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784)
- 2023(19659)
- 2022(16857)
- 2021(15557)
- 2020(13149)
- 2019(29959)
- 2018(29479)
- 2017(57429)
- 2016(31121)
- 2015(34446)
- 2014(33819)
- 2013(33583)
- 2012(30352)
- 2011(27185)
- 2010(26806)
- 2009(24729)
- 2008(24710)
- 2007(21850)
- 2006(19145)
- 2005(16882)
- 学科
- 济(125828)
- 经济(125696)
- 业(109841)
- 管理(101176)
- 企(96842)
- 企业(96842)
- 方法(59278)
- 数学(49159)
- 数学方法(48578)
- 财(39971)
- 农(39219)
- 业经(35892)
- 中国(29944)
- 务(27040)
- 财务(26964)
- 财务管理(26929)
- 农业(26056)
- 企业财务(25582)
- 贸(24439)
- 贸易(24428)
- 制(23974)
- 易(23762)
- 学(23102)
- 技术(22946)
- 地方(22526)
- 税(22153)
- 理论(21716)
- 和(21599)
- 税收(20685)
- 收(20512)
- 机构
- 学院(441529)
- 大学(437040)
- 济(178848)
- 管理(178477)
- 经济(175306)
- 理学(154852)
- 理学院(153262)
- 管理学(150702)
- 管理学院(149905)
- 研究(141273)
- 中国(107747)
- 京(91560)
- 科学(87836)
- 财(86618)
- 农(77919)
- 所(70615)
- 财经(68896)
- 业大(68682)
- 江(64854)
- 中心(64328)
- 研究所(64057)
- 经(62686)
- 农业(61543)
- 北京(56795)
- 经济学(53466)
- 范(52249)
- 州(51775)
- 师范(51639)
- 院(51168)
- 财经大学(51143)
- 基金
- 项目(301136)
- 科学(236897)
- 基金(220146)
- 研究(215477)
- 家(193211)
- 国家(191599)
- 科学基金(165442)
- 社会(136865)
- 社会科(129953)
- 社会科学(129916)
- 省(117729)
- 基金项目(116795)
- 自然(109781)
- 自然科(107326)
- 自然科学(107295)
- 自然科学基金(105388)
- 划(98678)
- 教育(98113)
- 资助(90822)
- 编号(86830)
- 成果(68108)
- 重点(67060)
- 部(65748)
- 创(64245)
- 发(63728)
- 创新(59566)
- 课题(58684)
- 科研(58008)
- 国家社会(56516)
- 教育部(56263)
- 期刊
- 济(193237)
- 经济(193237)
- 研究(127947)
- 中国(76399)
- 学报(71538)
- 农(70964)
- 财(68536)
- 管理(68521)
- 科学(64479)
- 大学(53801)
- 学学(51526)
- 农业(48910)
- 教育(38483)
- 技术(38368)
- 融(36718)
- 金融(36718)
- 业经(34161)
- 财经(33512)
- 经济研究(30778)
- 经(28723)
- 业(27982)
- 问题(25498)
- 技术经济(22769)
- 科技(21100)
- 商业(20952)
- 版(20951)
- 现代(20464)
- 理论(19902)
- 贸(19771)
- 财会(19626)
共检索到6398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行 吕长江
自企业避税被纳入公司治理框架以来,已有文献对于企业避税的认识存在明显差异,本文试图从避税对企业产品市场绩效的影响视角,研究避税在企业中的角色。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样本,我们发现,与竞争者相比,企业的所得税避税程度每提高1个标准差,其未来的行业市场份额将增长1.9%。这一结论表明,避税会帮助企业建立竞争优势,从而意味着企业的避税行为具有战略效应。此外,避税的战略效应在融资约束严重的企业更为显著,但避税的战略效应并不受信息透明度、代理冲突与产权性质的影响。最后,避税对产品市场绩效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持续性。本文从理论与实证上厘清了现有文献的冲突,也有一定的政策性启示。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袁蓉丽 李瑞敬 夏圣洁
