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96)
2023(9705)
2022(7698)
2021(6982)
2020(5917)
2019(13119)
2018(12577)
2017(24707)
2016(12677)
2015(13704)
2014(13125)
2013(13032)
2012(11618)
2011(9949)
2010(10160)
2009(9757)
2008(9941)
2007(8863)
2006(7929)
2005(7406)
作者
(33254)
(27937)
(27779)
(26295)
(17970)
(13089)
(12521)
(10649)
(10457)
(10082)
(9410)
(9266)
(9108)
(8731)
(8649)
(8330)
(8283)
(8159)
(7880)
(7809)
(6785)
(6771)
(6739)
(6548)
(6192)
(6176)
(6154)
(6055)
(5478)
(5457)
学科
(75342)
(72231)
企业(72231)
(59730)
经济(59653)
管理(58109)
业经(26950)
(23508)
方法(23405)
(21844)
(19181)
财务(19167)
财务管理(19154)
企业财务(18170)
农业(16078)
技术(15765)
数学(15129)
数学方法(15004)
(13391)
(13203)
(13177)
中国(13172)
企业经济(12660)
理论(12375)
(12126)
(11585)
经营(11457)
技术管理(10670)
体制(10130)
决策(9280)
机构
学院(182894)
大学(175939)
(81487)
经济(80258)
管理(78960)
理学(67942)
理学院(67419)
管理学(66774)
管理学院(66423)
研究(53084)
中国(44164)
(40124)
(35425)
财经(31557)
(28641)
(28559)
(27861)
科学(27603)
中心(24622)
(24567)
经济学(24301)
商学(23814)
商学院(23614)
业大(23220)
财经大学(23168)
(22285)
经济学院(22032)
北京(21679)
研究所(21561)
农业(21496)
基金
项目(117076)
科学(95946)
研究(91253)
基金(87607)
(73765)
国家(73018)
科学基金(66037)
社会(62242)
社会科(59150)
社会科学(59133)
(46563)
基金项目(46205)
教育(40300)
自然(39953)
自然科(39110)
自然科学(39101)
自然科学基金(38481)
(36925)
编号(36270)
资助(33338)
(31208)
(28740)
成果(28206)
国家社会(26377)
(26325)
(26267)
(25804)
创新(25755)
重点(25631)
人文(24047)
期刊
(96951)
经济(96951)
研究(54657)
(36050)
管理(35560)
中国(34332)
(27874)
科学(22572)
学报(20233)
农业(19086)
业经(19012)
技术(17905)
大学(17372)
(16987)
金融(16987)
学学(16540)
财经(16404)
经济研究(15105)
教育(14972)
(14361)
(12464)
问题(12389)
技术经济(11990)
财会(11497)
现代(10561)
商业(10026)
世界(9930)
(9818)
会计(9806)
经济管理(9141)
共检索到2764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海光  
运用生物学中群落的共生理论分析发现:由于政府的职能让渡和交易成本的节约使集体行动成为可能,使民间商会的存在成为必然,无论在卫星式治理的企业集群中,还是在联赛式治理的企业集群中,民间商会均通过权威治理充当着治理主体的角色,维持着企业集群内部的共生关系。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黄载曦  李萍  
高新技术企业的涌现和大力发展给企业契约理论带来了新的研究课题。本文通过对企业契约性质理论的梳理,得出了企业契约不同于一般市场契约的根本点在于前者是一个关系契约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高新技术企业作为一个特殊的关系契约,其特殊性在于契约的多重性和递进谈判特征的解释。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刚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的成长之谜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由于理论假设的局限性,以新古典经济理论为核心的正统经济学缺乏解释企业成长之谜的分析工具和方法。在借鉴演化经济学最新理论成果的基础上,我们试图通过一个以知识创新为核心的企业主导逻辑的演进框架对企业之谜作出理论解释。我们强调,面对快速变化的外部经营环境,持续创新及其创新性竞争战略的实施是企业获得持续成长的根本途径。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魏剑锋  
企业集群与生物种群现象之间有其类似性。集群中的企业之间、集群与环境之间表现为竞争与共生关系。在这种促进与制约关系的基础上,集群通过改变环境、共同行动、繁衍生息等行为表现出生存优势并按特有规律发展演化。本文重点探讨了集群优势主要表现、产生的原因及集群规模的确定。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梁琦  李晓萍  吕大国  
本文基于融入异质性企业理论的经济地理分析框架,通过引入地区补贴行为对基础模型进行扩展,揭示中国市场一体化进程与区域协调政策影响地区生产率差异和地区经济差距的另一重要机制,即:市场融合过程中,异质性企业的定位选择行为会加剧地区之间的不平衡,并对地区生产率差异产生重要影响,这是不同于规模报酬递增与循环累积效应的另一种机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中国旨在缩小地区差距的区域政策效果不理想的原因。进一步研究表明,欠发达地区的补贴政策总是倾向于吸引低效率企业的进入,虽然能缩小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但是会扩大地区之间的生产率差异,不利于欠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中国市场一体化的背景下...
