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317)
2023(20462)
2022(16938)
2021(15565)
2020(13005)
2019(29386)
2018(29182)
2017(55963)
2016(30380)
2015(33898)
2014(33985)
2013(33780)
2012(31086)
2011(28100)
2010(28693)
2009(27000)
2008(25968)
2007(23396)
2006(21126)
2005(19509)
作者
(89242)
(73823)
(73551)
(69861)
(47304)
(35308)
(33415)
(28865)
(28216)
(26640)
(25346)
(25014)
(23773)
(23697)
(22888)
(22727)
(21903)
(21521)
(21281)
(21234)
(18638)
(18346)
(17932)
(17003)
(16689)
(16609)
(16508)
(16352)
(14924)
(14685)
学科
(142784)
经济(142637)
(103074)
管理(95607)
(90493)
企业(90493)
方法(53999)
数学(43408)
数学方法(43020)
中国(41275)
业经(38878)
(38208)
(36029)
地方(33398)
(29521)
金融(29520)
(28633)
银行(28576)
(28322)
(27617)
农业(26994)
(26532)
(24970)
财务(24884)
财务管理(24851)
理论(23892)
企业财务(23603)
技术(22976)
(22484)
(22434)
机构
学院(438225)
大学(435600)
(185892)
经济(182042)
管理(170530)
研究(151929)
理学(145061)
理学院(143451)
管理学(141261)
管理学院(140459)
中国(120081)
(94392)
科学(91056)
(85378)
(77413)
(73866)
研究所(69746)
中心(68766)
(67481)
财经(67266)
业大(63551)
(60952)
北京(60260)
农业(57492)
(56523)
经济学(56327)
师范(55981)
(54527)
(54309)
经济学院(50468)
基金
项目(283647)
科学(223490)
研究(209611)
基金(204860)
(177684)
国家(176057)
科学基金(151598)
社会(133510)
社会科(126596)
社会科学(126561)
(111787)
基金项目(108149)
自然(96497)
教育(95237)
自然科(94248)
自然科学(94227)
(92739)
自然科学基金(92593)
编号(85430)
资助(83978)
成果(69616)
(64075)
重点(63484)
(61884)
(60312)
课题(59421)
创新(55814)
国家社会(54917)
教育部(53252)
科研(53139)
期刊
(218968)
经济(218968)
研究(136660)
中国(91176)
管理(69084)
(68807)
(67618)
学报(66260)
科学(62250)
(51519)
金融(51519)
大学(50668)
教育(48074)
学学(47758)
农业(46712)
技术(40159)
业经(35651)
经济研究(34574)
财经(34482)
(29756)
问题(28044)
(26136)
技术经济(24112)
现代(21346)
图书(20819)
(20754)
理论(20719)
世界(20607)
商业(20226)
科技(20111)
共检索到6816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雷新途  朱容成  黄盈莹  
经济金融化大背景下,企业金融化问题已日益凸显。文章分析了中国企业金融化现状,探讨了影响金融化的外部因素以及金融化对企业收益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金融化整体呈上升趋势,劳动密集型企业、东部地区企业和国有企业金融化程度较高;宏观经济增长、金融市场繁荣会促进企业投资和持有金融资产,行业的资本密集度则显著抑制了企业的金融化趋势;公司金融化程度加深有损实体资产利润率,最终伤害总体资产收益水平,且资产专用性在金融化与实体收益率间起到部分中介效应。研究结论对企业优化资产配置和政府引导经济"脱虚向实"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吴丹红  张敏  
伴随着我国产能过剩局面的形成,实体企业的投资意愿也呈现出消极态势,越来越多的企业在生产经营之余将金融化作为企业的投资策略之一。但是,实体经济是经济增长的源动力,更是社会获得长远发展的保证。实体企业适度的金融化有助于缓解融资约束、促进业绩提升,但是过度金融化对企业、社会来讲都具有严重的危害性。基于企业金融化对整体金融环境以及实体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本文综合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对企业金融化的内涵、影响因素与动机以及企业金融化产生的经济后果做一个较为系统的梳理。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陈小林  魏学强  
随着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的频发,企业捐赠行为引起了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文章分析表明,企业可能基于外部补偿性、减少政府管制、管理者机会主义和广告宣传等动机进行捐赠。虽然企业捐赠动机不同,但是否捐赠、捐赠多少还受到企业规模、企业业绩、管理者价值观、企业避税和政治联系等因素的影响;实施捐赠的企业能够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传递社会责任意识,发挥广告效应,有利于实现企业价值增值。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黎  魏文君  
文章选取2011—2020年A股非金融业企业为样本,对高管薪酬差距如何影响企业金融化、作用机制以及经济后果进行了实证探究。结果表明:高管薪酬差距能够抑制企业金融化;异质性分析发现,在强财务柔性、高团队稳定性、高分析师关注以及高数字金融发展水平的组中,高管薪酬差距对企业金融化的抑制作用更强;机制检验表明,高管薪酬差距能够降低管理者与股东的代理成本、促进企业实体投资水平以及约束管理层短视行为,进而对企业金融化水平起到抑制作用;经济后果分析发现高管薪酬差距对企业金融化的抑制作用能够增强企业创新可持续性。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朱琴琴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及实体投资收益率下降,实体金融化趋势明显。随着企业的金融化程度不断加深,对实业的经营存在“挤出”效应,导致企业的经营偏离主营业务,出现实体产业空心化现象。在此背景下,文章研究我国实体企业金融化问题,包括金融化对实体企业的财务后果,希望对引导和规范企业金融化行为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陈小林  
环境审计是企业加强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法律诉讼损失、利益相关者压力、媒体监督和公共压力是企业自愿开展环境审计的直接驱动力量,通过自愿开展环境审计,企业可以提高环境保护的社会形象,改善环境管理绩效,降低环保违规风险和增强企业竞争优势。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詹雷  郑琦  
