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74)
- 2023(7231)
- 2022(5715)
- 2021(4977)
- 2020(4297)
- 2019(9247)
- 2018(9057)
- 2017(17505)
- 2016(9091)
- 2015(10119)
- 2014(9953)
- 2013(9918)
- 2012(8845)
- 2011(7449)
- 2010(7661)
- 2009(7358)
- 2008(7681)
- 2007(7078)
- 2006(6174)
- 2005(5880)
- 学科
- 业(70927)
- 企(68748)
- 企业(68748)
- 管理(49859)
- 济(49049)
- 经济(48992)
- 业经(24383)
- 方法(21599)
- 财(19569)
- 技术(19099)
- 农(17804)
- 务(16996)
- 财务(16986)
- 财务管理(16981)
- 企业财务(16079)
- 数学(14250)
- 数学方法(14200)
- 农业(14055)
- 技术管理(11964)
- 企业经济(11833)
- 策(11599)
- 划(11505)
- 经营(10728)
- 和(10255)
- 理论(9902)
- 制(9673)
- 中国(8849)
- 体(8783)
- 决策(8512)
- 体制(8073)
- 机构
- 学院(142738)
- 大学(134048)
- 济(66029)
- 经济(65088)
- 管理(64451)
- 理学(55327)
- 理学院(54958)
- 管理学(54563)
- 管理学院(54300)
- 研究(38933)
- 中国(32678)
- 财(30075)
- 京(27060)
- 财经(24105)
- 农(23184)
- 江(22576)
- 经(21902)
- 科学(21279)
- 商学(19769)
- 商学院(19609)
- 业大(19409)
- 经济学(19194)
- 所(18854)
- 经济管理(18298)
- 农业(18231)
- 中心(18081)
- 经济学院(17562)
- 财经大学(17532)
- 州(17290)
- 研究所(16630)
- 基金
- 项目(90522)
- 科学(74321)
- 研究(68853)
- 基金(67579)
- 家(57008)
- 国家(56442)
- 科学基金(51730)
- 社会(46734)
- 社会科(44640)
- 社会科学(44629)
- 省(37378)
- 基金项目(35935)
- 自然(32388)
- 自然科(31739)
- 自然科学(31734)
- 自然科学基金(31271)
- 教育(29986)
- 划(28715)
- 业(28447)
- 编号(26694)
- 资助(26344)
- 创(23854)
- 创新(21260)
- 发(20067)
- 部(20015)
- 国家社会(19829)
- 制(19722)
- 重点(19594)
- 成果(18916)
- 人文(18287)
共检索到2115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沈坤荣 李剑
本文建立一个包含物质资本和研发资本的外部性模型,证明了研发函数的线性特征,并从社会收益率和私人收益率之间的差异来分析技术外溢的程度,进而建立了技术外溢的理论测度。经验研究发现,中国内外资企业间技术外溢的方向是从内资到外资,研发收益率外溢比例在三种外溢测度下分别为:30%、13%和23%。
关键词:
技术外溢 研发资本 收益率 测度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灿雷 姜丽 张静
技术转让是企业间知识溢出的有效途径,对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创新表现、技术转让行为以及经营特征信息的企业层面数据集,利用双重差分法实证考察了企业间技术转让对受让企业创新表现的影响。本文研究表明,企业间技术转让显著提升了受让企业的创新表现,即与从未接受过专利转让的企业相比,企业在接受其他企业专利转让后,其创新数量、质量和综合表现都更加突出,动态效应检验、工具变量法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均表明核心结论具有可信性。通过对企业间技术转让后受让企业创新数量和质量增长具体来源的考察,本文发现企业间技术转让显著提升了受让企业创新数量的集约边际、扩展边际和技术领域的创新中心性。机制分析结果表明,企业间技术转让可以通过知识溢出效应改善受让企业的创新表现,但也受到双方企业是否处在相同城市、相同行业或者相同技术领域的影响。进一步分析表明,企业间技术转让将显著提高受让企业的经营绩效。
关键词:
技术转让 专利转让 企业创新 知识溢出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陈艳春 韩伯棠
采用超网络思想,从网络特性、个体属性及其相互关系角度分析企业间的多重关系,构建企业间知识溢出的概念模型并对研究宏观区域层面的凯尼尔斯空间知识溢出模型进行修正,构建企业间知识溢出的数学模型。研究表明:理想情况下,企业间知识溢出存在最大值;企业受所嵌入超网络的影响,知识溢出效应的极大值是社会关系水平和企业知识存量的函数;社会关系水平和知识存量的协同是影响知识溢出速度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加权超网络 知识溢出 知识存量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崔文娟 苗地 郭子玮
基于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15—2019年间241对企业的并购溢价数据,应用实证方法研究企业间高管联结对并购溢价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在并购溢价决策上存在组织间的模仿行为。进一步考察信息源、信息流通渠道和信息终端对并购溢价决策模仿行为的调节效应,得出如下结论,目标企业与联结企业关系为内部高管联结时,目标企业并购溢价与联结企业并购溢价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更强;目标企业网络联结数量较少时,目标企业并购溢价与联结企业并购溢价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更强;目标企业与联结企业发生并购时间差越小,目标企业并购溢价与联结企业并购溢价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更强。以上发现在理论和企业具体实践中都对企业了解高管团队和并购活动之间的关系有着正向帮助。
关键词:
高管联结 并购溢价 组织间模仿行为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岑 张彩云 沈扬扬
