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22)
- 2023(13047)
- 2022(10669)
- 2021(9590)
- 2020(7797)
- 2019(17895)
- 2018(17443)
- 2017(33334)
- 2016(17359)
- 2015(19435)
- 2014(19298)
- 2013(19259)
- 2012(17954)
- 2011(15991)
- 2010(16586)
- 2009(15432)
- 2008(15657)
- 2007(14205)
- 2006(12828)
- 2005(12011)
- 学科
- 济(84143)
- 经济(84055)
- 业(82183)
- 企(76229)
- 企业(76229)
- 管理(67258)
- 业经(31685)
- 方法(28787)
- 农(26294)
- 中国(24832)
- 财(24124)
- 贸(23367)
- 贸易(23346)
- 地方(23164)
- 易(22590)
- 技术(21714)
- 数学(19280)
- 数学方法(19177)
- 农业(18861)
- 务(18320)
- 财务(18301)
- 财务管理(18284)
- 企业财务(17233)
- 制(17168)
- 理论(15893)
- 和(15754)
- 策(15364)
- 划(14394)
- 技术管理(14151)
- 发(12812)
- 机构
- 学院(254719)
- 大学(246362)
- 济(112815)
- 经济(110602)
- 管理(103458)
- 理学(87084)
- 理学院(86181)
- 管理学(85313)
- 管理学院(84801)
- 研究(82833)
- 中国(66604)
- 京(54996)
- 财(50638)
- 科学(45956)
- 江(41423)
- 所(40587)
- 财经(38937)
- 农(38105)
- 中心(37742)
- 研究所(35801)
- 北京(35585)
- 经(35109)
- 州(33232)
- 经济学(32674)
- 业大(32568)
- 范(31925)
- 师范(31687)
- 院(30188)
- 商学(29897)
- 商学院(29608)
- 基金
- 项目(158134)
- 科学(126835)
- 研究(123696)
- 基金(112781)
- 家(95108)
- 国家(94088)
- 科学基金(83205)
- 社会(80822)
- 社会科(76770)
- 社会科学(76755)
- 省(64693)
- 基金项目(59700)
- 教育(54257)
- 划(51738)
- 编号(51203)
- 自然(49859)
- 自然科(48739)
- 自然科学(48732)
- 自然科学基金(47954)
- 资助(43757)
- 成果(40874)
- 发(40359)
- 创(39612)
- 业(36589)
- 创新(35875)
- 课题(35166)
- 重点(35035)
- 部(33899)
- 发展(33848)
- 展(33289)
- 期刊
- 济(138436)
- 经济(138436)
- 研究(79662)
- 中国(58060)
- 管理(46350)
- 财(41872)
- 农(36972)
- 科学(31056)
- 学报(29111)
- 教育(28953)
- 业经(26151)
- 融(26048)
- 金融(26048)
- 技术(25741)
- 农业(25683)
- 大学(23992)
- 学学(22102)
- 经济研究(21357)
- 财经(19532)
- 问题(18804)
- 贸(18476)
- 经(17138)
- 业(16360)
- 国际(16203)
- 技术经济(15752)
- 商业(14572)
- 图书(14383)
- 世界(14178)
- 现代(13901)
- 科技(13241)
共检索到4115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Documents Publishing House)
[作者]
杨松华 魏莉霞 刘秀英
企业集群理论正在指导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企业组织创新的伟大实践。本文着重应用这一理论分析文化企业集群的功能,建立北京文化服务企业集群的现有基础,及其带动北京文化服务贸易跨越式创新发展的重要意义及实现途径。
关键词:
企业集群 文化服务 创新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晓宇
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总体方案》(下称《方案》),决定在15个地区开展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的基础之上,新增北京、雄安新区两个试点地区。这是商务部6月19日召开的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传递出的信息。商务部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司司长冼国义在发布会上表示,《方案》明确深化试点期限为
关键词:
商务部 试点地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付鑫 张威 李俊 邵宇佳
文章以2007—2019年中国服务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2016年起实施的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所具有的"准自然实验(Quasi-Natural Experiment)"性质,使用双重差分法(Difference-in-Difference)实证检验了中国服务开放对服务企业效率的影响,并进一步讨论了中国服务开放影响服务企业效率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中国服务开放显著提高了服务企业效率,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地区的服务企业效率提升约14.8%;中国服务开放对于外资及非国有服务企业、新兴服务企业、东中部地区服务企业效率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此外,研究发现技术创新能力提高是中国服务开放促进服务企业效率提升的重要作用机制。文章不仅系统评估了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建设的政策效果,而且为促进我国服务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政策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江 陶磊 罗丹 吴莉
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我国现阶段"互联网+文化贸易"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通过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并实证分析得出,互联网对中国文化贸易的发展总体呈现促进作用,但对文化产业中某些行业不具有影响或具有负影响作用。根据结果,提出进一步促进文化贸易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杨剑 顾学明
服务贸易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际经贸合作的重要领域,促进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有利于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对标和引领国际经贸新规则,培育国际合作与竞争新优势。从国际比较来看,我国服务贸易规模较大但发展质量不优,开放力度不断增强但水平尚存差距,政策支持力度较大但要素开放不足,发展环境持续优化但管理仍需完善。未来,促进服务贸易开放发展,要把握好"自主开放、系统开放、精准开放、先进开放、安全开放"五大策略,进一步提升重点领域开放水平、发挥开放平台引领作用、加强服务贸易国际合作、完善扩大开放管理制度,通过高水平开放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为构建新发展格局贡献"服务力量"。
关键词:
高水平开放 服务贸易 创新发展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孙鹏 李岱军
本文基于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这一准自然实验,采用2009—2019年地级市层面数据构建FDI质量评价体系并采用熵值法进行测算,进一步运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了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营商环境与FDI质量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发现: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政策显著提升了FDI质量,该结论经过安慰剂检验、工具变量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政策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了FDI质量,且主要通过政策环境、创新环境以及绿色环境改善的渠道进行传导;利用三重差分法考察发现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并未与其他开放政策产生叠加效应。本研究为各地区如何通过服务贸易发展提升FDI质量提供了经验依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程中海 乔智宏