风险承担是企业进行投资决策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对提高企业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回顾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文献,全面梳理了管理层激励、股权结构、公司治理等因素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以及产生的经济后果的已有文献,以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思路。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宝宝  黄寿昌  
本文在明确定义在职消费经济性质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有关在职消费的经验估计模型。借助这一经验模型,本文对国有企业管理层在职消费的相对水平做出估计,并以此为基础对国有企业管理层在职消费的决定因素及其经济后果做出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影响国有企业管理层在职消费动机的激励因素主要有管理层现金薪酬水平、管理层和员工之间的薪酬差距、管理层持股、管理层的平均年龄以及公司规模,在职消费的地域性激励以及自由现金流量假说仅得到有限证据的支持,最优雇佣契约理论则没有得到支持;此外,资本市场能够及时识别在职消费的事前非效率。同时,国有企业管理层在职消费还存在着事后的低效率。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杨长虹  彭丁  
本文以香港联交所99家H股公司为经验数据,旨在考察中国境内企业境外上市与境内回归的影响因素及经济后果。全文基于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并多被政府终极所有的控制结构特点为研究起点,以控股股东和最终控制人分别作为公司层面和国家层面解释此双重上市的动因。研究发现,公司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与双重上市显著负相关,而政府控制的公司与双重上市显著正相关;在控制了公司规模、绩效、财务杠杆和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因素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境外上市公司在境内双重上市后其经营业绩与上市之前相比显著下滑。本文的研究表明,控股股东支持公司赴法律环境更好、监管约束更严的境外市场上市是一种治理动机,但政府出...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蔡安辉  
对于金字塔结构的经济后果主要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利益侵占观和弥补制度缺失观。本文以2002-2007年的A股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虑民营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类型、所在地的市场化程度和公司盈利情况等因素,研究我国民营企业金字塔结构的经济后果并得出相关结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贾翔夫  程心怡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企业加大研发投资力度,企业的研发行为受诸多因素作用,近年来经济"脱实向虚"对企业研发行为产生重要影响。文章系统梳理经济金融化的相关文献,从宏观金融发展、微观企业金融资产配置、公司治理与人力资本配置等角度对我国企业研发行为进行分析,探究金融化因素对企业研发行为的影响机制。文章的结论是,应充分利用金融发展和金融深化带来的外源融资支持,鼓励企业进行研发投资,同时要防范金融化产生的过度金融资产配置、高管追求短期绩效和人才"虹吸效应"对企业研发活动的负面影响。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钱琨  阎怡逵  
公允价值在会计计量中有扩大运用的趋势,文章在分析公允价值概念和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金融业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资产和负债的顺周期效应、股利分配、业绩评价、高管薪酬、纳税申报及债务人自身信用下降导致的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等经济后果,以期为金融业更好地执行公允价值计量会计准则提供借鉴。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奉功  张谊浩  
绿色债券作为全球重要的绿色金融工具,研究其发行后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2011—2020年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企业发行绿色债券的经济与环境后果,结果表明:发行绿色债券能够显著提升发行企业的经济价值,同时也能改善环境表现,实现“双赢”绩效,并且在重污染行业和民营企业表现得更为明显;机制分析显示,经济价值的提升主要源于声誉效应,绿色债券发行能够通过降低融资约束和提高机构持股比例等途径提升发行企业的经济价值,而环境表现的改善主要受制于监督效应,受社会无形监督和制度有形监督越强的企业,其发行绿色债券能够实现的环境改善效果越明显。此外,绿色债券发行还具有可持续性的绿色创新激励效应。绿色债券有望成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工具,并为完善绿色金融体系和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带来有益的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黄新飞  林志帆  罗畅拓  
近年来,贸易保护主义冲击成为中国经济面临的重大挑战。本文分析表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可能通过“投资挤出”与“融资压抑”影响企业投融资;进而,实证发现,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与中国上市公司金融化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形关系,企业的实体投资替代动机在不确定性冲击下的持续强化,以及资金供给方的避险回撤削减企业“蓄水池”资金共同驱动了这一非线性模式。本文启示,高不确定性环境中企业整体金融化指标的下降并不意味着“脱实向虚”现象的缓解。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建宇  杨旭  邢晓辉  
最低工资标准的逐年提高让企业面临日益增加的劳动成本压力,可能诱发企业尤其是制造企业的金融化倾向,导致实体经济“脱实向虚”。本文以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筛选2007-2019年共2 104家制造企业所组成的非平衡面板数据,挖掘了最低工资标准变动对企业金融化的作用机制。实证数据结果表明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会因实业投资回报率下降而显著增加企业金融化水平,但以上作用机制在强创新导向、高生产效率及市场份额占优的制造企业中会明显弱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