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310)
- 2023(17066)
- 2022(13678)
- 2021(12665)
- 2020(10724)
- 2019(23987)
- 2018(23609)
- 2017(46036)
- 2016(23910)
- 2015(26458)
- 2014(25588)
- 2013(24947)
- 2012(21926)
- 2011(18991)
- 2010(19076)
- 2009(18092)
- 2008(16851)
- 2007(14918)
- 2006(12793)
- 2005(11533)
- 学科
- 济(101983)
- 经济(101884)
- 业(99077)
- 企(90020)
- 企业(90020)
- 管理(85390)
- 方法(45767)
- 数学(36887)
- 数学方法(36492)
- 业经(33626)
- 财(32570)
- 中国(31390)
- 农(31124)
- 融(27959)
- 金融(27958)
- 银(25741)
- 银行(25728)
- 行(24835)
- 务(24528)
- 财务(24470)
- 财务管理(24440)
- 企业财务(23244)
- 农业(22330)
- 技术(22151)
- 制(22145)
- 地方(19741)
- 理论(19118)
- 策(16918)
- 贸(16698)
- 体(16687)
- 机构
- 学院(324811)
- 大学(317696)
- 济(142646)
- 经济(140226)
- 管理(137497)
- 理学(118657)
- 理学院(117683)
- 管理学(116064)
- 管理学院(115456)
- 研究(95387)
- 中国(82040)
- 财(66930)
- 京(63561)
- 财经(53544)
- 科学(52098)
- 经(48703)
- 江(47945)
- 中心(47428)
- 农(45424)
- 经济学(43855)
- 所(43551)
- 业大(42152)
- 财经大学(39757)
- 经济学院(39741)
- 研究所(38964)
- 商学(38834)
- 北京(38724)
- 商学院(38494)
- 州(38455)
- 经济管理(36797)
- 基金
- 项目(217356)
- 科学(176459)
- 研究(164329)
- 基金(161890)
- 家(137198)
- 国家(135971)
- 科学基金(122252)
- 社会(109516)
- 社会科(104237)
- 社会科学(104214)
- 省(86007)
- 基金项目(85614)
- 自然(76817)
- 自然科(75265)
- 自然科学(75252)
- 教育(75116)
- 自然科学基金(73985)
- 划(69668)
- 编号(65769)
- 资助(64107)
- 创(51246)
- 成果(50712)
- 部(48400)
- 重点(47764)
- 发(47196)
- 创新(47029)
- 国家社会(46083)
- 课题(43797)
- 制(43591)
- 人文(43465)
- 期刊
- 济(154618)
- 经济(154618)
- 研究(93372)
- 中国(60062)
- 管理(57660)
- 财(55990)
- 融(42937)
- 金融(42937)
- 农(42682)
- 科学(39872)
- 学报(37496)
- 技术(32764)
- 大学(31494)
- 学学(30062)
- 农业(28771)
- 教育(28589)
- 业经(27722)
- 财经(27023)
- 经济研究(24857)
- 经(23384)
- 问题(20103)
- 技术经济(18957)
- 业(17810)
- 财会(16836)
- 现代(16636)
- 商业(16321)
- 贸(15503)
- 科技(14972)
- 策(14876)
- 理论(14662)
共检索到4805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胡海青 武永霞 王先柱
创新是经济发展第一动力,企业持有金融资产对创新投资具有重要影响。以2007—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供应链视角,实证分析企业金融化对创新投资的微观作用机制。结果发现,企业金融化显著促进企业创新投资。机制分析表明,企业金融化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对创新投资发挥促进作用。进一步基于供应链视角,考察商业信用对这一作用机制的影响,发现企业商业信用融资和商业信用供给对上述作用机制发挥调节作用,即企业商业信用融资水平越高,企业金融化对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越显著,相应地,对创新投资的促进作用越显著;企业商业信用供给程度越高,企业创新投资受融资约束的抑制作用越显著。企业产权性质与年龄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对于非国有企业以及成立11~20年的企业而言,企业金融化对创新投资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由此,提出构建支持创新的金融服务体系、建立稳定的产业供应链联盟、有效利用商业信用助力企业创新等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郭景先 鲁营
文章以2010—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供应链金融的融资效应假说和治理效应假说,考察供应链金融对企业创新非效率投资的作用效果以及供应链集中度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发现:供应链金融能够有效降低企业创新非效率投资;在高客户集中度和低供应商集中度的样本中,供应链金融对创新非效率投资的削减作用更为明显;机制检验发现,供应链金融对创新投资不足的削减效应在高融资约束组中作用显著,对创新投资过度的削减效应在低治理水平组显著,这支持了供应链金融降低创新非效率投资中的融资效应假说和监督效应假说;异质性检验发现,供应链金融对高内部控制程度、完善金融市场以及高信息传递效率企业的创新非效率投资的削减效果更强。
关键词:
供应链金融 供应链集中度 创新非效率投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周雪峰 左静静
