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08)
2023(7275)
2022(5807)
2021(5198)
2020(4670)
2019(10209)
2018(10121)
2017(20367)
2016(10687)
2015(11764)
2014(11644)
2013(11626)
2012(10583)
2011(9026)
2010(9297)
2009(9112)
2008(9437)
2007(8567)
2006(7581)
2005(7263)
作者
(28908)
(24138)
(24099)
(22663)
(15685)
(11337)
(11037)
(9339)
(9231)
(8779)
(8291)
(8069)
(8013)
(7625)
(7499)
(7352)
(7271)
(7075)
(6751)
(6695)
(6013)
(5813)
(5732)
(5613)
(5485)
(5408)
(5384)
(5353)
(4792)
(4594)
学科
(72759)
(68145)
企业(68145)
(55405)
经济(55333)
管理(50526)
方法(25602)
业经(24261)
(21939)
(18556)
数学(18384)
数学方法(18321)
(18290)
财务(18288)
财务管理(18271)
企业财务(17302)
技术(14579)
农业(14305)
(13157)
(12642)
中国(12487)
企业经济(11888)
(11413)
经营(11202)
(10983)
保险(10892)
(10555)
理论(10533)
技术管理(10000)
(9924)
机构
学院(158400)
大学(150972)
(74943)
经济(73863)
管理(70173)
理学(59379)
理学院(58981)
管理学(58526)
管理学院(58235)
研究(42544)
中国(41548)
(38217)
(30103)
财经(29902)
(27150)
(24718)
(23546)
经济学(22907)
财经大学(22010)
商学(21657)
科学(21549)
商学院(21488)
经济学院(20909)
中心(20626)
(20208)
经济管理(19396)
(19307)
业大(19184)
北京(18789)
农业(18379)
基金
项目(95683)
科学(78328)
研究(72765)
基金(72528)
(60193)
国家(59558)
科学基金(54752)
社会(50011)
社会科(47512)
社会科学(47499)
(38244)
基金项目(38211)
自然(34292)
自然科(33600)
自然科学(33595)
自然科学基金(33110)
教育(31798)
资助(29788)
(29548)
(28404)
编号(28319)
(23858)
(21691)
创新(21252)
(21083)
成果(20930)
国家社会(20899)
重点(20518)
(20447)
人文(19985)
期刊
(86611)
经济(86611)
研究(48697)
(34166)
管理(32183)
中国(27479)
(22672)
(21900)
金融(21900)
科学(17568)
业经(15985)
技术(15983)
财经(15522)
农业(15521)
学报(14747)
经济研究(13504)
(13328)
大学(12783)
学学(12622)
技术经济(11607)
(11331)
财会(11226)
问题(10855)
现代(9479)
世界(9041)
会计(9030)
商业(8881)
(8613)
经济管理(8391)
(7944)
共检索到2428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蔡卫星  蒲雨琦  夏婷  韦庆芳  
本文从企业短借长投行为入手,基于内部资本市场和“大而不倒”幻觉构建了一个基本理论框架,分析企业集团这种独特组织形式如何影响成员公司的短借长投,并使用2003-2019年上市公司数据进行了经验检验。研究结果显示:首先,企业集团这种组织形式对成员公司短借长投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基于政策驱动的工具变量回归和基于企业集团状态变更的事件研究进一步识别了企业集团对成员公司短借长投的因果影响。其次,企业集团对短借长投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异质性,就集团层面而言,扩张规模越大,企业集团对短借长投的影响就越显著;在成员公司层面,这种影响对大企业、高融资约束企业、低治理水平企业更加显著。最后,我们从风险视角进行了进一步讨论,指出“大而不倒”幻觉可能来源于只看到短期风险下降而忽视了长期风险累积,并且短借长投在企业集团内部具有传染效应。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晔  
2008年中国风险投资机构管理资本规模达到1249.93亿元人民币,其中24.45%来自于大企业集团。而参与风险投资的上市公司达到了222家,其中48家上市公司设立了由其控股的风险投资机构。这表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锦辉,韩云辉,王吉发,徐大勇  
本文通过对企业集团风险指标体系建立、筛选与评价方法以及对集团风险预警信号系统和集团风险预警模型建立,对集团所面临的风险进行综合测评。应用预警信号系统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集团进行定量、定性预警。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崔露  
本文选取2012—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检验风险投资对企业资产配置的影响,从企业的短贷长投出发,研究发现风险投资显著提高了企业的短贷长投水平。基于风险投资机构的背景差异检验发现,相比于国有背景,非国有背景的风险投资对企业短贷长投的影响更大,这一研究结论表现非国有背景VC拥有更高的风险偏好。最后对风险投资影响资产配置的经济后果进行分析,发现在风险投资对短贷长投的影响下,最终显著提高企业的研发创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学工  刘人怀  
对企业集团的研究是最近学术研究的热点。文章选取2005年在沪、深两地上市的制造业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对于我国企业集团化与企业绩效风险的关系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企业集团具有分散企业绩效风险的功能。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梓  
文章选择2011—2021年沪深A股国有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区域数字金融发展、短贷长投与企业财务风险间内在关联。研究表明:短贷长投与国有企业财务风险显著正相关,即短贷长投会加剧企业财务风险;区域数字金融发展与国有企业财务风险显著负相关,即区域数字金融发展会对抑制企业财务风险;区域数字金融发展显著增强短贷长投与国有企业财务风险间的正相关程度。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杨青   田汝彦   孙飞帆  
