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69)
- 2023(10189)
- 2022(8363)
- 2021(7736)
- 2020(6687)
- 2019(15398)
- 2018(15304)
- 2017(30065)
- 2016(15889)
- 2015(17581)
- 2014(17297)
- 2013(17075)
- 2012(15208)
- 2011(13477)
- 2010(13790)
- 2009(12967)
- 2008(13006)
- 2007(11607)
- 2006(10252)
- 2005(9539)
- 学科
- 业(81921)
- 企(78101)
- 企业(78101)
- 济(75859)
- 经济(75776)
- 管理(66611)
- 方法(36333)
- 数学(28098)
- 业经(28090)
- 数学方法(27554)
- 财(24863)
- 农(22331)
- 务(20486)
- 财务(20442)
- 财务管理(20428)
- 企业财务(19401)
- 技术(17850)
- 农业(16460)
- 理论(15689)
- 中国(15472)
- 制(14769)
- 策(14681)
- 划(14311)
- 和(13822)
- 经营(12815)
- 企业经济(12704)
- 体(12062)
- 技术管理(12047)
- 贸(11936)
- 贸易(11926)
- 机构
- 学院(232872)
- 大学(226138)
- 管理(101582)
- 济(99557)
- 经济(97839)
- 理学(88057)
- 理学院(87295)
- 管理学(85890)
- 管理学院(85456)
- 研究(66254)
- 中国(54215)
- 京(46481)
- 财(45759)
- 科学(38698)
- 财经(36644)
- 江(34871)
- 农(34116)
- 经(33274)
- 所(32015)
- 业大(31179)
- 中心(30734)
- 商学(29092)
- 经济学(29024)
- 商学院(28831)
- 北京(28816)
- 研究所(28620)
- 州(27644)
- 经济管理(27019)
- 财经大学(26958)
- 农业(26702)
- 基金
- 项目(151025)
- 科学(122739)
- 基金(112588)
- 研究(111286)
- 家(95975)
- 国家(95134)
- 科学基金(85917)
- 社会(72877)
- 社会科(69443)
- 社会科学(69426)
- 省(60443)
- 基金项目(59446)
- 自然(56463)
- 自然科(55315)
- 自然科学(55304)
- 自然科学基金(54405)
- 教育(51283)
- 划(48541)
- 资助(46322)
- 编号(44815)
- 创(35243)
- 业(34946)
- 成果(34183)
- 部(33245)
- 重点(33145)
- 创新(31947)
- 发(31608)
- 国家社会(30022)
- 人文(29454)
- 课题(29445)
- 期刊
- 济(111829)
- 经济(111829)
- 研究(64357)
- 管理(44525)
- 中国(41482)
- 财(39354)
- 农(31374)
- 科学(29786)
- 学报(27387)
- 技术(24730)
- 大学(22314)
- 农业(21783)
- 学学(21377)
- 业经(21265)
- 教育(20005)
- 融(18959)
- 金融(18959)
- 财经(18419)
- 经济研究(18156)
- 经(16026)
- 技术经济(15328)
- 业(14686)
- 问题(13786)
- 统计(13218)
- 商业(13067)
- 策(12955)
- 财会(12824)
- 现代(12371)
- 决策(11052)
- 科技(10569)
共检索到3389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辛枫冬 赵国杰
从研究的现状看,对于个体隐性知识的认识都是从员工及管理者的角度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涉及到对组织做出重大决策的高层领导者的相关隐性知识结构的研究较少。文章旨在对领导者的隐性知识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分析领导者隐性知识结构对决策的影响作用,并提出了一种模糊综合评估方法,为企业领导者的选拔、培训和考核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领导者 隐性知识 决策 评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肖序 王军莉
世界可持续发展委员会(WBCSD)将生态效率定义为:“生态效率的形成,需要在提供价格上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人们需求、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在商品和服务的整个生命周期内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广生 王海宏
如何评价企业组织结构的合理性与有效性,是当前企业组织结构研究课题中较少涉及的领域。本文主要依据现代组织理论和系统论,构建了评价企业组织结构的指标体系和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结合实例进行了应用分析。文中提出的指标体系和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可以为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
关键词:
组织结构 指标体系 模糊综合评判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帆 汪秉文 戴志诚
