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55)
2023(10280)
2022(8402)
2021(7605)
2020(6565)
2019(14314)
2018(13908)
2017(26950)
2016(14439)
2015(15470)
2014(15065)
2013(15199)
2012(13452)
2011(11731)
2010(11793)
2009(11355)
2008(11657)
2007(10453)
2006(9256)
2005(8412)
作者
(42900)
(35895)
(35786)
(33387)
(22857)
(17294)
(15932)
(13890)
(13404)
(12695)
(12156)
(11985)
(11455)
(11434)
(11019)
(10949)
(10681)
(10634)
(10527)
(10344)
(9188)
(8784)
(8460)
(8257)
(8063)
(8031)
(7901)
(7873)
(7133)
(7050)
学科
(80374)
(75031)
企业(75031)
(66146)
经济(66069)
管理(61526)
方法(30111)
业经(28012)
(24000)
(23847)
数学(21023)
数学方法(20929)
(19346)
财务(19343)
财务管理(19333)
企业财务(18304)
农业(18017)
技术(16118)
(13584)
(13429)
(13382)
贸易(13379)
(13055)
(13044)
中国(12871)
理论(12619)
企业经济(12172)
(12084)
经营(11886)
技术管理(10940)
机构
学院(217038)
大学(207367)
管理(91742)
(91667)
经济(90274)
理学(79498)
理学院(78776)
管理学(77894)
管理学院(77516)
研究(63620)
中国(51143)
(42928)
(41996)
(41748)
科学(39773)
业大(34479)
农业(34140)
财经(33862)
(32995)
(32039)
(30847)
中心(29015)
研究所(29010)
商学(27420)
商学院(27175)
经济学(26710)
(25718)
经济管理(25611)
北京(25555)
财经大学(24823)
基金
项目(143087)
科学(114553)
基金(106792)
研究(99845)
(93930)
国家(93041)
科学基金(81893)
社会(67160)
社会科(63933)
社会科学(63914)
基金项目(57960)
(57913)
自然(54808)
自然科(53607)
自然科学(53589)
自然科学基金(52781)
(46638)
教育(43552)
资助(42818)
编号(37665)
(37382)
(33485)
重点(31338)
(31184)
(30397)
创新(30285)
国家社会(28039)
科研(27662)
(26905)
人文(26800)
期刊
(103554)
经济(103554)
研究(54546)
(39790)
管理(38132)
(35549)
中国(35126)
学报(32950)
科学(32319)
农业(27406)
大学(24952)
学学(24550)
业经(21573)
技术(18114)
(17783)
(17161)
金融(17161)
财经(16923)
经济研究(15765)
(14642)
问题(13924)
技术经济(13110)
商业(13100)
(11715)
财会(11449)
(11282)
现代(11037)
世界(10474)
(10364)
科技(10282)
共检索到3090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锦芳  陈林荣  
反倾销裁决应是政府主管部门实现战略性产业保护的合理抉择,但国内外利益集团通过各种游说竞争方式以影响反倾销裁决结果,反倾销裁决实质上变成各方力量角逐的均衡结果。通过分析反倾销游说下政策博弈参与者的行为抉择,研究发现:进口产品的售价、政府对国家福利的重视程度与反倾销税成反比,而国外企业利益集团的影响则有助于减少反倾销税;国内市场规模越大,政府裁决部门越倾向于提高反倾销保护水平,而有效的游说途径有助于获得理想裁决结果;"搭便车"行为对企业的反倾销申诉积极性存在直接损害,国内企业宁可直接向政府裁决部门提供政治献金,也不愿去搜寻举证信息。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锦芳  
多元化国内企业间的游说竞争对本国反倾销裁决产生多重影响。裁决当局的自主决策意识,利益群体对于裁决当局期望政策的把握程度,企业间的竞争行为,这些因素组合会导致多种可能的政策博弈均衡。揭示反倾销活动中企业游说竞争行为对裁决的具体作用,以及可能出现的政策博弈均衡,对于理解利益群体的理性抉择,制定合理有效的反倾销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以反倾销裁决当局和国内异质性企业的政策偏好为外生变量,设计模型,分析企业间游说竞争行为对裁决的影响,以及可能的均衡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利益群体会根据可能的成本收益决定其游说贡献,当难以判断决策当局的理想策略点时,利益群体会放弃游说,当决策当局的政策偏好能够把握,而且...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周灏  
以1995年1月到2010年6月美国对华反倾销已有终裁结果的88起案件为研究样本,采用非时间序列,实证分析了美国对华反倾销裁决的影响因素。影响因素主要有:涉案商品在美国进口份额、涉案商品的主要输美国家出口价格变动率、非市场经济地位。前两个因素对最终反倾销措施的裁决产生影响,这说明涉案产品的微观因素对于最终反倾销措施的裁决是至关重要的;第三个因素则对反倾销税率高低的裁决产生影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周灏  
本文对反倾销领域的中国"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进行了解读,并以美国商务部于1995年1月到2010年6月期间终裁的85起对华反倾销案件为研究样本,统计了这些案件的普遍税率和单独税率,共计1175个裁决结果,采用关联分析方法针对中国"非市场经济地位"对反倾销裁决结果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显示,中国的"非市场经济地位"对美国商务部肯定性裁决结果无显著影响,但对反倾销税率高低的裁决有显著影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晰  
反倾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成为国内外学术研究的热点,已有的文献并未揭示为何不同产业对于反倾销申诉的参与选择及其裁决结果的广泛差异。本文从经济规则属性、结构属性、政治属性三方面分析了产业对于反倾销参与的自我选择效应,并引入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控制这种内生性。二阶段经验分析验证了自我选择效应对反倾销裁决的影响。发现产业在申诉阶段的自我选择导致了在裁决阶段其收益预期的自我实现,导致反倾销成为少数产业在国际竞争中反复运用的长期战略工具。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晓涛  郭蕊  刘亿  