[期刊] 改革  [作者] 江华  潘旦  
作为民间商会,温州行业协会的经费筹集能力较强、筹集方式多样。影响温州行业协会经费筹集的主要因素有行业协会的自主性程度、产业规模与行业企业构成、行业协会的治理机制与服务水平。在经费筹集过程中,温州行业协会与政府和企业发生了良性互动,规范了运行机制。为进一步提升民间商会的经费筹集能力,现阶段急需改变会费和赞助费的缴纳方式、拓宽经费来源渠道、优化行业协会的组织结构和完善行业协会的治理机制。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薇  李祥  
农业产业集群作为产业振兴的重要助推器,加强其运行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吴川市W村的番薯产业集群发展的考察梳理与归纳总结,研究发现:将关系、资本、制度等农业产业集群治理主体要素嵌入产业振兴的场域,需通过话语、技术、法律等对场域内治理要素赋权。以关系与话语契合实现主体再造、以资本与技术耦合实现资源互补、以制度与法律协调实现功能升级,从而在整体上构建农业产业集群助推产业振兴"主体嵌入-治理赋权"的解释性框架。这一解释性框架发现,做好农业产业集群助推乡村振兴,需要处理好农业产业集群治理嵌入主体要素之间的关系、产业振兴场域内治理要素之间的关系、主体要素与治理要素之间嵌入与赋权的关系。研究结论对阐释和验证农业产业集群助推产业振兴的运行机制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有利于提升农业产业集群治理能力,增强农业产业集群的实效性,助推产业振兴。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薇  李祥  
农业产业集群作为产业振兴的重要助推器,加强其运行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吴川市W村的番薯产业集群发展的考察梳理与归纳总结,研究发现:将关系、资本、制度等农业产业集群治理主体要素嵌入产业振兴的场域,需通过话语、技术、法律等对场域内治理要素赋权。以关系与话语契合实现主体再造、以资本与技术耦合实现资源互补、以制度与法律协调实现功能升级,从而在整体上构建农业产业集群助推产业振兴"主体嵌入-治理赋权"的解释性框架。这一解释性框架发现,做好农业产业集群助推乡村振兴,需要处理好农业产业集群治理嵌入主体要素之间的关系、产业振兴场域内治理要素之间的关系、主体要素与治理要素之间嵌入与赋权的关系。研究结论对阐释和验证农业产业集群助推产业振兴的运行机制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有利于提升农业产业集群治理能力,增强农业产业集群的实效性,助推产业振兴。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雪松  许惠龙  
企业理论研究往往关注三个基本问题:“企业为什么存在、企业和市场的边界是什么”;“为什么企业会有所不同,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不同”;以及这些理论如何被应用于企业以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本文力图在这三个方面作出理论探索:一是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回答企业理论的几个基本问题;二是建立一个基于知识传输的模型,并基于这个模型提出了四个可以检验的命题;三是讨论该模型对战略管理实践的启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华民  吴非  
时下主流观点认为,金融机构与其融资对象之间存在规模对应规则。然而,我们的观察结果是,2008年以来,大银行机构表现出了面向小微企业融资的积极取向,为小微企业融资的金融机构格局出现逆转,上述主流观点之实践异象恒定。我们的推测是,信贷技术水平提高、信用环境改善、监管部门政策偏好以及大银行机构市场布局等,以及由此引致的银行机构利润结构的变化,是上述异象的致因。如此变化所承托的中国银行业结构乃至整体金融结构变迁的政策导向,值得中国金融监管当局的关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蔡宁  杨闩柱  吴结兵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企业集群作为一种地方根植性 (Embedded)网络组织却表现出很强的竞争力 ,并成为许多地区制定经济政策的战略工具。本文从企业集群内在网络关系的视角 ,深入剖析了企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风险问题 ,最后以企业集群生命周期为基点提出了促进企业集群持续发展的一些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生延超  
从共生学的角度而言,技术联盟是一个利益共生体,也包括共生学的三要素,共生单元是联盟企业,共生模式是联盟的合作和运作模式,共生环境是联盟所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因此,从共生学的角度出发考虑中国目前技术联盟共生模式存在的问题并解决它显得非常有意义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华友  丁四保  
治理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适用于国际、国家、社区的不同领域的管理,治理的形式一般有企业治理、区域治理等。产业集群治理的提出与多重背景有关: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产业集群系统的复杂性和产业集群组织失灵的存在。产业集群治理包括外部治理和内部治理。外部治理主要是通过全球价值链治理来进行,而内部治理主要是网络治理。在治理结构中,企业社会责任是一个重要的约束条件。文章分析了企业社会责任与集群治理结构的关系,并以浙江产业集群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从企业社会责任的视角探求产业集群治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石军伟  
关于民营中小企业制度创新过程中企业家如何定位、到底肯定还是否定了企业家以及制度缺失等问题 ,本文从另一个角度做出了客观评述 ,认为民营中小企业家在制度创新时不应只是简单地退休到“幕后”———交出经营权 ,而是应作为企业制度创新的主导力量。因此本文把企业家创新视为民营中小企业制度创新的关键核心部分 ,并提出了相应的战略路径安排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倩倩  陈春良  
本文利用异质自愿捐赠模型扩展了商会本质的讨论。商会可以视为大企业内部治理与外部网络拓展相互替代的结果。异质性程度高的行业,商会较容易围绕"骨干"企业成长起来。企业规模越同质,自愿捐赠形成的商会规模趋于下降,随着企业数目增多偏离社会福利最优的程度也将越大。异质性条件下的商会网络的物理架构更偏向于星型网,进而,这将给商会的政治经济社会学意义评价带来困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