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30)
- 2023(10055)
- 2022(8007)
- 2021(7236)
- 2020(6283)
- 2019(14005)
- 2018(13565)
- 2017(27067)
- 2016(13939)
- 2015(15196)
- 2014(14811)
- 2013(14953)
- 2012(13498)
- 2011(11834)
- 2010(12241)
- 2009(12147)
- 2008(11499)
- 2007(10477)
- 2006(9581)
- 2005(9330)
- 学科
- 业(77463)
- 企(73567)
- 企业(73567)
- 济(61360)
- 经济(61277)
- 管理(59888)
- 财(28282)
- 业经(27630)
- 银(27483)
- 银行(27483)
- 融(26638)
- 金融(26638)
- 行(26349)
- 方法(25538)
- 税(21928)
- 农(21511)
- 制(21154)
- 务(21134)
- 财务(21120)
- 财务管理(21107)
- 税收(20479)
- 收(20306)
- 企业财务(20052)
- 中国(19974)
- 数学(17951)
- 数学方法(17897)
- 农业(16630)
- 技术(15344)
- 策(13967)
- 体(13841)
- 机构
- 学院(196943)
- 大学(188596)
- 济(90983)
- 经济(89464)
- 管理(84225)
- 理学(71536)
- 理学院(71025)
- 管理学(70487)
- 管理学院(70136)
- 中国(58103)
- 研究(54822)
- 财(52228)
- 财经(39655)
- 京(37617)
- 经(35895)
- 江(31243)
- 农(29677)
- 财经大学(29260)
- 中心(28274)
- 经济学(28126)
- 科学(27480)
- 银(26466)
- 商学(26162)
- 商学院(25942)
- 所(25767)
- 银行(25587)
- 经济学院(25582)
- 州(25084)
- 融(24561)
- 行(24187)
- 基金
- 项目(118590)
- 科学(96782)
- 研究(90854)
- 基金(90037)
- 家(75075)
- 国家(74340)
- 科学基金(67979)
- 社会(62068)
- 社会科(59187)
- 社会科学(59175)
- 基金项目(47827)
- 省(46412)
- 自然(42108)
- 自然科(41275)
- 自然科学(41268)
- 自然科学基金(40667)
- 教育(39024)
- 划(36538)
- 编号(36356)
- 资助(36137)
- 业(31539)
- 创(29361)
- 成果(28009)
- 制(26653)
- 部(26505)
- 创新(26447)
- 国家社会(26282)
- 发(25520)
- 重点(25428)
- 性(24995)
共检索到3170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朱冠平 黄志媛
尽管避税行为能够增加企业留存资源,但也会造成信息成本和声誉风险的增加。为探讨企业避税行为与商业信用融资的关系,本文以2009—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企业避税行为对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旨在为理解企业避税行为对商业信用融资影响的内在机理提供微观证据。研究发现:企业避税行为动机越强,其能够获得的商业信用融资就越少;管理层代理成本在企业避税行为影响商业信用融资的过程中扮演正向强化作用;企业避税行为与商业信用融资之间的关系在不同行业性质和生命周期中存在异质性。研究结论表明,尽管企业避税行为能够给予企业一定的会计调整空间,但也会导致企业声誉下降,商业信用融资减少,因此企业需要权衡考虑实施避税行为带来的利弊。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袁国方 宁一帆 蔺全录
选择2009—2020年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作为样本数据,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研究结论,并基于企业避税视角,为缓释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和方法,一是政府应加大反避税措施,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遏制企业激进避税行为,也应对税收负担过重的企业适当减轻税负的,将税负征收强度划定合理阈值,保证企业不因税负过重而影响正常的生存和经营,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金融监管机构应加大对债务问题的关注,并加快对金融市场制度的完善,调整信贷结构,提高信贷效率,有效化解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银行等金融机构应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降低信贷成本,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防范投融资期限错配的产生;三是企业自身应关注公司内部控制,并提高治理水平。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信东 张亚男
基于2008-2014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从企业避税角度实证检验零杠杆现象存在的原因。研究表明,与国际市场类似,我国资本市场也存在零杠杆现象,且企业避税程度越大,公司采取极端债务融资决策的可能性越高;而税收征管水平越强,零杠杆现象发生的概率越低。进一步分析发现税收征管可以显著地抑制企业避税与其零杠杆决策间的正向关系,而上述研究结果通过稳健性检验后仍显著成立。研究结论不仅对股东及债权人的投资决策具有参考意义,更重要的是为税务部门等国家政府机关有效地发挥税务征管外部治理效应及优化企业融资环境提供了实证支撑。
关键词:
企业避税 税收征管 零杠杆 债务融资政策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曹越 周瑞博 郭天枭
企业文化是公司重要的非正式制度,对公司的内部治理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2007-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中华老字号企业文化对公司税收规避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相较于非中华老字号企业,中华老字号企业具有更低的税收规避程度,这表明中华老字号深受其独特企业文化的影响,具有更低的避税意愿。机制检验表明,中华老字号企业文化通过提升管理者社会道德意识及削弱管理者风险偏好两个机制影响公司税收规避行为。进一步研究发现,中华老字号企业文化与公司税收规避行为之间的负向关系在高管内部晋升、媒体关注度较高、地区市场化程度以及公司内部治理水平较低的公司中更为明显。本文通过考察以企业文化为代表的非正式制度对公司税收规避行为所产生的影响,拓展了企业文化与税收规避等领域的研究。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赵健宇 王文慧
利用A股上市公司"应付职工薪酬"明细科目构建企业层面的养老保险实际缴费比例指标,实证检验了养老保险企业缴费比例与企业避税的关系,结果表明养老保险实际缴费比例与企业避税程度正相关。进一步发现养老保险缴费比例与企业避税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在劳动力密集度较高和员工平均工资较低的企业中更加显著。路径分析检验发现,养老保险缴费比例的降低通过增加企业的自由现金流量,降低企业的避税动机。将企业总部所在地的法定养老保险企业缴费比例作为工具变量进行两阶段回归后,上述结论依然稳健,为我国正在推进的"减税降费"综合改革提供了实证数据支撑。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茹婷 彭方平 李维 王春丽