金融强监管旨在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进而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以《资管新规》的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以2016—2022年中国A股非金融、非房地产类上市公司半年度数据为样本,考察金融强监管对企业债务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资管新规》的实施加剧了短贷长投企业的债务违约风险,且这一影响在非国有企业、低成长型企业和银行竞争水平较低的地区表现更加明显。机制分析表明,这一影响由企业外部融资环境变化和债务偿还压力共同作用实现,实施《资管新规》引致的影子银行业务收紧加剧了短贷长投企业的债务偿还压力,最终导致其债务风险上升。进一步研究发现,《资管新规》对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若短贷长投由过度投资所致,则《资管新规》的影响主要体现为治理效应和缓解债务风险;若短贷长投由长期融资约束所致,则《资管新规》的影响主要体现为流动性效应和加剧债务风险。本文从企业债务风险的角度拓展了《资管新规》的政策效应研究,为优化强监管政策提供经验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左燕薇  
本文使用2010—2020年间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了融资约束问题的出现对企业短贷长投行为及财务风险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融资约束提高了企业利用短期贷款进行长期项目投资的可能性;债务期限的不匹配从而加深了企业财务风险;企业的可质押资产比率与成长性均能起到调节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雷双成  
本文选择2013—2020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基于长期资本支持长期投资的资金缺口测度短贷长投,将融资模式分对冲型、投机型和庞氏型三种类型,对融资模式、短贷长投与企业债务违约风险三者内在关联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短贷长投与企业债务违约风险显著正相关;对冲型融资和庞氏型融资两种融资模式与企业债务违约风险间显著负相关,投机型融资模式与企业债务违约风险间显著正相关;对冲型和庞氏型融资模式显著削弱短贷长投与企业债务违约风险间的正相关程度,而投机型融资模式显著增强短贷长投与企业债务违约风险间的正相关程度。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周兴荣  
本文以我国企业集团为研究对象,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运用功效系数法构建企业集团财务风险预警模型,从财务角度为企业集团的战略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林琳  纳鹏杰  
近年来,中央企业纷纷加快在金融领域广泛布局的步伐,并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促进主业发展等方面成效显著。但是,产融结合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会给企业带来很多风险,比如投资风险、经营风险、整合风险和政策风险。文章结合华电集团产融结合发展现状探讨中央电力企业集团如何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围绕主业发展金融产业。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傅俊元  吴立成  吴文往  
财务风险预警是企业集团加强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在结合企业集团管理实践的基础上 ,理性遴选具有较高显著性水平的财务风险预警指标 ,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在科学合理制定各预警指标评价标准的基础上 ,采用通行的指标评分法对集团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综合评估 ,确定企业所处的财务风险级次 ,从而实现对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的有效监管和控制。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耿殿明  傅克俊  宋华岭  
集团化发展使企业供应链网络结构日趋复杂,供应链的脆弱和不稳定性给供应链管理获取竞争优势带来了诸多风险,风险积聚必将威胁以至削弱供应链网络的功能和作用,降低企业持续安全运作以及对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的快速响应能力,这使企业集团供应链风险管理成为全新而又十分紧迫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大型企业集团为分析背景,对供应链风险的来源与种类给出了系统识别,按照风险产生的缘由,将供应链风险划分为内生和外生两大风险来源,其中内生风险主要产生于道德风险、信息扭曲和有限理性。而外生风险主要源于政治、经济和自然等外部环境的突变。针对大型企业集团供应链各种风险及其特征,从战略和战术两个层面提出了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瑞君  徐婷芳  
资金管理一直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随着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发展,企业集团的资金管理也从传统的现金管理(收款、付款、结算等现金业务的管理)不断发展到更广泛的金融资源管理(涉及货币资金、有价证券、信贷资产、应收款项等金融资产;长短期借款、应付债券、应付款项、吸收存款、信用证、保函等金融负债;委托贷款、金融衍生品以及信用评级、银行关系、客户关系等影响融资成本和金融市场投资收益的资源管理)。因此,跨国企业集团陆续建立起自己的司库(treasury)组织和系统,承担金融资源管理的职能,而风险管理成为司库高级管理的重要职能之一。我国企业集团面临着变幻莫测的国际国内形势,金融资源的风险管理能力正接受着严峻的考验...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大勇  韩云辉  
本文从企业集团生命周期概念入手,提出并分析了企业集团在其生命周期各阶段均存在着风险因素,并给出规避风险的相应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