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96)
- 2023(8972)
- 2022(7127)
- 2021(6435)
- 2020(5504)
- 2019(12210)
- 2018(12089)
- 2017(23574)
- 2016(12760)
- 2015(14454)
- 2014(14719)
- 2013(14313)
- 2012(12942)
- 2011(11218)
- 2010(11503)
- 2009(11181)
- 2008(11497)
- 2007(10767)
- 2006(9501)
- 2005(8997)
- 学科
- 业(78387)
- 企(75074)
- 企业(75074)
- 管理(60632)
- 济(60038)
- 经济(59953)
- 财(26471)
- 方法(25965)
- 业经(25637)
- 务(22504)
- 财务(22483)
- 财务管理(22465)
- 企业财务(21454)
- 农(20807)
- 数学(18320)
- 数学方法(18253)
- 制(16091)
- 技术(15419)
- 农业(14988)
- 体(14249)
- 策(13362)
- 中国(12723)
- 划(12631)
- 理论(12503)
- 企业经济(12160)
- 经营(11857)
- 体制(11604)
- 和(11563)
- 技术管理(10364)
- 决策(9345)
- 机构
- 学院(193296)
- 大学(185008)
- 济(83533)
- 经济(82025)
- 管理(81407)
- 理学(69036)
- 理学院(68511)
- 管理学(67809)
- 管理学院(67455)
- 研究(57178)
- 中国(49785)
- 财(42792)
- 京(38666)
- 财经(33309)
- 农(32869)
- 科学(31060)
- 江(31037)
- 经(30135)
- 所(28626)
- 中心(26514)
- 业大(26197)
- 农业(25877)
- 研究所(24990)
- 商学(24680)
- 商学院(24462)
- 财经大学(24320)
- 经济学(24169)
- 北京(24110)
- 州(24098)
- 经济管理(21911)
- 基金
- 项目(116973)
- 科学(94169)
- 研究(88259)
- 基金(86214)
- 家(73052)
- 国家(72330)
- 科学基金(64873)
- 社会(57128)
- 社会科(54222)
- 社会科学(54208)
- 省(47313)
- 基金项目(45460)
- 自然(41643)
- 自然科(40770)
- 自然科学(40758)
- 自然科学基金(40134)
- 教育(39861)
- 划(37411)
- 编号(35734)
- 资助(35031)
- 业(32016)
- 创(28009)
- 成果(27914)
- 部(26102)
- 重点(25458)
- 创新(25157)
- 发(24788)
- 制(24419)
- 课题(24137)
- 性(23457)
- 期刊
- 济(101106)
- 经济(101106)
- 研究(56879)
- 财(40374)
- 中国(38457)
- 管理(37276)
- 农(31422)
- 科学(24473)
- 学报(24118)
- 融(22112)
- 金融(22112)
- 农业(21329)
- 业经(19595)
- 大学(19323)
- 技术(19177)
- 学学(18754)
- 财经(18255)
- 经(15737)
- 经济研究(15470)
- 教育(15166)
- 业(13905)
- 财会(13205)
- 问题(12633)
- 技术经济(12186)
- 会计(11017)
- 商业(10782)
- 现代(10610)
- 世界(10314)
- 贸(9961)
- 经济管理(9721)
共检索到3004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邓康林 高扬
本文以2003年9月30日至2008年12月31日所有宣告整体上市方案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事件研究法对我国企业集团整体上市的市场反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结论表明:整体上市的宣告具有正的市场反应,且正的市场反应距离宣告日越近越显著,投资者将整体上市的宣告理解为重大利好消息,整体上市增加了上市公司股东的财富。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许奇挺
本文用内部资本市场理论分析TCL集团整体上市现象 ,认为TCL集团整体上市实质上是搭建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运作平台。在我国外部资本市场不发达情况下 ,企业集团通过构建内部资本市场内化关联交易 ,放松企业信用限制 ,创造企业价值。TCL集团内部资本市场运作是否有效目前还无法判断。不过 ,TCL集团管理层持股的制度安排有利于内部资本市场有效配置资源。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于左
本文在研究企业集团边界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央企业集团整体上市的利弊得失。企业集团作为一种企业间组织形式,在某些情况下比一个独立大企业节约组织成本,比若干独立企业节约交易成本,是若干企业通过特定的联结而形成的一种有效率的企业间组织形式。从企业集团边界角度,中央企业集团采取母公司或主营业务的整体上市不一定有利于其实现效率,也不是从根本上解决国内企业集团治理中的大股东侵犯债权人或中小股东利益问题的最佳策略。完善中央企业集团治理重在产权制度改革和从根本上改善公司治理的法律制度。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金莲花 王珊珊 弭力元
本文主要考查十八大以来我国国有上市企业高管接受组织调查或被立案审查对公司股票收益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国有企业高管被查事件在公布日后第一、第二天,公司股票显示负的非正常收益率,第三天反弹,第四、第五天逐渐恢复平稳。本文的研究结论为:上市国有企业高管腐败多数为职务犯罪而损害股东权益,并且腐败行为具有隐蔽性,被查事件曝光带来一定的市场冲击,但其负面影响持续时间较短,市场对于反腐寄予希望。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谢旭
本文系统地分析了目前我国国有企业集团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并从集团总部权力的合理运用、集团管控模式的建立、集中运营管理以及风险控制等方面提出了解决方案。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佟岩 华晨 宋吉文
整体上市的优越性早已引起关注,但关于机构投资者的参与对整体上市影响的研究仍较为缺乏。本文以2004—2013年通过定向增发实现整体上市的公司为研究样本,系统分析机构投资者的认购情况与短期市场反应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定向增发整体上市的市场反应显著为正,且有机构投资者参与的公司市场反应更好;(2)券商、基金、投资公司等相对独立的机构投资者的认购比例与定向增发整体上市市场反应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信托、保险等公司与上市公司可能存在一定商业关系,其参与程度对市场反应不产生规律性影响。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定向增发 整体上市 市场反应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海超 周若馨
