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287)
- 2023(18854)
- 2022(15942)
- 2021(14754)
- 2020(12498)
- 2019(28176)
- 2018(27759)
- 2017(53732)
- 2016(29004)
- 2015(31913)
- 2014(31633)
- 2013(30959)
- 2012(28272)
- 2011(25258)
- 2010(25245)
- 2009(23617)
- 2008(23471)
- 2007(20544)
- 2006(18100)
- 2005(16265)
- 学科
- 济(116641)
- 经济(116474)
- 业(106402)
- 管理(99574)
- 企(93883)
- 企业(93883)
- 方法(51745)
- 数学(42086)
- 数学方法(41511)
- 财(38934)
- 农(37724)
- 业经(35030)
- 中国(28993)
- 制(27724)
- 务(26479)
- 财务(26415)
- 财务管理(26369)
- 农业(26008)
- 企业财务(25058)
- 贸(21783)
- 贸易(21773)
- 技术(21706)
- 易(21211)
- 策(20995)
- 学(20761)
- 理论(20547)
- 和(19832)
- 体(19693)
- 划(19678)
- 地方(19347)
- 机构
- 学院(411890)
- 大学(408767)
- 济(171017)
- 经济(167722)
- 管理(165194)
- 理学(142747)
- 理学院(141292)
- 管理学(139033)
- 管理学院(138267)
- 研究(133520)
- 中国(103812)
- 京(84238)
- 财(83351)
- 科学(80132)
- 农(72364)
- 所(66244)
- 财经(65549)
- 江(62517)
- 中心(62208)
- 业大(61697)
- 研究所(59838)
- 经(59706)
- 农业(56854)
- 北京(51884)
- 经济学(51715)
- 范(49985)
- 师范(49388)
- 财经大学(48661)
- 州(48510)
- 院(48374)
- 基金
- 项目(276626)
- 科学(220198)
- 基金(204290)
- 研究(200543)
- 家(178417)
- 国家(176862)
- 科学基金(153525)
- 社会(129639)
- 社会科(122981)
- 社会科学(122951)
- 基金项目(108090)
- 省(107556)
- 自然(100601)
- 自然科(98354)
- 自然科学(98324)
- 自然科学基金(96635)
- 教育(92068)
- 划(90715)
- 资助(82439)
- 编号(80147)
- 成果(64352)
- 重点(62101)
- 部(61869)
- 创(60165)
- 发(58737)
- 创新(55726)
- 制(54328)
- 课题(54265)
- 国家社会(53990)
- 教育部(53455)
- 期刊
- 济(190262)
- 经济(190262)
- 研究(117240)
- 中国(77019)
- 财(67395)
- 农(66482)
- 管理(65175)
- 学报(62681)
- 科学(59468)
- 大学(48513)
- 学学(46246)
- 农业(44870)
- 融(39830)
- 金融(39830)
- 教育(37967)
- 技术(36320)
- 业经(32807)
- 财经(32314)
- 经济研究(29542)
- 经(27792)
- 业(25365)
- 问题(24685)
- 技术经济(21069)
- 版(20173)
- 现代(19619)
- 贸(19545)
- 财会(19113)
- 商业(18778)
- 科技(18644)
- 理论(18226)
共检索到6069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高充彦 谢毅
在营销数字化逐渐普及的时代,用户对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性的担忧成为数字化营销实践的重要阻碍之一。企业的隐私政策传递了组织对保护用户数据安全所做的承诺,既是法律法规的要求,也是企业保护用户权益、树立自身品牌形象、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本文从用户视角出发,对隐私政策概念和隐私政策研究的理论基础进行归纳和总结;提出隐私政策研究的总体框架,说明影响隐私政策有效性感知的前因、后果和中间变量;指出该领域的研究缺口以及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百灵 万璐璐 李延晖
互联网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个人隐私信息被非法利用的现象日趋严重,隐私保护问题也因此受到广泛关注。基于隐私政策的隐私保护是一种按照既定的授权与约束规则,合法地使用网络用户个人信息的有效保护方法。文章对有关隐私政策的隐私保护研究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对该领域的研究内容进行了归纳与介绍,从隐私政策相关的实证研究、隐私政策的语法语义描述与分析、隐私政策协商与实践等角度归纳和分析了基于隐私政策的隐私保护研究的进展。最后,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给出了相关的建议。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昌平 仇蓉蓉
