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39)
- 2023(14808)
- 2022(12650)
- 2021(11859)
- 2020(10105)
- 2019(23219)
- 2018(23215)
- 2017(45111)
- 2016(24477)
- 2015(27503)
- 2014(27228)
- 2013(27011)
- 2012(24377)
- 2011(21642)
- 2010(21769)
- 2009(20237)
- 2008(20012)
- 2007(17715)
- 2006(15497)
- 2005(13768)
- 学科
- 济(103001)
- 经济(102883)
- 业(95481)
- 企(87259)
- 企业(87259)
- 管理(85873)
- 方法(49475)
- 数学(39893)
- 数学方法(39215)
- 业经(32174)
- 财(30293)
- 农(30285)
- 中国(23597)
- 务(22993)
- 财务(22917)
- 财务管理(22889)
- 企业财务(21664)
- 农业(21340)
- 技术(21284)
- 理论(20945)
- 学(19089)
- 和(19054)
- 制(18599)
- 地方(17809)
- 划(17502)
- 贸(16752)
- 贸易(16743)
- 策(16737)
- 易(16254)
- 环境(14871)
- 机构
- 学院(350091)
- 大学(344649)
- 管理(146144)
- 济(137498)
- 经济(134635)
- 理学(126564)
- 理学院(125304)
- 管理学(123032)
- 管理学院(122413)
- 研究(106756)
- 中国(81383)
- 京(73137)
- 科学(67111)
- 财(63050)
- 农(56023)
- 所(52973)
- 业大(52233)
- 江(51337)
- 财经(50794)
- 中心(48636)
- 研究所(48122)
- 经(46096)
- 北京(45711)
- 农业(44003)
- 范(43123)
- 师范(42756)
- 州(41925)
- 经济学(39716)
- 院(38853)
- 商学(38831)
- 基金
- 项目(237130)
- 科学(187743)
- 研究(174883)
- 基金(171783)
- 家(148354)
- 国家(147039)
- 科学基金(128731)
- 社会(108970)
- 社会科(103297)
- 社会科学(103266)
- 省(94764)
- 基金项目(91074)
- 自然(84875)
- 自然科(83000)
- 自然科学(82983)
- 自然科学基金(81490)
- 教育(80591)
- 划(77941)
- 编号(72623)
- 资助(71238)
- 成果(57407)
- 重点(52189)
- 创(51597)
- 部(51304)
- 发(49905)
- 课题(48968)
- 创新(47450)
- 项目编号(45370)
- 业(44995)
- 科研(44983)
- 期刊
- 济(151253)
- 经济(151253)
- 研究(98147)
- 中国(62733)
- 管理(57681)
- 农(51652)
- 财(50792)
- 学报(50741)
- 科学(48459)
- 大学(38833)
- 教育(38321)
- 学学(36741)
- 农业(36246)
- 技术(34277)
- 业经(27703)
- 融(26629)
- 金融(26629)
- 财经(24364)
- 经济研究(23352)
- 业(21241)
- 经(20865)
- 技术经济(19624)
- 问题(19359)
- 图书(17649)
- 科技(17292)
- 现代(17082)
- 商业(16466)
- 理论(16409)
- 统计(16396)
- 财会(16225)
共检索到5029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马捷 靖继鹏
简要介绍企业隐性知识转化模型的构建有助于揭示转化规律,促进企业创新;企业隐性知识类型不同,则转化规律和过程不同。在此基础上,对企业隐性知识进行分类,提出企业隐性知识转化模型的构成要素和作用机理,分析不同类型隐性知识转化的焦点障碍与适用的转化方法,针对企业不同类型的隐性知识分别构建转化模型,并进行解释。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庆普 李志超
隐性知识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基础。本文探讨了企业隐性知识的主要内涵;较全面地分析了企业内部不同层次知识主体相互之间、企业内部与企业外部之间隐性知识流动与转化的方式和障碍因素;建立了企业隐性知识流动与转化模型;结合我国企业实际状况,较详细地探讨了促进企业隐性知识流动与转化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
隐性知识 流动 转化 措施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倩 程刚
文章剖析了企业隐性知识的内涵和分类,并基于SECI理论和知识沟通理论,构建了个体、团队和企业整体的隐性知识共享模型,建立了企业隐性知识共享的保障机制,以期在更深入地认识隐性知识共享过程的基础上,促进企业隐性知识的共享。
关键词:
隐性知识 知识共享 企业 模型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倩 程刚 王夫芹
文章剖析了企业隐性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的内涵,探讨了两者的关系,分别从员工、团队和企业层面分析了隐性知识共享对企业知识创新的价值。基于隐性知识共享构建了企业知识创新模型,建立了知识创新的保障机制,以期在深入认识企业知识创新的基础上,促进企业的知识创新。
关键词:
知识创新 隐性知识 知识共享 企业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程慧平 万莉
首先从隐性知识的转化过程和共享模式两方面对国内外学者针对企业隐性知识转化与共享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与分析。然后,从隐性知识转化的起点——隐性信息出发,提出相应的隐性知识转化过程。最后,从ERP、SCM、CRM系统的角度出发,提出三种隐性知识共享模式。
关键词:
隐性知识 知识管理 转化过程 共享模式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徐建中 冷单
