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48)
2023(6728)
2022(5341)
2021(4823)
2020(4143)
2019(8945)
2018(8833)
2017(17447)
2016(9067)
2015(9908)
2014(9648)
2013(9669)
2012(8583)
2011(7217)
2010(7419)
2009(7266)
2008(7656)
2007(7166)
2006(6462)
2005(5936)
作者
(24382)
(20573)
(20380)
(19089)
(13222)
(9682)
(9256)
(7815)
(7688)
(7438)
(6965)
(6836)
(6722)
(6425)
(6315)
(6048)
(6014)
(5967)
(5797)
(5784)
(5044)
(4902)
(4871)
(4809)
(4646)
(4549)
(4549)
(4408)
(4130)
(3841)
学科
(68468)
(66244)
企业(66244)
管理(48032)
(45674)
经济(45493)
业经(24170)
(20339)
(18895)
方法(18738)
(17386)
财务(17381)
财务管理(17376)
企业财务(16469)
农业(14255)
技术(14240)
企业经济(12119)
(12072)
数学(11231)
数学方法(11202)
(11186)
(10923)
经营(10625)
(10400)
理论(10176)
技术管理(9840)
中国(9660)
(9077)
决策(8468)
体制(8241)
机构
学院(137353)
大学(129696)
(62801)
经济(61904)
管理(61775)
理学(53019)
理学院(52633)
管理学(52251)
管理学院(51990)
研究(37107)
中国(31744)
(30958)
(25959)
财经(24501)
(22182)
(21773)
(21469)
科学(19120)
商学(19002)
商学院(18843)
经济学(18294)
财经大学(17822)
(17413)
业大(17219)
经济管理(17165)
中心(17115)
农业(16654)
(16586)
经济学院(16577)
北京(15851)
基金
项目(84384)
科学(70013)
研究(65907)
基金(63804)
(52806)
国家(52197)
科学基金(48449)
社会(46670)
社会科(43252)
社会科学(43235)
(34192)
基金项目(33949)
自然(29710)
自然科(29128)
自然科学(29123)
教育(28870)
自然科学基金(28741)
(27020)
编号(26262)
(26173)
资助(24687)
(21711)
成果(19697)
(19381)
创新(19126)
(19117)
国家社会(18965)
(18236)
重点(17948)
人文(17843)
期刊
(76845)
经济(76845)
研究(40089)
(29220)
管理(28824)
中国(25135)
(21978)
科学(15963)
业经(15340)
农业(15226)
技术(14046)
学报(13390)
财经(13298)
(11816)
金融(11816)
大学(11789)
(11608)
学学(11471)
经济研究(11409)
(10367)
技术经济(10040)
财会(9751)
问题(9519)
教育(9208)
现代(8458)
世界(8075)
商业(7846)
经济管理(7720)
会计(7657)
(6932)
共检索到2075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沈宇  陶红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企业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办学主体经历了企业包办职业教育的发端期(1949-1979年)、校企脱钩的分离期(1980-1990年)、引企入校的发展期(1991-2000年)、校企合作的关系强化期(2001-2010年)以及构建校企合作命运共同体的紧密融合期(2011-至今)等阶段。这期间,企业的主体内涵也发生了深刻演变,具体表现在:主体地位由协助育人到直接举办职业教育,主体作用由工学结合到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主体责任由校企合作到构建利益共同体。新时期,完善校企合作机制,充分发挥企业的重要办学主体作用,应推进法律制度重构,夯实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之基;推进参与制度重构,筑牢校企合作办学的制度体系;推进激励制度重构,为激活企业的内生动力提供制度保障;推进评价制度重构,为提升校企合作效能提供制度依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车明朝  
6月27日,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在天津落下帷幕。本次大赛更加强调与产业结构升级和高新技术发展同步,涉及战略性新兴产业赛项占比超过三分之一,体现了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的目标。大赛中,企业与职业教育的联合更为紧密,众多国内外著名企业,如,联想、中兴、大众、通用、西门子等都深度参与赛项设计,总体来看,行业知名企业参与赛项超八成,使比赛内容与行业企业前沿技术对接更为紧密,更好地发挥了大赛对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和教育改革的推动作用。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任继球  
中国制造业处于全球化产业分工的低端,主要从事高产量产品、产品生产非技能环节,中国制造业企业充分发挥了人口红利的优势,相比于价格高昂的高学历人才,制造业更倾向于聘用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低廉劳动力,高学历人才并不一定能有效提高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盈利能力。本文利用2004年工业企业数据研究了中国制造业企业高学历人才占比对企业利润率的影响。我们发现,企业高学历人才比例的增加并没有给企业带来利润率的增加。这意味着,企业高学历人才占比并不能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从这点来看,现阶段中国制造业企业并不一定需要高学历人才。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继瑞  李晓涛  黄善明  
企业社会责任这一理念在我国尚须深入剖析和尽早树立。建立企业社会责任的约束和监督机制的基本要旨在于,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构建和理顺企业、社会和政府三者之间的关系。所以,我们应该建立和完善政府、社会在企业社会责任治理中的制度安排,尤其是企业社会责任治理的自身制度安排,使担负社会责任成为企业的自觉需要。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朱根民  