以2010~2015年A股民营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实体企业金融化对民企创新投资的影响,对于提高民企创新投资积极性具有一定意义。研究发现,实体企业金融化对民企创新投资具有"挤出效应",但这一"挤出效应"在高科技行业中被弱化。进一步研究发现,高科技行业特征能够弱化金融化对民企创新投资的"挤出效应"这一研究结论会受到产业政策的影响。在产业政策支持下,高科技行业特征会弱化金融化对民企创新投资的"挤出效应",而未受到产业政策支持的民企,高科技行业特征对金融化与民企创新投资二者之间关系的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董亮 陈相甫
创新是国家结构优化、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已有研究表明企业金融化对创新投入存在单调的助推效应或挤出效应,且两种效应之间可以动态性转换,但动态性转换的发生条件和结果尚不明晰。文章使用2009年-2019年间21800个非金融上市公司样本,在探析企业金融化对创新效率的若干核心影响要素的基础上,构建了金融化适宜度判别模型分组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的金融化程度对创新投入存在挤出效应;金融化适宜度对创新投入的影响呈动态性转换的倒"U"形;偏离最优金融化程度对企业创新投入呈显著负向影响。最后,企业应结合宏观环境与自身状况,优化金融资产配置推动创新;投资人应结合技术市场发展前景与企业金融化现状进行理性投资;政府应调整经济政策,引导企业金融化合理适度开展。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杨毅 石书合
本文基于2012—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分析了供应链融资、融资约束与企业研发投入的关系,检验了不同融资约束水平和产权性质对研发投入的差异性影响,并进一步拓展分析了研发投资水平提升的经济后果。结果表明,融资约束会制约企业研发投入水平,供应链金融可以通过缓解融资约束促进企业研发投入。同时,与融资约束水平低的公司相比,供应链金融在高融资约束企业的研发投资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研发投资受融资约束的影响更大,供应链金融对民营企业研发投资的作用也更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供应链金融有利于企业提升研发创新的产品市场竞争力和企业价值,也有利于提高企业供应链绩效。
关键词:
供应链金融 企业融资 融资约束 研发投资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徐鹏 孙宁 敖雨
供应链金融是为供应链成员提供融资、实现纵向一体化的金融服务方式,通过整合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降低供应链风险,提高金融服务效率,形成核心企业、上下游企业和资金方互利共赢的良性产业生态。供应链金融在提升产业链竞争力的同时能否影响企业创新?已有研究还存在认识不足。本文以2016—2020年非金融类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实证研究供应链金融对核心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结果表明:供应链金融能够促进企业创新投入,且与传统供应链金融相比,数字金融赋能的供应链金融对企业创新投入的正向影响更强。此外,分析了供应链金融促进创新投入的作用机制,发现供应链金融活动通过提升供应链关系质量增加创新投入。本研究有助于贡献企业创新的前因研究,并揭示“供应链金融——企业创新”的作用机理及理论边界。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徐鹏 孙宁 敖雨
供应链金融是为供应链成员提供融资、实现纵向一体化的金融服务方式,通过整合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降低供应链风险,提高金融服务效率,形成核心企业、上下游企业和资金方互利共赢的良性产业生态。供应链金融在提升产业链竞争力的同时能否影响企业创新?已有研究还存在认识不足。本文以2016—2020年非金融类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实证研究供应链金融对核心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结果表明:供应链金融能够促进企业创新投入,且与传统供应链金融相比,数字金融赋能的供应链金融对企业创新投入的正向影响更强。此外,分析了供应链金融促进创新投入的作用机制,发现供应链金融活动通过提升供应链关系质量增加创新投入。本研究有助于贡献企业创新的前因研究,并揭示“供应链金融——企业创新”的作用机理及理论边界。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郭丽婷
基于我国"脱实向虚"的经济现状,本文利用中国制造型企业上市公司2007~2016年的数据,实证检验制造业企业金融化、融资约束与创新投资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制造业企业金融化会抑制企业的创新投资;当企业面临较大的融资约束时,金融化对创新投资产生"挤出效应";反之,金融化对创新投资产生"蓄水池效应"。本文为制造业企业进行金融化、提高创新投资水平及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武威 曹畅 王馨竹