本文以2008-2016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战略差异度对企业避税的影响。研究发现,战略差异度对企业避税具有显著影响,战略差异度越大的上市公司,避税越激进。进一步研究发现,当企业处于非管制行业、所处地区税收征管强度较小时,战略差异度对避税的影响更加显著;并且,风险承担在企业战略差异度和避税之间关系中发挥着中介作用。本文丰富了企业战略差异度的经济后果以及避税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有助于公司的利益相关者更好地理解公司战略对其决策行为的影响;同时,本文也为税收征管部门对采用非常规战略的公司加强税收监管提供了决策支持。
关键词:
战略差异度 避税 税收征管 风险承担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贾婷
本文采用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0-2014年的数据,研究企业避税活动对商业信用的影响,试图从商业信用的角度为企业能避而不避税之谜提供一个解释。研究发现:第一,企业的避税行为会引起企业商业信用的下降,并且这种负向关系是显著的;第二,经营环境好的企业比经营环境差的企业更容易发生这种显著的负向关系,这意味着经营环境好的企业比经营环境差的企业更加可能不采取避税行为。
关键词:
企业避税 商业信用 经营环境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张艳秋 董奕 秦汶鑫
上市公司实施的避税活动会导致投资者提高预期资本回报率,并且通过降低投资者对公司未来现金流及经营业绩预期的渠道效应来实现。良好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和政府监督均可以有效降低上市公司税收风险,并对避税活动的契约效应产生积极的调节作用。因此,企业应当顺应国家税收政策导向,在审慎权衡避税收益和税务稽查成本、财务报告成本、代理成本等诸多税收或非税成本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纳税筹划,将企业税务风险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税务部门可以通过对不同程度的避税行为实施有区别的监管政策,引导企业采取合理的税务筹划方式,保持国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避税 权益资本成本 LLV模型 公司治理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幸丽霞 陈冬 林晚发
本文以2008-2015年上市公司发债数据为研究样本,考察企业避税行为对债券信用评级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避税程度越高,债券信用评级越低;企业避税降低债券信用评级的关系在避税程度高以及本土评级机构分组中更为显著。进一步对内在机制的探讨表明,信息风险在避税行为影响债权信用评级的过程中发挥了中介传导作用。本文从债权市场角度研究企业避税的经济后果,丰富了企业避税风险观方面的文献,并可为政府部门制定政策完善资本市场功能,规范企业主体市场行为,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供依据。
关键词:
企业避税 债券信用评级 评级机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蔡昌 曹晓敏 蔡一炜
数字经济发展为数字企业国际避税提供了新"契机",但大量存在的国际避税行为不仅造成东道国严重的税收流失,而且对国际税收公平原则形成严峻挑战。文章以亚马逊公司避税案为例,分析数字企业的国际避税动机、行为后果,阐释数字服务税的国际发展动态,并探讨我国应对数字企业国际避税的措施。一是基于税收法定原则积极推进数字经济立法;二是创新数字经济下的税收征管与治理模式;三是加强税收协同治理并形成税收共治格局;四是加强国际反避税合作,以最大限度维护我国税收主权和国家利益。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亚马逊公司 反避税 数字服务税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吕伟 陈丽花 佘名元
商业战略是指一个公司指导其在自己所在行业如何竞争的战略总和,包括一系列财务政策、组织结构等活动。制定恰当的商业战略是一个公司在自己所处行业中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最佳方法。商业战略决定了一个公司对风险和不确定性的态度,而风险态度进一步又将影响企业避税行为。从上述理论出发,本文基于中国上市公司数据研究了商业战略和避税行为之间的关系。本文发现,与采用探索者战略的企业相比,采用防御者战略的企业节税水平较小、现金税率更高,表明处于防御者地位的企业避税行为更消极,也意味着防御者认为激进税收筹划带来的成本和不确定性超过了节税的收益。同时,本文发现,不同战略的企业对声誉的依赖不同,从而避税导致的声誉风险存在差...
