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69)
- 2023(8789)
- 2022(7105)
- 2021(6451)
- 2020(5529)
- 2019(12180)
- 2018(11920)
- 2017(23027)
- 2016(12113)
- 2015(13379)
- 2014(12610)
- 2013(12565)
- 2012(11024)
- 2011(9315)
- 2010(9569)
- 2009(9387)
- 2008(9678)
- 2007(8965)
- 2006(7833)
- 2005(7185)
- 学科
- 业(78421)
- 企(75914)
- 企业(75914)
- 管理(60696)
- 济(53576)
- 经济(53515)
- 业经(25981)
- 财(23747)
- 方法(21974)
- 务(20057)
- 财务(20050)
- 财务管理(20039)
- 技术(19059)
- 企业财务(19034)
- 农(18992)
- 农业(14477)
- 数学(14116)
- 数学方法(14047)
- 策(13576)
- 技术管理(13456)
- 划(13142)
- 制(13131)
- 企业经济(12322)
- 经营(12238)
- 中国(11999)
- 理论(11888)
- 和(11365)
- 体(10769)
- 决策(9872)
- 体制(9728)
- 机构
- 学院(170049)
- 大学(162222)
- 管理(77023)
- 济(75225)
- 经济(73997)
- 理学(65940)
- 理学院(65464)
- 管理学(64975)
- 管理学院(64649)
- 研究(46407)
- 中国(40978)
- 财(37394)
- 京(33158)
- 财经(28840)
- 江(27290)
- 经(26071)
- 科学(24399)
- 农(24080)
- 商学(23458)
- 商学院(23270)
- 中心(22155)
- 经济学(21427)
- 所(21376)
- 州(21289)
- 业大(21003)
- 财经大学(20972)
- 经济管理(20653)
- 北京(20182)
- 经济学院(19282)
- 农业(18605)
- 基金
- 项目(106279)
- 科学(87735)
- 研究(83268)
- 基金(78608)
- 家(65493)
- 国家(64815)
- 科学基金(59740)
- 社会(55836)
- 社会科(53139)
- 社会科学(53128)
- 省(44397)
- 基金项目(42115)
- 自然(36922)
- 教育(36865)
- 自然科(36176)
- 自然科学(36169)
- 自然科学基金(35643)
- 划(33987)
- 编号(32944)
- 业(30565)
- 创(30290)
- 资助(29705)
- 创新(27004)
- 成果(25011)
- 制(23995)
- 部(23421)
- 发(23249)
- 重点(23060)
- 国家社会(22948)
- 课题(22173)
共检索到2616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徐飞 杨冕
集团化经营是企业应对复杂多变环境的关键举措,集团内部组织架构直接关系企业集团成功实践。集团分散式创新架构强调去中心化的个体自发参与创新活动,而集中式创新架构则由个别节点开展封闭的创新活动。虽然一些知名企业集团已经从封闭的集中式创新走向开放的分散式创新,但既有研究关于两种集团内部创新架构的创新绩效研究不足,导致难以指导企业集团创新实践。为此,本研究从集团微观组织角度识别集团创新架构特征,并基于2007—2017年A股上市公司进行实证检验,重点讨论企业集团创新绩效。研究发现:企业集团分散式创新对于组织创新绩效更有利,包括组织的专利申请和专利授权绩效;增强企业集团盈利能力和国家创新驱动政策实施可以削弱集中式创新负面影响;企业集团分散式创新对于东部地区企业的组织创新绩效影响更明显,即发达地区更需要注重集团内部分散式创新;集团创新架构会通过影响创新策略和产品市场竞争力而影响创新绩效,具体表现为集团分散式创新更加有利于实质性创新和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进而显著增加分散式创新绩效。本研究表明,企业集团不仅要重视与外部组织开放协作,更要重视内部创新架构设计,构建成员企业积极参与的内部分散式创新网络。本研究丰富了企业集团组织研究,拓展了企业集团创新架构以及创新绩效研究。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姚艳虹 谌逸娴 陈欢欢