立足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发展需求,利用政府采购来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具有显著的需求侧政策功能优势。本文以2015—2021年度国家认定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就政府采购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的政策效果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政府采购可以显著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激励效果在实质性创新与策略性创新中均有体现,政策作用机制主要表现为提升扩张发展效率及降低违规经营风险。聚焦直接的产业链供应链互动关系特征影响,供需互动周期越长、供需关系稳定性越强、供需活动透明度越高,则政府采购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的政策支持效果越突出。考虑间接的产业链供应链政策传导效果,政府采购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上游供应商及下游客户的创新水平都产生了显著的溢出性促进效果,但产业链供应链政策支持及传导影响主要在本地政府采购中得到体现。挖掘政策制约因素,财政透明度可以有效改善政府采购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实质性创新激励效果,且金融科技政策与政府采购创新政策支持整体上存在显著替代关系。应逐步完善政府采购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制度要求,持续优化区域及营商发展环境,建立健全有助于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发展的政府采购政策体系。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窦炜 张书敏
本文将去杠杆政策的实施作为一个"天然的"准自然实验,以我国2012~2019年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研究了"结构性"去杠杆政策的实施对企业金融资产及创新投资的影响。结果发现:"结构性"去杠杆政策会显著降低过度负债企业的金融资产配置比重,同时提升其科技创新投入水平,且这一关系在高新技术企业中表现的更为明显;进一步研究表明,"结构性"去杠杆政策在政府补助金额较低和银企关系并不是很密切的企业中,对其金融化的抑制作用更加显著;细分债务期限后,发现"结构性"去杠杆政策对企业金融化的抑制作用主要通过降低长期债务的方式实现。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倪志良 张开志 宗亚辉
近年来,实体企业金融化趋势日益凸显,深刻冲击企业资产配置决策,从而使企业创新能力提升面临新的挑战。本文基于微观企业视角,构建演化博弈理论模型研究企业金融化过程及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并基于我国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IV-GMM估计方法对其进行检验,结果表明:金融化显著抑制企业创新能力,金融化程度越高,其创新能力越低。且该影响因企业的融资约束状况不同而存在差异,融资约束严重的企业,金融化对其创新的抑制效应更显著;融资约束宽松的企业,金融化对其创新的抑制效应相对弱化。进一步研究发现,金融化对企业主营业绩具有负向冲击,不利于其长期成长。因此,应优化创新激励政策以引导企业创新行为,完善金融监管体系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以避免企业过度金融化。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营刚 海梅红
本文使用2011―2021年CSMARS的A股上市公司数据,对供应链金融与核心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1)供应链金融显著增加了核心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与产出。(2)根据中介效应模型,供应链金融通过缓解核心企业的融资约束来提升企业研发投入,进而增加研发产出。(3)供应链金融显著增加了高供应关系与高客户关系下核心企业的研发投入,但核心企业技术创新产出却源于低供应关系与低销售关系下企业的紧密配合。这表明核心企业确实面临来自核心供应商与客户的创新“阻力”,而供应链金融并不能缓解这种高供应与高客户关系带来的创新“阻力”。
关键词:
供应链金融 核心企业 技术创新 集中度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马娟 万解秋 沈小燕
第三方物流企业作为融资平台主导供应链金融服务便捷、高效,理论上可实现相关利益群体的共赢,属由市场推动形成的诱致型融资制度安排,故在解困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方面独具优势,可有效缓解银企信息不对称,降低银企交易费用。因此,解困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可基于融资制度安排的创新。物流企业应积极构建信息共享平台,强化风险监控能力,大力推进业务创新转型;中小企业应充分利用供应链优势积极作为,依托第三方物流金融缓解其融资瓶颈。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孙爱丽 牛淑珍
融资难依然是后金融时代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线上供应链金融作为一种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做的新型融资模式,能很好地解决融资瓶颈问题。文章对线上供应链金融的相关理论作系统性的研究,从而揭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供应链协同电子商务平台+线上供应链金融系统"将成为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创新路径。
关键词:
供应链金融 线上供应链金融 融资创新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吕一 舒强兴
商贸流通业在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和创造就业等方面的重要性日渐显现,但传统融资模式对多数商贸流通企业发展存在不利影响,融资模式创新的需求日渐旺盛。技术变革是商贸流通企业供应链融资的基础,资金供给双方合作下的金融创新是推动供应链融资模式向前发展的重要前提。基于供应链金融视角进行商贸流通企业融资模式优化,本文认为需要从商业银行发挥主动创新意识、区块链技术研发与实践、融资思维及观念转变三个角度加以改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