将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作为服务贸易发展的准自然实验,利用2007—2021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考察服务贸易发展对劳动力就业规模与就业结构的因果效应。研究发现: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建设能显著扩大就业规模,并优化产业层面与技能层面的就业结构。在克服内生性问题、排除异质性处理效应、控制城市特征与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服务贸易发展能通过出口增长、创业活跃度提升与劳动力流动渠道对就业规模产生影响,并通过产业结构高级化与技术创新等途径对就业结构产生影响。异质性分析发现,服务贸易创新试点政策的就业效应在行政等级更高、地理区位更具优势、经济发展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更高的城市更为明显。空间效应分析表明,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政策的就业效应具有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论为利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促进“稳就业”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郭永辉
集群创新文化因素是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集群间创新能力差异的重要根源。本文从产业集群视角分析了集群创新文化的内涵,提出集群创新文化包括价值创新文化、制度创新文化和环境创新文化,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析了集群创新文化对集群创新的内在作用机制,以及产业集群创新对创新文化的作用机制,探讨了集群创新文化与产业集群创新的协同发展路径。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斌
回顾2020年2020年的外贸能够走出一个漂亮的反转,也有点出乎我们自己的意料。年初的时候,我们感觉压力巨大,总书记讲要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我们在学习领会的时候也谈到这个问题,说明中央对外贸是有期待和要求的。当时那个形势下,我们既面临着外部环境的影响,也面临着疫情的冲击,当时大家觉得形势非常严峻,
关键词:
市场采购 疫情防控 新业态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侯伟丽
企业环境责任成为近年来国际贸易领域人们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议题。文章分析了在经济全球化和环境运动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企业环境责任新的发展趋势,并对我国如何采取积极措施,促进企业承担环境责任、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国际贸易 企业环境责任 贸易壁垒
[期刊] 改革
[作者]
姚战琪
将三重差分模型与空间计量回归分析相结合,系统研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政策在服务贸易开放中的角色和地位如何影响绿色创新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政策对绿色创新具有正向影响。三重差分检验结果发现,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对绿色创新效率的提升效应呈现差异性:与创新产出较少的地区相比,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政策对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在创新产出较多的地区相对更大;与劳动生产率较低的地区相比,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政策对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在劳动生产率较高的地区相对更大;与不受到国务院督查激励的地区相比,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政策对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在获国务院督查激励的地区相对更大。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政策不仅对本城市绿色创新有正向影响,而且对周边城市的绿色创新有正向影响。应进一步发挥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政策对生产率增长的促进作用,不断完善法律约束机制,正向调节对外贸易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顾振华
发展需要开放,针对服务业出台的开放举措能否促进整个服务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值得深究。本文将ESG表现视为可持续发展的衡量指标,以“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为准自然实验,利用2012年至2021年中国服务业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服务业开放促进了服务类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该影响效应不仅在地区、行业和产权性质上存在异质性,而且会辐射上游产业链;扩大开放、创新模式和加强监管是政策传导的影响机制。本文结论为服务业开放的积极影响提供了数据支持,并提出扩大政策试点范围、强调产业间关联性和明确政策传导路径等建议。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张春宇
近年来,我国服务贸易发展迅速,但服务贸易逆差大,新兴服务出口规模还比较小,服务贸易总体国际竞争力不足。自贸试验区建设与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的交集使得部分自贸试验区可以同时开展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由此带来的政策叠加效应为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探索服务贸易发展新路提供了优越的政策环境。本文认为,面向自贸试验区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的税收政策应该以我国服务贸易发展中存在的竞争力不足、结构不合理、服务出口规模有待扩大等问题为出发点,立足于为服务贸易发展服务,从完善涉税服务、改进税收杠杆、理顺税收制度等多个方面做好服务贸易的涉税服务保障,培育和发展新兴服务型企业,提高服务型企业竞争能力。
关键词:
自贸试验区 服务贸易 税收政策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群
本文首先考察了世界服务贸易结构发展的一般规律,探讨了服务贸易结构创新升级与金融支持之间的关系,接着分析了近年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梳理了其创新发展上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市场占有率与贸易大国的地位不相称;双向开放力度不均衡,服务贸易主要依赖于进口;重点产业仍以传统服务业为主,不符合全球服务贸易结构向资本、技术密集型现代服务贸易行业转型的趋势;管理理念、管理机构和管理手段不健全。进而分析了配套金融服务措施的不足:政策性金融支持力度低;银行贸易融资产品集中在进出口货物贸易领域;银行信贷投向有偏差。针对以上情况需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利用金融服务的导向作用,在扩大出口,优化服务贸易产品结构,提...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兆磊 尹叶叶 王高洁
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新时期实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落脚点。需要厘清自由贸易试验区与构建新发展格局之间的内在关系,以此促进二者之间的有效衔接。通过分析经济循环周期与自由贸易园区的双向演化,探寻新发展格局下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的新要求,并结合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区位优势、发展定位等因素,提出开展跨境电商新模式、"公铁空"联运新物流、数字经济新业态、"自贸区+"新局面的实施路径,助力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启创新升级新征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