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08)
2023(10576)
2022(8682)
2021(7720)
2020(6555)
2019(14767)
2018(14529)
2017(27789)
2016(14712)
2015(16011)
2014(15664)
2013(15580)
2012(13960)
2011(12146)
2010(12450)
2009(12041)
2008(12199)
2007(11188)
2006(9701)
2005(8917)
作者
(41304)
(34847)
(34258)
(32195)
(21927)
(16311)
(15443)
(13151)
(12915)
(12432)
(11645)
(11575)
(11159)
(10804)
(10702)
(10422)
(10284)
(10012)
(9892)
(9725)
(8449)
(8404)
(8393)
(7827)
(7798)
(7644)
(7630)
(7533)
(6963)
(6691)
学科
(82614)
(77479)
企业(77479)
(65378)
经济(65312)
管理(64405)
方法(29128)
业经(27383)
(24025)
(22705)
数学(21121)
数学方法(21000)
(20099)
财务(20091)
财务管理(20079)
技术(19923)
企业财务(19091)
农业(17188)
中国(14616)
(14085)
(13913)
技术管理(13641)
(13515)
理论(13336)
企业经济(12379)
(12335)
经营(11949)
(11211)
(10632)
贸易(10622)
机构
学院(213817)
大学(206201)
(93948)
经济(92416)
管理(91991)
理学(79251)
理学院(78573)
管理学(77736)
管理学院(77334)
研究(62145)
中国(53873)
(43538)
(42176)
(38068)
科学(35574)
财经(34446)
(33909)
业大(31314)
(31246)
(30023)
中心(29881)
农业(29813)
经济学(27693)
商学(26838)
研究所(26773)
商学院(26619)
(26166)
经济管理(25980)
北京(25839)
财经大学(25285)
基金
项目(138590)
科学(112930)
研究(103311)
基金(103078)
(88485)
国家(87625)
科学基金(78535)
社会(69084)
社会科(65752)
社会科学(65735)
(56485)
基金项目(54744)
自然(50254)
自然科(49211)
自然科学(49203)
自然科学基金(48502)
教育(46586)
(45197)
资助(40375)
编号(40146)
(36414)
(35608)
创新(32878)
(30741)
重点(30596)
成果(30226)
(30190)
国家社会(28776)
(28771)
人文(27335)
期刊
(105651)
经济(105651)
研究(61706)
中国(42373)
管理(41019)
(38969)
(35501)
科学(28279)
学报(26689)
(24215)
金融(24215)
农业(24044)
技术(21768)
大学(21722)
学学(20835)
业经(20072)
教育(18547)
财经(17840)
(16526)
经济研究(15981)
(15439)
技术经济(14808)
问题(13236)
财会(12615)
科技(11942)
现代(11499)
商业(11112)
会计(10747)
世界(10362)
(10077)
共检索到3227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孙云云   白俊   陈师雯  
利用委托贷款数据,考察企业集团委托贷款发放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集团委托贷款发放显著降低了全要素生产率,体现为“价值减损”效应,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测试后仍然成立。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企业集团委托贷款发放通过降低研发创新和加剧代理问题抑制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异质性分析显示,当委托贷款流入中西部地区或产能过剩行业时,企业集团委托贷款发放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负向影响更明显,而较高的市场化程度以及良好的内外部公司治理则可以缓解这种抑制作用。研究结论为规范企业集团委托贷款发放,引导非正规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进而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卫华   李萌宇   李一诺  
在数字经济背景下,企业数字化转型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和实现企业价值创造的重要途径,也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文章以2010—2020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全要素生产率和企业价值创造的影响。结果显示,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全要素生产率和企业价值创造均呈现“倒U”型影响,最大化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拐点在0.45左右,最大化推动企业价值创造的拐点在0.58左右。以上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彭远怀  
作为推进数字经济战略和数字政府建设的重大举措,政府数据开放被广泛预计将创造巨大经济社会价值,但政府数据开放如何甚至是否创造价值仍有待深入论证。基于省级政府开通政府数据开放平台的准自然实验,本文利用双重差分模型检验政府数据开放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机制,以揭示政府数据开放在微观企业层面的价值创造作用。稳健的经验证据表明,政府数据开放能显著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其主要原因是政府数据开放有助于优化营商环境、增强企业能力、促进高质量创新,且政府数据开放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作用主要存在于年轻企业和非国有企业。此外,基于开放数林指数的检验结果表明,政府数据开放水平越高则全要素生产率越高,而开放数据质量、平台建设质量、政策保障力度是决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幅度的重要维度。文章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视角揭示了政府数据开放的价值创造作用,为推进政府数据高质量开放提供了重要决策参考。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常伯胜  谢超  张斌  
