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03)
2023(11276)
2022(8676)
2021(7659)
2020(6517)
2019(14344)
2018(14105)
2017(27865)
2016(14612)
2015(16091)
2014(15875)
2013(15628)
2012(13774)
2011(11824)
2010(12263)
2009(12236)
2008(11552)
2007(10645)
2006(9558)
2005(9216)
作者
(39576)
(32868)
(32695)
(30980)
(20932)
(15527)
(14914)
(12588)
(12350)
(11846)
(11183)
(10899)
(10694)
(10238)
(10175)
(10051)
(9742)
(9643)
(9254)
(9184)
(8101)
(7989)
(7887)
(7467)
(7382)
(7333)
(7320)
(7279)
(6504)
(6400)
学科
(78224)
(73263)
企业(73263)
(70597)
经济(70517)
管理(59045)
方法(29214)
业经(28619)
(26593)
金融(26593)
(26018)
中国(23900)
(23641)
银行(23634)
(23007)
(22954)
数学(21562)
数学方法(21482)
(21031)
财务(21006)
财务管理(20994)
企业财务(19987)
农业(17726)
(17655)
技术(16367)
(13944)
(13725)
地方(13721)
理论(13393)
(13017)
机构
学院(209888)
大学(202155)
(97497)
经济(95927)
管理(86961)
理学(73994)
理学院(73450)
管理学(72693)
管理学院(72331)
研究(62146)
中国(57948)
(47819)
(40634)
财经(37821)
(34254)
(32453)
科学(32381)
(32144)
中心(30669)
经济学(30474)
(29674)
财经大学(27856)
经济学院(27715)
商学(26737)
商学院(26516)
业大(26501)
研究所(26214)
(26180)
北京(25149)
农业(24904)
基金
项目(130678)
科学(106110)
研究(99534)
基金(97515)
(81992)
国家(81186)
科学基金(73147)
社会(67541)
社会科(64376)
社会科学(64360)
(52376)
基金项目(51599)
自然(44868)
自然科(43963)
自然科学(43956)
教育(43896)
自然科学基金(43284)
(41184)
编号(39461)
资助(38702)
(32902)
(31385)
成果(30238)
(29255)
(28928)
重点(28877)
国家社会(28484)
创新(28387)
(27485)
课题(26262)
期刊
(111809)
经济(111809)
研究(63425)
(41670)
中国(38940)
管理(38566)
(36748)
金融(36748)
(31554)
科学(25116)
学报(23419)
农业(20924)
技术(20259)
业经(20126)
财经(19971)
大学(19561)
学学(19016)
经济研究(17823)
(17276)
问题(14566)
技术经济(13653)
教育(13460)
(13405)
财会(12687)
现代(11839)
(11492)
世界(11309)
商业(11099)
国际(11093)
经济管理(10176)
共检索到3250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张昭  朱峻萱  李安渝  
以中国A股市场非金融类上市公司20082016年的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企业金融化对投资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金融化对实业投资的确存在"挤出效应",但金融化所积累的金融资产因较强的流动性也可以补充企业在实业投资的资金需求,因而企业金融化对实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呈现出非线性特征;此外,企业金融化可以通过实业投资渠道和技术进步渠道对投资效率产生影响。在影响实业投资效率方面,企业金融化是一把"双刃剑",政府部门应当完善资本市场监管,防范企业过度金融化对实体经济的不利影响,以使企业金融化能服务于企业的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华锋  彭龙  
与大多数研究融资约束与出口贸易的文章不同,本文从进口多元化视角入手,分析融资约束对企业进口贸易行为的影响。论文首先呈现了中国企业进口多元化的典型事实,然后分析融资约束对企业进口多元化水平的影响。结论发现:整体上,中国企业平均从4个贸易伙伴进口20种产品,企均进口贸易关系为28个,但中国企业整体进口多元化水平下降;从不同所有制企业看,国有企业进口多元化水平最高,外资企业次之,私营企业最低,但国有企业呈下降趋势,外资和私营企业呈上升趋势,因此不同所有制企业进口多元化水平趋同;进一步计量分析发现,融资约束是限制中国进口多元化水平的重要因素,而且这一限制作用主要通过降低进口产品数量来实现,并且对国有企...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任曙明  陈强  王倩  韩月琪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尝试着利用海外并购实现外延式成长。然而,海外并购的实际效果却备受争议,也引发了监管高层的关注。基于此,文章从企业海外并购后业务整合和组织重构的双重不确定性入手,探讨了海外并购对中国企业投资效率的负面影响;并采用2012—2016年实施海外并购的上市公司数据,结合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双重差分法,检验了上述负向效果。研究发现:(1)从整体上看,海外并购降低了中国企业的投资效率,并且这种对投资效率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加剧了企业的过度投资上。