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12)
2023(9742)
2022(8000)
2021(7395)
2020(6525)
2019(14900)
2018(14843)
2017(28300)
2016(15761)
2015(17558)
2014(17400)
2013(17500)
2012(15613)
2011(13506)
2010(13957)
2009(13724)
2008(14544)
2007(13344)
2006(12423)
2005(11732)
作者
(44410)
(37010)
(36690)
(34886)
(23904)
(17517)
(16730)
(14077)
(13939)
(13624)
(12773)
(12451)
(12430)
(11987)
(11866)
(11171)
(11071)
(10870)
(10754)
(10719)
(9249)
(9232)
(9218)
(8698)
(8602)
(8503)
(8176)
(8095)
(7459)
(7301)
学科
(88481)
(85270)
企业(85270)
管理(75276)
(62741)
经济(62634)
(35887)
(27572)
财务(27549)
财务管理(27511)
方法(27218)
业经(26498)
企业财务(26291)
(22078)
(20758)
税收(20618)
(20436)
(20110)
数学(18883)
数学方法(18770)
技术(16086)
(15940)
(15848)
农业(15478)
(14447)
体制(14393)
(13908)
中国(13795)
理论(13677)
经营(13670)
机构
学院(222315)
大学(216843)
管理(92513)
(92228)
经济(90401)
理学(76807)
理学院(76138)
管理学(75417)
管理学院(74972)
研究(68422)
中国(60040)
(56171)
(46384)
财经(40704)
科学(39012)
(37972)
(37221)
(36834)
(35453)
中心(31231)
研究所(30728)
财经大学(29805)
北京(29655)
业大(29653)
农业(29117)
(29117)
商学(27462)
商学院(27231)
经济学(26376)
(25841)
基金
项目(129997)
科学(103077)
研究(96550)
基金(94743)
(81608)
国家(80821)
科学基金(71358)
社会(61002)
社会科(57833)
社会科学(57815)
(51642)
基金项目(49698)
自然(46884)
自然科(45843)
自然科学(45827)
自然科学基金(45125)
教育(43772)
(41924)
资助(39289)
编号(38943)
(34488)
成果(32008)
(30694)
(29046)
重点(28904)
创新(27764)
(27002)
(26937)
(26929)
课题(26514)
期刊
(115273)
经济(115273)
研究(73809)
(52760)
中国(49022)
管理(44771)
(34367)
学报(29737)
科学(28667)
(24634)
金融(24634)
大学(23232)
农业(23051)
学学(22032)
技术(21594)
财经(21132)
教育(20395)
业经(19562)
(18879)
(18142)
经济研究(17462)
财会(17156)
(16992)
(15902)
会计(15884)
税务(14111)
问题(13704)
技术经济(13126)
现代(12201)
世界(11500)
共检索到3665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胡志颖  孙力  
本文以2008年的所得税改革为契机,分析了企业集团上市公司与非企业集团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的差异。研究发现,在面临税率下降的情况下,与非企业集团相比,企业集团公司在进行盈余管理时更倾向于选择真实盈余管理。基于债务契约、资本市场压力、政治成本和代理成本的分析结果进一步显示,非税成本低、非国有产权背景和现金流权与控制权两权分离程度高的企业集团的负向真实盈余管理程度更高。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为税收征管、证券市场监管以及投资者投资等提供依据。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胡志颖  孙力  
本文以2008年的所得税改革为契机,分析了企业集团上市公司与非企业集团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的差异。研究发现,在面临税率下降的情况下,与非企业集团相比,企业集团公司在进行盈余管理时更倾向于选择真实盈余管理。基于债务契约、资本市场压力、政治成本和代理成本的分析结果进一步显示,非税成本低、非国有产权背景和现金流权与控制权两权分离程度高的企业集团的负向真实盈余管理程度更高。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为税收征管、证券市场监管以及投资者投资等提供依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增福  董志强  连玉君  