作为内部资金配置的重要渠道之一,企业集团内部委托贷款已呈较大规模并有逐年增加之势。本文从目前会计准则及监管规则中与内部委托贷款相关的要求出发,基于新金融工具准则中引入的“预期信用损失”理念,探讨在内部委托贷款债务人底层资产经营风险增大引发违约风险增大的背景下,如何针对企业集团内部委托贷款会计核算及披露作进一步的明确和优化,并探索建立逻辑统一的内部委托贷款减值方法体系及相应的评估模型,使得相关财务信息能更准确合理地反映业务实质,使得母公司报表的信息披露更能满足报表使用人的决策需要。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晔  宋晓薇  
在资源环境约束下,改善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是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实现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以一个改进的三部门内生增长模型为基础,通过构建金融资源扭曲度与全要素生产率关系的非线性动态面板回归模型,探究金融资源错置对全要素生产率带来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结果显示,金融资源错置并不一定完全导致全要素生产率的减损,这取决于本地经济发展状况;在我国,金融资源错置通过直接效应引致全要素生产率减损0.802 1%,并分别通过对人力资本市场、外商直接投资市场和对外贸易市场产生抑制作用,间接带来全要素生产率的减损,减损度分别为-0.324 0%、0.633 5%、0.122 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魏卉   姜旋  
本文采用手工收集的我国上市公司委托贷款数据,以企业集团母子公司为研究对象,检验子公司所在地银行业竞争程度对企业集团内母公司向子公司发放委托贷款的影响及其路径。研究发现,子公司所在地的银行业竞争程度越高,母公司向其发放的委托贷款规模越小。进一步分析表明,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子公司较大的规模和非污染属性、母公司较大的经营风险强化了二者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拓展性分析表明,子公司所在地银行业竞争加剧在挤出母公司委托贷款的同时能提升子公司独立负债能力以及母公司为子公司提供银行借款担保的数额,并缓释母公司的财务风险。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张龙鹏   张双志   胡燕娟  
从技术创新和企业价值链的双重视角出发,基于2007年到2019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分析了人工智能应用对全要素生产率所产生的影响。总体而言,人工智能应用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了显著且正向的影响。从技术创新视角来看,人工智能应用能够通过促进技术创新来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人工智能应用对大企业、高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促进效应更为显著,因而这些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效应更大。进一步结合企业价值链视角来看,人工智能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市场营销等价值链环节的应用也均通过技术创新显著地提升了全要素生产率,并且市场营销智能化的技术创新效应更大一些,从而带来更为明显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效应;对于价值链为生产者驱动型的产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环节的人工智能应用更能通过技术创新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对于价值链为购买者驱动型的产业,市场营销智能化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效应更大,这也主要是因为市场营销智能化具有显著的技术创新效应。研究的政策启示是,政府部门要着力构建促进企业全价值链智能化发展的政策体系,同时针对不同产业领域企业智能化转型需求的重点,分行业出台企业智能化转型指导方案。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颖  赵澜  
在新冠疫情防控的大环境下,投资者通过线上调研补位实地调研,线上调研与实地调研相比是否具有独特价值?文章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视角,考察了投资者线上调研的经济后果,并研究了其独特作用机制。研究表明:(1)线上调研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2)"信息成本与效率效应"以及"无形信息效应"是线上调研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中介机制;(3)线上调研与实地调研相辅相成,能够发挥"信息互补效应"。拓展性研究表明:(1)当互联网技术水平较高,或者投资者调研时的天气条件比较恶劣时,线上调研能够发挥更大作用;(2)当企业的无形资产占比或研发密集度较高、信息透明度较低、融资约束较严重或代理成本较高时,线上调研能够发挥更大作用;(3)当线上调研的具体方式为线上会议而不是网络平台互动时,线上调研能够发挥更大作用;(4)线上调研作用的发挥不受社会关系的影响。文章的研究揭示了线上调研与实地调研相比所具有的独特价值,对于指导后疫情时代资本市场的信息交流具有一定意义。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余琰  李怡宗  
