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54)
- 2023(8185)
- 2022(6537)
- 2021(5852)
- 2020(4853)
- 2019(10932)
- 2018(10785)
- 2017(20923)
- 2016(10983)
- 2015(12199)
- 2014(12030)
- 2013(11885)
- 2012(10701)
- 2011(9343)
- 2010(9746)
- 2009(9378)
- 2008(9857)
- 2007(9046)
- 2006(8051)
- 2005(7642)
- 学科
- 业(74034)
- 企(71709)
- 企业(71709)
- 济(56175)
- 经济(56103)
- 管理(54650)
- 业经(26010)
- 方法(22197)
- 财(21260)
- 农(19466)
- 务(17857)
- 财务(17845)
- 财务管理(17837)
- 企业财务(16868)
- 技术(15852)
- 农业(14942)
- 数学(13946)
- 数学方法(13839)
- 策(13552)
- 理论(12984)
- 划(12692)
- 企业经济(12403)
- 和(11963)
- 经营(11879)
- 制(11743)
- 中国(11253)
- 技术管理(10507)
- 体(9986)
- 决策(9589)
- 贸(9318)
- 机构
- 学院(170285)
- 大学(162574)
- 济(76244)
- 经济(74960)
- 管理(74102)
- 理学(63550)
- 理学院(63022)
- 管理学(62492)
- 管理学院(62169)
- 研究(48577)
- 中国(40122)
- 财(36218)
- 京(33119)
- 财经(28727)
- 江(26448)
- 经(25874)
- 科学(25794)
- 农(24025)
- 所(23096)
- 商学(22510)
- 商学院(22331)
- 经济学(22144)
- 中心(21425)
- 州(20953)
- 财经大学(20826)
- 北京(20504)
- 业大(20397)
- 研究所(20374)
- 经济管理(19924)
- 经济学院(19890)
- 基金
- 项目(103318)
- 科学(84669)
- 研究(80209)
- 基金(76721)
- 家(63986)
- 国家(63323)
- 科学基金(57719)
- 社会(53530)
- 社会科(50872)
- 社会科学(50859)
- 省(41539)
- 基金项目(40354)
- 自然(35870)
- 教育(35817)
- 自然科(35110)
- 自然科学(35104)
- 自然科学基金(34594)
- 编号(32742)
- 划(32692)
- 资助(30181)
- 业(29054)
- 创(25654)
- 成果(25301)
- 部(22919)
- 发(22843)
- 创新(22828)
- 重点(22555)
- 制(22170)
- 国家社会(21803)
- 课题(21769)
共检索到2566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秦斌
企业间的战略联盟:理论与演变●秦斌战略联盟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有着对等经营实力的企业(或特定事业和职能部门),为达到共同拥有市场、共同使用资源等战略目标,通过各种契约而结成的优势相长、风险共担、要素双向或多向流动的松散型网络组织。战略联盟多为自发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曾文涛 刘炯艳
校企战略联盟有利于实现资源互补、促进技术创新、提升学习能力和构建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校企战略联盟伙伴的选择应确保战略联盟的目标明确,联盟伙伴相互文化和管理模式兼容,联盟伙伴资信度良好,联盟伙伴实力雄厚。保持交流与沟通、加强协调和审查、注重评价与反馈是实现校企战略联盟有效控制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
高校 企业 战略联盟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魏中龙 金益
非竞争性战略联盟的盟员企业属于不同产业或业务领域,拥有互补的核心资源、兼容的企业文化和战略,它们之间不存在直接的竞争关系。非竞争性战略联盟的运行具有稳定性、低成本性、伙伴选择广泛性和模式选择多样化的特点。企业可以通过识别市场机会、选择联盟伙伴、设计联盟合作和运行方式等程序,构建与实施非竞争性战略联盟。
关键词:
战略联盟 非竞争性战略联盟 盟员企业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智源 宋伟
企业战略联盟是一种指导性框架,企业间知识产权合作是企业新型战略联盟的基石。多种因素构成了企业间知识产权合作的动因,而且,企业间知识产权合作的模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同时,开展和维护企业间知识产权合作有着一定的要求,研究知识产权合作会给我们带来有益的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陆晓倩 王立凤
企业纵向战略联盟是企业之间同意将其在行业价值链不同位置上的技术和能力共享而形成的。由于参与纵向战略联盟的企业在同一市场上几乎没有相同或类似产品和服务,但相互之间具有共同的利益,战略联盟内部成员主要通过加强合作,减少或消除各种经营风险,降低经营成本,获取额外的收益。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赵炎 王琦 郭霞婉
目前对于企业间创新网络特征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社会网络分析已得到初步应用,但是这种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文章以社会网络理论为基础,以中国汽车产业战略联盟为实证对象,将社会网络分析和负二项回归相结合,分析中国汽车产业战略联盟网络的特征与创新绩效的关系,最终得出了结论: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市场机制下的中国战略联盟网络,具有高度集聚系数和可达性的网络与没有显示这些特性的网络对网络中企业的创新绩效影响无显著区别,占据有利的结构洞位置也并没有提高联盟企业的创新绩效。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郝斌 任浩
