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47)
- 2023(7425)
- 2022(5880)
- 2021(5318)
- 2020(4602)
- 2019(10013)
- 2018(9959)
- 2017(19256)
- 2016(10258)
- 2015(11344)
- 2014(10987)
- 2013(10995)
- 2012(9690)
- 2011(8262)
- 2010(8490)
- 2009(8011)
- 2008(8307)
- 2007(7573)
- 2006(6652)
- 2005(6320)
- 学科
- 业(71235)
- 企(68891)
- 企业(68891)
- 管理(51353)
- 济(49234)
- 经济(49174)
- 业经(24381)
- 财(21803)
- 方法(21218)
- 农(18515)
- 务(17621)
- 财务(17609)
- 财务管理(17596)
- 企业财务(16640)
- 技术(14784)
- 农业(14278)
- 数学(13955)
- 数学方法(13876)
- 制(12350)
- 策(12147)
- 企业经济(11853)
- 划(11500)
- 经营(10914)
- 体(10844)
- 和(10687)
- 理论(10671)
- 技术管理(10042)
- 体制(9998)
- 中国(9791)
- 决策(8675)
- 机构
- 学院(148779)
- 大学(141315)
- 管理(66422)
- 济(66299)
- 经济(65294)
- 理学(56639)
- 理学院(56208)
- 管理学(55784)
- 管理学院(55478)
- 研究(40164)
- 中国(35289)
- 财(32432)
- 京(28846)
- 财经(25225)
- 江(23983)
- 农(23164)
- 经(22953)
- 科学(21608)
- 商学(20223)
- 商学院(20046)
- 业大(19219)
- 经济学(19151)
- 所(19076)
- 中心(18982)
- 州(18597)
- 财经大学(18359)
- 经济管理(18063)
- 农业(18033)
- 北京(17793)
- 经济学院(17353)
- 基金
- 项目(92116)
- 科学(75280)
- 研究(70949)
- 基金(68493)
- 家(57363)
- 国家(56749)
- 科学基金(52080)
- 社会(47140)
- 社会科(44793)
- 社会科学(44781)
- 省(37441)
- 基金项目(36351)
- 自然(32820)
- 自然科(32168)
- 自然科学(32162)
- 自然科学基金(31712)
- 教育(31675)
- 划(29043)
- 编号(28708)
- 业(28165)
- 资助(26776)
- 创(23557)
- 成果(21298)
- 创新(20878)
- 部(20370)
- 制(20329)
- 发(19821)
- 重点(19695)
- 国家社会(19527)
- 人文(18641)
共检索到2282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高维和 陈信康
究竟哪些因素会驱使企业的客户产生信任,对于企业间关系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我们以传统研究为基础,从企业间信任和人际信任两级信任出发,重点剖析企业声誉、移情、友好和专业能力等四个企业间信任线索。研究结果表明移情和专业能力显著影响人际信任,企业声誉直接导致企业间信任;相对来说,人际信任对于提升购买意向更为重要,而企业间信任却更有效地提高客户的购买比例。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建军
本文从知识流动的本质出发,借助于相互依赖理论,分析了不同企业关系下的知识流动行为,并据此分析了界面联结模式对企业间知识流动行为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建构了以支持不同知识流动行为有效性的界面组织设计模型,并对模型的中心内容界面环境设计做了详细探讨。
关键词:
相互依赖 知识流动 界面组织设计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健生 赵星宇 杨宜苗
基于线索利用理论和风险-信任理论,本文构建了自有品牌外部线索、感知风险、信任及购买意愿的概念模型,并利用536个样本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价格、包装、商店声誉及口碑推荐对感知风险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促销活动对感知风险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价格、包装对信任没有显著的影响,促销活动对信任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商店声誉、口碑推荐对信任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感知风险对信任、自有品牌购买意愿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信任对自有品牌购买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商店声誉对自有品牌购买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感知风险和信任在二者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任星耀 郑丽娜 郑鑫
现有的企业间营销渠道信息分享研究主要关注宽泛层面的信息分享,很少关注越来越普遍的销售线索分享及其独特性。基于汽车特许经营渠道中300家4S店的实地调研数据,从特定类型的信息分享视角实证分析,发现仅仅增加特许人分享的销售线索数量会降低受许人对销售线索的使用效果;特许人分享的销售线索丰富度(拉力)可以扭转特许人分享的销售线索数量对销售线索使用效果的负面效应,而特许人的监控(推力)却不能弱化其负面效应;通过强化受许人对销售线索的跟进,特许人分享的销售线索丰富度提升了受许人对销售线索的使用效果。上述结论有助于未来研究细分企业间信息分享的类型,为有效提升信息分享效果提供更为深刻的洞察;通过将销售线索区分为两个维度(信息数量和丰富度),识别出不同维度信息量作用的差异,有助于推进渠道企业间信息分享研究。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桂华 卢宏亮 李剑文
