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89)
- 2023(10980)
- 2022(9092)
- 2021(8298)
- 2020(7087)
- 2019(15656)
- 2018(15410)
- 2017(30438)
- 2016(16560)
- 2015(18361)
- 2014(18440)
- 2013(18132)
- 2012(16761)
- 2011(14838)
- 2010(15701)
- 2009(15644)
- 2008(15001)
- 2007(13660)
- 2006(12395)
- 2005(11625)
- 学科
- 业(84280)
- 企(78333)
- 企业(78333)
- 管理(72460)
- 济(69612)
- 经济(69491)
- 财(29649)
- 业经(28106)
- 方法(26273)
- 农(25866)
- 务(21668)
- 财务(21639)
- 财务管理(21614)
- 制(21538)
- 企业财务(20492)
- 数学(18319)
- 策(18261)
- 农业(18218)
- 数学方法(18111)
- 技术(17022)
- 中国(16839)
- 体(15754)
- 划(15176)
- 体制(13811)
- 理论(13654)
- 和(13600)
- 企业经济(12415)
- 银(12366)
- 银行(12353)
- 经营(12239)
- 机构
- 学院(242534)
- 大学(235148)
- 济(105640)
- 经济(103560)
- 管理(99073)
- 理学(83742)
- 理学院(83026)
- 管理学(82117)
- 管理学院(81649)
- 研究(75562)
- 中国(62960)
- 财(56142)
- 京(48147)
- 财经(42380)
- 科学(40633)
- 江(39648)
- 经(38263)
- 农(37954)
- 所(37052)
- 中心(34916)
- 研究所(32328)
- 经济学(31209)
- 业大(31158)
- 财经大学(30885)
- 州(30360)
- 北京(30166)
- 农业(29446)
- 商学(28528)
- 商学院(28259)
- 经济学院(27973)
- 基金
- 项目(147367)
- 科学(119010)
- 研究(113998)
- 基金(108390)
- 家(91031)
- 国家(90111)
- 科学基金(80227)
- 社会(74122)
- 社会科(70283)
- 社会科学(70268)
- 省(58664)
- 基金项目(56456)
- 教育(51948)
- 自然(50163)
- 自然科(49023)
- 自然科学(49012)
- 自然科学基金(48219)
- 划(47401)
- 编号(46573)
- 资助(43905)
- 成果(38476)
- 制(34908)
- 业(34665)
- 创(34165)
- 部(33544)
- 重点(32442)
- 课题(32343)
- 发(31597)
- 创新(30997)
- 性(30841)
- 期刊
- 济(129669)
- 经济(129669)
- 研究(75887)
- 中国(50386)
- 财(48815)
- 管理(44456)
- 农(37779)
- 科学(29478)
- 融(28730)
- 金融(28730)
- 学报(27999)
- 农业(25391)
- 业经(23343)
- 教育(23159)
- 大学(23136)
- 技术(22963)
- 学学(22087)
- 财经(21981)
- 经济研究(19545)
- 经(18936)
- 问题(16111)
- 业(15175)
- 财会(13990)
- 技术经济(13841)
- 贸(13494)
- 现代(13391)
- 世界(12621)
- 会计(12089)
- 国际(11976)
- 商业(11649)
共检索到3828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于左
本文在反思德隆危机的基础上,探讨了企业集团的特性、不当市场行为及其根源。认为企业集团具有“企业”与“市场”双重属性,这一本质属性决定了在企业集团内部企业间边界模糊。企业间边界模糊容易滋生转移定价、逃废债务、操纵股市等不当市场行为。而企业间边界模糊与市场势力相结合更容易导致企业集团产生垄断行为。企业集团规制政策需要从企业集团的特性及不当行为产生的根源入手。
关键词:
企业集团 边界模糊 市场势力 规制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赵景华 黄咏梅
以企业集团母合关系理论为指导,首先诠释了基于母合关系的企业集团危机概念及其内涵,并在此基础上对因母合劣势而导致的集团危机形成的诱因进行了具体剖析,最后运用企业危机管理理论就企业集团这种高级组织形式出现的危机现象从应对和防范两方面分别提出了相应管理举措。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余浪 聂梓 田丽媛
财务危机会使同一集团内的成员受到影响,本文选择拥有两家及以上的集团控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考察财务危机在企业集团公司的传染效应。研究发现,当集团内某一成员企业陷入财务危机时,这一因素将传递到其他成员企业,使其他成员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的可能性加大;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可以抑制财务危机的传染效应,成员企业与财务危机企业的距离越近,财务危机的传染效应越明显;成员企业与危机企业的行业相同,财务危机的传染效应越大,但该效应只在财务危机出现的第一年和第二年显著,考虑企业集团成员企业财务危机的传染效应可以有效提升财务危机预测模型的预测能力。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黄鹏 陈志波
在中国经济市场化过程中,企业集团这种新型的企业形式面临着机遇与挑战。本文结合我国企业集团现状,初步设计了企业集团危机管理系统,以有助于我国企业集团的决策层更好地预防与对付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危机
关键词:
企业集团,危机管理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叶陈云 陈乐怡 孙海英
近30余年来,世界范围内接二连三爆发的经济或金融危机先后直接与间接给我国经济及国内众多企业集团公司的战略发展与正常运营带来了巨大冲击与影响,危机的快速扩散性、广泛危害性与巨大破坏性令众多的企业高管深感危机与忧虑。本文首先深入剖析了经济"寒冬"周期中我国企业危机与机遇并存的二元性管理特征,进而分析了经济下行期间我国企业集团公司危机管控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及成因,最后基于我国企业集团危机管控的现实状况与相关环境,提出了我国企业集团公司管理层应对"寒冬"期危机的策略,目的是为我国企业集团公司高管与决策者理性应对企业经营危机及相关风险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与启示。
关键词:
经济下行 集团公司 危机管控 改进策略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黎玉琴
