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73)
2023(9088)
2022(7430)
2021(6679)
2020(5703)
2019(12355)
2018(12201)
2017(23744)
2016(12386)
2015(13641)
2014(12908)
2013(13005)
2012(11696)
2011(10185)
2010(10447)
2009(10000)
2008(10228)
2007(9492)
2006(8328)
2005(7664)
作者
(33399)
(27988)
(27878)
(26034)
(17834)
(12988)
(12496)
(10716)
(10383)
(10066)
(9317)
(9276)
(9148)
(8717)
(8490)
(8410)
(8301)
(8095)
(7892)
(7834)
(6797)
(6778)
(6678)
(6390)
(6351)
(6262)
(6188)
(6027)
(5598)
(5368)
学科
(77589)
(74768)
企业(74768)
(61714)
经济(61641)
管理(58639)
业经(28835)
方法(23425)
(20986)
技术(20611)
(20405)
(17589)
财务(17585)
财务管理(17576)
企业财务(16621)
农业(15481)
数学(14968)
数学方法(14907)
技术管理(13636)
(13410)
中国(13198)
(13145)
企业经济(12930)
理论(12667)
产业(12507)
(12474)
(12334)
经营(11851)
地方(11355)
(11042)
机构
学院(181628)
大学(172285)
(83165)
经济(81977)
管理(81346)
理学(69734)
理学院(69219)
管理学(68694)
管理学院(68348)
研究(51554)
中国(42910)
(37560)
(34852)
财经(29528)
(28956)
科学(27669)
(26629)
(26601)
商学(24504)
商学院(24302)
(24127)
经济学(24108)
中心(23674)
业大(23116)
(22536)
经济管理(22355)
经济学院(21776)
北京(21517)
财经大学(21383)
研究所(21257)
基金
项目(114846)
科学(94676)
研究(89255)
基金(84484)
(70548)
国家(69848)
科学基金(64009)
社会(60449)
社会科(57604)
社会科学(57594)
(48462)
基金项目(45346)
自然(39070)
教育(38472)
自然科(38249)
自然科学(38242)
自然科学基金(37708)
(37086)
编号(34957)
(32392)
(32158)
资助(31942)
创新(28794)
(26839)
成果(25940)
(25040)
国家社会(24971)
重点(24939)
(24746)
课题(23490)
期刊
(99639)
经济(99639)
研究(52680)
管理(39237)
中国(35998)
(33394)
(26321)
科学(21617)
业经(20412)
技术(19564)
农业(18323)
学报(17565)
(15921)
金融(15921)
经济研究(15273)
财经(15250)
大学(14973)
学学(14414)
教育(13895)
技术经济(13672)
(13484)
(12798)
问题(12616)
商业(11287)
现代(11200)
科技(11002)
财会(10610)
经济管理(9962)
世界(9546)
(9337)
共检索到2752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袁丹  雷宏振  
用组织距离衡量虚拟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的"组织接近",在双寡头古诺模型的分析框架下,研究组织距离对虚拟产业集群内企业的创新水平、产量和利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完全信息情况下,虚拟产业集群内企业的创新投入水平越高,则企业联合利润越大;在不完全信息情况下,集群内企业的均衡产量都是其创新投入水平的增函数,但若逆需求函数的斜率较大,则不完全信息对不拥有完全信息的企业的影响较小。最后求得要实现集群内企业的均衡产量随着组织距离的加大而增加则企业的创新水平要满足的条件。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郑彦  
产业集群内的合作创新是在一定制度框架下构成的组织模式中进行的,它涉及到复杂的知识网络和社会关系网络。通过对静态的组织模式研究发现,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内部的专业化分工程度,集群中既存在分工对集群合作创新施加影响,也同时存在集群合作创新促进分工深化的反馈并改变原有组织模式的过程。通过对其组织模式与合作创新所处阶段进行动态研究,则得出”少数龙头企业+众多中小企业”的集群组织模式是形成完善的集群合作创新网络的前提的结论,这也是我国众多传统产业内部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趋势所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珺  岳芳敏  
通过考察广东南海西樵纺织专业镇的技术服务组织帮助企业形成创新能力的过程,本文指出了新产品交易作为集群内的中小企业从模仿转向创新的一个阶梯,其中,中小企业是新产品的需求者,而政府扶持的技术服务组织则是新产品的供应者。概括了西樵技术服务组织作为有效的新产品供应者的3个特征,即双重性的组织设计、专用性的进入路径与适应性的职能转换,进而解释了技术服务组织从以新产品交易为主向以技术服务为主转变的阶段与机制。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朱涛  