将西方社会的普遍信任划分为对企业的信任和对边界管理人员的信任,同时基于中国的文化背景提出了中国人际关系影响下的特殊信任,并将上述3个纬度作为自变量,将企业购买意向作为因变量,构建了中国式信任对企业购买决策的影响模型,并提出了研究假设。通过搜集国内企业的相关数据,对中国式信任的3个纬度及对企业购买意向影响的相关假设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对企业的信任和特殊信任对购买意向有直接正向影响;对边界管理人员的信任不能直接影响购买意向,但可以通过对企业的信任间接影响购买意向;特殊信任与对边界管理人员的信任成正相关关系,但与对企业的信任的正相关关系不显著。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刘琨瑛 丘海雄 张宇翔
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的信任是集群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集群内信任机制经历了从重人情向重制度的演变。基于组织层面的视角,本研究提出了产业集群内信任的四种形成机制,包括关系机制、过程机制、商誉机制和制度机制。珠江三角洲特殊的信任文化造就了家族企业,而关系型信任却制约着家族企业,影响产业集群的升级。本文从信任的角度分析了珠江三角洲家族企业"只大不强"的原因,指出信任扩展对家族企业的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至关重要,并从实践的角度对产业集群建构信任提出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亚君 魏龙
本文在传统企业信任行为的博弈分析基础上,结合组织创新视角下企业信任行为的特点,依次分析了企业信任行为的两方单次博弈、两方多次博弈、多方多次博弈,最终分析得出(信任不监督、守约)将成为企业信任行为的最终均衡,并指出该均衡是稳定均衡,但仍需市场监督者为该均衡建立信任机制。
关键词:
组织创新 信任行为 守约 博弈 均衡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贺盛瑜
物流联盟是为了达到比单独从事物流活动所能取得的更好的效果而在企业间形成的相互信任、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物流伙伴关系,在物流联盟中建立信任关系十分重要。本文认为,物流联盟企业出于企业利益、企业生存发展等方面的考虑,企业之间存在信任关系博弈,通过重复博弈建立起来的信誉是企业联盟发展的价值资源;物流联盟成员企业只有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才能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担风险的合作方式下,把握市场脉搏,实现联盟企业共同的目标。
关键词:
物流联盟 信任 博弈分析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李壮阔
从博弈参与者的有限理性出发,运用"复制动态"机制分析供应链节点企业的学习与调整过程,绘制了供应链节点企业信任行为进化博弈复制动态相图。基于此相图对供应链节点企业选择信任与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简要分析。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仲秋雁 赵鹏 赵彬
在Lewicki等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软件外包企业合作与信任发展演化路径图。以4组具有代表性的软件外包合作企业为研究样本,使用多案例研究法分析了软件外包企业间信任关系的类型及合作周期内信任的变化,总结了两阶段信任变化路径。最后从信任管理和外包关系维护的角度,针对软件外包发包方和接包方以及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提出了相应建议。
关键词:
软件外包 信任 合作关系 案例研究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谭云清 刘志刚 李元旭
以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重构下的国际服务外包为背景,从发包方的角度出发,针对212家在中国的国际服务外包企业有效问卷的调查数据,探究国际服务外包过程中,来自服务提供商的不同信任对于跨国公司合作的影响及其交互效应。实证结果表明,计算信任、能力信任和善意信任对于跨国公司的合作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对于合作的促进作用中,服务提供商的能力信任与善意信任之间、计算信任与善意信任之间均有显著的互补关系;而服务提供商的计算信任与能力信任之间有显著的替代关系。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利 葛凯利
以商业生态系统为视角建立了包含企业声誉、信息共享、相互依赖性以及合作经验四个主要因素的企业间信任的建设模型,其中包括能力型信任、可靠型信任和善意型信任三个信任维度。实证结果表明:在商业生态系统的三个主要阶段,企业声誉、信息共享、缝隙企业对核心企业的依赖性以及核心企业对缝隙企业的依赖性对能力型信任和可靠型信任的影响逐渐减小。开拓阶段,影响信任的关键因素是企业声誉;成长阶段,信息共享和相互依赖性成为关键影响因素;成熟阶段,合作经验是关键因素。
关键词:
商业生态系统 信任维度 影响因素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熊焰
跨组织电子商务的发展为合作企业带来诸多优势,并可能会影响到合作企业关系。将经典的关系变量(如信任、承诺和关系价值创造)与跨组织电子商务纳入到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跨组织电子商务并没有对关系价值创造产生积极影响,而承诺会对跨组织电子商务使用产生积极影响,信任对于跨组织电子商务的使用是否产生影响并不明朗,同时信任和承诺对于关系价值创造的积极影响关系以及信任对于承诺的积极影响关系得到了验证。
关键词:
跨组织电子商务 信任 承诺 关系价值创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黛
信任程度与信任半径呈反向变化,而与交易频率呈正向变化。基于业主私人关系的企业间信任和基于产业链关系的企业间信任其信任程度都较高,但前者是在既有的人际关系基础上产生的,信任半径较短,后者是由于专业化分工条件下交易频率较高而产生的,信任半径较长;同行企业之间由于产业链的关系交易频率较高且有行规约束因而信任程度较高,不同行业间的企业则因交易频率较低且无行规约束从而信任程度较低;集群企业既属于同行企业,又比非集群的同行企业更具有地缘和人缘优势,所以比非集群的同行企业间信任程度更高,其信任的成因也更多样化,但集群企业基于本地产业链和地缘人缘关系而形成的信任半径较短,要拓展集群的发展空间,就需要延长信任半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