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41)
2023(9225)
2022(7413)
2021(6511)
2020(5486)
2019(12392)
2018(11865)
2017(23032)
2016(12429)
2015(13481)
2014(13190)
2013(13308)
2012(12016)
2011(10271)
2010(10599)
2009(9998)
2008(10241)
2007(9282)
2006(8114)
2005(7727)
作者
(34557)
(28933)
(28913)
(27113)
(18515)
(13816)
(13067)
(11177)
(10760)
(10346)
(9828)
(9598)
(9557)
(9064)
(8963)
(8774)
(8685)
(8490)
(8473)
(8156)
(7223)
(7113)
(6932)
(6672)
(6420)
(6419)
(6380)
(6360)
(5737)
(5641)
学科
(76867)
(71761)
企业(71761)
(60966)
经济(60904)
管理(56740)
方法(27256)
业经(25870)
(25243)
(24759)
数学(19737)
数学方法(19652)
(19576)
财务(19569)
财务管理(19556)
企业财务(18583)
农业(16248)
技术(15868)
(15822)
贸易(15812)
(15543)
中国(13228)
(13141)
(12726)
(12567)
(12504)
企业经济(11979)
(11145)
经营(11142)
(10830)
机构
学院(184343)
大学(175656)
(85536)
经济(84319)
管理(79457)
理学(68573)
理学院(68047)
管理学(67461)
管理学院(67129)
研究(53032)
中国(44580)
(40148)
(35362)
(32260)
财经(31882)
科学(29265)
(28927)
(28873)
业大(25924)
经济学(25795)
(25777)
农业(25545)
中心(24718)
商学(24283)
商学院(24102)
经济学院(23559)
财经大学(23252)
经济管理(22987)
研究所(22831)
(22133)
基金
项目(117792)
科学(95516)
研究(87862)
基金(87715)
(74583)
国家(73884)
科学基金(66328)
社会(59229)
社会科(56577)
社会科学(56561)
(47648)
基金项目(46233)
自然(41911)
自然科(41027)
自然科学(41020)
自然科学基金(40399)
教育(39089)
(37290)
资助(35516)
编号(34160)
(32660)
(28382)
(26531)
(26187)
重点(26038)
创新(25553)
成果(25132)
国家社会(24865)
(24384)
人文(23521)
期刊
(96872)
经济(96872)
研究(53113)
(35492)
管理(34801)
中国(32531)
(30802)
科学(22917)
农业(21770)
学报(21697)
业经(19549)
技术(18718)
大学(17667)
学学(17143)
财经(16383)
(16196)
金融(16196)
经济研究(15839)
(14757)
(14243)
问题(13018)
技术经济(12834)
(11942)
教育(11714)
财会(11246)
世界(10904)
商业(10897)
现代(10171)
国际(9452)
会计(9115)
共检索到2752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啟仁  铁瑛  
近年来,尽管中国企业雇佣大学生的比例在增长,但出口产品质量却没有发生显著提升,形成了所谓的出口产品"质量变动之谜"。本文将企业异质"雇佣结构"引入质量异质性理论框架,探讨劳动投入与出口产品质量之间的关系,并试图结合企业劳动技能投入和中间品投入质量的互补性对"质量变动之谜"进行解释。利用经济普查、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匹配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1)企业雇佣结构升级对出口产品质量起到正向促进作用;(2)雇佣结构与企业中间品投入质量具有互补性,中间品质量越高,雇佣结构对出口产品质量的促进作用越强;(3)现实所观察到的出口产品"质量变动之谜"部分源于进口中间品占比的大量下降所导致的中间品投入质量的下降,雇佣结构升级对质量的提升作用受到了中间品质量下降的拖累,未能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质量升级效应。总之,在"贸易大国迈向贸易强国"的攻坚期,虽然高学历劳动力供给的增长有助于中国产品质量的提升,但这一过程亟须匹配相应高质量的中间产品投入。因此,进一步推进中间品贸易自由化、提升国内中间品供给能力是破解质量升级难题的重要手段。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喻美辞   孔瑞  
在厘清内需规模和内需结构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内在机理的基础上,运用2011—2015年中国工业企业和海关出口数据,实证检验内需规模和内需结构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效应。主要结论是:(1)国内庞大的内需规模和日益升级的内需结构均有利于促进企业提升出口产品质量,这种提升效应在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一般贸易企业、既出口也内销的企业以及出口至高收入国家或地区的企业样本中更为突出;(2)内需结构升级能够强化内需规模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效应;(3)内需规模通过驱动技术创新、促进高级要素集聚促进企业提升出口产品质量,内需结构则主要通过技术创新效应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4)较高的国内市场化水平有利于释放内需规模和内需结构的市场竞争效应,较高的国内市场一体化程度则有利于发挥内需结构的高级要素集聚效应,进而促进企业提升出口产品质量。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秀芳  施炳展  
本文主要从中间品进口多元化的角度入手,分析中国出口产品质量的决定因素和提升机制。理论上,进口中间品多元化可以通过边际成本、固定成本等渠道影响出口产品质量,并受限于企业自身的吸收能力。实证方面利用中国海关数据库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匹配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企业进口中间品多元化水平呈现下降趋势;从所有制分布看,国有企业进口中间品多元化水平最高,私营企业最低,外资企业居中;平均看,进口中间品多元化提升了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但这一提升作用仅限于外资企业、源自OECD国家的中间品和2004-2006年样本;对于本土企业、源自发展中国家的进口中间品和2000-2003年样本并不显著,可能的解释在于...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倩  宋鹏  李瑞子  