自2000年起,甲村村民王某就承包了10亩荒地用于种植土豆,但未签订土地承包合同,亦未约定土地承包期限。2020年8月,甲村村民委员会(以下简称“村委会”)召开全体村民会议,拟占用王某的土地,用于规模化养牛项目。征求村民意见时,包括王某在内的参会村民均同意,王某亦领取了补偿费。2021年2月,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玉凤  马君  
企业作为职业教育重要办学主体是衡量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价值尺度,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逻辑遵循。以历史制度主义为分析工具,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企业作为职业教育重要办学主体制度的变迁历程,相继经历了计划经济体制为主时期的制度生成阶段、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的制度调适阶段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的制度创新阶段。深层结构要素驱动与路径依赖锁定形塑出企业作为职业教育重要办学主体制度“变”与“不变”的“混合模型”。推动制度集成创新,是企业发挥重要办学主体作用和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的关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郝继涛  赵卫星  
现代企业界限外延广泛,企业与社会是一种长期、持续的互动关系。企业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也要随之扩大,引入企业文化的社会层面,并予以应有的重视是企业发展的需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吴丽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企业文化吴丽兵企业文化是八十年代以来在世界发达国家涌现的一种具有独特见解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从其产生的直接原因来看,是西方管理学者对日本经济奇迹进行文化反思的结果。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崛起,引起美国和西方企业界和管理学界的极大关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疏礼兵  
从需要满足视角出发,基于220家企业的实证研究发现,民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对自身生存和发展、获取社会权力、以及企业家个人价值和社会认同需要满足的结果。提升企业家地位、关注社会价值、争取政府支持、集聚优秀人才、规避发展风险是民营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动机的五个因子构面,分别满足了企业的不同需要。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邵兴东  
国际化经营企业如何转化社会责任为企业竞争优势,怎样通过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管理,获取社会责任竞争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企业管理研究与实践的前沿课题。所谓社会责任竞争力,笔者认为是企业在运用自身专业优势改善竞争环境的同时,形成竞争对手难以模仿和复制的、为企业所独享专属的、能够为企业及其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和服务于社会公共利益的能力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董保宝  
创业导向与绩效关系研究结论的相异性驱动了学者们开始探究创业导向的不同维度与绩效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关系的内在机理。而风险承担与绩效之间的关系尤其令学者感兴趣。新企业的创业实践表明,创业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新企业风险承担与绩效的关系,但个中机理并未得到有效揭示。本文基于新企业样本,研究了新企业风险承担、创业能力与绩效的关系,并利用调节路径分析方法来检验本研究所提出的假设。实证结果表明,新企业风险承担分别与创业能力和绩效具有倒U型关系,而且创业能力在风险承担与绩效的倒U性关系中起到了中介传导作用。研究结论说明了新企业冒适度的风险时会有较佳的绩效,规避风险和过度承担风险都会导致绩效的降低,即风险平衡...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马鸿佳   肖彬  
伴随着平台经济的蓬勃发展,平台企业的数量日益增加,企业间的竞争压力不断加大。为了应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和创新压力,平台企业需要形成并不断发展与环境相匹配的动态能力。然而,如何吸引平台的其他利益相关者,进而优化动态能力的过程目前仍未揭开。基于最优区分理论,本文探讨了叙事独特性影响平台企业动态能力的机制,引入冗余资源来解释叙事独特性对动态能力的具体影响路径,并剖析数字化程度对这一因果链的调节作用。选取在A股上市的平台企业作为研究对象,本文实证检验发现:叙事独特性与动态能力之间具有显著倒U型关系;叙事独特性与冗余资源之间具有显著的倒U型关系;冗余资源在叙事独特性与动态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数字化程度在叙事独特性和冗余资源之间存在显著的调节效应。本文研究结论对叙事策略构建、冗余资源获取、动态能力优化和数字技术应用等均有积极的借鉴与启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蒋昭乙  张远鹏  
本文在异质性企业模型基础上进行拓展,研究产业转移过程中政府是否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并且对企业转移中出现的双向转移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首先,无论同质性企业假定,还是异质性企业假定,本地市场效应,即较大的市场会吸引超过其比例的企业,都会对产业转移产生影响;其次,成本差异越大,会导致更多的低成本企业迁至较大市场规模地区,同时更多的高成本企业迁至较小市场规模地区;最后,本地市场效应的影响程度是一个关于低成本企业数量的非单调函数:它先减少,再增长,最后再减少。在此理论的基础上,本文对不同地区(欠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的地方政府推动产业转移的政策提出了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