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60)
- 2023(16116)
- 2022(13309)
- 2021(12143)
- 2020(10577)
- 2019(23989)
- 2018(23692)
- 2017(45804)
- 2016(24452)
- 2015(27475)
- 2014(27396)
- 2013(27151)
- 2012(24992)
- 2011(22312)
- 2010(22462)
- 2009(21067)
- 2008(20910)
- 2007(18877)
- 2006(16435)
- 2005(14897)
- 学科
- 济(126933)
- 经济(126814)
- 业(94491)
- 管理(85074)
- 企(84817)
- 企业(84817)
- 方法(53007)
- 数学(43705)
- 数学方法(43247)
- 业经(34454)
- 财(33499)
- 农(32453)
- 中国(27273)
- 务(24320)
- 地方(24283)
- 财务(24274)
- 财务管理(24233)
- 农业(23009)
- 企业财务(22947)
- 制(22015)
- 技术(20009)
- 和(19583)
- 学(19257)
- 贸(18640)
- 贸易(18631)
- 理论(18599)
- 易(18037)
- 划(17696)
- 策(17660)
- 银(16969)
- 机构
- 学院(358359)
- 大学(351913)
- 济(160645)
- 经济(157780)
- 管理(145138)
- 理学(124630)
- 理学院(123454)
- 管理学(121630)
- 管理学院(120966)
- 研究(112998)
- 中国(89792)
- 财(72540)
- 京(71980)
- 科学(65807)
- 财经(58088)
- 农(56860)
- 所(55950)
- 江(54394)
- 中心(53590)
- 经(52554)
- 研究所(50227)
- 业大(49749)
- 经济学(49680)
- 经济学院(44697)
- 北京(44654)
- 农业(44563)
- 财经大学(42629)
- 州(42612)
- 范(41259)
- 师范(40875)
- 基金
- 项目(232672)
- 科学(185540)
- 研究(171684)
- 基金(170790)
- 家(146481)
- 国家(145206)
- 科学基金(127529)
- 社会(111966)
- 社会科(106398)
- 社会科学(106368)
- 省(92147)
- 基金项目(90329)
- 自然(81206)
- 自然科(79390)
- 自然科学(79369)
- 教育(78416)
- 自然科学基金(77985)
- 划(75455)
- 资助(69610)
- 编号(69495)
- 成果(54727)
- 重点(51727)
- 部(51724)
- 创(50837)
- 发(50654)
- 创新(46891)
- 国家社会(46802)
- 课题(46444)
- 业(45351)
- 教育部(45095)
- 期刊
- 济(181607)
- 经济(181607)
- 研究(102228)
- 中国(64237)
- 财(61133)
- 管理(58187)
- 农(51813)
- 学报(47481)
- 科学(46386)
- 大学(36964)
- 技术(35603)
- 学学(35364)
- 农业(35101)
- 融(33075)
- 金融(33075)
- 财经(29856)
- 业经(29782)
- 经济研究(29186)
- 教育(28048)
- 经(25831)
- 问题(23407)
- 技术经济(22020)
- 业(21374)
- 统计(20035)
- 策(18387)
- 财会(17933)
- 贸(17847)
- 商业(17623)
- 世界(17499)
- 现代(17232)
共检索到5326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天舒
针对企业集团这一普遍存在于新兴市场的经济组织,文章实证考察了企业集团构建的行业动因。研究发现,在资本密集型行业,企业集团更为普遍;对于高成长性行业,集团经营的模式被更多地采用;随着行业经营风险的增加,构建企业集团的动机增强;最后,行业的弱竞争也有助于企业集团的形成。文章的研究表明,集团经营模式的采用是对外部经营环境的一种反应,行业特征是影响企业集团构建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企业集团 成长性 风险 竞争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张衔 吴世艳 陈国强
国有企业的绩效问题,一直是学术争论的焦点。与民营企业相比,国有企业绩效低是比较普遍的看法。这种看法是以各种计量方法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定量分析结果为依据的。但是,这些研究忽视了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完全不同的分配方式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统计显示,国有企业人均营业利润和总资产营业利润率低于非国有企业,但人均工资和人均福利费高于非国有企业。由此可以合理的推断,人工成本的差异可能是造成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绩效差异的重要原因。为证实这一推断,本文采用反事实分析发现,国有企业的人工成本下降,绩效上升;民营企业则相反。人工成本的差异造成了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绩效差异的推断得到证实,并且这一结论具有稳健性。企业绩效的反事实分析为合理评价国有企业绩效提供了新视角,有明显的政策意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钟卫 袁卫 黄志明