资源异质性所引起的联盟企业之间的非对等地位,使得少数企业拥有了凌驾于联盟伙伴之上的领导能力,即核心企业对成员企业的影响力,本文称之为企业间领导力。企业间领导力的形成伴随着核心企业网络位置向网络中心迁移,并最终取得网络认同。网络能力构成了企业间领导力的基础,而网络结构和网络规则能够促进能力向领导力转化。在一致性认知和合法性认知的作用下,基于网络能力而形成的网络主导地位得以被联盟伙伴接受,最终催生企业间领导力。基于此,中国企业联盟建构策略包括:发展系统设计能力、深化迂回生产链的技术分工、强化联盟企业间非对称性依赖关系。
关键词:
企业间领导力 联盟 核心企业 联盟建构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敬文 吴昌南 谢翔
知识共享是联盟网络有效进行协同创新的基础。本文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知识属性和知识共享面临的动态性和复杂性,在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联盟网络知识共享行为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企业间无协同效应和有协同效应的知识共享博弈模型。研究表明,当企业间无协同效应时,联盟网络中存在"搭便车"现象;当企业间有协同效应时,联盟网络中企业会根据协同效应价值和风险损失水平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共享策略,只有在满足约束条件下的知识共享才能成为演化稳定策略。研究结果可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联盟网络更好地实现知识共享提供理论指导和决策支持。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永锋 司春林
越来越多的管理者开始认识到合作创新对于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性。在这个背景下,相互信任被认为是合作成功的关键要素。本文从企业间相互信任的前置因素和后果变量两个方面,分析了合作创新战略联盟中企业间相互信任的问题,并提出了合作创新战略联盟中企业间相互信任问题的理论模型和相关命题。
关键词:
合作创新 相互信任 前置因素 后果变量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郑向杰
以中国半导体行业为例,研究企业间联盟关系网络的演化机制,构建了影响因素框架即TMDC模型,从宏观层面探讨技术变迁、市场需求驱动、产业分工以及企业自身特征对联盟网络演化的影响。
关键词:
战略联盟 半导体 网络 案例研究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周杰
战略联盟企业间知识转移是企业获取知识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是,战略联盟企业间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使得成功的知识转移并不容易实现。从知识特征、伙伴特征及企业间冲突三个方面对战略联盟企业间知识转移的障碍因素进行综述,并从信任和联盟知识转移管理能力两方面讨论知识转移障碍的消除,希望能为战略联盟企业间知识转移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战略联盟 知识 知识转移 综述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池毛毛 赵晶 黄姣
在数字化普及的今天,企业的竞争已经由单个企业转移到企业联盟,供应链乃至企业生态圈的竞争。因此如何获得企业间合作电子商务能力,成为目前企业关心的实际问题。传统IT/IS战略联盟研究分析了信息技术如何与企业内业务流程融合,而组织间信息系统研究则从技术视角分析EDI等组织间技术如何构建和采纳。至今尚没有研究从电子商务战略联盟视角探究企业间合作电子商务能力的获取路径。本文基于IT/IS战略联盟,组织间信息系统,以及治理机制等研究成果,提出了EB战略联盟-正式治理-企业间合作电子商务能力的作用路径,并使用PLS结构方程技术对收集的213个企业层问卷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EB战略联盟是企业间合作电...
关键词:
EB战略联盟 合作电子商务能力 正式治理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松崎和久 张明
当前企业间的国际战略合作松崎和久,张明九十年代初期,美国的IBM公司和苹果计算机公司的战略合作、日本汽车产业间的铃木汽车公司和本田汽车公司的合作,以及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和日本日产汽车公司间的跨国界的战略合作,给企业界及经营理论界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当今,...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贺盛瑜
物流联盟是为了达到比单独从事物流活动所能取得的更好的效果而在企业间形成的相互信任、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物流伙伴关系,在物流联盟中建立信任关系十分重要。本文认为,物流联盟企业出于企业利益、企业生存发展等方面的考虑,企业之间存在信任关系博弈,通过重复博弈建立起来的信誉是企业联盟发展的价值资源;物流联盟成员企业只有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才能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担风险的合作方式下,把握市场脉搏,实现联盟企业共同的目标。
关键词:
物流联盟 信任 博弈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