本文建立了1个基于避税动因的盈余管理方式选择的模型,并结合实证会计3大假说提出了经验研究假设,以2007年所得税改革为背景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方式的选择问题。结果显示:预期税率上升使公司更倾向于实施真实活动操控的盈余管理,预期税率下降会使公司更倾向于实施应计项目操控的盈余管理;国有控股、公司规模、债务对应计项目操控程度有显著负效应,对真实活动的盈余管理程度有显著正效应;管理层薪酬对负向的应计项目操控有负效应,对正向的应计项目操控和真实活动操控均具有显著的正效应。上述研究丰富了避税动因盈余管理的研究文献,从真实活动操控视角发展了实证会计的3大假说,也对审视我国上市公司的审计和监管具有一定的...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莹  王雷  
本文以2008年中国所得税改革为背景,实证分析本次所得税改革前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税收成本的变化情况,并进一步考察地区税收征管力度和公司股权性质在其中的作用。研究结果发现,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与所得税成本显著正相关,在所得税改革之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税收成本显著上升;相较于向下的盈余管理,向上的盈余管理的所得税成本在所得税改革之后上升的更多。同时,所在地区税收征管力度较大、股权性质为国有的上市公司,其盈余管理的所得税成本更高;但并未发现所得税改革之后,上述因素对盈余管理税收成本产生显著影响。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跃堂  王亮亮  贡彩萍  
税收是影响公司价值的重要因素,降低税负一直是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重要动因。2007年出台并于2008年开始实施的新企业所得税法将使国内公司的税负发生变化。税率变化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市场会做出预期的反应吗?公司是否存在由于税率变化而引发的盈余管理行为呢?避税动因的盈余管理行为是否会产生经济后果呢?对于这些由于所得税法改革而产生的问题本文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市场能够识别税率变化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市场对税率降低的公司给出了正面的反应;税率降低的公司存在明显的避税盈余管理行为,而税率提高公司的这种行为并不明显,这可能与过去的税收优惠政策存在过渡期有关;避税动因的盈余管理行为存在经济后果,市场对成功...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邓俊杰  韩圣  
本文采用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从公司实际税率和会计-税收差异视角,分析了上市公司在2008年所得税税制改革前后的盈余管理行为。研究发现,税制改革降低了企业税负,对企业盈余管理水平产生了负向的影响;政策变动对国有企业的盈余管理水平的影响要小于非国有企业。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吴晓娟   程宏伟  
以2009~2018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企业盈余管理行为对所得税税负粘性的影响,结果发现:长期来看,企业盈余管理形成的操控性应计利润在未来发生转回,会显著提升以后期间的所得税税负粘性程度,且企业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对所得税税负粘性的影响与应计盈余管理具有一致性,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是增强所得税税负粘性的重要微观动因。进一步研究表明,经济下行期经营环境恶化,业绩压力增大,企业盈余管理行为更加激进,导致所得税税负粘性增强是企业税负痛感集中凸显的重要因素。因此,国家在实施减税降费政策的同时还应强化资本市场规范和监管,以减少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降低企业所得税税负粘性,提升业绩下降时企业的财务可持续能力。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胡婷  
上市公司在进行盈余管理时,往往需要权衡财务报告成本与税务成本。为了作出正确的决策,公司是否有动机通过操纵非应税项目损益来规避盈余管理的所得税成本呢?文章以沪深两市2008年1061家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考察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差异和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证实了该假设。研究还发现,通过此途径所规避的所得税负极为有限,或许表明公司事实上会为其大部分利润操纵行为支付所得税成本。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先治  王兆楠  