[目的/意义]随着网络环境下隐私安全问题的日益突出,用户隐私关注程度不断提高,虚拟社区作为网络用户信息交互的重要平台,对其用户隐私关注的研究尤为重要。[方法/过程]目前隐私关注文献主要基于APCO (Antecedents→Privacy Concerns→Outcomes)思路,研究包括隐私关注影响因素和隐私关注对用户行为的影响两个方面。虚拟社区用户隐私关注的影响因素可以归为3类:信息因素(信息质量、信息敏感度)、主观感知因素(感知信任、感知风险)和平台因素(声誉、隐私政策);隐私关注主要对虚拟社区用户信息披露行为和信息采纳行为产生影响。[结果/结论]对虚拟社区用户隐私关注现状的分析为后续相关研究的展开提供了较为客观、全面的参考。
关键词:
虚拟社区 隐私关注 影响因素 用户行为
[期刊]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作者]
王家玲
本文利用文献调研法研究近十年国内关于图书馆用户隐私保护的文献,分别从图书馆服务中的用户隐私保护研究、用户隐私保护方式研究和新环境下图书馆用户隐私保护研究三方面进行梳理和总结,以期揭示国内图书馆用户隐私保护研究进展,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图书馆 用户隐私 隐私保护 综述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李海丹 洪紫怡 朱侯
本文研究了社会化媒体环境下在线用户隐私披露行为的影响机制。以计划行为理论为框架,从隐私计算和公平理论视角出发,构建了用户隐私披露行为影响因素模型。以在校大学生为样本,通过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建模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感知风险、感知收益和程序公平均是隐私披露意愿的强影响因子,进而影响披露行为;信息敏感、主观规范、信任显著影响感知风险;信息控制显著影响程序公平;分配公平显著影响感知收益。最后根据研究结果进行讨论,为促进用户个人信息披露提供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冕 鲁耀斌
隐私安全和信息强制性困扰了移动服务用户的使用。本文使用心理学中的"刺激-机体-反应"模型作为理论框架,采用规范的实证研究方法寻找了隐私安全和信息强制性对移动服务用户不信任感的关系,并最终对用户持续使用和发出负向口碑的行为意愿的影响机制进行分析。文章最后检验了不同性别的用户在上述影响机制中的区别。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朱侯 王可 严芷君 吴江
[目的/意义]与SNS用户高度关注个人隐私的态度不同,许多用户在行为上却表现出随意地披露个人隐私,这种现象被称为隐私悖论。尝试通过实证研究解释这种现象,研究结果有助于社交网络服务提供商改进运营模式,提高市场竞争力。[方法/过程]以隐私计算理论为基础,结合计划行为理论TPB,构建了SNS用户隐私关注与隐私披露关系的模型,利用结构方程模型(SEM)验证假设。[结果/结论]结果显示,用户的感知风险正向影响其隐私关注,进而降低隐私披露的行为意向;但当用户感知到较高的收益时,隐私披露意向明显增强,最终导致实际的披露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郝森森 许正良 钟喆鸣
[目的 /意义]针对企业移动终端App用户,对其信息隐私关注的内在机理进行研究,以进一步丰富信息隐私关注的理论体系,并为企业利用移动终端App进行营销活动和客户关系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方法/过程]基于感知价值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将信息隐私关注分为感知信息隐私收益和感知信息隐私支出两个维度,结合移动终端App的特点,探讨用户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对信息隐私关注两个维度的影响机理,以及信息隐私关注与用户信息披露行为之间的逻辑关系。[结果 /结论]最终构建企业移动终端App用户信息隐私关注模型。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智霞
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具有一定的经济后果,影响利益相关者的经济利益和决策。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对我国近10年来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研究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总结,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我国会计政策选择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利益相关者理论 会计政策 会计政策选择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朱侯