基于组织搜寻理论和战略协同理论,探讨元素—架构双元知识搜寻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创新战略在二者关系间的调节效用。结果显示:元素知识搜寻对创新绩效具有倒U型影响,架构知识搜寻对创新绩效具有线性正向影响,双元知识搜寻平衡对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知识搜寻策略与创新战略存在适配性:探索式创新正向调节元素知识搜寻与创新绩效间的关系,对架构知识搜寻与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效用不显著;利用式创新正向调节架构知识搜寻与创新绩效间的关系,对元素知识搜寻与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效用不显著。结论拓展了外部知识搜寻研究视角,可为企业合理选择知识搜寻策略和创新战略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金义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徐汉文 李富
我国企业集团文化有多种模式,但大都存在一些问题,不适应低碳经济的要求,因此,企业集团文化有必要基于低碳经济的特点进行创新,按照以人为本、以客户为导向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尊重现实,更新理念,注入新的文化元素,构建以总公司文化为核心,以子公司文化为卫星的一核多星、一企多制的低碳式企业集团文化。在文化创新的执行中,应推进核心理念,实施文化拓展和激励机制,促使集团文化创新快速有效。
[期刊] 改革
[作者]
董效林
由于企业所处产业的不同,企业规模的不同,企业发展战略的不同,企业对内部市场理论的认识和理解的不同,不可能存在对所有企业都适用的内部市场模式。实证研究表明,通过对内部市场理论的研究、探索和理解,引进、消化吸收国内外企业运用内部市场理论指导企业发展的成功模式,完全可以实现企业内部市场模式上的"集成创新",探索出符合自身实际的内部市场模式。
关键词:
内部市场 规则 机制 市场模式 体系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吕有晨 李政
日本的企业集团由旧财阀、财团等垄断组织改造而来,尽管经历了大半个世纪的演进过程,其基本形态仍为“环形”和“锥形”两种。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日本的企业集团也一直处在调整、创新之中。近年来出现的分离型企业集团和企业网络与国际跨国公司潮流交相辉映,颇受瞩目。
关键词:
日本 企业集团 企业网络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苗泽华
当今世界上,发达国家之所以有实力,靠得就是有一批在世界各个领域居于领先、垄断地位的大企业集团,就连亚洲“四小龙”也有一些在国际市场上叫得响的大企业或集团。我国要提高国际竞争力与适应力也呼唤大集团。自十五大以来我国在实施大集团战略,突破“四跨”上迈出了...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吴浩 解维敏
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采用有限合伙协议架构作为搭建公司治理的基础构架,有限合伙协议架构能否发挥相应的治理能力促进企业创新则是本文的研究问题。本文实证检验了有限合伙协议架构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有限合伙协议架构对企业创新水平的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良好的内外部治理机制能够强化有限合伙协议架构对企业创新的促进效应。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有限合伙协议架构能够通过提升普通合伙人风险偏好,进而促进企业创新。进一步研究表明,当企业信息质量较高、人力资本专用性投资水平较低时,有限合伙协议架构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研究结论为全面科学评价有限合伙协议架构这种创新治理机制的经济后果提供新证据,同时也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监管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亚
海印股份信托受益权专项资产管理计划作为国内第一支以商业物业租金收入为标的、同时也是第一支以信托受益权为基础资产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具有一定的开创意义。本文在介绍专项计划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对案例的架构方式、增信方式等进行着重分析。该专项计划最主要的创新点是采用"双SPV"架构并利用信托受益权作为基础资产,既利用了信托独立的法律地位,解决了商业物业所有权不属于海印股份的问题,也实现了资金的快速到账,降低了时间成本。
关键词:
融资方式 信托受益权 资产证券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亚
