息;这种现象在环境不确定性更高、规模更小、非国有以及子公司业务更重要的上市公司中更明显;同时,跨区域发展企业选择目标市场审计师的情况在“十大”会计师事务所与非“十大”会计师事务所以及会计师事务所总所与会计师事务所分所之间均存在且没有显著差异;进一步分析发现,目标市场审计师有助于提高上市公司目标市场子公司的经营业绩。本文关注审计师的地区信息优势及其对企业跨区域战略实施的影响,同时从客户公司信息需求的角度丰富了审计师选择方面的研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瑞华
基于2014—2021年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企业相关数据,实证检验内部人减持、所得税信息质量与审计师选择三者关系。研究表明:所得税信息质量较高的企业,选择“国际四大”进行外部审计的概率越高,即所得税信息质量与企业高质量审计师选择显著正相关;内部人减持次数越多、减持规模越大的企业,选择“国际四大”进行外部审计的概率越低,即内部人减持与企业高质量审计师选择间显著负相关;内部人减持显著削弱所得税信息质量与高质量审计师选择间的正相关程度。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雷光勇 邱保印 王文忠
本文以2007—2012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社会信任、审计师选择与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试图从社会信任角度解释审计师选择的非正式制度影响因素,找到社会信任影响企业投资效率的机制及其后果。研究发现:社会信任与审计质量均呈显著正相关,较高社会信任地区的企业更愿意聘请高质量审计师。在审计质量与投资效率的检验中,发现高质量审计可以显著地提高企业投资效率。进一步检验发现,社会信任可以强化审计质量对非国企投资效率的影响,在国企中这种强化作用则没有那么明显,这可能与国企通常不将效率作为投资的主要衡量标准有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