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31)
2023(11282)
2022(9423)
2021(8682)
2020(7419)
2019(16838)
2018(16627)
2017(32197)
2016(17156)
2015(19185)
2014(18417)
2013(18005)
2012(15934)
2011(14087)
2010(14508)
2009(13698)
2008(13702)
2007(12433)
2006(10896)
2005(9898)
作者
(46910)
(38942)
(38912)
(36651)
(24993)
(18626)
(17577)
(15150)
(14628)
(14135)
(13381)
(13043)
(12648)
(12196)
(11900)
(11822)
(11648)
(11401)
(11197)
(11040)
(9572)
(9516)
(9474)
(9046)
(8817)
(8721)
(8683)
(8660)
(7713)
(7710)
学科
(83522)
(79308)
企业(79308)
(77205)
经济(77124)
管理(68484)
方法(35627)
业经(29178)
数学(27098)
数学方法(26521)
(24432)
(23414)
技术(20717)
(19632)
财务(19579)
财务管理(19563)
企业财务(18487)
中国(17595)
理论(17312)
农业(17124)
(14976)
(14777)
(14596)
(14510)
技术管理(13816)
企业经济(12963)
经营(12706)
地方(12546)
(11648)
(11227)
机构
学院(242692)
大学(234747)
管理(104806)
(101815)
经济(99917)
理学(90302)
理学院(89511)
管理学(87991)
管理学院(87554)
研究(70796)
中国(57573)
(48898)
(46752)
科学(41899)
(37496)
财经(36757)
(36201)
(34104)
业大(33334)
(33266)
中心(33073)
北京(30579)
研究所(30529)
(29630)
商学(29210)
经济学(29150)
商学院(28945)
农业(28139)
经济管理(27982)
(27467)
基金
项目(158408)
科学(128080)
研究(118716)
基金(114970)
(98079)
国家(97199)
科学基金(87392)
社会(76477)
社会科(72762)
社会科学(72744)
(65842)
基金项目(60569)
自然(56440)
自然科(55286)
自然科学(55275)
教育(54746)
自然科学基金(54374)
(52590)
编号(47978)
资助(46606)
(39645)
成果(36436)
(36283)
创新(35929)
重点(35263)
(34306)
(34156)
课题(33093)
国家社会(31160)
(30825)
期刊
(115688)
经济(115688)
研究(68177)
中国(49159)
管理(46354)
(40281)
(33505)
科学(30671)
技术(27903)
学报(27889)
教育(26101)
农业(23409)
大学(22849)
业经(21915)
学学(21651)
(20253)
金融(20253)
经济研究(18081)
财经(18011)
技术经济(16593)
(15965)
(15666)
(14272)
统计(13985)
问题(13950)
科技(13260)
财会(13227)
商业(12864)
现代(12758)
决策(11816)
共检索到3609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岚  
文章首先对企业集群创新能力进行了界定,对其构成进行了分析。其次,提出了企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的原则,设置了三个层次的指标体系,并运用层级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的方法对企业集群的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文章的独特之处在于选取了集群创新的网络特性作为出发点,突出了核心企业在创新的主导作用,重点关注了动态性和非物质性指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峰  李德成  赵湘莲  
企业的自主创新是指企业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探索产生技术突破,攻破技术难关,并在此基础上依靠自身的能力推动创新的后续环节,完成技术的商品化,获取商业利润,达到预期目标的创新活动。企业通过自主创新获得先进的技术,并把这种技术应用于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以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质量或是降低产品的成本,从而获得相对于其他企业的竞争优势,赚取超过行业平均利润水平的超额利润,实现企业价值的增值。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坚强   刘先建   刘力根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吴永林  高洪深  林晓言  
本文研究了多级模糊数学综合评价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中的应用,建立了评价体系,确定了权重计算方法,对模糊性指标隶属度的处理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出了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牟绍波  黄雷  田敏  
增强产业集群开放式创新能力已经受到学术界和地方政府的高度关注。正确评价集群开放式创新能力,对于增强集群创新能力水平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阐释了产业集群开放式创新的内涵,探讨了产业集群开放式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基于技术吸收能力、市场能力、创新文化和社会资本四个维度构建了产业集群开放式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构建了产业集群开放式创新能力评价模型,以期对产业集群开放式创新能力评价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文亮  冯军政  郭爱民  
动态复杂市场环境下,持续创新是任何企业持续发展的根本。笔者在企业持续创新能力理论评述和相关理论界定的基础上,构建出企业持续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企业持续创新能力进行评价与测度。这对企业识别持续创新的关键因素、挖掘瓶颈因素进而实现持续创新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陶靖  李前兵  
本文根据企业科技创新的特点,构建了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数学模型,对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进行客观的分析和判断;结合具体企业进行实证研究,评价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强弱。在运用本文提出的模糊综合分析法具体评判一个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方面,该模型体现出系统性、科学性、可比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汪克亮  杨力  
在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系统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企业技术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了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综合评价方法,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生成评价样本集。仿真试验表明该方法用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价的有效性与准确性,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高志杰  
文章结合黑龙江省中小企业实际情况,建立科学的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在运用AHP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的基础上,对黑龙江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模糊综合评价,为政府制订相关政策及企业确定技术创新战略提供了一定的客观依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易晓文  
近年来,全国民营企业特别是温州民营企业发展迅速,但总体而言,它们的技术创新能力都不强。因此,对民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系统分析和综合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应用模糊数学中的BP神经网络理论,对温州民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辛枫冬  
在构建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服务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专家估计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了数学模型,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的服务创新能力进行了客观的评价。结果表明,所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所采用的评价方法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有一定的适用性,它清楚地反映了企业服务创新能力各个指标的相对重要性,同时,使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能够从深层次认识企业的服务创新水平,发现自身不足,并且对于正确制定企业服务创新政策和战略目标、改进创新管理工作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兴宽  向刚  章胜平  
文章阐述了企业持续创新需要比单纯技术创新更强大和更持久的创新动力,而通过分析得出企业持续创新动力主要来源于企业内部而非外部,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企业持续创新动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居于直觉模糊集的企业持续创新动力综合评价模型,并对云南省三个大中型企业的持续创新动力进行了综合评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晓华  王忠辉  王艳明  
文章在明确企业统计能力的内涵的基础上,设计了企业统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企业统计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步骤,并对烟台市工业企业统计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恩临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企业利用微信等社交工具进行低成本营销的方法受到了企业界和学术界众多人士的普遍关注。文章综合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从定位、行为和效果三个维度建立了企业微信营销能力的评价指标评价体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质性指标进行了量化处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牛艳勇  闫梅  陈亚杰  
企业偿债能力的强弱对众多利益相关者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鉴于此,本文通过对影响企业偿债能力相关因素的梳理,建立一套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企业偿债能力指标体系,然后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进行专家评判、综合分析,并列举案例进一步阐释,以协助企业各利益相关者做出决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