模糊综合评判是指运用模糊统计方法,通过影响某事物的各个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对该事物的优劣作出科学的评价。本文给出了通常模糊综合评判中的数学建模,最后具体运用到某企业员工测评考核中。
关键词:
模糊 综合评判 员工测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青 刘晓宁
企业培训力是描述企业培训管理体系完备性及其运行有效性的一个集合性概念,它是由多个相关要素构成的模糊集合,具有模糊数学的基本特征。运用模糊数学的基本原理,通过建立模糊综合评判模型以及专家评分法设置二级评价指标体系和相应的权重,对企业培训管理体系的完备性及有效性进行系统、全面的评判,以实现主观向客观、定性向定量的转变,为促进企业培训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提供一种科学的思路和方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秦立公 刘忠萍 韦金荣 袁媛
借鉴国内外相关行业信用评价的成功经验,本文基于BSC相关利益者分析的本质,依据信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建立了物流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法对物流企业的信用水平做出客观评价。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丁娟娟 陈新辉
本文建立了一套包括个人背景、工作能力和财务执行能力等七个方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思路,给出了企业人才职业信用等级的模糊评价方法,较好地解决了人才职业信用等级评价问题。
关键词:
职业信用 评价指标体系 模糊评价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高爱厚 王志民 张修来
一、现行企业资信评估方法的缺陷我国各专业银行从1987年以来都建立起了自己的企业资信评估机构,开始了企业资信评估工作。综观各专业银行现行的资信评估方法,笔者认为存在一定缺陷。其主要表现为: 1.过于注重定性分析,忽视定量分析,以致评估结果带有人情偏向、长官心理偏向等主观因素,缺乏科学性。 2.即使有定量分析,其分析方法基本上是百分制分项评分法。而用百分制分项评分法有一定的缺陷:按评出的分值把企业的资信等级清晰地分段划分,这样,可能出现由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春喜
首先分析企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原则,然后从外显竞争力、企业能力、企业资源、制度竞争力等4个方面建立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一种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定量化研究方法,为评判企业国际竞争力提供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瑞华 张兰
文章试图从企业并购后企业整合的内容出发,结合层次分析的方法,建立起较科学、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而讨论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的具体应用,以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依靠主观感觉进行判断带来的盲目性或仅从个别因素就做出判断而带来的片面性,实现企业并购后组织整合效率评价的定量化与科学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开第 庞彦军 郝继梅
根据钢铁企业候选供方模糊综合评价矩阵,计算候选供方隶属度要经过一系列的隶属度转换。但是,已有的隶属度转换方法不能揭示"指标隶属度中哪部分对目标分类有用,哪部分无用";结果指标隶属度中原本对目标分类不起作用的冗余数值也被用于计算目标隶属度。为此,文章从对目标分类角度设计一种滤波器,能识别指标隶属度中对目标分类不起作用的冗余数值,提取对目标分类起作用的有效值计算目标隶属度。由此建立实现隶属度转换的一般算法并用于钢铁企业候选供方评价。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倩 程刚
文章分析了企业隐性知识共享能力的内涵和构成要素,构建了企业隐性知识共享能力的概念模型,建立了评价企业隐性知识共享能力的指标体系,并利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企业隐性知识共享能力的综合评价模型。
关键词:
企业 隐性知识 知识共享 评价体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林路,李经文
模糊综合评判法是现场统计、质量评价中的常用方法。尽管此法已被人们长期使用,而对它的改进却无人问津。笔者在实践中探讨了一种改进方法,改进后的方法不仅简便实用,而且有良好的统计性质。为了叙述方便,本文只讨论三个因素、三个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洋洋
中小型企业作为国家近些年来着力扶持的对象有着极大的发展空间,也逐渐成为各银行主要放贷方。建立有效的中小型企业绩效评估体系不仅可以作为银行判断放贷与否的依据,也可以使企业对自身综合绩效有充分认识并明确改进方向,便于提高企业竞争力、获得竞争优势。文章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深圳上市公司建筑工程板块中的5家中小型企业的绩效进行了评测,并根据评测结果分析得到了企业的现况,并针对企业不足的方面提出了改进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建 胡海青 张道宏 常伟
随着环保产业日益受到重视,而如何评价环保企业的管理绩效越来越突显其重要性,有鉴于此,本文尝试运用平衡计分卡战略业绩评价工具,构建了平衡计分卡式的环保企业绩效评价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