本文主要以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的论文为研究对象,对用户的隐私心理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并建立了隐私关注的集成模型。研究表明:在线用户隐私心理中,隐私关注是一个非常核心的概念;根据已验证的隐私心理相关构念与隐私关注的关系,这些构念可以分为前因变量(隐私经历、隐私意识、个性差异、人口统计学特征、文化)、结果变量(规章、行为反应)和调节变量(隐私计算、信任)三类;已有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也相应的分成前因变量研究、结果变量研究和调节变量研究三个类别。已有的研究在验证各隐私心理构念与隐私关注之间的关系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用户隐私关注的动态变化机理、群体隐私关注等方面的研究。
[期刊]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作者]
梁荣贤
伴随"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渗透,图书馆用户隐私保护问题越来越严峻,能否切实地保护用户隐私已成为用户对图书馆评价的重要指标。本文分析了国内外图书馆用户隐私保护的现状,指出"互联网+"环境增加了用户隐私暴露的风险,提出应从加快图书馆立法进程、细化用户隐私保护条例、构建"图书馆-用户-供应商"三方联动保护机制、提升用户隐私保护技术水平、成立用户隐私危机公关小组、加强用户隐私保护本土化研究等方面保护用户隐私不受侵害。
关键词:
“互联网+” 图书馆 用户隐私 隐私保护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彭宁波
当今数据成为国家和企业重要的战略资源,研究数据隐私保护对加强数据隐私管理与治理以及更好地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具有现实意义。文章采用文献调研法,对国内数据隐私保护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从数据隐私保护相关概念、数据隐私泄露、数据隐私保护技术与方法、数据隐私保护法律、数据隐私保护对策五个方面进行综述。我国学界已经意识到数据隐私保护的重要性并展开了研究探讨,但是关于数据隐私安全和保护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数据隐私保护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还有待拓展。
关键词:
数据隐私 隐私保护 大数据 数据治理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凡菊 姜元春 张结魁
随着计算机的广泛使用和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在网络交易过程中收集、利用和出售个人隐私数据的现象十分普遍。网络隐私的侵犯问题已成为信息社会的最大困扰之一,如何有效地保护个人的网络隐私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网络隐私保护的出现及其发展;其次,对网络隐私的价值问题以及电子商务中的信任问题进行讨论,重点探讨了目前网络隐私保护的4种方式;最后给出了网络隐私问题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网络 隐私 保护 综述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培育 王潇睿
[目的/意义]当前,智能手机第三方应用程序过度收集用户个人信息的现象较为普遍,如何通过优化用户隐私政策的内容条款,规范应用程序对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对保障手机用户的合法权益至关重要。[方法/过程]以微信、淘宝等10款常用手机应用程序为研究对象,对其隐私保护政策内容进行考察。[结果/结论]十款应用程序的隐私政策在内容设置和展示形式方面均有较大调整,但在合规性及可操作性上稍显不足。为有效保障智能手机用户隐私安全,应当完善第三方应用程序的审核流程、建立统一的隐私保护标准,同时充分发挥行业自律的引导作用,构建体系化的隐私条款管控机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小燕 Gerard Cliquet
隐私侵犯引起用户隐私关注从而影响消费者决策是近年来国际理论界研究的重要课题,但在国内的实证研究还较有限。本文以位置服务(LBS)为例,探讨复杂移动服务中隐私权衡理论架构的作用机制,通过对291位LBS用户的问卷收集和数据分析,证实消费者任务—技术匹配对感知披露价值有正向影响;消费者过往经历对他们感知的信息披露风险存在正向影响;消费者的感知披露价值与披露信息的意愿正相关;消费者的感知披露风险将增加他们的隐私关注水平;隐私关注对透露个人信息有负面影响。同时,实证结果表明此前学者认为消费者的感知披露价值将减少他们的隐私关注水平这一结论并未得到证实,相反消费者的感知披露价值将增加他们的隐私关注水平。通过本文的研究丰富了LBS领域研究的视角,提出了对管理实践的启示和未来研究的展望。
关键词:
隐私关注 信息隐私 移动应用 LBS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