集群有利于降低合作创新的交易成本、获得合作伙伴的隐性知识。企业选择合作创新,其动机主要是解决技术的外部性、分担研究开发成本和风险、获得合作伙伴的缄默性知识、实现技术转移以及获得巨大的国内和国际市场等。对合作创新的博弈分析表明,企业要形成合作创新的联盟,该联盟必须满足超可加性;否则,其成员没有动机形成联盟,已经形成的联盟也将面临解散的威胁。合理的利益分配方案是合作创新的基础。该方案是合作各方讨价还价的结果。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可侠  
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相对大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优势,尤其在产业配套生产能力越强、产业结构越合理、产业整体水平越高的地方,中小企业创新的成果越显著。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制约因素出发,文章认为,发展产业集群是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有效途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蔡猷花  陈国宏  蔡彬清  梁娟  
以影响链式产业集群创新网络中合作者决策的因素为变量,构建了链式产业集群企业创新合作意愿度影响因素模型,并运用演化博弈理论研究了集群企业创新合作行为的演化过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在链式产业集群环境下,企业的知识整合能力、合作风险系数和知识创造系数与创新合作意愿度负相关;共享知识中互补性知识比例与创新合作意愿度正相关。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向东  丁慧平  
本文认为,集群经济条件下,企业技术创新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动力激发和能力提升两个方面;其中动力激发主要有"面对面"的市场激励、需求激励、竞争激励与针对性的政府激励和集群文化激励;集群型企业家具有明显的区域文化特征、创新优势及示范效应,更具有竞争意识和竞争优势;集群内企业家的创新活动主要沿着地方企业网络及企业家之间的私人和公共网络扩散。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高闯  潘忠志  
产业集群内企业的创新行为是一种复杂的动态博弈,企业具体创新模式的选择取决于不同模式下创新成功后的收益与风险的比较。应用博弈论理论分析了集群内企业的创新博弈行为,指出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在技术创新开发活动中是趋于合作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缪胜光  陈国宏  
以问卷方式抽样调查了福建福清光电产业集群内的27家企业,收集了其技术创新与知识管理的相关信息。运用云理论将问卷调查中技术创新能力的模糊性评价以及随机性评价转换成具有解释意义的具体数值,并进行综合考量,判定出该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能力水平,说明了云理论的适用性,丰富了集群评价的内容。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万幼清  王云云  
本文通过构建基于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系统,深入剖析在协同创新系统中企业间竞合关系的动因、影响因素和类型,探究在不同竞合关系类型下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方式的选择,以期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严复雷  
企业技术创新与产业集群有着明显的互动机制,产业集群是技术创新的有效载体和组织形式,而技术创新导致了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文章就产业集群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机理进行了研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林洁  
产业集群内企业的合作创新实质上是一个动态演化发展过程。通过构建产业集群合作创新动态博弈模型,揭示了产业集群合作创新的动态演化过程和演化的内在机理,认为产业集群合作创新的演化方向取决于参与合作创新的时点收益,而产业集群内参与合作创新的企业的比例对产业集群合作创新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产业集群内参与合作创新的企业比例不会无限扩张,会稳定在一定边界。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杨剑  王树恩  
针对产业集群内企业在研发中创新和模仿的策略选择问题,建立了产业集群内企业创新和模仿的博弈模型,分不同的时间区间计算出企业在创新和模仿策略下的收益,解出了企业创新选择的混合策略解,从而为产业集群内企业技术创新的战略选择提供了理论参考,并对进一步加强产业集群的创新动力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唐敏  张廷海  
本文从产业集群创新优势理论的探讨出发,在建立我国中小企业集群成长的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维度构架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我国目前产业集群创新优势的缺失及其对我国中小企业集群效率的制约与影响;并从政府、集群和企业的角度,提出了我国中小企业集群效率改进的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