本文结合债券市场和上市公司数据,应用双重机器学习方法,检验了打破刚性兑付这一事件对中国债券市场利率的影响。本文发现,打破刚性兑付不仅没有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反而引起市场整体融资成本上升,且对于不同企业的影响表现出显著的异质性。具体来讲,打破刚性兑付使得低信用企业,特别是高风险民营企业的融资成本显著提高;而对高信用民营企业融资成本没有显著影响。上述研究结论说明在无法有效降低风险溢价的情况下,寄希望于打破刚性兑付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是不现实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戴蓓 丁帆
本文系统回顾和梳理国内外关于政治关联、融资约束以及企业避税行为的相关文献,重点分析在融资约束环境下企业寻求政治关联提升避税行为程度的内在关系,为今后更加深入地研究此类问题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政治关联 融资约束 避税行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海芳 姜道平
在我国金融体系尚未完善的情况下,商业信用融资对企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选取2011—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可以显著提高商业信用融资。作用渠道检验表明,数字化转型通过降低供应商集中度、提高企业市场地位和增加信息透明度吸引商业信用融资。此外,国有企业、非高科技企业和处于制度环境水平较低地区的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商业信用融资的提升作用更明显。本文结论探索了数字化转型缓解融资约束的具体表现,丰富了数字化转型结果因素的研究。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徐玉德
融资难融资贵是小微企业成本高、负担重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中央各部门、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的共同努力下,2018年以来银行业小微企业贷款利率持续下行,小微企业融资成本过高的问题得到初步控制。2019年4月17日和6月2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先后对进一步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做出明确部署和要求,但有的金融机构、地方政府乃至有的企业仍将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简单理解为帮扶小微企业,期冀通过行政手段压低融资成本,让一些生产经营困难的小微企业扭亏脱困。这种忽视市场规律的降成本方式不利于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不仅降低了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更产生了新的金融风险隐患。笔者认为,进一步推进小微企业降成本工作必须力避"救死扶伤"式思维,让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真正地把降成本与推进高质量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企业内部挖潜有机结合起来。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存亮
2014年8月20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第62期"经济每月谈",主题为"如何降低融资成本、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小企业金融部总经理刘存亮认为,制约商业银行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的因素主要表现在:县域小微金融供给相对不足,诚信环境不健全,商业银行与小微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不仅需要商业银行持续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也需要小微企业加快自我完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逯新红
发挥货币政策引导作用,推动市场利率和社会融资成本下行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箱,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总量平稳适度增长。2015年,央行在采用降息降准等传统货币政策工具之外,更多使用了PSL(抵押补充贷款)、MLF(中期借贷便利)等2014年创设的货币政策工具,并推出新的货币政策工具——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以存量信贷资产为抵押品来补充基础货币,或将成为央行货币形成机制变化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逯新红
当前我国"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然突出。既有企业自身原因,也有市场原因及经济结构和体制性等深层次原因。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需政府、银行和企业三方共同推动,主要路径包括:发挥货币政策引导作用,积极发展直接融资,有序打破刚性兑付,加速银行体系的市场化改革,打破银行垄断,改革银行业结构比重,推动"互联网+贷款"模式,降低小微金融机构运营成本,建立现代信用体系,为中小企业进行信用评价,加快企业自身建设等。
关键词:
中小企业 融资难 融资贵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段应碧
2014年8月20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第62期"经济每月谈",主题为"如何降低融资成本、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中国扶贫基金会会长、中和农信公司总顾问段应碧指出,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的关键,是从源头上想方设法降低为小微企业提供贷款的金融机构和准金融机构的综合成本,包括运营成本和资金成本。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封北麟
企业融资成本整体呈现持续上升态势实体经济企业融资的利息成本持续增加从银行信贷渠道看,人民银行数据显示,2017年以来,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的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呈现持续上升态势,从2016年12月的5.27%,上升至2018年3月的5.96%,上升了0.69个百分点。其中,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从2016年12月份的5.44%,上升至2018年3月的6.01%,上升了0.57个百分点;票据融资加权平均利率从2016年12月的3.9%,上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高新国 许余洁
是否能降低实体经济中企业的融资成本,将是检验金融监管是否有效、金融市场建设和改革是否成功的标准些近年来,融资利率呈现系统性上行态势。经济结构不合理与扭曲严重,房地产和地方融资平台对市场利率不敏感而不断扩张,对实体经济中企业的融资需求产生了挤出效应,企业对高融资成本的难以承受以及对系统性风险和宏观环境的担忧,使得以制造业为中心的物质生产和资本发生转移,资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