以燃煤发电行业为例,采用事件研究法,考察了资本市场对环境事件的反应,即将环境政策、环境污染、环境群体事件、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纳入研究范畴;同时,从性质、来源、内容三个维度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进行分类,比较分析了政府、媒体和NGO等不同主体披露环境信息所引起的投资者反应。研究结果表明:总体而言,我国的资本市场不能对环境事件作出反应;相对而言,股市投资者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事件最为敏感,而对环境污染和环境群体事件的敏感度最低。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海超 周若馨
以燃煤发电行业为例,采用事件研究法,考察了资本市场对环境事件的反应,即将环境政策、环境污染、环境群体事件、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纳入研究范畴;同时,从性质、来源、内容三个维度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进行分类,比较分析了政府、媒体和NGO等不同主体披露环境信息所引起的投资者反应。研究结果表明:总体而言,我国的资本市场不能对环境事件作出反应;相对而言,股市投资者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事件最为敏感,而对环境污染和环境群体事件的敏感度最低。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奇峰 冯琪 杨龙 孙安琪
企业整体上市的交易复杂且对企业财务影响巨大。整体上市往往涉及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购买大股东持有的资产,其中确定交易的合并会计类型至关重要。对于并购会计类型的判断,应该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综合考虑交易目的、大股东持股情况、公司治理结构以及相对表决权情况,进而判断并购前后大股东与上市公司之间是否具有控制关系。对于上市公司购买相关资产,应分析相关资产是否满足投入、加工过程、产出的三要素以构成一项业务。对于涉及业绩承诺的或有对价支付,应分析该款项的性质是属于取得资产的初始价值调整,还是合并成本的调整,抑或是并购日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宗宇 孙敏 刘耀淞 杨捷
文章以2000—2018年沪深两市A股进行分拆的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法(DID)实证检验了分拆上市对企业集团价值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以及不同产权性质企业分拆上市效果的差异性。研究发现:分拆上市后,企业集团价值得到显著提升;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分拆上市会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改善经营效率和提高信息透明度三条路径正向影响企业集团价值;与国有企业相比,分拆上市对企业集团价值的提升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明显。研究丰富了分拆上市经济后果领域的文献,为运用分拆上市实现价值增值、完善分拆上市监管体系提供了一定参考。
关键词:
分拆上市 价值创造 产权性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会丽 吴有红
以现金在我国A股上市公司及其整体子公司之间的分布为考察对象,本文考察了企业集团财务资源配置的集中程度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运用反映上市公司总体财务特征、母子公司业务特征等方面的指标,本文建立了财务资源适度配置的估计模型,并据此量化财务资源配置的集中程度。研究发现,财务资源配置的集中程度与企业经营绩效呈显著的倒U型关系,即过度集中或过度分散的财务资源配置都将对企业经营绩效产生不利影响。本文的经验证据将对我国企业内部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战略具有一定的启示性意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黄辉
媒体发挥其公司治理等作用的前提是媒体报道能够影响企业的经济后果,而不同特征的媒体报道对企业经济后果的作用机制和作用效果不同。文章以2009-2011年273家上市公司的915个媒体负面报道数据为样本,细分了媒体负面报道的次数、内容和方式等不同维度特征,通过配对检验和回归分析发现:媒体负面报道有一定的负向市场反应,并且深度的、严重侵害的负面报道引致的市场反应更为强烈;媒体负面报道的次数与企业绩效显著负相关,并且严重侵害的报道加剧了企业绩效的降低,而深度分析的报道并不一定降低了企业绩效。本文的实证结论为企业的内外利益相关者、政府等监管部门和媒体自身进行相关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媒体报道特征 作用机制 经济后果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周兰 李思奇
重大盈余意外是妨碍资本市场有效运行的不正常现象,而企业声誉机制有利于促进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行,管理层应重视企业声誉的构建和声誉机制的运用。本文采用回归分析法和事件研究法,利用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对企业声誉与重大盈余意外发生可能性的关系,及其对重大盈余意外发生时市场反应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企业声誉越高发生重大盈余意外的可能性越小;具有高声誉的企业在发生重大正向盈余意外时将引起更加积极的市场反应。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金红
本文利用我国会计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所得税税法之间存在的制度差异,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基于会计——税收差异的避税盈余管理行为,结论表明,企业的实际所得税税负与该企业的会税差异有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企业的所得税税负水平会随着会税差异的不断扩大而降低,即会计收益与应税收益之间的差额越小,企业所得税税负水平越高。上市公司存在这样的可能,即存在在不影响应税收益的情况下,通过纳税筹划增加会计收益的盈余管理手段,相应的实现降低所得税税负水平。
关键词:
企业避税 盈余管理 会计准则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马德芳 邱保印
本文以2003~2013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社会信任对中国企业违规行为的影响及所导致的市场反应。结果发现:社会信任度高的地区能够显著降低企业违规的比率;在控制公司内部治理和法律执行效率因素后,社会信任与企业违规比率的显著负相关关系并没有改变。进一步研究表明,由于企业失信行为,投资者的预先期望会出现断崖式垮塌,使得社会信任在经济社会中的价值丧失,即当企业宣告违规时,在社会信任度高的地区其股票会出现更大的市场反应。
关键词:
社会信任 企业违规 累积超额收益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