海印股份信托受益权专项资产管理计划作为国内第一支以商业物业租金收入为标的、同时也是第一支以信托受益权为基础资产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具有一定的开创意义。本文在介绍专项计划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对案例的架构方式、增信方式等进行着重分析。该专项计划最主要的创新点是采用"双SPV"架构并利用信托受益权作为基础资产,既利用了信托独立的法律地位,解决了商业物业所有权不属于海印股份的问题,也实现了资金的快速到账,降低了时间成本。
关键词:
融资方式 信托受益权 资产证券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柴美群 刘爱英
针对国内外著名经济学家、管理学家和会计学者关于信息不对称的研究,以及少数学者关于信息对称的浅层次研究,笔者采用比较分析法、头脑风暴法和实验验证法,从信息不对称研究的文献回顾、信息不对称密码破解、信息对称可行方案和重要意义四个方面,对信息对称这一重大课题进行了开创性研究。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信息对称 对称方案 对称意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罗瑾琏 王象路 程国萍 钟竞 耿新
本文采用纵向单案例研究方法,通过探析科创板上市SN公司突破高精度北斗/GNSS技术,并将创新成果转为规模化市场应用的创业历程,解构了科创企业创新架构的设计逻辑与演进过程。研究发现:(1)科创企业创新架构的设计逻辑是从管理者认知上升到战略性意义建构,进而构建创新架构的认知与行动过程:在初创期,科创企业管理者在面临导航技术封锁时形成技术自主型认知,通过自主创新的战略性意义建构,构建创新单元紧密耦合、董事长嵌入的铅球态创新架构;在发展期,科创企业管理者在面临北斗产业竞争时形成技术孵化型认知,通过技术—市场双元的战略性意义建构,构建探索—利用创新单元结构分离、董事长牵引的哑铃态创新架构。(2)以董事长、总经理共同领导而形成的创新赋能—协同机制是科创企业创新架构产生创新效应的关键:在初创期董事长行动赋能与总经理要素协同的作用下,科创企业以铅球态创新架构实现技术突破;在发展期董事长认知赋能与总经理文化协同的作用下,科创企业以哑铃态创新架构实现技术升级与技术转化。(3)科创企业经历内部单元聚合、关键资源导入以及运作机制更新,实现由铅球态向哑铃态创新架构的演进。本文研究发现不仅揭示了科创企业创新架构的设计逻辑与演进机理,也为我国科创企业通过创新架构设计来实现“卡脖子”技术突破提供了启发与参考。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武亦文 镡晓艳 武传德
<正>党的二十大提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由于企业管理的中心是财务管理,并且财务管理的平台是司库,因此,一流企业集团的建设首先就要构建一流的司库体系。国务院国资委2022年印发的《关于推动中央企业加快司库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资金管理的意见》中提出“司库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涵盖管理制度、管理机制、信息系统等要素”,由此可见,管理和系统是司库搭建的两个核心要素。因此,企业集团要搭建起一流司库,管理架构优化和信息系统升级是一流司库搭建的两个关键环节。为助力企业集团做好一流司库的搭建,下文将分别就企业集团司库的架构优化和数智升级进行深入分析。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杜龙政 刘友金
针对技术创新的两难悖论,基于中小企业集群和大企业集团互动的视角,指出产业集聚区两次转型的历史同时也是二者共同进化的发展过程。产业集聚的发展导致集群式创新的出现,集群式创新区别于单个企业创新的优势。实行集群式创新,可有效地化解悖论,并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予以论证。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孟艳
德国中小企业富有创新活力,与政府主动提供系统化的支持政策密不可分。在金融服务领域,德国政府围绕科技发展战略和科技创新的产业链条,实施多样化的支持项目,形成较为完善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创新提供宽松的融资环境,有效支持和激发了中小企业的研发和创新活动。本文从德国政府支持中小企业创新的战略导向、代表性资助项目及实施方式等角度分析,简要勾勒德国政府支持中小企业创新的全系列链条和蛛网型架构,并从中汲取对我国构建中小企业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的有益经验。
关键词:
德国中小企业 创新 预算资助 科技金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