(2)从所有制上看,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投资效率短期内都受到了海外并购带来的负面影响,但长期内国有企业的投资效率仍然受到了负面影响,而非国有企业的投资效率却受到了正面影响。(3)从东道国来看,目标方在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海外并购降低了中国企业的投资效率,而目标方在非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海外并购对中国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不显著。上述结论有助于丰富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经济效应研究,对我国当前的海外并购政策调整也具有明显的政策含义。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郑天天  
本文选取2010年6月~2017年6月中国沪深300指数成分股的入选与备选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差分后的固定效应模型考察该指数成分股的调整对于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以及企业管理者自身偏好对于二者关系的调节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入选股指成分股后,相对同期的备选股公司,入选公司的投资效率显著提升;进一步的调节效应检验发现,对于股指成分股调整与企业投资效率,管理者风险偏好对二者之间的关系存在明显的负向调节效应,而管理者规模偏好对二者关系不存在显著的调节作用。本文研究丰富了关于股指成分股调整效应的文献资料,深化了企业非效率投资影响因素的理解,可以为企业加强内部治理、缓解委托代理问题提供参考。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曲进  高升好  
以2006~201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考察银企关联对上市公司投资行为与效率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在不同产权所有制公司之间的差异。研究发现,民营公司建立银企关联不会导致过度投资,但可以缓解投资不足,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率。本文同时考虑银行与企业之间的持股关联和高管关联,综合分析银企关联对企业投资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民营企业通过建立银企关联缓解投资不足,提高投资效率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刘继红  
本文以2008~2016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高管海外经历在企业汇率风险管理上发挥的作用及其机理。经验证据显示,具有海外经历的高管能显著降低企业的汇率风险,其原因主要在于具有海外经历的高管能有效运用经营对冲和金融对冲,通过平滑企业盈余和改善公司治理水平来缓解汇率变化形成的冲击。进一步地,在改变高管海外经历的定义和汇率风险的测量方式、考虑多种内生性问题的影响之后,高管的海外经历与企业汇率风险之间的负相关关系依然显著。本文的研究对企业管理汇率风险、加强高管团队建设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明玉  夏天添  
近年来,由于传统工业企业产能过剩,实体产业投资回报率大幅下滑,同时,随着企业资本大量涌入金融、地产等高回报率领域,实体企业金融化俨然成为我国实体企业发展的新趋势。为了检验企业金融化对企业投资效率的曲线性影响关系,文章立足国内制造业上市企业2013年至2017年的数据,以多层回归模型建模并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企业金融化对企业投资效率存在倒U形的曲线影响关系,且会通过实业投资的中介传导机制,间接影响企业投资效率,说明企业只有适度金融化才可缓解其实业投资的融资困境,提升企业投资效率。因而金融化作为企业的一把"双刃剑",需要相关政府机构一方面通过强化资本市场监管力度,防止企业极端性投资;另一方面引导企业合理金融化,助其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技术革新,良性提升企业投资效率,进而提升我国实体经济的综合价值。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国鼎  张会丽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多元化与专业化经营战略何者更有利于企业提升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成为众多企业家关注的焦点。现代资产组合理论等传统理论观点认为,多元化经营可以分散企业的财务风险。然而事实却表明,金融危机期间一批欧美大企业的破产倒闭大多与企业的多元化扩张有关。笔者运用经修正的AltmAn Z值作为财务风险的测度指标,以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了企业进行多元化经营对其财务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元化经营并不能有效分散企业财务风险。这意味着现代资产组合理论等传统理论观点尚不适用于解释我国企业多元化经营的财务风险后果。进一步地,我们检验结果表明多元化经营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之间并...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孙华平  张旭  