基于2000—2010年中国海关企业-产品层面的交易数据,研究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出口产品质量的关系,并识别中间品进口在两者关系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上升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并且中间品进口的增加会加强这一正向作用;异质性分析显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及其与中间品进口的共同作用对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作用因企业所有制、贸易方式、产品技术以及出口目的地等异质性表现出明显差异,对内资企业、一般贸易方式、低技术及出口到OECD国(地区)的产品质量提升作用更大。丰富了汇率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经验研究,为中国出口产品优化升级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信恒   刘信兴  
本文使用2000—2013年的中国工业企业与海关匹配数据,在考虑进口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识别企业数字产品进口和利用事后反推法测算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基础上,考察数字产品进口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产品进口显著提高了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作用机制分析表明,数字产品进口主要通过提升企业生产率和研发效率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产品进口的促进效应在东部地区、本土企业、低竞争行业以及数字资本品的进口中更为显著。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兰冰  路少朋  
企业是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微观基础,高速公路通车为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提供了可能。本文以高速公路连通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定量识别高速公路通达性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高速公路连通显著促进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市场接入效应"和"创新促进效应"是高速公路推动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有效机制;高速公路连通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效应呈现异质性特征,这种异质性主要源于企业性质、行业特性与城市区位等因素差异,非国有企业、高资本密集度和低竞争度行业企业以及中心城市企业的影响效应更加突出。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化交通基础设施的经济效应研究,对于深刻理解高速公路建设的政策涵义和探索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路径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苏丹妮  盛斌  邵朝对  
中国正处于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的攻关期,提升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是推动质量变革、打造质量强国和贸易强国的重中之重。本文使用2000—2007年中国微观数据对表征本地化生产体系的产业集聚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进行考察。研究发现:产业集聚显著提升了中国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这意味着,总体而言,在中国产业集聚产生的集聚经济大于产业集聚带来的过度竞争效应。在考虑了内生性问题和样本选择偏差后,结果仍然稳健。异质性分析表明,产业集聚产生的集聚经济在一般贸易企业、私营企业、技术密集型行业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中更占优于产业集聚带来的过度竞争效应,进而使得产业集聚对这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促进作用更大。进一步机制检验发现,产业集聚通过提高企业生产率和固定成本投入效率促进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行业出口产品质量动态分解结果显示,行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的64.98%归因于资源再配置效应,而且其是产业集聚促进行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的重要途径。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钟腾龙  
本文研究了外部需求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效应及机制。利用2000~2011年BACI数据库和中国海关数据库构建尽量外生的企业—目的地—年份层面的外部需求变量,并采用需求函数法估算企业—目的地—产品—年份层面的出口产品质量。研究结论表明,外部需求变动同方向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亦即正向(负向)外部需求提升(降低)出口产品质量,该结论在改变外部需求、产品质量测算方法后仍然成立。作用机制分析与检验表明,外部需求引致的市场规模效应和市场竞争效应是外部需求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有效渠道。此外,异质性分析发现,外部需求对民营企业、中间品和资本品、一般贸易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效应更加明显,且来自中高收入目的地的需求变动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效应最大。以上结论为企业面对外部需求变动和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启示。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秀芳  施炳展  