本文基于内部资本市场理论,从盈余管理的视角研究了企业集团与上市公司之间的代理问题及具体表现。研究结果显示,与独立上市公司相比,系族上市公司和集团上市公司倾向进行向下盈余管理,其中系族上市公司向下盈余管理程度最为严重。从企业集团产权性质分析,民营系族上市公司和民营集团上市公司比同类型的国有上市公司向下盈余管理程度更为严重。在系族上市公司中,内部资本市场效率与系族上市公司向下盈余管理的程度负相关。这表明,企业集团与上市公司之间的代理冲突会受到内部资本市场的影响,从而有别于普通的第一类代理问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先治  王兆楠  
本文基于内部资本市场理论,从盈余管理的视角研究了企业集团与上市公司之间的代理问题及具体表现。研究结果显示,与独立上市公司相比,系族上市公司和集团上市公司倾向进行向下盈余管理,其中系族上市公司向下盈余管理程度最为严重。从企业集团产权性质分析,民营系族上市公司和民营集团上市公司比同类型的国有上市公司向下盈余管理程度更为严重。在系族上市公司中,内部资本市场效率与系族上市公司向下盈余管理的程度负相关。这表明,企业集团与上市公司之间的代理冲突会受到内部资本市场的影响,从而有别于普通的第一类代理问题。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红艳  
当前有关盈余管理与会计准则的研究大都局限于单个因素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本文通过实例分析,将公允价值计量、所得税准则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综合考虑,来探讨公允价值计量与所得税准则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沙沙  
上市公司财务与税(务)会(计)关系协调最为基础和重要的问题是企业利润、盈余管理与递延所得税资产之间的关系,因为递延所得税项目与会计利润和应税所得的暂时性差异的产生同步,企业进行盈余管理大部分可通过递延所得税费用来反映,使得递延税款成为影响盈余管理的一项更为直接因素。文章对僵尸企业递延所得税资产畸高与盈余管理关系进行梳理并分析案例企业通过递延所得税资产畸高开展盈余管理的路径和经济后果,以期为企业和相关部门财务、税务风险的防范提供参考与借鉴。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贾巧玉  周嘉南  
随着国际资本流动日趋自由化,越来越多的企业实行交叉上市,对交叉上市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捆绑假说是解释企业交叉上市动因的重要理论,该假说认为企业在外部监管较为严格的地区交叉上市,可以约束控股股东和管理层谋取私有收益,抑制公司盈余管理,从而提高公司盈余质量。然而,国内外学者以不同数据和方法对捆绑假说加以研究,并未得到一致结论。部分研究表明,交叉上市企业盈余管理水平低于非交叉上市企业,支持捆绑假说,而其他研究认为交叉上市企业盈余质量并未显著高于非交叉上市企业。而且,已有研究大多仅考虑应计盈余管理,忽略了真实盈余管理。真实盈余管理由于其隐蔽性强、会计弹性大等特点而被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交叉上市企业在面...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吴媛媛  
以19942015年间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从中确定至2015年底已经在境内和香港两地上市的公司名单,对选取的样本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比较交叉上市公司与其配对公司在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行为上的差异。实证研究发现:交叉上市企业相比于配对公司而言,其应计盈余管理水平更低;替代效应的存在使得公司管理层在选择盈余管理方式的时候,往往呈现出此消彼长的趋势;企业在交叉上市以后,其实施这两种盈余管理方式的成本也发生了变化,其中实施真实盈余管理的成本相对降低,这就引发了企业实施该种盈余管理方式的动机。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娜  王跃堂  王亮亮  
企业所得税政策的"收入分配"效应对企业薪酬政策的影响一直以来没有得到广泛的重视,本文利用2007年企业所得税改革的契机就此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限额扣除"政策取消后,企业高管薪酬、职工工资薪金显著增加,但与此同时,也进一步扩大了公司高管与普通职工工资之间的级差。进一步考察不同产权性质对企业所得税税收抵扣政策与薪酬政策关系的影响后发现,国有公司与非国有公司在税改影响下薪酬契约存在不同的变化。本文的研究成果在丰富国内外学术文献的同时,也是对过去税法改革的一个总结,同时也为"十二五"规划下政府税收政策的完善提供了新思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