近几年我国工业企业的 R&D 投入不断增加,工业企业支出的 R&D 经费占全国 R&D 经费支出的比重均在一半以上。在研发经费、人力资源有限的条件下,要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仅要合理增加 R&D 投入,更要关注 R&D 产出效率的提高。本文以2004年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及 R&D 活动数据为基础,分析工业企业 R&D 投入和绩效现状,并对 R&D 投入绩效进行评价,为相关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旭青 李周
本文利用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和200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中国木材市场研究"课题组对188家木材加工企业的调查数据,分析中国木材加工业规模经济。结果表明,木材加工业企业呈现明显的地区集中,以规模以下企业和私营企业为主体。对中国木材加工企业内部规模经济的实证分析表明,木材加工企业整体上内部规模经济不显著,但人造板制造企业和木制品制造企业存在显著的内部规模经济;同时,木材加工业存在显著的外部规模经济。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叶林祥 李实 罗楚亮
本文利用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综合分析了行业垄断和所有制对企业工资的影响,发现行业垄断和所有制都是影响企业工资差距的重要因素,但所有制的影响大于行业垄断的影响。于是文章进一步从不同所有制的角度分析了行业垄断对企业工资的影响,发现行业垄断仅能给国有企业职工带来直接的工资升水,对其他所有制企业不存在直接影响。本文的分析表明,行业垄断是导致企业工资收入差距的前提条件,所有制是导致企业工资差距的必备条件,行业垄断与国有企业的结合才会导致日益扩大的企业工资差距。因此,在目前的现实条件下,如果要控制日益扩大的企业工资收入差距,必须要高度重视国有企业的工资决定行为。
关键词:
行业垄断 所有制 企业效率 工资收入差距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范郢 古恒宇 孟鑫 沈体雁
如何培育产业集群是振兴我国东北地区的关键议题。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标准差椭圆、核密度估计等GIS分析方法,利用第一次和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企业微观数据对东北地区产业集群分布的空间格局特征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以就业人数为测算指标的东北地区各产业集群就业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多中心空间结构,就业中心集中于大连哈尔滨连线上,并向西北方向移动。东北地区整体就业空间集聚特征进一步增强,密集性指数增大。东北地区原有占据主导集聚优势地位的产业集群优势依然显著,但多数产业集群区位熵相对变小,集聚性有所减弱。
关键词:
产业集群 空间格局 集聚 东北地区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易成栋
根据竞争力理论和2004年中国第一次经济普查数据建立了房地产开发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比较了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和三大地区房地产开发企业竞争力的差异。按照竞争力指数将31个省区聚类分为四类:较强、强、一般和很弱。北京、上海为较强,广东等强,中西部大部分省份很弱。三大地区中,东部房地产开发企业竞争力最强,西部次之,中部最弱。最后分析了地区房地产开发企业竞争力差异的影响因素和政策启示。
关键词:
房地产开发企业 竞争力 地区差异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傅十和 洪俊杰
本文利用我国2004年制造业企业普查数据,检验了不同规模的企业在不同规模的城市中得益于何种类型的集聚经济。结果表明,在控制了人力资本的外部性和城市人口规模效应后,小型企业在中等城市和大城市中显著得益于马歇尔外部经济(行业内集聚经济),在超大和特大城市中显著得益于雅各布斯外部经济(跨行业集聚经济);中型企业在大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中显著得益于马歇尔外部经济,但只在特大城市中显著得益于雅各布斯外部经济;大型企业即使在特大和超大城市中也很少得益于雅各布斯外部经济。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徐礼志
本文依据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提供的数据资料,以2013年为观测年份,探讨工业外资企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外资企业在行业和区域的分布状况,并从经营效率、税负压力、出口倾向、科技投入、劳动报酬等方面比较外资企业和内资企业的发展状况,分析外资企业的优势所在以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基于技术溢出效应的视角,利用规模以上工业数据分析外资企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外资企业对内资企业的正向技术溢出效应还不够明显。
关键词:
