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74)
- 2023(10433)
- 2022(8317)
- 2021(7445)
- 2020(6015)
- 2019(13324)
- 2018(13013)
- 2017(24828)
- 2016(13112)
- 2015(14597)
- 2014(14575)
- 2013(14659)
- 2012(13637)
- 2011(12196)
- 2010(12690)
- 2009(11969)
- 2008(12176)
- 2007(11182)
- 2006(10216)
- 2005(9690)
- 学科
- 业(74214)
- 济(71404)
- 经济(71328)
- 企(69728)
- 企业(69728)
- 管理(56229)
- 业经(29176)
- 农(23237)
- 方法(23045)
- 财(22057)
- 中国(20336)
- 地方(19146)
- 技术(17985)
- 务(17631)
- 农业(17621)
- 财务(17616)
- 财务管理(17602)
- 企业财务(16671)
- 数学(14856)
- 数学方法(14792)
- 和(14251)
- 策(13913)
- 制(13796)
- 划(12786)
- 理论(12449)
- 企业经济(12374)
- 发(11564)
- 技术管理(11267)
- 体(11216)
- 经营(11089)
- 机构
- 学院(199748)
- 大学(189975)
- 济(88744)
- 经济(87174)
- 管理(81778)
- 理学(68703)
- 理学院(68046)
- 管理学(67414)
- 管理学院(67027)
- 研究(65814)
- 中国(53884)
- 财(41338)
- 京(40942)
- 科学(37221)
- 江(33070)
- 所(33038)
- 农(32568)
- 财经(31703)
- 中心(29787)
- 研究所(29129)
- 经(28547)
- 州(26483)
- 北京(26335)
- 业大(25877)
- 经济学(25608)
- 农业(25027)
- 商学(24062)
- 商学院(23839)
- 院(23725)
- 范(23566)
- 基金
- 项目(121354)
- 科学(98069)
- 研究(94261)
- 基金(86657)
- 家(73127)
- 国家(72309)
- 科学基金(64427)
- 社会(61402)
- 社会科(58370)
- 社会科学(58358)
- 省(51047)
- 基金项目(45725)
- 教育(40836)
- 划(40119)
- 自然(39011)
- 编号(38293)
- 自然科(38122)
- 自然科学(38112)
- 自然科学基金(37504)
- 资助(34030)
- 发(32765)
- 业(31882)
- 创(29932)
- 成果(29761)
- 发展(27409)
- 展(26943)
- 创新(26927)
- 重点(26823)
- 课题(26653)
- 部(25751)
- 期刊
- 济(112870)
- 经济(112870)
- 研究(62453)
- 中国(45340)
- 管理(38194)
- 财(35456)
- 农(32443)
- 科学(25245)
- 农业(22461)
- 业经(22250)
- 学报(22179)
- 融(21859)
- 金融(21859)
- 技术(21200)
- 教育(19772)
- 大学(18023)
- 学学(17139)
- 经济研究(16939)
- 财经(16204)
- 问题(14163)
- 经(14123)
- 业(14080)
- 技术经济(13393)
- 商业(11513)
- 现代(11469)
- 科技(11335)
- 世界(11034)
- 经济管理(10752)
- 贸(10696)
- 财会(10536)
共检索到3229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于新锋,杜跃平
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以企业集群为主要特征的科技园的发展显得越来越重要。作者从企业集群的角度探讨了科技园发展中的若干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企业集群与科技园发展的关系,然后阐述了建设企业集群的途径,以此促进科技园获得整体竞争优势。
关键词:
企业集群 科技园区 竞争优势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振 史占中 杨亚琴
在激烈的全球化竞争中 ,高科技企业集中的科技园区处于焦点地位。现有的科技园区粗放的发展格局 ,造成一系列的发展问题 ,需要新的发展思路来定位。集群战略从企业间关系出发 ,构造区域创新网络获取竞争优势而倍受关注。本文通过对企业集群的创新效应和竞争优势进行分析 ,并通过两个例证 ,将企业集群战略引入到科技园区的发展定位中 ,提出了集群式科技园区发展的公共政策含义。
关键词:
集群战略 科技园区 发展定位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罗良忠 史占中
斯坦佛工业园的建立,是现代硅谷的真正开始;硅谷的发展经历了国防产品、集成电路、个人电脑、因特网四个阶段;硅谷主要是小企业集群,研究型大学、风险投资、独特的文化、气候与生活质量、社会结构形成了硅谷小企业集群成长和发展的支撑体系;小企业集群使硅谷构成了网络型的产业体系和企业组织结构,这反过来又推动了小企业集群的发展。上海科技园区中小企业集群化程度偏低,推动企业集群化成长,将成为上海高科技园区的必然选择。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朱静芬,史占中
本文以入园企业“集群化程度”为切入点,从产业组织角度对我国高科技园区企业集群化不足进行深入地分析,并借鉴国外高科技园区的成功经验,从制度和文化两方面,以达到提高企业自组织(专业化分工协作)和自繁育(衍生新企业),营造区域合作创新环境的目标,促进园区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