关键词:
商业战略 声誉风险 避税行为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吕伟 佘名元 陈丽花
商业战略会通过影响一个公司对风险的态度进而影响公司的避税行为,从上述理论出发,文章研究了商业战略和避税行为之间的关系,发现与采用探索者战略的企业相比,采用防御者战略的企业避税行为更消极,也意味着防御者认为激进税收筹划带来的成本和不确定性超过了节税的收益。同时研究还发现,由于产权安排导致的避税激励差异,上述战略对于避税行为的影响主要存在于国有企业。
关键词:
商业战略 产权安排 避税行为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陈冬 董新颖
文章以A集团为例,依托避税理论、企业集团理论,分析企业集团内部市场的避税效应。研究发现:A集团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有利于控制人配置资源、实施内部市场利润转移交易; A集团的子公司分布在福建、重庆、上海等国内各个地区和美国、俄罗斯等海外地区,享受地区和行业多种税收优惠政策,承担原材料、半成品和产成品生产、贸易等多种职能,集团内部形成存在地区税率差异的内部市场;收入和利润主要向低税率的子公司和分支机构转移; A集团的实际税率低于同行业实际税率均值。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侯敬雯 毛程连
本文通过对企业逃避税行为的一般均衡模型的构建,求解出最优均衡解并进一步分析了影响逃避税行为的因素。基于中国数据,对外资企业逃避税行为的社会福利效应进行经验实证,通过内外资企业逃避税因素的弹性比较,指出可通过提高稽查率,控制税率的方式有效地降低外资企业逃避税行为的社会福利损失,处罚率的提高对抑制外资企业逃避税行为作用不明显。
关键词:
外资企业 逃避税 社会福利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麻改英 王妍
纳税人利用税法漏洞进行避税 ,尽量减轻税收负担 ,已成为国际上普遍存在的问题。针对国内企业常用的避税方法和手段进行税法完善的研究 ,可杜绝避税。
关键词:
转让定价 调整成本 筹资税收优惠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瑞 陆瑶 施新政
该文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看作自然实验,利用外生的汇率冲击探讨了出口对企业避税行为的影响。构造了企业层面的汇率冲击指数作为企业出口的工具变量,并且同时控制了企业在金融危机之前(1995年工业普查)的企业特征,有效地避免了出口内生性问题。实证研究表明:相比出口到货币贬值程度较轻国家的企业而言,出口目的国是货币贬值程度更重国家时,企业的出口增长会相对较慢,从而导致企业的避税行为增加。该文同时还论证了出口到欠发达地区,较弱的国际监督会促使企业采取更多的避税行为。
关键词:
出口 汇率 企业避税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沈肇章
企业避税行为是企业与外部税收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在企业避税行为动机一定的情况下,企业避税行为决策取决于其行为空间的大小。本文试图通过避税与反避税的静态和动态博弈分析,探索影响企业避税行为空间的各种因素,讨论抑制企业避税行为的措施。
关键词:
避税行为空间 静态博弈 动态博弈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齐援军
随着三资企业的增多及投产盈利,我国的涉外税收金额也逐步增加,截至到1990年底,总共实现涉外税收130亿元.其中1988年为24.1亿元,1989年为35亿元,1990年为49.1亿元.随着外商投资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彩虹
本文以2009—201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究审计行业专长对企业避税的影响。研究发现,审计行业专长能够降低企业的避税程度。进一步发现,在企业面临融资约束程度不同时,审计行业专长的避税抑制效应有所差异,当企业面临更严重的融资约束程度时,审计行业专长的避税抑制效应更显著。同时基于外部治理变量——分析师关注的考察,研究发现在外部分析师关注程度低时,审计行业专长对企业避税的抑制作用更显著,即分析师关注和审计行业专长对企业避税的治理效应是替代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