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33)
- 2023(6001)
- 2022(4693)
- 2021(4162)
- 2020(3631)
- 2019(7938)
- 2018(7752)
- 2017(15138)
- 2016(8044)
- 2015(8827)
- 2014(8676)
- 2013(8651)
- 2012(7689)
- 2011(6432)
- 2010(6727)
- 2009(6613)
- 2008(6957)
- 2007(6425)
- 2006(5599)
- 2005(5367)
- 学科
- 业(67538)
- 企(66079)
- 企业(66079)
- 管理(46960)
- 济(41766)
- 经济(41712)
- 业经(23200)
- 财(19359)
- 方法(17827)
- 务(17252)
- 财务(17249)
- 财务管理(17244)
- 农(16673)
- 企业财务(16347)
- 技术(14087)
- 农业(13155)
- 策(11777)
- 企业经济(11742)
- 划(11097)
- 经营(10867)
- 数学(10819)
- 数学方法(10792)
- 技术管理(9847)
- 和(9592)
- 制(9527)
- 理论(9002)
- 决策(8709)
- 体(8593)
- 计划(8129)
- 体制(7997)
- 机构
- 学院(123702)
- 大学(115257)
- 管理(56558)
- 济(56425)
- 经济(55654)
- 理学(48490)
- 理学院(48170)
- 管理学(47858)
- 管理学院(47631)
- 研究(31951)
- 中国(28804)
- 财(27360)
- 京(23093)
- 财经(21591)
- 农(20684)
- 江(19756)
- 经(19562)
- 商学(17772)
- 商学院(17632)
- 科学(16983)
- 业大(16476)
- 农业(16333)
- 经济学(16035)
- 经济管理(15872)
- 财经大学(15646)
- 所(15386)
- 州(15155)
- 中心(14889)
- 经济学院(14607)
- 北京(13954)
- 基金
- 项目(75457)
- 科学(62303)
- 研究(57608)
- 基金(56770)
- 家(47262)
- 国家(46743)
- 科学基金(43433)
- 社会(38955)
- 社会科(37083)
- 社会科学(37074)
- 省(31279)
- 基金项目(30292)
- 自然(27728)
- 自然科(27167)
- 自然科学(27160)
- 自然科学基金(26784)
- 业(26318)
- 教育(24950)
- 划(23759)
- 编号(22699)
- 资助(22229)
- 创(20141)
- 创新(17667)
- 制(17066)
- 部(16630)
- 发(16488)
- 成果(16369)
- 企(16114)
- 重点(16075)
- 国家社会(16041)
共检索到1848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袁建明 张薇
企业年金作为养老保障体系的第二支柱,是基本养老保险有益补充。随着我国企业年金的积极发展,它所具有长期激励等功效,更有利于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实现。文章在分析我国企业现有的长期激励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国家、金融机构和企业三个层面分析企业年金在我国企业长期激励机制的地位与作用,并相应地给出了完善我国企业年金计划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企业年金 激励机制 新工具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杨静
长期激励机制由于涉及战略、财务、人力资源、投资、政策法规等诸多内容,其构建可谓是一项系统工程。有别于短期激励机制,股权激励实施过程中应当有不一样的侧重点,只有把握这些核心问题,才有助于企业、股东和被激励对象三方共赢。本文围绕长期激励过程中时机选择、激励范围确定、激励水平和业绩考核的设计这四个核心问题了探讨多个案例实践。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郭炳利
本文针对企业年金发展滞后,利用博弈论考察信息不对称下雇主和雇员参与企业年金的微观激励机制。企业年金的人力资源管理价值是雇主的主要激励。在企业内部,雇主希望通过提供企业年金提升工作效率并留住雇员,但效果有待检验;在企业外部,雇主希望以企业年金为信号吸引优秀雇员,但雇主间的竞争、雇员对雇主行为的理解以及雇员的预期增大了雇主收益的不确定性。雇员参加企业年金计划旨在为养老提供储备,这有赖于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的质量和费率。政府规制无法确保机构的质量,增加了雇员收益的不确定性;有效地规制可能导致的垄断和高费率,侵蚀雇员利益。仿真结果证明了理论推演。政策应该着眼于提高雇主和雇员在企业年金市场的预期收益。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企业年金 激励机制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马小丽
