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19)
2023(8667)
2022(7125)
2021(6560)
2020(5853)
2019(12742)
2018(12705)
2017(25266)
2016(13848)
2015(15400)
2014(15324)
2013(15379)
2012(14318)
2011(12362)
2010(12844)
2009(12612)
2008(13389)
2007(12301)
2006(11138)
2005(10520)
作者
(39969)
(33685)
(33344)
(31618)
(21913)
(16268)
(15134)
(12744)
(12564)
(12390)
(11561)
(11423)
(11252)
(10920)
(10752)
(10086)
(10034)
(9815)
(9785)
(9713)
(8594)
(8299)
(8206)
(7850)
(7679)
(7544)
(7543)
(7376)
(6854)
(6845)
学科
(79307)
(75604)
企业(75604)
(62393)
经济(62305)
管理(60841)
(29993)
方法(28153)
业经(25474)
(22391)
财务(22380)
财务管理(22365)
(22005)
企业财务(21311)
(21013)
税收(20538)
(20363)
数学(20088)
数学方法(19829)
(15712)
农业(15707)
技术(15627)
(13995)
(12908)
(12608)
(12595)
理论(12278)
企业经济(12184)
经营(11612)
中国(11598)
机构
学院(207496)
大学(202649)
(86834)
经济(85264)
管理(84060)
理学(71523)
理学院(70917)
管理学(69972)
管理学院(69592)
研究(62379)
中国(52374)
(50153)
(42084)
财经(37852)
科学(36399)
(35756)
(34175)
(33709)
(32743)
业大(28927)
研究所(28498)
中心(28274)
农业(28071)
财经大学(27694)
北京(26766)
(26378)
经济学(25577)
商学(25118)
商学院(24908)
经济学院(23139)
基金
项目(124069)
科学(98487)
基金(91583)
研究(90759)
(78724)
国家(77957)
科学基金(68686)
社会(58819)
社会科(55805)
社会科学(55790)
(48724)
基金项目(47867)
自然(44488)
自然科(43579)
自然科学(43569)
自然科学基金(42899)
教育(40033)
(39170)
资助(38639)
编号(36229)
(32596)
成果(29631)
(28903)
(27430)
重点(26748)
创新(26070)
(25374)
(25320)
(25076)
国家社会(24334)
期刊
(103904)
经济(103904)
研究(65918)
(44859)
中国(38305)
管理(36868)
(34423)
学报(30088)
科学(27684)
农业(23441)
大学(23283)
学学(22458)
(20778)
金融(20778)
财经(19488)
技术(18649)
业经(18406)
(17502)
(16728)
(15856)
经济研究(15806)
(14702)
教育(14510)
财会(14120)
税务(14088)
问题(13087)
技术经济(12838)
会计(11521)
(11269)
现代(10780)
共检索到3255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朱长胜  
股权支付包括以本企业股权支付和以其控股企业股权支付两种类型。本文全面比较和分析了在债务重组、股权收购中,这两类股权支付分别按照一般性税务处理和特殊性税务处理导致重组各方的实际税负情况,从而为企业选择重组对价提出合理化建议。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张军  
实务中企业并购重组的方式很多,如股权收购(转让)、目标企业减资后再增资、合并、债务重组等,同时,各种方式涉及账务处理和税务问题也很复杂,究竟应采取何种方案,应综合分析。本文对企业并购重组提出了两种方式(方案),方案一为股权收购(转让),方案二为目标企业先减资后再增资。首先,分析了两种方案涉及相关会计处理规定,并提出具体的处理意见;然后,分析了两种方案涉及的原出资方可能缴纳的企业所得税收问题;最后,得出两种方案的实施结果,并提出了具体的选择。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蔡旺清  蔡旺  
当企业重组业务中的企业合并适用于特殊性税务处理时,其财税处理非常复杂,这给实务操作带来一定的难度。本文主要基于企业合并中区分同一控制与非同一控制时的企业重组,通过实例探讨股权支付与非股权支付所得的财税差异,以期为理论研究和实务操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邓鸣茂  
本文以2013年实施的红利税差异化征收新政以及2008年实施的新企业所得税制度为切入点研究了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税收成本差异对上市公司股利支付选择的影响。作为股利政策的决策者,控股股东需要权衡红利税与资本利得税的大小,来选择股利支付政策。不同性质的股东对税收成本的关注程度存在显著差异,红利税的差异化征收对于个人股东存在一定的税收歧视,不利于保护中小投资者。研究发现:(1)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更倾向于支付较高的现金股利,自然人控股的民营上市公司在2013年以前最不偏好现金股利;(2)除证券投资基金以外的金融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现金股利支付水平正相关;(3)上市公司高管持股比例与现金股利支付水平在201...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吴怀农  谢金萍  
《企业所得税法》的颁布实施,取消了原有的外商投资税收优惠,使得越来越多的外国投资者在接近经营期满时,忙于撤资,寻求新的避税机会。近年来,非居民企业利用不当的股权转让方式逃避纳税义务现象频繁发生,应引起各级税务机关的高度重视。而股权转让工作,因其业务性质的复杂和隐蔽,成为非居民企业税收征管工作的难点和盲区。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尹磊  吴小海  