企业集群 高科技园区 创新网络 竞争优势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蔡志强 刘禹宏
目前农业科技企业发展中存在产权不清、创新动力不足、资金缺乏等问题,而在政府主导下的农业科技园区发展中存在定位不准、重物质投入、轻科技创新等问题。本文首先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市场经济对农业科技企业发展的要求,进而探讨农业科技园区发展功能定位、功能建设及其对农业科技企业发展的作用等问题,阐释了农业科技园区与农业科技企业发展的互动机制,最后对我国农业科技企业及农业科技园区的互动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灏 曾刚
通过对创新理论以及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理论的回顾,指出了客观存在的各种创新中心以及创新网络的生命周期特征。集群能够促进创新行为的出现,但在集群成长的不同阶段,创新的内容和主体有所不同。结合张江高科技园区中软件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分析了软件产业创新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目前该软件园区中集群创新网络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形成了以国外大型企业、国内大型企业和国内独立自主型中小企业为核心的初级网络模式,需要通过多种途径促进其发展。
关键词:
创新网络 集群 软件业 上海张江高科技园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铧,谢蓓
从产业集群和区域创新系统理论入手,揭示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带的理论动因,并借鉴国外发展高科技园区的经验,总结出发展产业集群所要求的三大要素,为我国培育产业集群要素,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出了一些思路。
关键词:
高科技园区 产业集群 区域创新系统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阜 王喆
农业科技园区是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种富有特色的新的农业发展模式 ,其基本特征是 :具备技术开发、引进、转化及示范辐射等科技创新功能 ,同时具有技术密集和资金密集特点 ,并从生产、管理、营销等各个环节上逐步引导本地农业走上产业化经营之路。园区建设一般包括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等层次的园区发展体系 ,技术开发、引进、转化应用及技术培训的科技创新体系 ,优质高效农产品及加工转化的现代化生产体系及产业化经营管理体系等。园区机制的关键是处理好政府、企业、农民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农业科技园区 特征 发展方向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吴沛良
农业科技园区是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后,涌现出的一种科技与经济一体化开发的现代农业“板块”。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成效明显。但由于各地园区建设总体上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对园区建设的目标、功能定位等重要问题还存在模糊认识,直接影响了园区建设应有的效果。本文以江苏为例将对这些带有方向性的问题作一些深层次的探讨。
关键词:
农业科技园区 建设目标 功能定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肖洪安 王芳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汪川 武岩 桂青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科技型企业融资规模稳步增长,但是科技型企业的融资渠道少,具体表现在产权交易市场、创业板市场、新三板市场发展不完善,这严重阻碍了我国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进程。因此,如何建立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的多层次融资体系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本文重点以北京中关村科技园科技型企业为例,分析现阶段我国科技型企业融资状况,并为现阶段我国科技型企业融资状况提供对策建议。
关键词:
科技型企业 多层次融资体系 中关村科技园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周素萍
高科技中小企业集群生成机制由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构成,宏观生成机制包括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科技环境、社会环境和社会信用体系;中观生成机制包括较长的价值链、柔性化的市场、信用机制、集群的自组织能力、资源禀赋、集群学习能力和集群文化;微观生成机制包括企业家、技术创新和知识型员工。文章以高科技中小企业集群生成机制为理论基础,对中关村科技园区进行了实证研究。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宏起 王丽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