本文以截至2016年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公开的全部对华96起反倾销最终裁决判例为依据,从正常价值的认定、实质性损害或威胁的认定、因果关系的认定入手,对判例英文原文的文本信息进行分析与解构,揭示美国对华反倾销裁决的逻辑。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企业一旦遭受美国反倾销调查、有很大概率被裁定为肯定性终裁,并被征收高额的普遍税率;美国将中国认定为"非市场经济国家",采取"替代国"价格确定被诉产品的正常价值,中国企业在反倾销裁决中往往遭受到不公平对待;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对实质性损害或威胁的认定以相关企业问卷回复资料为依据,问卷回复结果与认定存在损害或威胁直接相关;美国主管机构主要依据相关因素发展变化的趋势,得出倾销与损害或威胁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的结论。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计广  杨光  
近年来,欧盟加大了对华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力度,其中约67%最终采取了惩罚性措施。本文基于Probit模型分析了1989-2013年间欧盟对华143起反倾销和反补贴案件,考察了影响裁决结果的宏观经济和政治经济因素,认为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实施、欧委会倾向保护主义以及欧盟经济增长率较高都会降低欧盟对我国出口企业采取惩罚性措施的概率。特别是,欧委会贸易委员倾向于保护主义会增加立案调查数,但最终采取惩罚性措施的概率反而降低,而在欧盟经济增长率低于1.5%时全部采取了惩罚性措施。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胡学龙  
日本企业早在50年代,就雇佣美国人利用个人的关系和影响,为其谋取利益,直到1983年才有人提出注意日商此种活动。但以后多数美国人还不以为然,说这种论调是庸人自扰。日企业以高薪雇佣美退休退职高级官员,为日本企业利益游说;在新闻界、学术界培植代理人,斥巨资收买政府和民间的“思想库”,1990年至少超过5亿美元;发动依靠日公司的美商为日效劳,不惜工本在美大学和企业中寻找利益代理人。日企业游说活动,对美的政策和立法产生有利于日企业的影响,成为日商在美竞争致胜的法宝。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贾让成  邵明杰  
我国出口企业遭遇反倾销有各方面的原因。本文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出口企业商品数量和价格博弈以及在遭遇反倾销时应诉基金供给的博弈;提出由于企业个体理性和整个产业的集体理性之间的冲突导致了出口商品的过度竞争和应诉基金的供给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冯巨章  
本文以反倾销应诉为例,考察了在市场环境和商会介入下,企业间合作网络的形成及其变化情况。研究表明,企业的应诉决策相互影响,合作应诉网络的形成具有动态性;包括市场竞争、市场容量和市场结构、行业特性在内的市场环境变化将带来企业间合作应诉网络规模的变化;市场环境下的企业间合作应诉网络规模往往较小,而商会的介入能有效地扩展企业间合作应诉网络规模,商会也可视为反倾销中企业合作应诉的重要机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峰  赵筱媛  郑彦宁  
近年来,国外对我国优势产业的打压愈演愈烈,诉诸反倾销指控是杀伤力极大的招数。怎样发挥竞争情报的独特作用应对反倾销指控,防范"走出去"危机、保障我国产业安全已经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从竞争情报视角研究了17个我国企业成功应对国外反倾销指控的案例。从企业顶层领导应对反倾销指控的决心、应对反倾销指控的组织机构、早期预警能力、信息分析、涉案企业需要的外部竞争情报支持5个方面对案例进行了解析,得出了结论和启示。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清萍  鲍晓华  
反倾销是否具有救济国内企业的作用,一直是国际贸易政策研究领域争论的热点。该文使用1997-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的相关数据,采用双重固定效应模型检验了我国反倾销政策对国内进口竞争性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结果发现,我国对外反倾销有效地救济了国内进口竞争性企业,但是救济的效果在不同企业之间存在差异。相对而言,低效率企业的生产率增长得更多;国内销售企业的生产率提升幅度更大。但是对我国私营企业的救济效应有限。因此,我国在实施对外反倾销的同时,应建立对于反倾销政策贸易救济效果的常态化评估制度,辅之以配套的产业政策,引导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清萍  鲍晓华  
反倾销是否具有救济国内企业的作用,一直是国际贸易政策研究领域争论的热点。该文使用1997-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的相关数据,采用双重固定效应模型检验了我国反倾销政策对国内进口竞争性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结果发现,我国对外反倾销有效地救济了国内进口竞争性企业,但是救济的效果在不同企业之间存在差异。相对而言,低效率企业的生产率增长得更多;国内销售企业的生产率提升幅度更大。但是对我国私营企业的救济效应有限。因此,我国在实施对外反倾销的同时,应建立对于反倾销政策贸易救济效果的常态化评估制度,辅之以配套的产业政策,引导国内进口竞争性企业抓住反倾销措施实施的缓冲期,提高经营绩效水平,并兼顾国内外两个市场,以实现长期均衡和可持续的发展。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许家云   谢雨晴  
本文将反倾销这一贸易救济惩罚措施纳入企业库存的分析框架中,利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了遭遇反倾销对企业库存调整行为的影响和作用机理。研究表明,遭遇反倾销显著增加了企业库存,不利于企业做出合理的库存调整。机制研究表明,遭遇反倾销增加了企业的融资约束和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使得企业库存积压,导致企业库存水平上升。异质性分析发现,遭遇反倾销对于民营企业、东部地区企业、高资本密集度企业和受政府补贴企业的库存积压效应更大。进一步分析表明,提高企业供应关系连接强度、增加出口市场数量以及畅通内销通道是有效缓解企业因遭遇反倾销导致库存积压的三种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