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68)
- 2023(16822)
- 2022(14354)
- 2021(13338)
- 2020(11391)
- 2019(26134)
- 2018(25676)
- 2017(50260)
- 2016(26807)
- 2015(29852)
- 2014(29386)
- 2013(29003)
- 2012(26259)
- 2011(23066)
- 2010(22695)
- 2009(21131)
- 2008(20708)
- 2007(18043)
- 2006(15580)
- 2005(13615)
- 学科
- 济(112352)
- 经济(112230)
- 业(101916)
- 管理(92051)
- 企(91876)
- 企业(91876)
- 方法(54205)
- 数学(44495)
- 数学方法(43943)
- 财(34852)
- 业经(33483)
- 农(33292)
- 务(26143)
- 财务(26072)
- 财务管理(26039)
- 中国(25707)
- 企业财务(24748)
- 农业(23434)
- 技术(21347)
- 理论(20289)
- 制(20045)
- 和(19383)
- 地方(19260)
- 学(18979)
- 贸(18642)
- 贸易(18633)
- 划(18277)
- 易(18097)
- 策(17283)
- 环境(16011)
- 机构
- 学院(377632)
- 大学(374223)
- 管理(158936)
- 济(154211)
- 经济(151158)
- 理学(138422)
- 理学院(137091)
- 管理学(134851)
- 管理学院(134172)
- 研究(115494)
- 中国(88759)
- 京(77600)
- 财(71034)
- 科学(70045)
- 农(59389)
- 财经(57749)
- 所(55651)
- 业大(55624)
- 江(53882)
- 中心(53364)
- 经(52675)
- 研究所(50603)
- 北京(48144)
- 农业(46526)
- 经济学(45710)
- 范(45459)
- 师范(45056)
- 州(43505)
- 财经大学(43091)
- 商学(42978)
- 基金
- 项目(260287)
- 科学(207233)
- 基金(191598)
- 研究(191332)
- 家(165358)
- 国家(163918)
- 科学基金(144090)
- 社会(122039)
- 社会科(115784)
- 社会科学(115754)
- 基金项目(102204)
- 省(101582)
- 自然(94617)
- 自然科(92543)
- 自然科学(92522)
- 自然科学基金(90876)
- 教育(87734)
- 划(84295)
- 资助(78520)
- 编号(77876)
- 成果(60659)
- 部(57737)
- 重点(57175)
- 创(56086)
- 发(54499)
- 创新(51772)
- 课题(51741)
- 国家社会(50211)
- 教育部(50175)
- 科研(49877)
- 期刊
- 济(166027)
- 经济(166027)
- 研究(106301)
- 中国(63260)
- 管理(62049)
- 财(57900)
- 学报(54253)
- 农(54110)
- 科学(52143)
- 大学(42508)
- 学学(40441)
- 农业(37766)
- 教育(35476)
- 技术(35383)
- 融(30504)
- 金融(30504)
- 业经(29608)
- 财经(28245)
- 经济研究(25882)
- 经(24243)
- 业(21704)
- 问题(21618)
- 技术经济(20646)
- 现代(18350)
- 财会(18121)
- 商业(17729)
- 科技(17692)
- 理论(17671)
- 版(16952)
- 图书(16385)
共检索到5368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邢斐 唐慧
文章从“稳投资”的角度,以2007—2019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研究了集团成员企业在应对宏观经济环境变化时的积极作用:与独立企业相比,企业集团的内部资本市场通过提供成本更低、财务灵活性更强的内源融资实现了对外部资本市场的替代,因此集团成员企业对宏观经济波动引致的外部融资环境变动更加不敏感,进而使其投资呈现逆周期性特点;进一步地,在投资机会高、内部资本生成率低或者现金流波动性大的企业中,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缓解融资约束进而“稳投资”的功能更加显著;文章的结果证实了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的积极作用,排除了可能存在的其他机制的影响(企业金融化、内部劳动力市场、代理问题、投资机会敏感性、大企业集团的影响)。因此,文章的研究验证了企业集团在应对宏观经济波动时“稳投资”的作用,并借助企业集团这一组织形式深化了宏观经济波动向微观企业传导机制的研究,这对新常态下推动经济平稳健康运行,以及实现“六稳”工作目标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积田 陶媛 温薇
本文以2011-2015年我国深沪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分析了企业在成长期、成熟期以及衰退期阶段下CEO权力对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企业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CEO权力对投资效率的影响也是不同的:成长期与衰退期时的CEO权力有利于提高投资效率;而成熟期阶段的企业CEO权力会降低企业投资效率。
关键词:
CEO 权力 生命周期 投资效率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闫甜
近年来国内外经济运行表现出明显的顺周期性特征,放大了经济的波动幅度,加剧了系统的不稳定性。企业投资作为宏观经济中的重要变量,也在经济周期性波动中表现出明显的顺周期性特征。本文从西方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的视角,对企业投资行为的顺周期性研究进行了评价,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企业投资行为 顺周期性 宏观经济学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云鹤 李湛
通过建立企业生命周期新的划分指标,从企业发展的动态层面研究管理者代理行为与公司过度投资之间关系随企业生命周期的演变,并检验公司治理机制随企业生命周期的治理效果。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管理者代理行为随企业生命周期动态变化,其对公司过度投资的影响随企业生命周期发展不断减弱。不同公司治理机制的治理效果随企业生命周期也发生变化,其中董事长总经理兼任在成长阶段能够有效抑制公司过度投资,而独立董事在成熟阶段及大股东在衰退阶段均显著没有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成长阶段中的公司监事会能够对代理行为引致的过度投资起到显著的监督作用,而董事长总经理兼任则显著加剧代理行为引致的过度投资,成长阶段中管理层持股、成熟阶段中...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侯巧铭 石一涵 金楚涵
文章通过非执行董事、非大陆地区董事和女性董事三个指标考察董事多样性在管理者行为对非效率投资影响中的调节作用,进一步检验生命周期不同阶段下董事多样性对管理者行为引发的非效率投资治理作用的差异性。选取2016—2018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成长期,女性董事会缓解管理者过度自信带来的非效率投资;成熟期,非执行董事会缓解管理者代理行为引发的非效率投资,女性董事和非大陆地区董事会缓解管理者过度自信引致的非效率投资;衰退期,非执行董事会缓解管理者代理行为带来的非效率投资。研究从企业生命周期视角探讨了董事多样性的投资效率动态治理作用,对缓解非效率投资,动态调整公司治理结构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霞 章颖薇