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所处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更加复杂、多变,面临的危机越来越多。如何管理企业危机是现代企业面临的新挑战。本文以2006年我国发生的“欣弗危机事件”为例,首先介绍此事件发生过程中的管理内容;其次从管理视角反思该危机事件中的得失;最后为企业管理危机提供几点参考性策略。
关键词:
危机 欣弗危机事件 利益相关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文宁
伴随着企业集团组织规模的扩大,财务风险的危害性与传导性增强,如何控制企业集团的财务风险成为广泛关注的课题之一。文章基于契约理论剖析了财务预警的本质属性,并将其纳入企业集团的风险管理框架中,构建了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的财务预警分析框架体系,以期为促进我国企业集团的财务风险管理实践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企业集团 财务预警 契约理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秉成 余浪 王志涛
针对企业集团成员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风险传染问题,研究了我国企业集团内部是否存在财务危机传染效应及治理效应,并进一步探讨了企业集团内部财务危机传染路径。研究发现,企业集团的财务危机传染效应确实会伴随着集团内部成员企业财务危机的发生而出现;集团良好的控制制度和资本市场效率可以降低财务危机传染效应,而高管兼任人数会增加财务危机传染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集团财务危机通过增加商品与劳务关联交易、资金与担保类关联交易和负债融资成本来进行财务危机传染。
关键词:
企业集团 财务危机 传染效应 治理效应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刘博
由美国大公司所组成的金融集团,其资本结构已成为今天世界经济体系的主导形式。这种资本结构有时把创造价值的生产过程,同占有和获取这种价值的过程相分离。大公司成为金融市场的主角,导致生产性投资下滑,而金融投机资金的比例不断上升,加剧了金融的不稳定性。在这种由美国大企业集团的资本在金融自由化过程中构建的社会关系中,只有美国可以为所欲为,其他国家的经济活动则受到极大的制约。中国的大企业要在化解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强化自己的地位。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银莉 陈收
在剖析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的成因和传导机理的基础上,考察影响集团成员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的概率及其外溢成本的相关因素,实证结果表明集团成员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确实给关联成员企业带来负面的外部性影响,而大股东的资金支持行为对控制集团内部财务风险的蔓延有积极作用,可以减少成员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概率。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张强
当前大型企业集团“爆雷”事件层出不穷,国企、民营和合营企业概莫能外,巨额债务违约有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隐患。本文分析了海航和恒大等典型大型企业集团由盛及衰的过程,发现投资激进,经营不善,以高杠杆高负债驱动增长,隐匿表外负债,关联方违规占用和转移资产,控股金融机构作为融资工具是大型企业集团财务危机的主要原因,提炼出预警大型企业集团财务危机需要着重关注的指标和特征,据此提出需要重点审计的事项,从审计角度构建揭示和预警大型企业集团财务危机的模型。并围绕防范化解大型企业集团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建议相关部门完善特殊目的实体相关会计准则及信息披露制度,审计机关着力揭示大型国有企业集团财务造假、虚假去杠杆和债务风险等问题。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牛润楷 余浪 李秉成
本文使用企业集团为研究样本,从内部市场机制视角,分析了内部资本市场信息在企业财务危机预测过程中是否能够提供增量信息。研究发现,反映企业集团基本财务状况、极端财务事件信息的指标能提供增量信息,从而有效地提高财务危机预测能力;在考虑内部资本市场效率差异之后,财务危机预测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进一步对独立样本进行研究,发现上述研究结论仅对企业集团公司有效,而对非企业集团公司无效。
关键词:
企业集团 内部资本市场 财务危机预测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和平 马芳
一、引言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许多企业为增强竞争力不断地进行资本扩张、兼并重组进而发展成为资本结构复杂、资产规模剧增、管理层次庞大、风险高的企业集团。企业集团在享受着机遇的同时也潜伏着危机,如何帮助企业尽早发现及有效规避财务危机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国内外较有影响的财务预警方法已有十几种之多,财务预警研究呈现出多角化的发展态势。然而财务预警研究模型的高判别率并未转化为现实中的高预测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量
一、股份制企业集团与我国企业集团的股份改组 企业集团的股份制改组有两重含义,一是包括核心企业在内的各企业集团进行股份制改组,即通过股份制规范将各成员企业改组为同质的股份制企业;二是主要通过核心企业向成员企业的参股和成员企业之间的相互参股构成整个企业集团不可分割的资产纵向和横向联系网。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吴木洋
文章基于深沪上市公司2006—2015年的数据,使用递归模型研究"产业政策支持→企业投资增长→企业财务危机"的形成机制。研究发现:在不考虑产业政策滞后性的情况下,鼓励性产业政策会降低企业当期陷入财务困境的可能性;随着滞后期的延长,鼓励性产业政策却导致企业未来两年和三年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增加;当国家发布产业政策后,政策支持行业内的企业会考虑增加投资,加速企业的发展;获得产业支持的企业增加投资,从而使未来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增加;与国有企业相比,产业政策对企业财务危机的影响在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明显。基于上述结论,对于管理者来说,在考虑国家政策时,要注重企业的长远发展,避免盲目投资。这样才能有利于不断提升企业价值,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产业政策 投资行为 财务危机 企业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