经济普查 外资企业 发展状况 技术溢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牟俊霖
作者根据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研究了我国国有与非国有工业企业生产效率差异。OLS方法估计结果表明,国有与非国有工业企业生产效率差异从1995年的100%~400%,下降到2008年的17%~36%,随机前沿方法估计结果表明,国有与非国有工业企业技术无效率差异从1995年的22%~57%,下降到2008年的9%~21%,且国有工业企业技术效率仅比非国有工业企业低2.1%~6.3%,这表明国有工业企业的生产效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但国有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主要依赖其规模和垄断优势,在竞争性行业国有工业企业生产效率仍然低于非国有工业企业10%以上。
关键词: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 技术无效率 技术效率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刘似臣 白文昭
2004年12月11日我国零售业取消对外资在区域、数量和股权等方面的限制,实行对外资的全面开放。本文利用2004年和2008年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对在华外资零售企业的盈利状况进行分析,通过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的详细比较,得出结论:就绝对指标而言,尽管外资零售业增长超过内资(无论收益指标还是成本指标),但总的绝对规模仍低于内资;就相对指标而言,外资零售业仍超过内资,但差距在缩小。
关键词:
外资零售业 盈利状况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綦鲁明
两次经济普查数据显示,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稳步上升,整体科技人员数量和素质逐步提高。相比较于小型工业企业,大中型企业科技活动能力更强,所获取的政府经费支持也远远高于小型企业,在研发人员、专利、新产品开发经费方面,大中型企业从数量上都远远高于小型企业。但整体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用于新产品开发和其他科技活动的支出比例都不高,并且,科技活动经费增速慢于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景春梅
2004~2008年,我国国有控股大中型制造企业数量有所减少,但科技人员数量显著增加,企业新产品开发力度不断加大,发明专利状况得到很大改观,这些情况表明我国有大中型企业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逐步增强。但同时,政府对科技创新的投入还显不够,国有企业技术转化的经济效益尚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妍
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创新活动发展迅速。国有控股企业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居主导地位。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活动发展最为迅速,在某些方面已领先国有控股和三资企业。三资企业科技创新活动始终保持较高水平,发展较平稳。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平新乔 关晓静 邓永旭 李胤 梁爽 陈工文 章椹元 周艺艺
FDI企业在中国制造业产品的国内市场、资本形成、劳动市场上的比重越来越高。FDI企业的产品出口已占到中国制造业总出口的60%以上。中国是否以市场换到了技术?我们的研究从三个层次上回答了这个问题:第一,从最粗浅的总生产率相关系数来说,FDI显著地与中国制造业的总生产率正相关。但这种正相关系数显然会过高地估算FDI对中国的技术溢出程度;第二,从FDI与内资企业的总生产率之间的相关系数看,"技术溢出"大为减弱,产业内的外资份额已与内资企业的总生产率不显著相关了,只有港澳台资份额仍与内资企业的总生产率显著正相关;第三,从FDI份额对中国企业缩小与国际先进技术水平之间距离的效果看,外资进入并无显著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效率工资、租金分享与企业工资收入差距——基于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业企业数据的实证研究
长三角中心城市“首位就业区”比较研究——基于全国经济普查数据的分析
出口行为、企业异质性与生产率研究——基于1999~2007年中国企业普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轨道交通对北京就业空间结构的影响——基于经济普查数据的分析
长三角区域城市就业水平评价及分类研究——基于全国经济普查数据的分析
工业绩效、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基于2004年浙江省经济普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基本公共服务供给领域的均衡性分析——基于第四次经济普查数据
对经济普查数据处理的思考
人口老龄化、农业技术效率与农业经济韧性——基于人口普查与抽样调查数据的分析
京津冀制造业竞争力实证研究——基于三次经济普查数据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