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16)
2023(10923)
2022(8956)
2021(8128)
2020(6919)
2019(15322)
2018(15145)
2017(29112)
2016(16079)
2015(17699)
2014(17519)
2013(17391)
2012(16037)
2011(14177)
2010(14817)
2009(13903)
2008(14536)
2007(13373)
2006(11974)
2005(11427)
作者
(47001)
(39097)
(39094)
(37004)
(25436)
(18774)
(17594)
(14859)
(14713)
(14462)
(13510)
(13249)
(12915)
(12757)
(12616)
(11958)
(11619)
(11613)
(11487)
(11197)
(9889)
(9758)
(9584)
(9170)
(9040)
(8793)
(8782)
(8590)
(7931)
(7804)
学科
(82383)
(77569)
企业(77569)
(69742)
经济(69641)
管理(65730)
方法(28861)
业经(27571)
(26475)
(23742)
(21159)
财务(21136)
财务管理(21114)
数学(20484)
数学方法(20216)
企业财务(20068)
农业(17509)
技术(17315)
(16888)
中国(16062)
(15128)
理论(14410)
(14156)
(13624)
(12649)
经营(12497)
企业经济(12485)
(11554)
(11508)
贸易(11500)
机构
学院(238115)
大学(232508)
(98223)
经济(96270)
管理(94859)
理学(80672)
理学院(79823)
管理学(78708)
管理学院(78247)
研究(76370)
中国(61911)
(50112)
(48516)
科学(45282)
(41774)
(39371)
财经(39142)
(39076)
(35360)
研究所(34943)
中心(34876)
业大(33189)
农业(32807)
(30891)
北京(30231)
经济学(28906)
财经大学(28707)
(28354)
师范(28054)
商学(27758)
基金
项目(148974)
科学(119546)
基金(110135)
研究(109340)
(95349)
国家(94438)
科学基金(82717)
社会(70735)
社会科(67130)
社会科学(67111)
(59124)
基金项目(57575)
自然(54004)
自然科(52834)
自然科学(52818)
自然科学基金(51991)
教育(49985)
(48564)
资助(44780)
编号(43191)
(35595)
成果(35340)
(34219)
重点(33466)
(33147)
(31843)
创新(31027)
课题(30163)
(29847)
国家社会(29100)
期刊
(116499)
经济(116499)
研究(71003)
中国(47119)
(43777)
管理(41740)
(39789)
学报(34332)
科学(33977)
农业(26951)
大学(26475)
(26097)
金融(26097)
学学(25099)
教育(23214)
技术(21558)
业经(21073)
财经(20335)
经济研究(17644)
(17523)
(16739)
问题(14756)
技术经济(13863)
财会(13399)
现代(12630)
(12302)
世界(11897)
商业(11673)
(11646)
会计(10969)
共检索到3676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应侠  
企业会计报表中的显性负债大部分是由于企业潜在的隐性负债聚集而生成的,是企业内外各种因素长期积淀的结果。如何化企业隐性负债为显性收益,须从企业战略高度去思考。本文在叙述企业隐性负债形成的时代背景的基础上分析企业负债形成的动因,并寻求其解决的途径。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李典典  孙德刚  
现有联盟理论研究主要探讨联盟形成的动因,即国家“为什么选择结盟”,忽视了联盟形成过程中结盟对象的选择偏好,即国家“选择与谁结盟”。本文考察当代埃及在不结盟总原则下的“隐性联盟”战略,认为国家战略任务的变化、历史经验的习得和政治领导人的个性特征三个因素共同影响了结盟对象的选择。基于历史分析法,文章梳理了冷战时期以及中东变局以来埃及隐性联盟的四次转型:第一次从与共和制阿拉伯国家结盟转向与苏联结盟(1961~1962年);第二次从与苏联结盟转向与美国结盟(1973~1974年);第三次从与美国结盟转向与政治伊斯兰势力结盟(2012~2013年);第四次从与政治伊斯兰势力结盟转向“多向结盟”(2013~2014年)。研究发现,埃及调整结盟对象受各种内外部、主客观、历史记忆与现实利益、体系和单元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其中国家战略任务的变化和历史经验的习得是埃及隐性联盟战略调整的主要影响因素,领导人的个性特征是次要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秉初  
本文首先介绍了利害关系者的概念,通过利害关系者与企业战略环境的关联,说明有关企业战略的隐性机制,并用以解释缺乏战略理念的企业仍能生存发展的原因,最后阐明与隐性机制对应的显性机制的重要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谭卫东  