企业在设计薪酬方案时,盲目性比较强,往往单纯考虑工资如何增加,而不太考虑如何激励员工努力工作。设计具有激励功能的薪酬体系方案,要认识和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企业在员工激励方面存在的问题(一)企业激励理念落后企业在员工激励理念上不是正面导向,而是采取少激励、多惩罚的思路。在企业召开座谈会,许多员工都反映,我们的绩效考核只罚不奖。在这种氛围下,大多数员工都抱着"只要大错不出,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鲍步云 刘朝臣
已有的激励理论主要是为员工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而设计的,因而对激励员工创新精神的作用日渐衰弱。在企业日益强调创新精神的今天,需要进行激励的变革,即实现从工作激励到创新激励的转换。从人的行为理论出发,企业进行创新激励变革,包括组织环境激励、制度环境激励、员工群体激励和员工个体激励等四个方面。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志强 张彩玲
作者认为,激励方法的选择应该依据企业目标的分析。本文在系统探讨企业目标及其实现障碍(代理问题、信息不对称)的基础上,说明了企业对管理者激励的原因和目的,进而根据经济学理论及风险与收益关系的原理系统分析了各种各类激励方法的优缺点,相信可以为各级各类决策者和研究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企业目标 激励方法 管理者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永强
企业竞争力首先依赖于企业家的数量和质量。企业家资源的严重短缺是我国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我国没有良好的企业家激励机制。本文首先指出企业家激励研究的必要性,其次讨论了MBO对企业家的激励机理,最后以我国上市公司为例,就管理层收购存在的问题做了分析。
关键词:
企业家激励 管理层收购 企业家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潘丰
人才是需要激励的 ,有效的激励策略会使人才的作用发挥最佳 ,有效的人才激励策略有三 :一般激励、奇特激励和最佳激励 ,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用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张宏如
EAP(员工帮助计划)激励能有效提升员工的"软实力",本文首次提出了基于EAP的人文激励策略——建构人文关怀环境:强化关怀认知、践行关怀行为、建立关怀规范,从环境生态全程视角构筑基于EAP的激励策略系统。
关键词:
EAP 激励 人文关怀 环境生态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雪英
一激励是激发、鼓励的意思,在组织行为科学中是调动、启发工作人员积极性的一种方法。激励以人的内在需要为基础。这种从人的内在需要出发,推动人们采取某种有目的的行为,最终达到需要的满足,就是激励的过程。没有得到满足的需要是激励过程的出发点和行为的推动力。通...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姝勋 董艳
本文以2006年至2015年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期权激励对企业并购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授予高管的期权激励显著提升了企业发起并购的可能性和并购规模。缓解代理问题和提升风险承担是潜在的作用渠道。进一步研究表明,激励对象异质性会影响期权激励的效果,期权激励对企业并购倾向和并购规模的提升作用在管理者年龄较高、管理者任期较长以及管理者相对薪酬水平较低的企业中更加明显。此外,期权激励对企业并购行为的影响在非国有企业中更加突出。最后,本文还发现期权激励提升了企业并购的财务业绩。本文的研究不仅丰富了有关期权激励效果方面的文献,而且对于理解企业并购行为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期权激励 企业并购 风险承担 高管特征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晓维
企业拥有独立的、完整的经营权是搞活国有企业的必要条件。但是,如果在企业拥有经营权后,不能对经营者加以有效的约束—激励,经营者就有可能以其个人(或集团)的效用目标替代国有资产目标,企业仍然不会有活力。因此,对经营者的有效约束—激励,是搞活国有企业的充分条件。本文通过国有企业在不同产权安排下对经营者实施约束—激励的成本和效力的比较,讨论了优化国有资产产权结构,降低约束—激励成本的一般规则。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姚水洪 李艳波 杨斌
IT企业是知识型企业的代表,知识型员工是企业重要的人力资本,许多关键技术人员掌握着企业的核心技术,把握着企业的发展前景。因此,如何在制度和管理层面上激励员工,使员工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潜力,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关键词:
人力资本 知识型员工 激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