在理论回顾的基础上,分析隐性知识对制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设计并建立制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和突变级数评价模型,目的在于为我国制造企业基于隐性知识管理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一种新的评价方法,在实践中对制造企业产生有效的推动作用,使制造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丁容 陆伟刚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企业隐性知识作为一种关键的要素和资源,已经得到企业的高度重视。而企业隐性知识转移对于企业获得和保持持续竞争优势具有独特的意义。找寻出在整个隐性知识转移中最为潜在的结构与变量,成为企业知识管理中最为根本性的问题。本文运用ISM方法,对影响企业隐性知识转移的关键因素进行了规范合理的分析,对各因子在转移中的载荷做了恰当的评价,以此为企业提高隐性知识转移效率与知识创新能力,从而制定相应的知识管理措施来发展组织能力,并最终为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提供一些理论借鉴。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张德茗 杨楚欣
企业隐性知识作为一种关键的要素和资源,已经得到企业的高度重视。而企业隐性知识扩散对于企业获得和保持持续竞争优势具有独特的意义。本文在综合分析隐性知识扩散的特性及隐性知识扩散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影响企业隐性知识扩散效果的因素集合,然后运用ISM方法,建立了解释结构模型,对影响企业隐性知识扩散的关键因素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评价,以帮助企业提高隐性知识扩散效率,提高知识创新能力,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来发展组织能力,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隐性知识 扩散 影响因素 解释结构模型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黄建国 仲伟俊 梅姝娥
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知识管理在企业生存与发展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隐性知识作为企业的重要资源,是知识管理的重点所在。文章在阐述隐性知识管理相关概念基础上,对隐性知识管理的必要性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据此提出了促进企业有效实施隐性知识管理的四点措施,从而希望对企业的隐性知识管理有所帮助。
关键词:
知识管理 隐性知识 企业文化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许有志 王道平 杨炳儒
针对现有知识管理系统对隐性知识缺乏有效组织管理的现实,提出基于数据库与知识库协同的隐性知识转化模型,通过知识库引导数据库、数据库改善知识库的新思想,形成具有双库协同机制的隐性知识管理系统,使知识库在结构上具备实时维护与自我进化的能力。以知识农业为例,在农业数据库的基础上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高晓云 温有奎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隐性知识更是一种重要的知识资源。如何将隐性知识转化为可以共享的显性知识,为企业和个人服务,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本体的隐性知识转化模型,给出了一个“手机设计原理的本体知识库”,实验证明本方法可以提高隐性知识转换速度,具有潜在的市场价值。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蔡宁伟 王欢 张丽华
企业隐性知识转化的原因、方式、主体、场合、内容和时间至今在研究领域存在"黑箱"。由于隐性知识转化对个体和组织绩效提升都起着积极作用,在国企改革中也将扮演重要的角色。本研究拟选择一家行业领先、与国际标准接轨、市场竞争激烈而规范的服务类企业,通过案例研究展示企业情境下个体隐性知识如何转化企业显性知识,发现企业内部知识转化的主渠道。通过长达2年的参与式观察、文本分析和深度访谈发现:企业推动内部隐性知识的转化在于提升核心竞争力;掌握企业内部隐性知识的主体是该领域的专业人员;企业获取的显性知识主要源自个体层次的技术因素;企业内部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是一个动态过程;企业在其范围内积极推动隐性向显性知识的...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亚平
企业技术能力的本质是知识。企业技术能力的演进是一个基于隐性知识转化的过程。本文在分别阐明技术后进企业技术能力演进的消化吸收阶段、技术改进阶段和技术创造阶段的主要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各阶段中隐性知识转化的模式和途径。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余祖德 陈俊芳 艾耕云
考虑知识的含量与成本是负线性相关的情况下,通过Stackelberg博弈和Cournot博弈,结果表明制造商愿意对零售商进行知识的显性化,零售商在单阶段中由于古诺竞争的存在而不愿意显性化其隐性知识,但是在多阶段的情况下,零售商之间的惩罚不合作机制使得零售商作出显性化其知识的决策。
关键词:
供应链 隐性知识 知识转化 决策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利军 蒋祖华 李心雨
针对知识管理研究中存在的隐性判据单一问题,提出知识多阶隐性特征,从知识是否可见的单一判据逐阶扩展到结果、过程、情景等多个维度,对隐性知识进行更加明确清晰的界定和划分。然后,基于知识多阶隐性特征,从二维视角研究隐性知识从完全隐性到完全显性演变过程,提出经验类隐性知识演变二维体系模型,进而详细论述演变模型中隐性知识显性化过程的多阶内涵和特征。最后,通过企业实例验证模型的适用性和有效性,研究结论对于企业知识管理中的隐性知识表征、获取、共享等应用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隐性知识 经验 多阶隐性特征 演变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