一、当前我国企业隐性失业的现状要了解和确定我国企业隐性失业的现状,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失业。一般来说,劳动力与生产资料只有结合起来才能形成现实的生产能力。单从劳动者角度看,若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实现结合从而取得正常的劳动报酬,就是“就业”;若在一定时期劳动者不能与生产资料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蒋志刚  
本文对我国企业经济中存在的重要问题——隐性亏损进行了实证研究。文章认为,隐亏可分为直接和间接隐亏两种形式;隐亏现象的形成既有体制性因素,也有企业内外部的原因;隐亏对宏观经济造成了诸多的消极影响,有可能引起一场经济危机。为此,应采取积极措施,根治隐亏。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崔志娟  朱佳信  
依托财政风险框架与会计视角,通过规范分析,得出政府隐性负债是未列示和披露在财务报告中的支出责任,政府隐性负债可分为直接隐性负债和或有隐性负债两种。在此基础上,结合政府对PPP项目的四种支出责任,得出PPP项目政府隐性负债的形成过程和确认标准,发现可用性付费方式下产生政府直接隐性负债的概率最大,风险承担与配套投入承诺易产生政府或有隐性负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宋波  徐飞  陈慕桦  
文章基于非对称性视角进一步探讨企业战略联盟形成的本质动因,通过阐述自然界最普遍存在的非对称与对称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及其相互转换的螺旋渐进程,从物质、信息、能量三个维度来研究企业战略联盟的非对称性,最后,从联盟定义、耗散结构理论和资源依赖理论的角度论述非对称性是企业战略联盟形成的本质核心动因。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林跃武  仇奕  许大庆  盛瑞源  
国内各商业银行日益重视企业显性关联并采取了一定的风险控制措施,但企业隐性关联尚未引起银行的足够重视。由于隐性关联难以识别,不少企业试图通过该种方式来避免银行实施的关联管理和授信总量控制。本文在对关联企业的含义、特点及其三种主要表现形式加以解释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隐性关联企业贷款的潜在风险及国内银行对隐性关联企业贷款风险存在控制缺失的现状,进而从改善内外部环境、建立风险识别信息系统和强化最后保障性控制措施等方面提出了加强风险防范的应对措施。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满  
对企业负债经营的思考王满企业主要以负债的方式筹集资金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我们党称其为负债经营。我国有许多企业正是采用这种负债经营方式,迅速地发展壮大起来,走出了一条“借鸡下蛋,借船出海”的成功之路。但也有那么一部分企业,正是由于负债经营使其陷入财务困境...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莉  
隐性债务一般在会计科目中难以发现。隐性债务的这一特征往往被一些转制企业用来规避法律、规避债务,损害有关当事人的利益。明确企业转制中隐性债务的承担,实质上是要理顺转制中的债权债务关系,分清各方当事人的责任大小。隐性债务与一般债务的划分,仅具有会计学上的意义,在法律上,这两种债务的承担应遵循同一原则,即应当按“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原则处理隐性债务的承担,各方当事人以在转制中处分或接受资产总额为限,承担债务责任。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傅道忠  
政府隐性负债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而且在目前表现得相当突出 ,这给政府财政造成了极大的压力。隐性负债大致可分为直接的隐性负债和或有的隐性负债两种类型 ,并各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对隐性负债风险的防范与化解 ,要从预算管理、提高预算内收入所占比重、体制改革、政府与市场共同化解等多方面入手。特别是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要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 ,建立风险分担的机制和制度。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欣  
PPP项目作为政府隐性负债的重要来源之一,其实施过程中保底条款、名股实债等不规范的发展模式极易引发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基于上述原因,在明确政府隐性负债的形成路径及确认标准的基础上,文章以PPP项目为研究重点,详细探讨PPP项目中政府隐性负债的形成过程、确认标准及会计控制策略,并从风险意识强化、举债融资机制规范和隐性负债监管三个方面思考带来的启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姜宏青  夏杨柳  
隐性负债的认定、摸底和控制是近年来国家防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重点。长期以来,受地方政府债务不规范发展的影响,我国地方政府隐性负债形成路径隐蔽,种类繁多,统计口径混乱,难以采取有效对策进行衡量和控制。因此,应该梳理地方政府隐性负债的形成路径并进行分类。根据政府会计逻辑和债务管理理论提出对违规形成的隐性负债予以全面清理,对政府运营管理中形成的正常的隐性负债分为直接负债和或有负债予以确认、计量和报告,旨在将所有隐性负债信息纳入会计信息系统的报告和披露体系,有效控制隐性负债的结构与规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