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77)
- 2023(16280)
- 2022(13808)
- 2021(12949)
- 2020(10987)
- 2019(25356)
- 2018(25260)
- 2017(48601)
- 2016(26497)
- 2015(29945)
- 2014(29692)
- 2013(29462)
- 2012(26528)
- 2011(23512)
- 2010(23726)
- 2009(22223)
- 2008(22393)
- 2007(19836)
- 2006(17523)
- 2005(15852)
- 学科
- 济(110992)
- 经济(110863)
- 业(102082)
- 管理(96501)
- 企(93409)
- 企业(93409)
- 方法(52466)
- 数学(42109)
- 数学方法(41392)
- 财(34253)
- 业经(33622)
- 农(31438)
- 中国(25805)
- 务(25534)
- 财务(25443)
- 财务管理(25407)
- 企业财务(24083)
- 理论(23396)
- 农业(22106)
- 制(21668)
- 技术(21387)
- 学(20459)
- 和(20285)
- 地方(19697)
- 划(19162)
- 策(18479)
- 贸(17976)
- 贸易(17965)
- 易(17417)
- 银(15837)
- 机构
- 学院(377384)
- 大学(373829)
- 管理(157953)
- 济(149476)
- 经济(146178)
- 理学(135218)
- 理学院(133843)
- 管理学(131487)
- 管理学院(130784)
- 研究(115659)
- 中国(91034)
- 京(80054)
- 科学(71548)
- 财(71401)
- 农(58675)
- 所(57439)
- 江(56707)
- 财经(56233)
- 业大(54548)
- 中心(52966)
- 研究所(51858)
- 经(51065)
- 北京(50447)
- 范(46722)
- 师范(46318)
- 州(46033)
- 农业(45852)
- 经济学(43604)
- 院(42107)
- 商学(41988)
- 基金
- 项目(250238)
- 科学(198119)
- 研究(185262)
- 基金(181332)
- 家(156365)
- 国家(154980)
- 科学基金(135678)
- 社会(115715)
- 社会科(109692)
- 社会科学(109659)
- 省(99443)
- 基金项目(95691)
- 自然(88996)
- 自然科(86990)
- 自然科学(86974)
- 教育(85629)
- 自然科学基金(85407)
- 划(81921)
- 编号(76447)
- 资助(75361)
- 成果(60954)
- 重点(55338)
- 部(54538)
- 创(54257)
- 发(52632)
- 课题(52211)
- 创新(49973)
- 项目编号(47699)
- 科研(47423)
- 教育部(47181)
- 期刊
- 济(168840)
- 经济(168840)
- 研究(109102)
- 中国(72892)
- 管理(64698)
- 财(59312)
- 学报(53773)
- 农(53506)
- 科学(51547)
- 教育(42669)
- 大学(41675)
- 学学(39243)
- 农业(37191)
- 技术(37016)
- 融(31729)
- 金融(31729)
- 业经(29327)
- 财经(27830)
- 经济研究(25621)
- 经(23903)
- 业(23253)
- 问题(21350)
- 技术经济(21014)
- 现代(18629)
- 图书(18455)
- 财会(18183)
- 科技(17874)
- 理论(17657)
- 商业(17557)
- 统计(17305)
共检索到5594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邹志勇 武春友
企业集团内部成员之间的协同能力决定了企业集团的协同经济绩效。本文从集团企业的整体角度出发,运用协同理论,深入探究了集团企业管理协同能力的内涵与构成;通过实证研究,系统剖析了集团企业管理协同能力的构成层次以及各层次的支撑因素;在此基础上,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构建了集团企业管理协同能力理论模型,以期对集团企业提升协同能力,提高集团整体运行绩效提供理论指导与实践依据。
关键词:
企业集团 协同能力 理论模型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丁铭华
论文提出的基于协同管理思想的企业集团资源跨组织资源共享与协同管理环状模型,涵盖了企业集团资源协同的形成机制、运行机制、进化机制和反馈机制。通过对四类机制的分析,详细讨论了环状模型的体系结构,并对各机制间的协同效应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机制 企业集团 协同管理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邹志勇 武春友
本文首先提出了企业集团协同能力的概念,然后利用SPSS(因子分析的方法)、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给出了企业集团协同能力的理论模型和评价模型,并计算了企业集团协同能力指数。建立评价体系和模型的目的,是为企业集团评估自身的协同能力,提供理论基础和实现途径。
关键词:
协同能力 理论模型 评价体系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赵永杰
大型企业集团的兴衰已成为国家经济实力兴衰的表征,研究其动态能力成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目前对于动态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一般企业,少有扩展到作为中间组织的企业集团。文章基于系统协同的研究视角,分析了企业集团动态能力成长路径,进而从母公司层、子公司层和职能活动层三个不同层面构建了企业集团动态能力成长模型及实施机制,旨在深化动态能力理论研究,为我国企业集团适应环境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企业集团 动态能力 系统协同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冯自钦