股权收购是企业重组的重要方式,股权收购企业所得税待遇对企业重组事项有重要影响。我国已建立针对企业重组的税收政策体系,但是很多人对股权收购的企业所得税待遇存在认识上的误区,现行政策也存在一些亟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地方。本文对股权收购的企业所得税待遇、计税原理与原则、特殊性税务处理的比例要求以及股权收购税收待遇的税收征管保障等问题进行了阐述。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董屹宇  郭泽光  
过度负债不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结合管理者机会主义代理理论和有限能力代理理论,探究在管理层任期长短不同的情况下,管理层股权激励、两职合一与企业过度负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短期,股权激励与企业过度负债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两职合一与企业过度负债负相关,但随着任期的增加,股权激励与过度负债之间逐渐呈现负相关的趋势,而两职合一与过度负债的负相关关系则被削弱。在长期,随着股权激励程度的增加,企业过度负债率呈现显著的先降后升的U型趋势,相比两职分离的企业,两职合一的企业发生过度负债的可能性更高。研究结论为企业合理选择激励和约束机制以降低企业过度负债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决策依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时长洪  张琼琼  
近年来,我国宏观税收政策的不断发展为研究上市企业现金股利支付水平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本文以2007—2019年我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企业为样本,实证检验了税收激励对企业现金股利支付水平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研究发现,税收激励程度越高,企业支付的现金股利水平越高。基于作用路径检验发现,税收激励能够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使企业有动机、有能力去提高现金股利的支付水平。进一步研究表明,税收激励对企业现金股利支付水平的促进作用在市场化水平低的地区以及成长性低的企业更为显著。本文的研究对于理解税收激励的经济后果以及企业现金股利支付水平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并为企业发放现金股利提供了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孙占辉  
财税59号文中企业重组业务的特殊性税务处理规定体现了国家对企业必要重组活动给予的鼓励,根据重组当事人的不同,其税收待遇也有所不同。本文结合财税59号文的规定对特殊重组业务中目标公司股东层面的税收待遇问题予以解析,并对其中有待进一步明确的地方提出个人看法。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曲若鹏  
在企业价值评估过程中,股权价值评估能帮助内部管理者和外部投资者详细客观地了解企业的真正价值。本文结合实例介绍了企业股权价值评估方法的运用及应注意的事项。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圣利  
关于股权转让审批规定,存在一体把握和区分原则两种解释路径。一体把握通过控制合同效力从而达到控制股权变动的立法目的,违反了必要性原则,在解释“报批义务之法律性质”“报批义务不履行之法律后果”“先付款后报批之交易现象”等方面也颇为曲折,故而其并非最佳选项。法律虽然规定若干情形的“股权转让”须审批,但未规定“股权转让合同”须审批,故而存在区分原则解释路径适用的空间。该解释路径认为:未办理审批手续,不影响股权转让合同效力,但转让方不得转让股权,受让方亦无相应请求权;报批义务乃法定的从给付义务,转让方不履行该项义务的,构成违约;“先付款、后报批”之情形,受让人未依约付款的,亦构成违约。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吴翔  
本文旨在研究非居民企业直接和间接转让我国境内企业股权在我国纳税问题。选择的两个案例,有如下三个共同点,同是非居民企业转让境内企业股权;股权转让原因都是"为在香港上市",商业目的看似合情合理;两企业同被反避税调查,被征税后都觉得挺"冤枉",但从税法角度又应该征税,这就要求企业主动规避涉税风险,那么站在企业角度如何避免纳税风险就是该文分析的重点之一。研究得出企业要在股权转让协议的签订、股权转让架构的设置中应主动规避税务风险。税务机关在反避税中应整体把握"受益所有人"、"合理商业目的"、"经济实质"等规则。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杨力  
这里有一篇关于外商投资企业股权投资的税收筹划案例*: “某有限公司是中美合资企业,注册资本4000万元,美国投资者A占注册资本的80%。经过几年经营,企业形成的资本公积金有1000万元,未分配利润9000万元,企业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4亿元。由于企业效益好,发展潜力大,美国另一投资者B也想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严华惠  
对资本出口和资本进口二大中性原则,在各国的消除国际双重征税实践中,几乎不存在单纯坚持其中一种原则的国家,绝大多数国家都侧重一种、兼用另一种。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岳林峰   马海涛   孙景冉  
分税制改革后,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逐年增加,成为地方政府重要的收入来源。在拥有自由裁量权的背景下,随着转移支付的增加,地方政府的行为可能会出现变化。这在税收方面常体现为税收征管努力程度的下降,意味着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效率可能不高。但是,税收负担的下降又会对当地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帮助作用。本文借助民族地区转移支付政策实施的准自然实验实证探究了一般性转移支付增加后,地方政府税收征管强度的变化,及其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一般性转移支付的增加,地方政府的税收征管强度下降,企业生产率出现显著提高,表明了转移支付资金的正面效果。机制分析的结果表明,流动资产、无形资产、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的增加是导致企业生产率提高的可能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