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26)
2023(16245)
2022(13617)
2021(12488)
2020(10635)
2019(24191)
2018(23906)
2017(46753)
2016(25496)
2015(28638)
2014(28368)
2013(28240)
2012(25554)
2011(22538)
2010(22440)
2009(20985)
2008(20967)
2007(18551)
2006(16499)
2005(14830)
作者
(72543)
(60202)
(59858)
(56895)
(38528)
(28712)
(27124)
(23606)
(22965)
(21692)
(20517)
(20430)
(19183)
(18983)
(18528)
(18331)
(17977)
(17778)
(17211)
(17155)
(14950)
(14846)
(14755)
(13768)
(13405)
(13383)
(13339)
(13304)
(12023)
(11905)
学科
(109789)
经济(109657)
(99735)
(89900)
企业(89900)
管理(88802)
方法(51483)
数学(41664)
数学方法(41297)
(34653)
业经(33530)
(32631)
中国(27378)
(25061)
财务(24986)
财务管理(24954)
企业财务(23732)
农业(23267)
技术(21059)
(20357)
地方(20030)
理论(19965)
(19303)
(18873)
(18259)
贸易(18250)
(18084)
(17628)
(17432)
(15763)
机构
学院(365716)
大学(363053)
管理(151189)
(148851)
经济(145839)
理学(130909)
理学院(129608)
管理学(127637)
管理学院(126997)
研究(114061)
中国(87237)
(76758)
(71380)
科学(69131)
(58215)
财经(57172)
(56291)
(54063)
业大(53150)
(52030)
中心(51351)
研究所(50787)
北京(48007)
农业(45578)
(44798)
师范(44409)
经济学(44331)
(43697)
财经大学(42367)
(41420)
基金
项目(245522)
科学(194996)
研究(181966)
基金(179579)
(154681)
国家(153302)
科学基金(134064)
社会(116016)
社会科(109977)
社会科学(109950)
(96166)
基金项目(95498)
自然(86731)
自然科(84779)
自然科学(84760)
自然科学基金(83315)
教育(83255)
(79551)
编号(74326)
资助(73545)
成果(59293)
(54440)
重点(53979)
(53098)
(51654)
课题(50240)
创新(48912)
国家社会(47539)
教育部(47286)
人文(46760)
期刊
(164788)
经济(164788)
研究(107769)
中国(65886)
管理(59477)
(57460)
(53583)
学报(53450)
科学(50420)
大学(41299)
学学(39067)
教育(37396)
农业(37152)
技术(33099)
(30547)
金融(30547)
业经(28915)
财经(28393)
经济研究(25808)
(24261)
(21708)
问题(21695)
技术经济(19833)
现代(17869)
商业(17303)
科技(17069)
理论(16989)
财会(16823)
图书(16445)
(16027)
共检索到5337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学工  帅惟  
文章选取在沪、深两地上市的制造业类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并以其2005年公开披露的经营数据为研究基础,对于我国企业集团化、吸收能力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企业集团化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不显著,吸收能力对于企业集团化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学工  刘人怀  
企业集团化是指企业之间通过股权与其他方式的联结,组建企业集团的行为。作为一种在我国改革开放后新出现的组织形式,企业集团引起了我国众多学者的研究兴趣。本文主要选取在沪、深两地上市的制造业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对我国企业集团化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金丽  
由于吸收能力递增成本的存在,应从新视角来研究吸收能力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即基于知识成本,而不是基于知识积累。以往基于知识积累的线性关系忽视了这种可能性:获取新知识产生的相关成本,在达到某一点之后,增加的速度可能会比其收益增加的速度更快,而且还存在相关知识同化和转换成本逐步上升的可能。因此,吸收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着倒U形的曲线关系(非线性关系),即当吸收能力达到倒U形的顶点后,随着吸收能力的继续增强,企业绩效开始下降,最高企业绩效发生在中等水平的吸收能力。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晏  杨保军  
吸收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老字号企业利用社会网络资本获得有价资源和信息所创造价值的大小。通过对甘宁青地区的32家老字号企业实地调查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网络嵌入对企业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吸收能力在网络嵌入与企业绩效之间起到中介作用,本文研究成果对老字号企业适应消费市场变化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邹国庆  孙婧  贺胜德  