本文基于企业所处生命周期阶段的视角,以我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2012—2017年的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伴随企业的发展历程,会计信息质量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变化。研究发现:会计信息质量与非效率投资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其中对过度投资的抑制作用强于投资不足;进一步划分企业所处生命周期,发现会计信息质量与成长期企业非效率投资的负相关程度最强,衰退期次之,成熟期最弱。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魏明海 施鲲翔
基于商业周期及其阶段性变化因素的考虑,重点分析了商业周期对企业投资价值、投资品种选择和投资组合的影响;讨论了主要投资品种的风险报酬特性,尤类是我国企业内部和对外投资项目的风险报酬特性;研究了有关投资品种风险报酬特性之间的相关关系和多元化经营这一特殊形式的投资组合问题;得出企业投资品种的选择和投资组合在实践中应保持灵活性,即随着商业周期的阶段性变化而调整的结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胡永平 张玲
通过现金流量组合法划分企业生命周期,以2014—2016年沪深A股民营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动态层面考察高管持股在企业不同生命周期中对研发投资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总体上,高管持股对研发投资有正向影响;但不同生命周期企业的高管持股对研发投资的影响效应不同,随着企业生命周期由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的推进,高管持股对研发投资的正影响逐渐增强。因此,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应当结合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高管持股激励。
关键词:
高管持股 研发投资 企业生命周期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翟胜宝 程妍婷
以熵值法构造企业家精神指数,研究其对不同产权性质和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家精神可以显著抑制企业的非效率投资,且抑制程度在企业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具有异质性;企业家精神对于非效率投资的作用会受到企业产权性质的影响,具体来说,对于国有企业,企业家精神的作用主要体现为抑制过度投资,而对于非国有企业,主要体现为改善投资不足。进一步研究发现,适度的产品市场竞争有利于企业家精神对于抑制非效率投资作用的发挥。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应惟伟
一、引言在完美资本市场(Perfect capital market)中,企业与外部投资者具有同样的也即对称的信息。当企业选择一个净现值大于零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时,这样的项目在市场上可以得到外部投资者的融资。换言之,企业的内部资金与外部资金可以进行完全替代。而不完美资本市场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企业往往得不到足够的外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黄德汉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集团的生存与发展存在着创业、成长、成熟、衰退与再造四个时期。从我国企业集团发展的不同阶段出发,通过严密、细致、系统的 SWOT分析,采取针对性、具体化的个性策略,无疑是企业集团生命周期财务战略研究的内容和目标所在。本文针对企业集团在各个时期的主要特征,分析研究了理财战略框架(包括总体战略、融资战略、投资战略、分红战略)对企业集团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所采取的理财战略提出了“权变”的观点。
关键词:
企业集团 财务战略 周期特征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欢 林艳
文章以中西方投资者保护理论及相关实践为背景,结合我国中小投资者保护现实情况,基于公司层面,分析处于不同生命周期下企业的中小投资者保护水平对企业价值的影响,通过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以2010—2012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整体中小投资者保护水平偏低,并且处成熟期企业低于处成长期企业;对于处成长期企业和处成熟期企业,中小投资者保护水平皆与企业价值呈正相关关系,并且处成长期企业的中小投资者保护水平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比处成熟期企业更为显著。
关键词:
中小投资者保护 企业价值 生命周期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侯巧铭 宋力 蒋亚朋
本文从企业生命周期视角研究管理者代理行为和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动态影响。选取2012-2015年深沪主板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随着企业生命周期的发展,管理者代理行为逐渐加强,管理者过度自信水平却逐渐减弱。管理者代理行为和过度自信共同导致企业非效率投资,成长期阶段的企业非效率投资主要受管理者过度自信的显著影响,管理者代理行为对企业非效率投资影响不显著;成熟期阶段的企业非效率投资既受管理者代理行为的显著影响,也受管理者过度自信的显著影响;衰退期阶段的企业非效率投资则主要受管理者代理行为的显著影响,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非效率投资影响不显著。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媛
现有对管理层出于自利目的导致的盈余操纵行为和资本投资效率研究,大多从静态视角出发,难免带有片面性。本文基于CSMAR数据库2010~2013年数据,从动态视角研究管理层自利行为和资本投资效率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管理层的自利行为降低了资本投资效率;第二,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企业管理层的自利行为对资本投资效率的负面影响存在一定差异,其中衰退期企业管理层的自利行为对资本投资效率的影响更显著。第三,进一步区分盈余管理方向,发现正向盈余管理样本组公司管理层的自利行为对资本投资效率的负面影响显著高于负向盈余管理样本组公司。本文对不断完善投资者保护及资本配置效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胡华夏 洪荭 向铧平
本文利用我国沪深两市2000年之前上市的A股上市公司披露的2000~2011年数据,实证检验了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现金持有量对上市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在经济周期扩张阶段,企业的现金持有量表现为壕沟效应,会加剧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在经济周期紧缩阶段,企业的现金持有量表现为对冲效应,可以缓解企业的投资不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