民营企业经过一定程度的金融化,可以改善其投资环境,让金融资源为企业创新发展服务,此为金融化的蓄水池效应;同时,民营企业金融化也可能对实业投资造成挤出效应。本文以沪深两市的非金融类民营上市企业为样本,实证检验了金融化对民营企业投资效率的综合影响。研究发现:金融化加剧了民营企业投资非效率程度;而对于过度投资的民营企业来说,金融化改善了其投资非效率情况。此外,对于投资不足的民营企业来说,实业投资改善了其投资非效率程度;对外直接投资在金融化影响民营企业投资效率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政府应为民营企业提高实业投资回报率提供政策支持。民营企业一方面要让金融化服务于其主营业务发展,提高投资效率;另一方面,在推进国际化过程中,要防范金融化对出口、对外投资与跨国并购等行为产生的负向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胡海峰  窦斌  王爱萍  
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之辩归根结底在于探索金融和经济均衡协调的发展路径。本文围绕非金融企业的金融投资行为与其生产效率的关系展开研究,客观地探讨了企业金融化的经济效应以及潜在影响机制和传导路径。结果显示,企业金融化与生产效率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适度金融化能够助推企业生产效率改进,而过度金融化阻碍企业生产效率提升。中国上市公司金融资产的最优投资比重为13.1%,只有将企业金融化控制在适度的水平,规范金融投资行为,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职能,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晋盛武  晋青青  
基于我国上市公司面板数据构建企业动态投资模型,采用差分GMM方法分析我国金融化程度及其对企业实体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金融化水平不高,金融投资对企业实体投资造成的负面影响且存在两期滞后,而金融收入对企业实体投资造成正向影响且存在一期滞后,总体上看我国非金融企业的金融化对实体投资没有负向作用。此外,融资约束大的企业,金融化并没有对其实体投资造成显著影响;而融资约束小的企业,金融化效应更加突出。因此,政府制定宏观政策时需要考虑融资约束对不同企业的金融化效应,将我国的金融化水平控制在合理区间。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正平   董晶  
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中国数字金融获得了快速发展,深刻影响了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其在消费端的碳减排效果有待科学评估。基于2015年、2017年和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以及北京大学发布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实证检验了数字金融对家庭消费碳排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降低了家庭消费碳排放,且主要通过促进消费结构升级降低了家庭消费碳排放。异质性分析显示,在西部地区家庭、户主处于失业状态家庭、高消费家庭中以及地区数字金融发展水平较低时,数字金融降低家庭消费碳排放的效果更加显著。针对数字金融三个维度的进一步分析表明,相较于数字化程度,数字金融在覆盖广度、使用深度方面的表现才是降低家庭消费碳排放的关键。因此,应大力推进数字金融的发展,并积极推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有效地降低家庭消费碳排放,进而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慧  王擎  徐舒  
企业金融化现象被认为是经济"脱实向虚"的重要体现。本文通过匹配2009—2017年中国206个地级市房价数据与非房地产、非金融类上市企业的微观数据,有效识别了房价上涨与企业金融化间的因果关系,并且表明了该影响对高现金持有和低融资成本企业更为显著。在影响机制上,房价上涨主要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和创造逐利性投资机会助推了企业金融化行为。本文的研究表明,房价的持续上涨容易引发企业金融投资过度膨胀。我们应继续坚持房地产调控不动摇,同时积极关注企业金融化行为,引导企业"脱虚向实"。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孔东民  王亚男  代昀昊  
基于非上市公司数据,本文在微观层面衡量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并进一步结合上市公司数据,从制度激励的视角,考察企业上市(IPO)对TFP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TFP在IPO之后显著下降;为控制生命周期效应所带来的内生性,我们采用倾向得分配对法重新筛选样本并执行公司间检验,发现其他条件相同时,上市公司长期生产率低于非上市公司;最后,利用经理董事长两职合一、地区产权保护以及发明者离职进行分样本检验,证实了管理者激励、信息披露激励以及发明者激励均显著影响IPO后的TFP降低行为。本文揭示了企业向公共股权市场转移时,面临资本市场便捷融资与企业生产率下降之间的复杂权衡。我们的研究结果为当前IPO制度...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笃池  贺玉平  王曦  
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企业金融化已成为近年来中国非金融企业发展的重要趋势。该文以2008-2014年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基于SuperSBM模型的三阶段组合效率法剔除管理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后,测度了经营性业务全要素生产率,进而构建了滞后一到三期的回归模型,并用该模型分析企业金融化在总量和增量上对实体企业经营性业务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无论在总量还是增量上,企业金融化对经营性业务的全要素生产率都存在抑制效应,并且这种效应在国企与非国企中都存在。具体而言,金融化程度造成的抑制效应长期存在,且对国企的抑制效应更加明显;提升金融资产投资强度对国企和非国企的影响在程度和持续时间上均存在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