文章基于权变的观点围绕着知识基础与企业吸收能力(潜在吸收能力与现实吸收能力)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知识基础对获取、消化、转化及利用能力都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戚桂杰  张越  郭林江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综合理论模型,对国内外86项独立实证研究、23807个独立样本进行了Meta检验,考察企业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显示,企业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之间具有显著的正向关系(r=0.466),且潜在吸收能力通过现实吸收能力对创新绩效产生作用;企业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关系呈现情境差异,企业所处行业类型、国家创新环境、技术转化环境和创新绩效衡量方式等因素调节二者间关系,但影响效果不尽相同。这表明,企业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会受到时间、空间、行业特征及绩效评价标准的影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学工  刘人怀  
对企业集团的研究是最近学术研究的热点。文章选取2005年在沪、深两地上市的制造业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对于我国企业集团化与企业绩效风险的关系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企业集团具有分散企业绩效风险的功能。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林筠  孙晔  何婕  
以创业导向对企业成长绩效的影响为研究重点,将吸收能力纳入到创业导向与企业成长绩效的关系中,识别在吸收能力作用下各维度对企业成长绩效的影响效果。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崔志  于渤  郝生宾  
本文以我国黑龙江地区企业为调查对象,对企业知识吸收能力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企业竞争优势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知识吸收能力对企业竞争优势有显著的直接影响,在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的4个构成维度中,企业知识利用能力与企业竞争优势存在直接的显著相关关系,企业知识获取能力、知识消化能力及企业知识整合能力等3个维度与企业竞争优势不存在显著的直接相关关系,而与企业知识利用能力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本文结果为培育和提升面向企业竞争优势的企业知识吸收能力提供了有益的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涛  黄兰兰  周正  
利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四川省成都市与陕西省汉中市的150家企业进行调研,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吸收能力作为中介变量条件下,外部创新源的六个子分类即供应商、竞争对手、客户、研究机构、中介机构、政府部门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侯广辉  张键国  
基于企业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绩效产生异质性效果的分析框架,引入吸收能力调节作用来揭示出现差异的原因及其受制条件。结果表明,企业的社会关系资本对技术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纵向关系资本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横向关系资本则没有显著影响;企业的知识应用能力正向调节纵向关系资本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扭转了其在不考虑吸收能力时所产生的消极影响的格局。企业要时刻注重对内部管理水平的提升,通过流程的优化来增强知识应用能力。否则,仅仅靠强化与政府的关系只会损害技术创新绩效。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窦红宾  王正斌  
本文以企业网络理论为基础,通过对西安通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106家企业进行问卷调查所获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外部网络强度、网络稳定性、网络密度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影响,而网络的规模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不显著,吸收能力在企业外部网络结构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起到部分中介的作用。所以,企业应重视外部网络结构,提高自己的吸收能力,充分利用外部网络,获取更多信息和知识资源,实现创新绩效的提高。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戴勇  朱桂龙  
在对社会资本、吸收能力和创新绩效的相关文献进行研究之后,提出三者的整合分析框架,以此作为本研究经验分析的理论支持。通过对94家广东企业的问卷统计结果表明,社会资本和吸收能力分别对企业创新绩效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吸收能力对社会资本与创新绩效之间则存在着显著的调节效应。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邹艳  张雪花  
通过回顾国内外关于智力资本、吸收能力及技术创新的相关研究成果,提出了智力资本、吸收能力及技术创新之间关系的概念模型和理论假设。结果表明:智力资本各要素之间存在互相促进的关系,智力资本及吸收能力都对技术创新绩效有直接正向影响,并且吸收能力对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具有调节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长峰  
吸收能力理论被广泛用于研究复杂的组织现象,是技术创新、组织学习、知识管理、产业经济与战略管理等多学科领域研究所涉及的核心指标,很多学者用该理论解释不同的企业创新绩效。本文首先回顾了相关文献,说明了吸收能力的基本内涵和模型。其次在企业网络的视角下,探讨了企业吸收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的直接作用和调节作用。第三,总结了两个基于企业吸收能力的企业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模型,并分析了模型的优缺点。最后,本文指出随着外部知识资源对企业创新重要性的增强,不能继续把知识作为一个已知的常量,要区分不同的知识属性是否对企业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