本文分析了参与以高息委托贷款为代表的影子银行业务对企业创新活动和未来业绩的影响。通过结合管理层的短视理论,本文分析了企业从事高息委托贷款后企业创新活动变化以及盈利水平和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当年从事高息委托贷款降低了企业未来的专利产出水平和投入水平,并伴随未来营业利润资产收益率更低和营业外利润资产收益率更高的情形。进一步的分析表明,从事高息委托贷款与否与公司整体盈利能力没有显著差异,更多表现出盈利结构上的差异,说明从事高息委托贷款的根本动机是源于管理层的短视。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晶  王振山  
现有研究认为企业基于投机目的发放委托贷款会导致实体企业"脱实向虚",并抑制企业创新活动。与此不同,本文利用手工搜集的基于合作目的发放委托贷款的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了发放合作性质委托贷款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论发现,企业基于合作目的发放委托贷款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创新。机制检验发现,贷款企业通过发放合作性质委托贷款,促进技术知识等创新所需资源的共享交换,并通过提高客户质量、增加销售现金流,最终提升企业创新。进一步,在风险承担水平低、受到融资约束、投资机会较多以及无政治关联的公司,合作性质委托贷款对创新的促进作用也更显著。本文扩展了企业委托贷款问题的研究视野,丰富了企业合作与创新机制的研究文献。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邱善运  白俊  
手工搜集整理2011—2020年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委托贷款交易数据,讨论了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委托贷款这一影子银行活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委托贷款具有抑制作用,表现为企业委托贷款发放的概率和规模降低,且这一影响主要通过数字金融降低企业超额银行信贷、提高企业信息透明度来实现。进一步分析显示,数字金融还会影响企业的委托贷款发放频率及期限,且其覆盖广度与数字化程度对委托贷款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此外,数字金融对委托贷款具有纠错功能,可以修正传统金融中存在的属性错配、脱实向虚以及委托贷款逆信贷周期配置等问题。数字金融在降低企业委托贷款发放的同时,对促进其创新投入具有积极作用。本研究为明晰数字金融的微观效应、压降影子银行风险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辽  吴耸杰  
本文基于全要素生产率长期增长与短期波动视角,以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中制造业企业为研究样本,理论阐释并实证检验了信息技术能力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效应”和“平滑效应”。研究发现:我国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持续增长与周期性波动均表现了明显的惯性特征,信息技术能力提升能够显著改善企业信息分析与决策水平而有益于全要素生产率绝对水平的增进,即表现出明显的“增长效应”。同时也加剧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波动而未形成明显的“平滑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高技术密集型制造企业信息技术能力增进对其生产效率提升效果十分突出,但在中技术密集型子样本中却表现了显著的“平滑效应”。此外,信息技术能力的生产率“增长效应”在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板块呈现了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但均未表现出较为明显的生产率“平滑效应”。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吕越  李小萌  吕云龙  
制造业服务化已成为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的重要特征,并显著影响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本文采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海关进出口贸易数据库和世界投入产出表的合并数据,实证分析了全球价值链中的制造业服务化对中国企业生产率的影响效应。本文发现:首先,制造业服务化水平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尤其是在全球价值链中嵌入程度较高的企业。其次,电信业的服务投入对高价值链嵌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最大,金融业次之。最后,服务外包的再配置效应在我们的研究中也被证实,不同类型企业"制造业服务化"的生产率效应存在较大的异质性。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吕越  李小萌  吕云龙  
"制造业服务化"已成为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的重要特征,并显著影响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本文采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海关进出口贸易数据库和世界投入产出表的合并数据,实证分析了全球价值链中的制造业服务化对中国企业生产率的影响效应。本文发现:首先,制造业服务化水平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尤其是在全球价值链中嵌入程度较高的企业。其次,电信业的服务投入对高价值链嵌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最大,金融业次之。最后,服务外包的再配置效应在我们的研究中也被证实,不同类型企业"制造业服务化"的生产率效应存在较大的异质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韩静  吴应宇  
企业集团一直是学术界与企业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文章在分析企业集团资源概念与特点基础上,提出企业集团资源协同的概念及其内部有机构成,探讨企业集团资源协同对价值创造的作用,并剖析企业集团资源协同的价值创造实现过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