本文以补贴对出口企业产品质量的影响为例,探讨政府行为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首先利用八分位海关数据测算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然后匹配海关数据和工业企业数据,计量分析补贴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补贴总体上提升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对生产效率高、研发水平高、人力资本丰富、广告投入大、无形资产多的企业促进作用更明显,对融资约束企业促进作用较弱;相比其他类型企业,补贴对外资企业和高技术企业的促进作用更明显。政府应优化补贴方式、增强补贴使用监督力度,针对本土企业的监管尤为重要。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赖永剑  贺祥民  
笔者将影响企业成长的两个重要环境——集聚经济和FDI联系起来,重点从专业化、多样化与FDI形成差异性的交互效应角度,运用海关数据和工业企业数据,采用广义线性回归深入考察了双重成长环境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以弥补现有研究的缺陷。研究表明:双重成长环境中,由于专业化有利于形成共同的知识基础,加快FDI溢出的扩散,进而通过FDI提升出口质量;而多样化却不利于形成共同的知识基础,降低了FDI溢出的吸收效率,通过FDI阻碍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而且,双重成长环境更有利于技术密集型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出口质量提升。基于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施炳展  
本文研究外资对本土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方向和影响渠道。研究发现:本土企业与外资企业产品质量差距扩大;外资通过生产效率、研发效率、竞争效应等渠道降低本土企业出口产品质量,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广告效率渠道提升本土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外资企业数目增加会提升本土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但外资企业出口强度增加会降低本土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总体来看,外资不利于本土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赖永剑  贺祥民  
笔者将影响企业成长的两个重要环境——集聚经济和FDI联系起来,重点从专业化、多样化与FDI形成差异性的交互效应角度,运用海关数据和工业企业数据,采用广义线性回归深入考察了双重成长环境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以弥补现有研究的缺陷。研究表明:双重成长环境中,由于专业化有利于形成共同的知识基础,加快FDI溢出的扩散,进而通过FDI提升出口质量;而多样化却不利于形成共同的知识基础,降低了FDI溢出的吸收效率,通过FDI阻碍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而且,双重成长环境更有利于技术密集型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出口质量提升。基于此笔者认为,忽视企业多种外部环境之间的交互性,将难以真实地揭示企业发展的外部影响因素。政府在产业布局上,应结合城市的FDI状况,争取达成专业化与多样化的"动态平衡";缩小劳动密集型企业与外企的技术差距,深化本土企业与外资企业合作,从而更好地发挥双重成长环境的正向作用。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武昭媛  洪俊杰  
国际舆论既能反映国际公众的心理,又能影响公众认知。在以“质量”为抓手推动中国向“贸易强国”迈进的背景下,探析涉华国际舆论对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尤为重要。文章从国际舆论褒贬度和国际舆论影响力两个角度研究国际舆论对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国际舆论褒贬度上升,即国际舆论越偏褒扬,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国际舆论影响力上升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机制分析发现,出口年限增加弱化了国际舆论褒贬度上升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负向影响。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表明,国际舆论褒贬度上升显著降低了外资企业、加工贸易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高初始质量企业以及质量异质性程度较低的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林正静  
文章基于中国加入WTO这一(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效应及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中间品贸易自由化有利于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异质性分析表明,与较高生产率的企业相比,较低生产率的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幅度较大,获利较多;中间品贸易自由化有利于缓解融资约束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融资约束程度越低的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幅度越大。文章进行了平行趋势假设、两期双重差分法以及PSM+DID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研究结论依然成立。此外,文章通过构建中介效应模型进行机制分析,结果发现,进口中间品种类增加和中间品质量提升是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两个作用渠道。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海洋  林令涛  高璐  
中国处于质量升级的关键阶段,由于进口中间品能实现技术溢出、优化资源配置,因而可能会提升出口产品质量。为此本文基于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和海关进出口贸易匹配数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进口中间品能显著提升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剔除加工贸易后结果更加显著,然而进口中间品使用强度对产品质量提升呈递减趋势;运用PSM逐年匹配解决内生性问题后采用DID和FE也得到一致结果,进一步发现高技术产品提升出口产品质量也较高,而受技术垄断影响来自高收入国家、高技术国家的中间品对产品质量的提升作用有限;从动态角度看,进口持续期与出口产品质量呈U型关系,短暂进口在质量提升上并不明显,适时进入以及持续进口能显著提升产品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