工资作为劳动报酬的主要组成部分,缩小企业间工资差距是从初次分配领域着手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本文就FDI技术溢出对我国内外资企业间工资差距的影响进行了探讨: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将FDI的水平溢出效应和垂直溢出效应对东道国企业间工资差距的影响纳入统一理论框架,从而得出若干可供检验的理论假说和推论。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工资分解结果表明,水平溢出效应和前向关联效应对内外资企业间工资差距的作用均由扩大变成缩小,后向关联效应虽然对工资差距的贡献依旧为正,但贡献度已大幅下降。机制检验结果表明,FDI技术溢出有助于强化生产率对企业工资的提升作用,但来自非港澳台地区FDI后向关联效应通过影响企业生产率水平进而提高内资企业工资水平的路径并不成立。本文的研究结论对如何在高水平对外开放中提升共同富裕的水平有所启发。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赵静 王利晓
企业间技术溢出效应是指一个技术领先企业的技术会对同行业企业或者关联企业的技术进步产生积极的外部效应。本文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2015年我国规模以上企业间的技术溢出效率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省份地区在技术溢出绩效综合效率存在差异,均值仅为0.777,大部分区域效率水平明显较低;环境因素对企业间技术溢出效应高的地区基本没有影响,而对效率低的地区有着正向的影响。结合灰色关联度模型,研究发现:影响各地区企业间技术溢出效应的外部关联性因素排名依次为技术进步、经济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度。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赵静 王利晓
企业间技术溢出效应是指一个技术领先企业的技术会对同行业企业或者关联企业的技术进步产生积极的外部效应。本文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2015年我国规模以上企业间的技术溢出效率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省份地区在技术溢出绩效综合效率存在差异,均值仅为0.777,大部分区域效率水平明显较低;环境因素对企业间技术溢出效应高的地区基本没有影响,而对效率低的地区有着正向的影响。结合灰色关联度模型,研究发现:影响各地区企业间技术溢出效应的外部关联性因素排名依次为技术进步、经济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度。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勇
吸引FDI,实现快速提升本国技术创新能力,是发展中国家政府利用外资的出发点之一,但技术差距与FDI外溢效应之间相互矛盾的理论和实证结果未能给予有力支撑。为此,本文基于古典分工思想在企业治理结构与吸纳新技术动机之间建立理论联系,并以此构建企业治理结构选择模型并推导出企业采用新技术的内生动力机制。结论是,技术差距越大,关联度越低,企业越没有采用新技术的内在动力。利用世界银行2001年对中国企业竞争力、技术和产业关联的调研数据检验了该理论假设,该理论命题对中国在全球化逆转期重构精益型开放经济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群洪 刘震宇 严静
很多企业通常采用信息技术来加强与其合作伙伴的关系,以增强自身的竞争优势,信息技术在促进企业间合作关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探索信息技术特性对关系治理的影响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课题。文章将从信息技术的技术结构特性(正式性和兼容性),结合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系统集成和系统智能),把企业间关系治理看作是一种动态的联合行动过程,来研究信息技术对企业间关系治理的影响,并通过因子分析验证问卷设计的信度和效度,使用结构方程方法进行实证检验,为企业信息化过程中处理企业间关系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
信息技术 系统集成 系统智能 联合行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卫民,陈继祥
在知识经济环境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被认为是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分析企业间采取R&D合作策略的背景、模式以及动因,认为鼓励企业间R&D合作是提高技术创新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
关键词:
研究开发(R&D) 合作 效率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冯子标
本文主要从企业间存在的经济技术关系角度来研究企业并购及模式。企业间的经济技术关系是企业并购活动的基础。同类经济技术的水平差异、相关生产技术的匹配与连续效率、不相关生产技术的组织等 ,对企业并购过程中的拟并购企业的选择与并购模式有直接的关系
关键词:
企业并购 经济技术关系 并购模式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郝斌 任浩 吴轶伦
本文从企业间关系结构的灵活性与控制力入手,首先基于产品设计信息复杂性和信息技术(IT)效应两个维度,建立了分析问题的中间变量模型,其次基于IT效率效应分析了两种不同产业背景下企业间关系的权力科层结构和交易耦合结构,最后基于IT协同效应及其分解的IT共用效果、IT互补效果、IT同步效果,探讨了企业间关系的协同网络结构。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彭中文 曾龙基 魏浩
利用248家国防科技相关企业与具有军工资质的民营企业2009-2017年面板数据,分2009-2012年、2013-2017年两阶段研究产品市场竞争、知识外溢与企业技术效率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产品市场竞争对于企业技术效率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相较于国防科技相关企业,这种正向效应在具有军工资质的民企中表现得更为显著,并且随着国防与民营经济的融合发展,这两种正向效应更为显著。进一步引入知识外溢与产品市场竞争交互项发现,无论是技术人员知识外溢还是技术人员产出外溢,随着外溢程度增加,均会抑制产品市场竞争对企业技术效率的正向影响;在国有国防科技相关企业中,技术人员产出外溢效应的抑制作用更强。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许丽琴
八十年代以来 ,外商在中国的直接投资虽然量上一直在增长 ,但着眼于“质”方面的外溢效应却有所不足 ,主要原因在于企业与企业间人员流向的单一 ,并在全国形成了特殊封闭格局 ,从而大大延长了国内其他企业向外资企业的赶超过程。解决这一问题 ,必须建立有效的扩散机制 ,包括人员、知识、地区三个方面 ,紧紧围绕改变原有流向这一根本目标 ,使外方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能为我所用。
关键词:
FDI技术外溢效应 人员流向 扩散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