在适应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变化的过程中,需要重新审视企业集团的价值创造因素、能力和水平,财务协同控制正是企业集团价值效应的动力和来源。结合企业集团的有关调查数据,构建企业集团财务协同控制模型,并运用AMOS17.0软件对模型进行设定、估计和评价。实证分析表明:财务战略协同控制、财务资源协同控制和财务关系协同控制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协同控制耦合系统,对于企业集团的价值效应产生具有联动作用机制,企业集团应充分结合自身实际,发挥财务协同控制管理职能,保证这一系统的有效运行。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应可福 薛恒新
本文从协同学的角度,分析了企业集团管理中的协同效应,包括组织协同、财务协同、资产协同、信息协同、管理协同、业务协同、技术协同等。并进一步提出了充分发挥集团协同效应的途径,即从选择好成员企业、重构企业集团流程、重组企业集团组织机构、建立和完善集团集成化协同信息管理系统及培植集团文化等方面着手。
关键词:
企业集团 协同 协同效应 供应链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傅元略
本文以集团企业的现金流量表及其特性为基础 ,揭示了集团资产、负债和权益协同管理与集团现金流协同效应的关系 ,建立了度量经营活动现金流协同效应的模型 ,分析了模型中效应参数之间的关系。同时 ,提出了企业集团的投资现金流和融资现金流协同效应度量的命题。最后 ,对企业集团智力资产对经营活动现金流协同效应的贡献进行探讨。这些模型和命题的创立为企业集团度量和分析协同管理效应提供了一套便利的方法。
关键词:
协同管理效应 现金流 效应度量模型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韩静 吴应宇
企业集团一直是学术界与企业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文章在分析企业集团资源概念与特点基础上,提出企业集团资源协同的概念及其内部有机构成,探讨企业集团资源协同对价值创造的作用,并剖析企业集团资源协同的价值创造实现过程。
关键词:
企业集团 资源协同 价值创造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丁铭华
本文在分析企业集团管控特点的基础上,研究了协同与管控的内在逻辑联系,指出新的经济条件下必须要有新的管控路径变革,并结合发展协同经济的要求,构建了"协同一集成一管控"的发展模型,对集团管控发展路径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协同经济 企业集团 管控路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鲍明铭 刘明忠
随着企业集团化、国际化以及产融结合的发展态势,大型企业集团相对于单体企业而言,其所面临的风险类型及风险形成机理都发生了重大的改变。结合大型企业集团的特征,本文考察了大型企业集团所面临的风险类型及其形成机理,提出了一个大型企业集团风险管理的模型,并结合具体企业风险管理案例,进一步分析了模型中风险管理要素实现的具体途径,指出理顺企业集团产权关系是实现大型企业集团风险管理的基础。
关键词:
企业集团 风险管理 产权关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唐珺珺 白庆华
文章探讨了协同商务的定义、中小企业的特点和主要运作形式,以及中小企业协同商务转变模型,说明了中小企业如何在选择集群战略或虚拟企业战略后向协同商务发展的一种过程。
关键词:
协同商务 中小企业 集群 虚拟企业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子龙 谭清美 许箫迪
运用生态位理论研究区域集群企业与资源要素之间的功能关系,分析集群企业协同竞争的生态学基础。通过建立生态位协同演化模型对区域经济系统中两集群企业之间的协同竞争关系及其演化路径进行深入研究。特定集群企业要求特定生态位,特定生态位只能容纳特定集群企业。若集群企业在区域经济系统中出现生态位重叠,必然会发生资源利用的竞争;集群企业如果进行生态位分离,将能够避免相互之间的资源竞争,实现协同共生。集群企业应当根据市场需求、产品定位和技术创新的特点,实施生态位分离以更加有效利用区域资源。
关键词:
集群企业 生态位 协同演化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姚建荣 陈远高
本文从协同商务的视角研究了企业集群,认为通过构建企业集群的协同商务平台可以充分发挥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基于电子商务网络形成集群企业与集群协同机构之间的从运营到战略层次的全方位协作互动。为此,本文创新性地提出了企业集群的协同商务平台模型与协同商务框架体系结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宝强
文章在研究协同效应理论及企业集团财务协同效应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盈利性、经营性、偿债性和成长性的财务协同效应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对企业集团财务协同效应进行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进而找出影响经营业绩的关键变量,为改善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状况提供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